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第1页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第2页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基础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同的地方。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①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常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晳最得他的赞许。而曾皙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不做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适。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而且“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之四方”等辞句也经常出现在他的嘴中。
    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论语》之中,“仁”字出现了66次,没有两个地方解释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曾斩钉截铁地说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所以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也就是宣示人人都能做圣贤。
    孔子对“礼”非常尊重。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颜渊厚葬。孟子就不这样。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他见了梁襄王,出来就说:“望之不似人君。”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时代的末期。孟子的生卒年月,虽不能确定,但是他最活跃的时间,也是战国时代的前中段。在春秋的时候,周朝的封建制度,已不能维持,但是还没有完全败坏。②以前各小国各自为政,里面主持国政的卿和大夫以及担任下级军官的士,全部世袭,一切都按成规,也就是说,一切都接受“礼”的约束之原则已不再适用。但是公侯伯子男的互相征伐,仍以道德的名义出之。纵使叛逆篡位也还要邀请与自己利害相关的各方支持。但最最重要的是,这时的战事还未波及全民,不致使父母兄弟妻子离散。
    春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有时彼此都以竞技的方式看待,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也就是仍不离开“礼”的约束。“不为已甚”是当时的一般趋势。总之,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
    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日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的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示着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他有时也发牢骚,可是要他表示方针的时候,他的办法端在“正名”,也就是恢复一切事物原有的名分。“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更表现一腔复古的热忱。
    孟子有时候被人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人准备伐燕,他说燕可伐。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梁襄王问他:“天下恶乎定?”他答道:“定于一。”襄王又追着问:“孰能一之?”孟子就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
    孟子开始游说的时候,也正是商鞅受刑,苏秦,张仪提倡合纵连横之季。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时间的大厮杀。虽然这时候的战事还没有像战国末期的那样剧烈——凡是年龄十五岁以上的都要向防地报到,降卒四十万或四十五万一起坑埋,所以这时已不再是春秋时代竞技式的战争了。商鞅相秦,第一件事就是“令民为什伍”,即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在战场上骑兵既登场,步兵人数也大量增加。“斩首六万”“斩首七万”,已经开始见于各国的记录。孟子说:“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这段话可能反映着当日各国备战的情节,也可以说是他对当日国君草菅人命的一种控诉。
    在宋朝以后,《孟子》成为《四书》之一,实际上它占《四书》一半以上的篇幅,既为各朝经延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想史有无可形容的影响。而亚圣以慈悲为怀的心肠,为民请命,他讲的话有时也富有感情性,有时尤任直觉,例如“见牛未见羊”,“君子远庖厨”。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一种③强迫性的推论。因人既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他的④低水准平等思想——例如“乐岁终身饱,凶年不免于死亡”,以及“省刑罚,薄税敛”,在一个简单的农业社会里,被奉作经典,同时也符合事实的需要。可是今日我们读《孟子》和《四书》全部,却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一定也要考究他们的历史背景。
    为什么孔子和孟子之间会有这样一股距离?为什么春秋阶段与战国阶段会有这样巨大的差别?为什么中国会如此早熟——在纸张都未发明,文书尚用竹简木片传抄之际,即出现至圣亚圣,而且与孟子同一世纪即出现了秦始皇,且对此后的中国有决定性的影响?
    对于上述诸问题的背景,前人已经说过:是因为华北黄土地带,耕耘容易,农业既盛,人口增加,交通又便利,商业开始通有无,社会这流动性大。加以铸铁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间,影响到农具和兵器等等。这些解答都有根据,但是却没有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历史地理的特点。春秋战国间剧烈的变化,百家争鸣,最后又以暴力完成统一,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现象。
    (黄仁宇《孔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比较了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差异,并论述了差异的根源,从中可以看出同一学派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B.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这时“礼”对于各国之间的征伐还有一定约束力,战事方式还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动荡。
    C.孟子生活在战国前中期,这时战国七雄虽已准备长期的大厮杀,但参战人数有限,社会动乱还没有像战国末期那样剧烈。
    D.把孔孟的差异、春秋与战国的差别的原因归之为人口、交通等,这虽有事实根据,但没有揭示根本原因。
    2.根据本文观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说即使是圣贤,也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说明孔子认为恶是人的本性。
    B.孔子的闲雅代表了普遍的社会心态,当时社会还相当宁静,整个社会心态都比较闲雅。
    C.孟子对“礼”不重视,因为在孟子看来,周礼早已不能恢复,改弦更张才有济于社会。
    D.我们今日读《四书》,如果不考究其历史背景,一概奉其为经典,是要犯错误的。
    3.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紧张”,孟子担忧、害怕,不如孔子轻松、坦荡、悠闲。
    B.②“以前”,就是指相较于春秋时期而言的西周时期。
    C.③“强迫性”,孟子的性善论带有强迫性,它强迫人们保持性善的天性。
    D.④“低水准”,作为人类早期的平等思想,孟子的平等思想朴素、亲民。
    4.为更好梳理文章脉络,小明制作了一份《孔孟》第1—5阅读表格,请根据文本信息,帮助其完成该表格。
    5.联系教材,说说课文《齐桓晋文之事》有哪些内容印证了本文哪些观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前方
    菡子
    远方的朋友托我找寻一个不相识的女友,他只依稀记得她曾到了我们省内,可是我们都相信会找到她,因为他给我讲了她的故事。
    于是我带着深深的怀念和敬意,在所有不相识的老同志中间,寻觅我们的战友。……
    离开战争年代久了,但一丝儿没有磨灭那激战的前方给予我们的向往和亲切的印象,我想你一定也是如此。你爱前方甚于你的生命,不管我们的亲人是否真在第一线上,可是女性矜持、温柔、坚贞的感情,总是献给前方的呵!你异常温和,这不仅因为你是一个医生,当你最早到达皖南新四军军部的时候,你有一对始终笑着的眼睛。两年以后,你勇敢地在伤员中间,选择了一个年青的营长作你的爱人,后来北撤,你在众人之中只找你的老南;后来你们有了孩子,你更温柔了,直到你当了医生,有人还称你是“笑眯眯的大夫”,这都是从印象认识你的观感,其实与你深处的人,都知道你的温柔是有一种信念作基础的。在你微笑的眼神下面,常常潜存着泰然和坚忍;你的温柔中含蓄着生活的庄严感和对未来的憧憬;你的温柔在战争的年月更有动人的生命力。在你做母亲后,你那个“调皮鬼老南”,有两年的时间都在南征北战,可是他没有忘记一两个月给你画一只小桃(你称呼的谐音)﹔你呢,从第一个战役以后,就把自己称作“你的妻子”了,虽然你生怕有人瞧见,可是好像这四个字只属于你和他。
    一九四八年一个金黄色的秋天,你有了第二个孩子黎黎,带着他来到驻在这儿的留守部队。前方离远了么?并不,你伏在田拢上听过轰炸济南的炮声。
    你暂时不能走动,院子静了,不过黎黎的嗓门大,他嚎叫,你轻声对答,你们母子几乎日夜不停的谈话也够热闹的了;有时还加上由你嘴中说出的父亲的言语:“小兵阁下,你将来是一个炮兵,还是一个空军?”“你是一个号兵么,现在就练嗓子?”他自己刚参加江西红军时也当的是小号兵,难道也是在襁褓里就练的嗓门?你会心地笑了。你们结婚的时候,他给你轻轻地吹过号,至今那越过高山平原奔向前方的声音,还在你的耳边缭绕不绝。
    有一种日子,比胜利更带有欢愉的气氛,它在两个战役之间,胜利的欢呼声未绝而又在准备另一次的胜利。干净彻底的歼灭战!大城市回到人民的手里,火光在前,各种车子都往前方赶着。你多少次参加这个行列,到部队休整的地方去看老南,你乘的不是车子,而是会飞的翅膀,每一次你都像新娘那样沉醉在仿佛专为自己演奏的乐队里,在千百种音乐中,辨出清脆而嘹亮的号音。
    往往在等待胜利的同时,这梦一般的日子也就来了。
    现在你就在等待着。女协理员给你送来一本《妻》。《妻》是写战争的,你并不觉得奇怪。写的是这位可敬的尼娜·彼得洛夫娜,在丈夫阵亡以后所过的一段坚忍的日子。当你在前方医院为伤员动手术的时候,遇到经过任何努力都难以救治的战友,你也曾想过或者看见过这样的妻子。你为她感到痛苦,也为她感到骄傲。
    你仿佛偶尔记起了没有接到那前方寄来的“一只桃子”……
    这个长夜完全属于你的冥想,作为一个坚强的妻子,你从前也有过这样的冥想。这次你梦见你的老南穿着单衣泅过小河,爬上登城的云梯,铁青的脸色遮没了他几点淡淡的疤痕,不过当他回头看见你时,还给你张着一个笑脸……
    妻又走进了你的记忆,但现在你听见的不是那《妻》中主角的昵称:“小陶!”
    但愿还能听见这一声发自肺腑的重浊的声音。
    “可望还不可即的事,会变得很辽远似的,但当重新获得的时候,会有更大的愉快。没有挫折,也就没有战斗的幸福。”早上,你带着这样的信念醒来。
    你忙着赶做上路的干粮。这一阵为前方人准备食品,占住了你的身心。
    没有消息,你觉得自己逐渐严峻起来。
    突然车子来了,一辆崭新的吉普车,留守处的政委巍凛凛地走了下来,他直接向你走过来了。……现在他要亲自来送你,并告诉你这不幸的消息。看见你搂着孩子,什么都收拾好了,他只说了一句:“小陶,你还去么?”
    你就什么都知道了。你在嘱咐自己:站住,站住!把你苍白的脸孔裹在披巾里,只露出两只发亮的眼睛,看到了人们对你最恳切的信任。
    “去!”你坚定地说。跟往常一样,途中所有的声音和行动都是有节奏的,它向你传递两个清晰的字眼:前方,前方!
    你仍旧听到号音,为你和孩子而奏,它亲切而雄壮地响着,不离你的左右。它使你想起老南出生的地方,有灿烂的阳光,起伏的松涛,浪花在海边轰鸣……现在他即使躺着,也不过在激战前休息一会罢了。
    前方,前方!
    那壮丽的目标,全部音符中的最高音,仍然是我们战斗行程中的基调。在通向前方的道路上你又看到了胜利。
    满眼鞋子的队伍,山东妇女千针万线的劳绩,为的那上面绣着的“打过长江去”。
    早晨的薄霜随着人们的脚步升起了,在田野里散发着暖气和轻烟,“前方”到了。
    部队几乎列队欢迎你,许多人在阳光里站着。你忽然想到,一个人倒下了,是为了许多人这样站着。一个巨大的人一—中华民族在东方站起来了。
    你眼睛里的泪花,就像阳光里的霜花一样,那是透明的,霞光闪闪。在团指挥所里,你在桌上添放一罐罐的肉松。放完东西,你感到万分安慰,沉静而柔声地对大家说:“回家来啦!”
    你庄严的神色,天真无邪的眼睛,秀眉,劲挺的身材,显得你是如此俊逸,丰富而严峻的生活历程改变了你的面貌,正如水晶经过琢磨一样。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前方”为故事背景,主要写了“后方”对“前方”的牵挂、支持与关心,表现了战士们的革命情怀和献身精神。
    B.本文淡化“前方”战争场景的描写,叙述了“你”的爱情、亲情与友情,塑造了一位信念崇高,温柔坚贞的革命者形象。
    C.“梦一般的日子”是“胜利的欢呼声未绝而又在准备另一次的胜利”的日子,胜利的喜悦和奔赴“老南”的快乐让“你”陶醉。
    D.面对留守处的政委的问询,“你”仍坚定地说“去”,表明了“你”的坚强,“你”仍然坚定的想要去丈夫出生的地方缅怀。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虽属于战争题材,却通过叙写几个“后方”生活片段,从“我”的角度深情地叙述“你”的故事,具有散文化的特质。
    B.文中三次描写号音,情感都不相同,作者巧妙的运用这一细节展现人物的心理感受,使人物形象更饱满,也增添了文章的诗意。
    C.“眼睛里的泪花,就像阳光里的霜花一样”运用比喻,暗示了“你”的伤痛如同即将消融的霜花一样,会随着战争的胜利渐渐消散。
    D.结尾说“回家来啦!”,虽因为革命“你”失去了“小家”,却仍将前方当做“大家”,深刻地展现了革命者的大爱,深化了作品的主旨。
    8.本文叙写“后方”生活,却以“前方”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9.本文充分展现出特殊年代中“女性的力量”。你认为“女性的力量”体现在何处?请结合全文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
    材料二:
    夏,齐孝公伐我北鄙。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
    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太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是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而不恐。”齐侯乃还。
    (《展喜犒师》)
    10.材料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桓公是以A纠合B诸侯C而谋D其不协E弥缝F其阙G而匡H救其灾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执事,办事的官员,指代对方,表恭敬,与材料一中的“执事”用法相同。
    B.股肱,大腿和胳膊,比喻得力辅臣,与成语“股肱之臣”中的“股肱”意思相同。
    C.用,因,因为,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为不用恩也”的“用”意思不同。
    D.乃,于是,就,与《庖丁解牛》中“乃中《经首》之会”的“乃”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开头指出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而这两个原因都跟晋文公有关,与秦穆公并无直接关系,这为烛之武成功说服秦穆公埋下伏笔。
    B.由材料二可知,展喜能成功劝退齐侯,固然与展喜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善于言辞等个人能力密不可分,但展禽也功不可没。
    C.烛之武和展喜都引用历史事实,让史实成为说理的有力证据,烛之武援引秦穆公被晋君恩赐、晋君言而无信的史实,展喜援引周公、大公的史实。
    D.烛之武和展喜都措辞谦恭,礼数周到,在与对方交涉过程中并不直接表达自己出使的目的,展示了高超的外交艺术。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
    14.与烛之武相比,展喜面对的形势及其所用游说策略有何不同?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①
    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②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注】①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诗人流落四川成都,寄居草堂,观锦江触景生情。②槎(chá):木筏。陶谢:指陶渊明和谢灵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中的“如”字,突显了江水的海势,表现了江水的宽度、厚度和动态。
    B.颔联说自己已年老,写诗变得敷衍,面对春天的花鸟,已没有了过去的深愁。
    C.颈联侧面描写江水,用“水槛垂钓”“故着浮槎”等来表现锦江的水势之大。
    D.尾联以一“焉”字,巧作转折,融注新意,表达了诗人对陶谢的思慕之情。
    16.诗歌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创作态度,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四、默写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和琵琶女同样沦落天涯,各自洒泪,写琵琶女是“______________”,而自己则是“______________”。
    (3)“鹿”音同“禄”,世人常将其作为“长寿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习性恬淡安静,文人也常借其表达隐逸情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我们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在经济增长“势头好”的同时,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壮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更充足的底气。近年来,我国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有序布局……“老字号”焕新生,“新字号”动力强,“绿字号”发展快,助力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新模式激发“新活力”。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冰雪+文旅”“冰雪+体育”等新业态,成为消费新亮点。近年来,从城乡文旅融合等加速发展,到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即时零售、跨境电商等不断涌现,持续创新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__(1)__。2023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4.6%。
    新动能构筑“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到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我国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提升。__(2)___,必将进一步对高质量发展产生强劲的推动力、支撑力,持续增强经济发展的动能和后劲。
    读懂我国经济大势,既要看短期之“形”,更要看长期之“势”;既要看增长之“量”,__(3)___。今天,透过这些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看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我们不仅感受到分量足、质量优,也更加真切体会到,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在经济增长“势头好”的同时
    B.新动能构筑“新优势”
    C.既要看增长之“量”
    D.透过这些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看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
    六、材料作文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次,李华同学在课桌上贴了张纸条,上面写的是“做自己想做的”。他的同桌建议他改一个字,将“想”字改为“该”字。这一字之别,引发许多同学参与到激烈的争论之中。
    对于到底是哪个字更好,你有着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七、基础知识
    21.下列句中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技盖至此乎?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③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④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⑤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⑥沛公奉卮酒为寿
    ⑦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⑧又欲肆其西封
    ⑨失其所与,不知
    ⑩遂散六国之从
    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⑦⑧⑩C.③④⑥⑦⑨D.②③⑦⑨⑩
    22.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B.若属皆且为所虏
    C.居则曰,不吾知也D.夫晋,何厌之有
    23.下列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臣与将军勠力而攻秦(合力)而听细说(微小的言论)
    B.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若不阙秦(侵损、削减)
    C.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惜,舍不得)功施到今(延续)
    D.技经肯䋜之未尝(筋骨结合的地方)乃中《经首》之会(节奏)
    24.下列“之”字均选自课本,若按用法把“之”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百亩之田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③是寡人之过也
    ④由也为之
    ⑤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⑥善刀而藏之
    ⑦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⑧惠王用张仪之计
    ⑨王之不王,是折枝类也
    A.①③⑤⑧⑨/②/④⑥/⑦B.①③⑤⑧/②⑨/④⑥⑦
    C.①②③⑤⑧/④⑥/⑦/⑨D.①②③⑤⑧/④⑥⑦/⑨
    2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句中加粗词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常以身翼蔽沛公
    A.如会同,端章甫B.项伯杀人,臣活之
    C.蚕食诸侯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①在态度方面(或处事态度、风格)②性恶自天性(或没有直接提到人性善恶)③对“礼”的态度④局势变化
    5.答案:①《齐》开篇齐宣王就问齐桓、晋文之事及后文中用战争譬喻,可印证本文战国时期,各国备战,战争较前频仍,社会较前动乱。②《齐》中孟子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是心而王,印证本文孟子认为人人皆能做圣贤。③《齐》中孟子保民而王的观点及一系列的保民措施,印证本文亚圣以慈悲为心肠,为民请命。④《齐》中以羊易牛、“老吾老”、描绘王道蓝图等对话,印证本文孟子讲话有时富有感情性,有时尤任直觉。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D.“仍然坚定的想要去丈夫出生的地方缅怀”有误,从后文提示“跟往常一样,途中所有的声音和行动都是有节奏的,它向你传递两个清晰的字眼:前方,前方”来看,不是想要去丈夫出生的地方缅怀,而是要去前方。
    故选D。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C.“伤痛如同即将消融的霜花一样,会随着战争的胜利渐渐消散”分析有误,“泪花”不仅仅是为丈夫牺牲而悲伤,也包含了“中华民族在东方站起来”的喜悦。喻体“霜花”不仅仅是悲伤的消融,更多的是阳光下闪闪的希望。
    故选C。
    8.答案:①“前方”更能突出故事发生的背景,体现战争年代氛围。②突出人物形象。文中的“你”虽身处后方,却深爱“前方”,展现革命者的情怀。③突出主题。“前方”具有象征意义,它已不仅是革命阵地,更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向前的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虽然故事更多的呈现的是“后方”,但是“前方”更能够突出故事发生在战争年代这样的背景,体现战争年代氛围,体现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
    文中写到“离开战争年代久了,但一丝儿没有磨灭那激战的前方给予我们的向往和亲切的印象,我想你一定也是如此。你爱前方甚于你的生命,不管我们的亲人是否真在第一线上,可是女性矜持、温柔、坚贞的感情,总是献给前方的呵”。以“前方”为题,更能突出人物形象。文中的“你”虽身处后方,却深爱“前方”,展现革命者的情怀。
    有利于突出主题。从原文“那壮丽的目标,全部音符中的最高音,仍然是我们战斗行程中的基调。在通向前方的道路上你又看到了胜利“你忽然想到,一个人倒下了,是为了许多人这样站着。一个巨大的人——中华民族在东方站起来了”等处提示来看,“前方”具有象征意义,它已不仅是革命阵地,更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向前的精神。
    9.答案:①作为妻子,对身在“前方”的丈夫给予温柔的支持,面对丈夫的牺牲,冷静面对,坚韧承受,充分展现出革命意志的顽强,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坚定。②作为母亲,以温和与慈爱呵护孩子,以革命精神引导孩子并表达期许,彰显革命信念传承的力量。③作为战地医生,用“始终笑着的眼睛”给伤员和战友带来温暖,展现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伟大的革命信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①首先作为妻子,“选择了一个年轻的营长作你的爱人”“有两年的时间都在南征北战,可是他没有忘记一两个月给你画一只小桃(你称呼的谐音);你呢,从第一个战役以后,就把自己称作‘你的妻子’了”。文章多处写到了这样温馨的场面,夫妻之间非常恩爱,妻子也对在前方打仗的丈夫给予无限温柔的支持。后来“现在他要亲自来送你,并告诉你这不幸的消息”“去!’你坚定地说。跟往常一样,途中所有的声音和行动都是有节奏的,它向你传递两个清晰的字眼:前方,前方”。面对丈夫的去世,她表现得异常坚强和冷静,坚韧承受,充分展现出革命意志的顽强,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坚定。
    ②然后是作为母亲。文中写到“你暂时不能走动,院子静了,不过黎黎的嗓门大,他嚎叫,你轻声对答,你们母子几乎日夜不停的谈话也够热闹的了;有时还加上由你嘴中说出的父亲的言语:‘小兵阁下,你将来是一个炮兵,还是一个空军?'你是一个号兵么,现在就练嗓子?'他自己刚参加江西红军时也当的是小号兵,难道也是在襁褓里就练的嗓门”。作为母亲,以温和与慈爱呵护孩子,以革命精神引导孩子并表达期许,彰显革命信念传承的力量。
    ③最后是作为一个战地医生。文中写到“爱前方甚于你的生命,不管我们的亲人是否真在第一线上..…有人还称你是‘笑眯眯的大夫’,这都是从印象认识你的观感,其实与你深处的人,都知道你的温柔是有一种信念作基础的。在你微笑的眼神下面,常常潜存着泰然和坚忍;你的温柔中含蓄着生活的庄严感和对未来的憧憬;你的温柔在战争的年月更有动人的生命力”。她用“始终笑着的眼睛”给伤员和战友带来温暖,展现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伟大的革命信仰。
    10.答案:CEG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1)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外交使者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应他们缺少的资粮。
    (2)难道他刚刚继位九年,就抛弃先王遗命,废弃应尽的职责,他将如何面对先君呢?
    解析: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包围郑国,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之南。
    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退走。”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壮年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亡国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一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这是不仁道的;失去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也撤离郑国。
    材料二:
    夏天,齐孝公领兵攻打我国北部边境。鲁僖公派遣展喜去犒劳齐国军队,让他先向展禽请教犒赏时的辞令。
    齐孝公还没有进入鲁国国境,展喜就出境去跟着齐孝公,对他说:“我们国君听说您亲劳大驾,将要屈尊光临敝国,特派臣下来犒劳您。”齐孝公说:“鲁国人害怕吗?”展喜回答说:“平民百姓害怕,君子大人不害怕。”齐孝公说:“百姓家中空空荡荡像挂起来的罄,田野里光秃秃地连青草都没有,你们凭借什么不害怕?”展喜回答说:“凭借先王的命令。从前周公和齐太公辅佐周王室,在左右协助成王。成王慰劳他们,还赐给他们盟约,盟约上说:‘世世代代的子孙都不要互相残害!’这个盟约保存在盟府里,由太史掌管着。齐桓公因此集合诸侯,商讨解决他们的纠纷,弥补他们的过失,救助他们的灾难,这是为了发扬光大齐太公的旧职。等到您当上国君,诸侯们都盼望着说:‘他会继承桓公的功业。’我们敝国因此不敢保城聚众,人们会说:‘难道他继承桓公之位才九年,就丢弃使命、放弃职责吗?他怎么对先君交代呢?君王一定不会这样做的。’人们凭借这一点就不害怕。”于是,齐孝公就领兵回国了。
    14.答案:展喜出使时,“齐侯未入竟”,鲁国尚未处于绝境,形势没有烛之武面临的那么危急,“晋侯、秦伯围郑”,烛之武“夜缒而出”。展喜用“世世子孙无相害也”的“先王之命”,以礼压之,说服对方;烛之武通过分析利害关系,为对方考虑,打动对方。
    15.答案:B
    解析:颔联说自己已年老,诗境渐熟,但随意付与,不复对花鸟而苦吟愁思。
    16.答案:①一丝不苟、勇于创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说自己平生喜欢细细琢磨、苦苦寻觅好的诗句,决心一定写出惊人的句子米。
    ②不刻意雕琢,追求自然天成。“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诗人说自己年事已高,写诗完全是“漫与”即随意吟咏。
    ③师法古人,步武前贤。“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杜甫渴望能与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诗坛高手为伴,与他们交游,向他们学习。
    解析:
    17.答案:(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2)梦啼妆泪红阑干,江州司马青衫湿
    (3)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18.答案:(1)进一步激发着消费潜力(2)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3)更要看发展之“质”
    19.答案:D
    20.答案:略。
    解析:详解: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写作任务是:对于到底是哪个字更好,你有着怎样的思考与联想?首先分析所给材料的内容。材料共有三句话,第一句写李华在课桌上,是考生构思的社会语贴了张写着“做自己想做的”的纸条,第二句是李华的同桌建议将“想”字改为“该”字,第三句是说这一改动引发许多同学激烈的讨论。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针对这一讨论谈谈自己的思考与联想。分析立意时抓住关键语句“‘想做的’与‘该做的’”“到底哪个字更好”,材料表面上是讨论“想做的”与“该做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对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辨。写作时应紧扣社会责任,应持一种理性的态度,能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体现一代青年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胸襟和韬略。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建议:能够围绕材料中的“做自己想做的”或是“做自己该做的”展开论述,做出明确的选择,正面回答“哪个字更好”的问题,即可视为切合题意。“做自己想做的”强调顺从本心,坚持自我之类的,“做自己该做的”强调个体应尽责任义务,学生无论选择哪一者,能够观点态度鲜明,对“想做的”“该做的”内涵分析合乎情理,论证有力,论据贴切即可。高分作文还应该涉及到对另一个选择的观照,比较分析自己的观点“更好”在哪里。在此基础上,书写卷面、内容的充实丰富、观点深刻具有启发性,语言富有文采都可视为加分的参考。
    2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①“盖”通“盍”,怎么。句意:技艺怎么能到这个地步呢?②“颁”通“斑”,斑白。句意: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③“坐”通“座”,座位。句意:趁机把沛公击杀在座位上。④无通假字。句意:我用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看。⑤无通假字。句意: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⑥“奉”通“捧”,捧着。句意:沛公捧着一杯酒为项伯祝酒。⑦“采”通“彩”,色彩。句意:还是鲜艳的色彩不够大王您的眼睛看呢?⑧无通假字。句意:又想要扩大他西边的边界。⑨“知”通“智”。句意:失去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⑩“从”通“纵”,合纵。句意:于是解散了六国的合纵。没有通假字的是④⑤⑧。故选D。
    2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句意:爱护百姓,推行王道,就没有谁能够阻挡他。B.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你们都将要被他俘虏。C.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不知吾”。句意:你们平常总是说:“没有人了解我。”D.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有何厌”。句意:那晋国,有什么满足的时候呢?故选B。
    2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意义的理解能力。A.细说:小人的谗言。句意: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却听小人的谗言。B.正确。句意:早晨渡过黄河,晚上就在那里修筑防御工事。/如果不侵损秦国。C.正确。句意: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功业延续到今天。D.正确。句意: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故选A。
    2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的能力。①结构助词,“的”。句意:百亩大的田地。②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③结构助词,“的”。句意:这是我的过错。④代词,代指之前提到的千乘之国。句意:让我(仲由)去治理这个国家。⑤结构助词,“的”。句意:视力能够看清秋天鸟兽生长的细毛的末端。⑥代词,代指刀。句意:将刀擦净,把它收藏起来。⑦代词,这样的事。句意:然而还不能称王,没有这样的事。⑧结构助词,“的”。句意:秦惠王使用张仪的计策。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大王您没有称王,是属于为老年人折树枝这一类的原因。①③⑤⑧结构助词,“的”/②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⑥⑦代词。故选B。
    2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例句中“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句意: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刘邦。A.“端”,名词作动词,穿礼服。句意: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B.“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句意: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C.“蚕”,名词作状语,像蚕一样。句意:像蚕食桑叶一般,侵蚀着诸侯的土地。D.“老”,形容词做名词,老人。句意:敬重自己的老人一样从而推广到也敬重别人的老人。故选C。
    孔子
    孟子
    差异

    轻松愉快、悠闲坦荡
    凡事紧张
    对人性看法

    人性本善

    重视
    不重视
    原因
    个性不同
    《论语》和《孟子》的取材记载不同

    相关试卷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语文]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共9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