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拓展模块十三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苏联]肖洛霍夫优质ppt课件
展开米哈依尔·肖洛霍夫,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唯一一位获得斯大林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同时被意识形态对立的东西方高度认可,苏联文学史上绝无仅有)。曾获得列宁勋章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当选苏共中央委员、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科学院院士、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代表作有《静静的顿河》《新垦地》《一个人的遭遇》等。
风物既殊,人情复杂,写法又明朗简洁,绝无旧文人描头画角、婉转抑扬的恶习。——鲁迅肖洛霍夫非常有才能,他可以造就成为一个优秀的苏联作家。——高尔基当代作家中,我喜欢肖洛霍夫。——海明威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侵略者给苏联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法西斯洗劫了苏联七百多座城市和工人居住区,苏联在物质方面的损失,按战前价格计算,共达6790亿卢布,苏联人民在战争期间有2000万人丧失了生命。战争结束后,苏联恢复困难。1946年,苏联欧洲部分又遭受了特大旱灾,这更使苏联经济复苏进程变得异常坚难。战后最初几年里,
各种组织、机关和私人非法侵占集体农庄土地,盗窃案体农庄财产等现象十分严重,农庄管理制度问题很多,机构臃肿,行政开支过多,劳动报酬不合理,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与此同时,由于斯大林时期国家政治生活的僵化、专制化,斯大林时代的文坛大都是歌颂文学,宣扬“无冲突论”,造成了文学的公式化、概念化,文学作品回避矛盾、粉饰生活、歌功颂德,对于一些稍微触及现实的作品,动辄加以粗暴的攻击、批判。
邂逅 狙击 瓦砾 嗜好 狼吞虎咽 咽喉 哽咽 胳肢窝 胳肢 刹那间 刹车 柏林
1.文章题为“一个人的遭遇”,一个人指谁?退伍军人安德烈·索科洛夫2.他遭遇了什么?3.他的情感变化又是怎样?
2.他遭遇了什么?前情梗概 :17岁时十月革命爆发(1917年),内战时参加红军22岁父母去世(1922年)复员、务农、当工人、结婚生子41岁卫国战争爆发,应征入伍(1941年)42岁受伤被俘,智擒德军上校,回到队伍(1942年)……
2.他遭遇了什么?正文 :成功逃亡(段1)→家里没回信(段3)→妻女炸死、探望老家(段3-5)→找到儿子(段6)→儿子牺牲(段7-10)→领养凡尼亚(段11-15)→看凡尼亚睡觉(段18)→出车祸(段23-24)→梦见死去的亲人(段26)→去卡沙里谋生
3.他的情感变化又是怎样?分组讨论,找出文中描写索科洛夫每遇一件事情时心理活动的词句,并概括其心情。
成功逃亡(段1)家里没回信(段3)妻女炸死、探望老家(段3-5)找到儿子(段6)儿子牺牲(段7-10)
激动极了发愁,晚上睡不着觉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穿心的悲痛喜气洋洋心里好像有样东西断裂了
邻养凡尼亚(段11-15)看凡尼亚睡觉(段18)出车祸(段23-24)梦见死去的亲人(段26)
轻松光明快乐极了悲愁的心收缩和绞痛
情节的曲折,突显主人公的不幸。
1.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细节等方面分析。(最重要)2.通过人物关系分析。3.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4.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
索科洛夫向陌生的“我”口述自己的经历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通过他的讲述能概括出他的性格特点吗?(1)索科洛夫饱受战争痛苦,他的叙述始终是感伤的,然而又流露出逆来顺受,几近麻木的心情。(2)忠厚朴实,坚忍不拔,受尽摧残而心地依旧善良。
找一找文中有几次关于索科洛夫眼泪的描述?三次。(1)“但是我没有哭,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2)“这时候,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我的眼睛里蒙上了雾”。(3)“可是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
(1)为什么在战争胜利的那一天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但是我没有哭,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遭遇了许多苦难,战争带来的创伤使他欲哭无泪。(2)“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为什么遇见凡尼亚竟使索科洛夫又热泪盈眶?☆解题思路:探究凡尼亚的形象→解释“为什么又热泪盈眶”。
(2)“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为什么遇见凡尼亚竟使索科洛夫又热泪盈眶?凡尼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外貌描写:脏——眼睛如雨后黑夜的星星 动作、神态:活泼——已经学会叹气 语言描写:年幼丧失亲人——包含孩子的纯真 一个天真纯洁、历经战乱、饱尝人世沧桑的惹人怜爱的战争孤儿。
(2)“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为什么遇见凡尼亚竟使索科洛夫又热泪盈眶?遇到这样的孩子,“我”为什么又热泪盈眶?孩子的弱小——我的保护欲望孩子的纯真——我的怜爱之心孩子的遭遇——近似于我的遭遇“我的心就轻松了,变软了,要不它简直要被忧伤压得像石头一样了……”
为什么索科洛夫领养凡尼亚部分写得特别详细? (1)这部分是索科洛夫情感变化的重要转折,是他从战争创伤中走出来的重要契机。 (2)两个饱受战争创痛的人就像被飓风卷到一起的树叶,索科洛夫给了凡尼亚深沉的父爱,凡尼亚是索科洛夫余生的精神慰藉。
两个各自流浪的、“孤苦伶仃的”、失去了一切的人,彼此在对方身上赢得了他们融为一体的共同命运,互相确定了对方在生活中应有的地位。因为不单是这男人使得这个孩子确实像个孩子那样生活下去,而且这孩子也可以使这男人“刚强起来”——永远有信心、永远是一个男子汉。 ——【苏联】德·勃拉果依
(3)为什么“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坚强(白天不当着孩子流泪)追悔(梦境,分别时推了妻子一把)担忧(死去吓坏儿子,孩子的将来)战争给人心灵带来的是巨大的难以愈合的创伤。
小说中最触动你的细节是什么?请先有感情地读出来,再说说感触的理由。①我的头好一阵习惯成自然地缩在肩膀里,仿佛怕挨打一样。你瞧,法西斯的俘虏营把我们弄得怎样啦……“我”因为两年来没有受到过人的待遇,今天在自己的队伍中受到了,所以激动。文中的人的待遇指拥有尊严、不挨打。“我”的习惯性的缩头,是长期挨打的结果,是法西斯的暴力训练出来的。表现了法西斯对人的肉体和精神的摧残。
②我走到我们一家住过的那地方当天就回到了师里。战争让原来很幸福的家庭变成了废墟,让亲人阴阳分隔永不能相见。战争给了他太多的磨难,让他经受了太多的悲伤,让他的眼泪在回乡之前早已流完了。这表现了战争的罪恶。③我走到棺材旁边我的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哀莫大于心死”。一个父亲,在战争结束的那天,却要去面对儿子的战死,这份老来失去唯一亲人的悲哀让人痛彻心扉。这位父亲的悲哀,是一种所有希望都彻底破灭后的真正哀伤。
④看到他睡在我的胳肢窝下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夜里,他睡熟了要不它简直给忧伤压得像石头一样了……索科洛夫像是又找到了家的感觉。他的全部希望,似乎全寄托在这个可怜的孤儿身上了,凡尼亚是索科洛夫余生的精神慰藉,成了他生存的全部意义。
在战争中,最不幸的还不是失去生命的战士,而是无助的孤儿寡妇。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同情和怜悯,因此,也不会理解索科洛夫的房东女人为什么哭。孩子越是天真可爱,就越发显出战争的残酷。这儿最重要的是不要伤害孩子的心,不要让他看到,在你的脸颊上怎样滚动着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第26段)末尾实际上已经变为作者在抒发心愿:远离战争,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孩子不再成为孤儿,人类不再经历战火。
《一个人的遭遇》用平实的语言勾起人们的回忆,让人更关注战争剩余下来的人,更关注普通人,更关注失去生活能力的人,赞扬了人类的伟大与坚强,弘扬了爱的主题,在美与丑,爱与恨的边缘展现出了对战争的憎恶。
一个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切,再坚强的人在晚上也是泪湿枕巾。在战争中,这只是一个人的遭遇吗?
索科洛夫是个普通军人,但他在战争中的遭遇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希特勒入侵苏联,造成的灾难无法描述。据说,经过四年的残酷战争,在苏联几乎没有一个家庭没有亲人牺牲,因此他们的餐桌上至少有一个空着,而空位子上仍摆着一副餐具,以表示没有忘记他们。这不只是一个人在战争中的遭遇,这是一个民族在战争中的遭遇,是整个人类在战争中的遭遇。索科洛夫的泪水浓缩了民族的苦难,他是一群人的代表,是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是“熟悉的陌生人”。
不过在戏台上罢了,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讥讽又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但悲壮滑稽,却都是十景病的仇敌,因为都有破坏性,虽然所破坏的方面各不同。——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拓展模块十二 春之声/王蒙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拓展模块<a href="/yw/tb_c401988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十二 春之声/王蒙一等奖课件ppt</a>,文件包含中职课件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12《春之声》课件pptx、“百年未有之大变局”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六 过秦论(上)/贾谊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a href="/yw/tb_c401986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六 过秦论(上)/贾谊一等奖课件ppt</a>,文件包含中职课件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6《过秦论》课件pptx、《过秦论》作者贾谊简介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拓展模块十三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苏联]肖洛霍夫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拓展模块十三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苏联]肖洛霍夫精品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米哈依尔·肖洛霍夫,时间顺序,索科洛夫领养凡尼亚,一个人的遭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