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6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提升卷)-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第6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提升卷)(解析版).docx
    • 原卷
      第6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提升卷)(学生版).docx
    第6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提升卷)(解析版)第1页
    第6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提升卷)(解析版)第2页
    第6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提升卷)(解析版)第3页
    第6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提升卷)(学生版)第1页
    第6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提升卷)(学生版)第2页
    第6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提升卷)(学生版)第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6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提升卷)-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6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提升卷)-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文件包含第6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提升卷解析版docx、第6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提升卷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提升卷)(解析版)(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6章。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西山区校级开学)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B.用天平称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右盘中 C.杯中的水凝固成冰后质量变大 D.将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橡皮泥质量不变【答案】D【分析】用天平称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左盘中;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解答】解:A.1kg铁和1kg棉花的质量一样大,故A错误;B.用天平称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左盘中,故B错误;C.杯中的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但质量不变,故C错误;D.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故将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质量都相同,故D正确。故选:D。2.(2023秋•昆山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为《天工开物》中描述的古代劳动人民铸“釜”时的场景,匠人将铁水倒入“范”(模具)中成形。该过程的物理图像是(  )A. B. C. D.【答案】C【分析】铁是晶体,铁水的浇铸成模过程属于晶体的凝固过程;【解答】解:A、温度逐渐升高,有水平线段,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不符合题意;B、温度逐渐升高,没有水平线段,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C、温度逐渐降低,有水平线段,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C符合题意;D、由于温度逐渐降低,且没有水平线段,故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D不符合题意。故选:C。3.(2022秋•内乡县期末)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已知ρ铁<ρ铜<ρ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铁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B.如果铜球是实心的,则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C.如果铅球是空心的,则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D.三个球都不可能做成空心的【答案】A【分析】假设三球都是实心的,根据三球质量相等,利用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比较出三球的实际体积大小,由此可知铁球的体积最大,然后再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若三球都是实心的,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知:铁球体积V铁=,铜球体积V铜=,铅球体积V铅=;∵ρ铁<ρ铜<ρ铅,∴V铁>V铜>V铅,又因为三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铁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故选:A。4.(2023春•句容市期中)有一架天平,无论怎样调节平衡螺母,横梁都不能平衡,若在右盘中放一纽扣,再调节平衡螺母,横梁平衡了,然后再正确称一物体的质量,称得物体质量为35.6克,物体实际质量应该(  )A.大于35.6克 B.等于35.6克 C.小于35.6克 D.无法判断【答案】B【分析】天平横梁平衡前,向右盘中加入一纽扣,再调节横梁平衡,在称量过程中纽扣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解答】解:在天平右盘中加入一纽扣,然后调节横梁平衡,此时天平已经平衡,放入的纽扣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故物体的实际质量为35.6g。故选:B。5.(2023秋•金堂县校级月考)铅球和塑料球体积相同,调好天平,把一个铝球放在左盘中,把三个塑料球和在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铝的密度为2.7g/cm3,则塑料球的密度为(  )A.0.9g/cm3 B.2.7g/cm3 C.8.1g/cm3 D.0.94g/cm3【答案】A【分析】根据“1个铝球放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左盘中,当右盘放3个相同塑料球时,天平恰好能平衡”列出质量等式,即可求得该塑料球的密度。【解答】解:由“1个铝球放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左盘中,当右盘放3个相同塑料球时,天平恰好能平衡”可得:m铝=3m塑料,由ρ=,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和实心塑料球,则ρ铝V=3ρ塑料V,解得,ρ塑料=ρ铝=×2.7g/cm3=0.9g/cm3。故选:A。6.(2023春•虹口区校级期末)用铝和铁分别做成一个实心球(ρ铁>ρ铝),下列四种情况中,不可能的是(  )A.铝球的体积比铁球小,但它的质量比铁球大 B.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铁球小 C.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铁球大 D.铝球的体积比铁球大,但它的质量比铁球小【答案】A【分析】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做成实心球,由密度公式ρ=可知:体积相同时,铝球的质量比铁球的质量小;铝球的体积比铁球的体积稍大,铝球的质量可能比铁球小;铝球的体积比铁球的体积大很多,铝球的质量可以比铁球大;铝球的体积比铁球的体积小,铝球的质量比铁球小;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铝和铁分别做成一个实心球(ρ铝<ρ铁),铝球的体积比铁球小,根据m=ρV可知,铝球的质量比铁球小,故A不可能;B、用铝和铁分别做成一个实心球(ρ铝<ρ铁),当铁球的质量远大于铝球的质量时,根据V=可知:实心铝球的体积可能小于铁球的体积,故B可能;C、铝球的质量大于铁球的质量时,根据V=可知:实心铝球的体积大于铁球的体积,故C可能;D、当铁球的体积略小于铝球的体积时,根据m=ρV可知,铁球的质量可以大于铝球的质量,故D可能。故选:A。7.(2023春•招远市期中)李华同学在实验室测量盐水的密度。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开始测量,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90g,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甲图所示,接着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乙图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60cm3 B.烧杯及烧杯内剩余盐水的质量为25g C.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63g D.盐水的密度为1.05×103kg/m3【答案】B【分析】读出剩余盐水质量从而计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读出量筒中盐水体积;利用公式ρ=可计算出盐水的密度。【解答】解:A、由图甲中量筒分度值2mL,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60mL=60cm3,故A正确;B、由乙图可知,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为20g+5g+2g=27g,故B错误;C、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90g﹣27g=63g,故C正确;D、盐水的密度ρ===1.05g/cm3=1.05×103kg/m3,故D正确。故选:B。8.(2022秋•黄石期末)误差分析有利于正确处理实验数据从而改进实验方案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下列有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在调节横梁平衡前天平左盘下粘有一小块橡皮泥,测量结果仍然准确 B.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若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记录的成绩会偏好 C.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若俯视读数,测量结果偏大 D.某同学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拿出来读数会使测量结果偏小【答案】D【分析】(1)天平的使用规则及注意事项是一个重点知识,包括放置天平、怎样调节横梁平衡、调节横梁平衡前要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怎样读数等等;(2)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少的刚好是声音传播100米所用的时间;(3)依据用量筒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时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即可;(4)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就是它的缩口。它是利用水银膨胀时可以通过缩口向上沿伸,但在收缩时却无法通过缩口回到液泡中。【解答】解:A、若橡皮泥是在调节横梁水平前粘上去的,则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已经平衡掉橡皮泥的作用,则测量结果不受影响,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少的刚好是声音传播100米所用的时间,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用量筒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相平,否则测量的液体体积会不准确,俯视读数会比实际值要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常用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细管,因此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9.(2023•道里区开学)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质量、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1kg的水和1kg的冰的密度相同 B.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D.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处的空间位置有关【答案】C【分析】(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般情况下密度不随质量和体积而变化;制作不同的物体选用密度不同的材料,主要是根据物体的用途来决定的;密度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温度和状态有关。(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没有关系,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解答】解:A、1kg水和1kg冰的质量相同;根据物理常识可知,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故A错误;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但也有个别的不同物质具有相同的密度,故B错误;C、航空器材的体积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航空器材的质量越小,所以航空器材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C正确;D、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故D错误。故选:C。10.(2023春•新沂市期中)用天平测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盘中,反复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 B.先测出一枚大头针和一块铁块的总质量,再减去铁块的质量 C.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托盘中仔细认真地测量 D.先测出100枚大头针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答案】D【分析】大头针的质量太小,甚至小于天平的分度值,无法直接称量,应该用累积法测多个大头针的质量,除以总数算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解答】解:AC、一枚大头针质量太小,所以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托盘中无法测出其质量,故AC错误;B、一枚大头针和一块铁块的总质量与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是无法区分的,故B错误;D、先测出100枚大头针总质量,再除以100,就是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故D正确。故选:D。11.(2023春•工业园区校级期中)甲、乙两小组在“测量石块的密度”时,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甲小组绘出石块“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乙小组绘出石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象,下列选项中能表示甲、乙小组绘出的图象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分析】质量、体积、密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质量是物质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密度是物质的特性,除气体外一般不随质量和体积改变。【解答】解: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因此图象③正确;密度不随质量和体积而改变,是一个恒量,因此图象①正确。故选:B。12.(2023•惠城区模拟)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液体密度为2g/cm3 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C.量杯质量为40g D.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答案】D【分析】(1)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总1;当液体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总2,列方程组求出液体密度和量杯质量;(2)当液体的体积V3=60cm3,利用m=ρV求液体质量。【解答】解:(1)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总1=m1+m杯=40g即ρ×20cm3+m杯=40g,﹣﹣﹣①当液体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总2=m2+m杯=100g即ρ×80cm3+m杯=100g,﹣﹣﹣②②﹣①得:液体的密度ρ=1g/cm3,故AB错误。液体密度的数值代入①得:ρ×20cm3+m杯=40g,解得m杯=20g,故C错误;(2)当液体的体积V3=60cm3,液体质量为:m3=ρV3=1g/cm3×60cm3=60g,故D正确。故选:D。13.(2023春•淮阴区期末)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如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应将指针调到刻度盘最左边,使横梁平衡 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71.6g 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80cm3 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57×103kg/m3【答案】D【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的移动方向与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反;(2)天平的读数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左侧在标尺上所对准的刻度值;(3)石块的体积等于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减水的体积;(4)根据ρ=计算出石块的密度。【解答】解:A、由图甲知,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故A错误;B、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m=50g+20g+1.4g=71.4g,故B错误;C、由图丙知,水的体积为6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80mL,则石块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故C错误;D、石块的密度ρ===3.57g/cm3=3.57×103kg/m3,故D正确。故选:D。14.(2022秋•阳新县校级期末)a、b两个小球分别由ρ甲=4g/cm3、ρ乙=5g/cm3的甲、乙两种材料制成,两小球质量之比为ma:mb=6:5。体积之比为Va:Vb=3: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则a球是空心的 B.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则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与实心部分体积之比为1:4 C.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将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装满水后,两球总质量相等 D.若两球均是空心的,a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可以比b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大【答案】C【分析】(1)知道两种材料的密度、两小球的质量之比,根据ρ=求出甲、乙两种材料的体积之比(即实心部分的体积之比),然后与两球的实际体积相比较,从而判断只有一个球是空心时哪个球是空心的,根据两球的体积之比设出两球的体积,进一步得出两球材料的体积,然后求出空心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与实心部分的体积之比;将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装满水后水的体积等于空心部分的体积,根据m=ρV求出两球总质量关系;(2)若两球均是空心的,根据两球材料的体积之比设出a球材料的体积,从而得出b球材料的体积,球的体积等于材料体积加上空心部分的体积,进一步根据不等式得出两球空心部分的体积关系。【解答】解:ABC.由ρ=可得,甲、乙两种材料的体积之比(即实心部分的体积之比):==×=×=>(即大于两球的体积之比),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由前面计算可知b球的体积大于其材料的体积,故b球一定是空心,a球一定是实心,故A错误;因两球的体积之比为Va:Vb=3:4,则可设a球的体积为3V,b球的体积为4V,由前面计算可知b球材料的体积为2V,b球空心部分的体积Vb空=Vb﹣Vb实=4V﹣2V=2V,所以,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与实心部分体积之比为Vb空:Vb实=2V:2V=1:1,故B错误;将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装满水后,水的体积等于空心部分的体积,则两球总质量之比:===,故C正确;D.若两球均是空心的,由=,可设a球材料的体积为3V′,则b球材料的体积为2V′,则两球的实际体积之比为:==,整理可得:Vb空=Va空+2V′>Va空,所以,a球的空心部分体积不可能比b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大,故D错误。故选:C。15.(2023春•新北区校级期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这个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凝固成冰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B.从8℃降低至0℃,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C.8℃水的密度小于﹣4℃冰的密度 D.温度越低,冰的体积越大【答案】B【分析】(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2)根据图表分析,结合密度公式ρ=分析即可。【解答】解:A、水结成冰后,只是状态的改变,质量不变,分析图表可知,体积变大,根据密度公式ρ=分析,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故A错误;B、由图示可知,从8℃降到0℃的过程中水的体积的变化是先减小,到4℃后又逐渐增大,根据密度公式ρ=分析可知,一定质量的水,体积减小时,密度增大,反之减小,所以,从8℃降到0℃的过程中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故B正确;C、8℃水的体积小于﹣4℃冰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ρ=分析可知,一定质量的水,体积减小时,密度增大,所以8℃水的密度大于﹣4℃冰的密度.故C错误;D、由图可知,温度越低,冰的体积越小,故D错误。故选:B。16.(2023春•工业园区校级期中)一只总质量为70kg的氧气瓶,瓶内氧气密度为ρ0,使用半小时质量变为40kg,瓶内氧气的密度为ρ0;再使用一段时间,质量变为20kg,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  )A.ρ0 B.ρ0 C.ρ0 D.ρ0【答案】C【分析】题中提供的质量都是氧气和氧气瓶的总质量,设氧气瓶质量为m0,容积为V,根据前两个条件列方程求出氧气瓶的质量m0,然后利用体积一定时,氧气密度和氧气质量成正比得出答案。【解答】解:设氧气瓶的质量为m0,容积为V,且瓶内氧气的体积始终等于瓶子的容积,则由ρ=得原来氧气的密度:=ρ0﹣﹣﹣﹣﹣﹣﹣﹣﹣﹣①使用半小时氧气的密度:=ρ0﹣﹣﹣﹣﹣﹣﹣﹣﹣②由解得氧气瓶的质量:m0=10kg,质量为70kg的氧气瓶,瓶内氧气的质量为70kg﹣10kg=60kg,瓶内氧气的密度为ρ0,再使用一段时间后,氧气瓶的质量变为20kg,则瓶内氧气的质量为20kg﹣10kg=10kg,氧气的体积一定,根据m=ρV可知,氧气的密度和氧气质量成正比,所以,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原来的=,即ρ=ρ0。故选:C。第Ⅱ卷 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17.(2023•江都区模拟)小明练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某次测量情形如图甲所示,请指出小明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  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改正前,小明继续使用该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为32.6g,如图乙是小明所用天平的所有配套砝码和标尺,在整理器材时才发现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而其它的操作都是规范的,则所测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27.4 g。【答案】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27.4。【分析】(1)正确使用天平: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拨到零刻度,②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③左物右码称量物体质量,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的和。(2)天平的正确使用: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的和,若将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则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对应的刻度值。【解答】解:(1)使用天平时,物体应该放在天平的左盘里,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图中小明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2)根据图乙可知,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g,物块的记录质量是32.6g,则砝码的质量为30g,游码的示数是2.6g,若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则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则物块体实际质量为:m′=30g﹣2.6g=27.4g。故答案为: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27.4。18.(2023春•江阴市期中)中国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2.26m、质量140kg,如果人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则他的体积为  0.14 m3;为纪念他在篮球上的贡献,现按姚明1:1体型制作的雕像,如果雕像用密度为7×103kg/m3的某种合金材料来制作,那么雕像质量为  980 kg。【答案】0.14;980。【分析】(1)已知姚明的质量,根据ρ=求出姚明的体积;(2)根据m=ρV求出雕像的质量。【解答】解:因为人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由ρ=可知,姚明的体积为:V===0.14m3,按姚明1:1体型制作的雕像,则雕像的体积等于姚明的体积,则雕像质量为:m雕像=ρ合金V雕像=7×103kg/m3×0.14m3=980kg。故答案为:0.14;980。19.(2023•临淄区二模)用调平的天平测某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标尺上游码示数如图甲所示;用量筒和水测其体积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质量为  72.6 g,密度为  9.075×103 kg/m3。​【答案】72.6;9.075×103。【分析】在天平读数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金属块的体积应等于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读数时以凹液面的底部为准;根据密度公式得出金属块的密度。【解答】解;由甲图可知砝码是分别是50g、20g,游码指示的刻度值为2.6g,故金属块的质量m=50g+20g+2.6g=72.6g;由乙图可知,放入金属前水的体积为32mL,放入后体积为40mL,故金属的体积为V=40cm3﹣32cm3=8cm3,金属的密度ρ===9.075gg/cm3=9.075×103kg/m3。故答案为:72.6;9.075×103。20.(2023•内江一模)我国北方的冬天,若水管保护不好,往往会发生水结冰而冻裂水管的现象,原因是冰的密度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水的密度,水结冰后体积会变  大 (选填大、小)。【答案】小于;大。【分析】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式V=可知,质量一定时,密度小的体积大,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所以当质量不变时,水结冰体积会增大;【解答】解:因为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当水管内的水结冰时,质量一定,密度变小,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V=可知,体积变大,会发生水结冰而冻裂水管现象。故答案为:小于;大。21.(2022秋•南谯区期末)一瓶食用油密度为0.9×103kg/m3,用掉了质量的,剩余食用油的密度为  0.9×103 kg/m3,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质量的.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4 kg/m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不随物体体积和质量的变化而变化;(2)知道钢瓶内氧气的密度,设出钢瓶内氧气的体积,根据m=ρV求出原来氧气的质量,然后根据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质量的求出剩余氧气的质量,剩余气体的体积等于原来氧气的体积,利用ρ=求出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解答】解:(1)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用掉了质量的,质量和体积均减半,密度不变,剩余食用油的密度仍为0.9×103kg/m3不变;(2)设钢瓶的容积为V,由ρ=可得,原来氧气的质量m=ρV=6kg/m3×V,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质量的,则钢瓶内剩下氧气的质量:m剩=m=×6kg/m3×V=4kg/m3×V,因剩余气体的体积不变,所以,剩余氧气的密度:ρ剩===4kg/m3。故答案为:0.9×103;4。22.(2023春•扬州期中)如图所示,体积相等的两个实心均匀圆柱体,密度分别为ρ1、ρ2,沿水平方向将甲、乙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的质量恰好相等,则ρ1 < ρ2,如果切掉部分的质量分别为Δm1和Δm2,则Δm1 < Δm2(均选填“>”、“=”或“<”)。【答案】<;<。【分析】已知甲、乙两圆柱体的体积相同,利用密度公式可以得出甲、乙的密度关系,又知截取的体积关系,再利用密度公式可求截去的质量关系。【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知道V1=V2,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因为S1<S2,所以,切去乙的体积大,剩余乙的体积小,因为剩余部分的质量恰好相等,由知道,ρ1<ρ2。切掉部分甲的体积小,又因为ρ甲<ρ乙,由m=ρV知道,切掉部分的质量Δm1<Δm2。故答案为:<;<。三.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共24分)23.(2023秋•淮南月考)(1)小祥用如图所示的量筒测一堆小钢珠的体积。他先在量筒中装适量的水,水面在A位置;再将这些小钢珠都轻轻放入量筒,使钢珠都浸没在水中,水面在B位置,则这堆钢珠的总体积为  20 cm3。则这堆小钢珠共有100个,且每个钢珠的体积相同,则每个小钢珠的体积为  0.2 cm3。(2)若小祥在读数时,眼睛在C位置斜向下看,如图所示,则他读数的结果将  偏大 (填“偏大”、“偏小”)。(3)同组的小瑞同学认为小瑞的测量方法太麻烦,他采取的方法是:先在量筒(和小祥所用量筒规格相同)中装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再取一个小钢珠轻轻地放入量筒中,再读出水和钢珠的总体积V2,于是他得到钢珠的体积为:V=V2﹣V1。你认为小璇的方法能否测出小钢珠的体积?为什么?【答案】(1)20;0.2;(2)偏大;(3)不能;每个小钢珠的体积小于量筒的分度值,把一个钢珠放入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变化小于分度值,无法区分两次的读数。【分析】(1)根据量筒的分度值和液面位置读数,计算总体积,根据V1=计算一个钢珠的体积;(2)当俯视读数时,人眼、凹液面、刻度在同一斜线上,此时可以比水平位置数值偏大。(3)根据分度值和钢珠体积比较分析。【解答】解:量筒的分度值为2ml,在量筒中装适量的水,水面在A位置,读数为50cm3;再将这些小钢珠都轻轻放入量筒,使钢珠都浸没在水中,水面在B位置,读数为70cm3;则这堆钢珠的总体积为70cm3﹣50cm3=20cm3。这堆小钢珠共有100个,且每个钢珠的体积相同,则每个小钢珠的体积为V1===0.2cm3。(2)若小祥在读数时,眼睛在C位置斜向下看,如图所示,则人眼、凹液面、刻度在同一斜线上,此时可以比水平位置数值偏大。(3)由于量筒的分度值为2cm3,每个小钢珠的体积为0.2cm3,小于分度值,把一个钢珠放入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变化小于分度值,无法区分两次的读数,故此方法不能测量钢珠体积。故答案为:(1)20;0.2;(2)偏大;(3)不能;每个小钢珠的体积小于量筒的分度值,把一个钢珠放入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变化小于分度值,无法区分两次的读数。24.(2023•阜新模拟)阜新有“玛瑙之都”的美誉,小福想了解玛瑙石的密度,于是来到玛瑙城找到两块大小不同的玛瑙原石,来到实验室完成如下操作:准备实验器材:托盘天平、量筒、烧杯、水、细线。(1)用托盘天平测得小块玛瑙石的实验数据如图甲所示,则其质量为  29 g。(2)将小块玛瑙石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中后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玛瑙石的体积为  10 cm3。根据实验原理  ρ= 计算出小玛瑙石的密度是  2.9×103 kg/m3。(3)小福想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大块玛瑙石的密度,发现大玛瑙石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于是聪明的小新进行了如下的操作:①用天平测量大玛瑙石的质量m1;②将大玛瑙石放入盛水烧杯后测量烧杯质量m2,并标记水面位置;③捞出大玛瑙石,再补水到标记处后测量烧杯的质量m3。根据测得质量值得出大块玛瑙石的密度表达式为:ρ玛瑙=  。(用符号表示)(4)小福再次完成(3)中测量过程,发现第二次取出大玛瑙石时沾了更多的水,经他的分析认为再次测量后算得到的密度值与前者密度值相比  仍然不变 (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不变”)。【答案】(1)29;(2)10;ρ=;2.9×103;(3)③;(4)仍然不变。【分析】(1)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2)物体的体积等于金属块浸没水前后,水面对应的刻度值的差;根据ρ=计算密度。(3)只有天平没有量筒,一般采用使玛瑙石的体积和水的体积相等,求出和玛瑙石体积相等水的质量,知道水的密度,求出水的体积,即玛瑙石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玛瑙石的密度。(4)玛瑙石从水中取出时带出一部分水,当倒入水时玛瑙石带出的水已经补充到烧杯中,玛瑙石的质量和体积测量值是准确的,所以玛瑙石的密度测量值也是准确的。【解答】解:(1)由图可知,横梁标尺的分度值是0.2g,金属块的质量为:m=20g+5g+4g=29g;(2)将小玛瑙石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中后,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的分度值是2mL,量筒中水和小玛瑙石的体积为V2=30mL;小玛瑙石的体积为:V=V2﹣V1=30mL﹣20mL=10mL=10cm3;小玛瑙石的密度为:ρ===2.9g/cm3=2.9×103kg/m3;(3)用天平测出大玛瑙石的质量m1后,将大玛瑙石放入盛水烧杯后测量烧杯质量m2,并标记水面位置;捞出大玛瑙石,再补水到标记处后测量烧杯的质量m3;则补的水的质量为m=m3﹣m2+m1,所以补的水的体积,即大玛瑙石的体积为V==,大玛瑙石的密度:ρ玛瑙===;(4)玛瑙石从水中取出时带出一部分水,当倒入水时玛瑙石带出的水已经补充到烧杯中,玛瑙石的质量和体积测量值是准确的,所以玛瑙石的密度测量值也是不变的。故答案为:(1)29;(2)10;ρ=;2.9×103;(3)③;(4)仍然不变。25.(2022秋•桥西区期末)如图所示为小明配制密度为1.05g/cm3的盐水的过程。(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2)将适量配制的盐水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加减砝码,当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向右移动游码 。(3)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06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40 mL。(4)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  44 g。(5)小明配制的盐水密度为  1.1 g/cm3,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量筒中的盐水溶液中添加  40 g的  水 (选填“盐”或“水”)。【答案】(1)右;(2)向右移动游码;(3)40;(4)44;(5)1.1;40;水。【分析】(1)规范使用天平。使用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将天平的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称量过程中,平衡螺母不能移动,只能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恢复水平平衡;(3)弄清量筒的分度值,根据液面对应的刻度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4)量筒中盐水的质量等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减去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5)知道量筒中盐水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盐水的密度;盐水的密度低于标准加盐,高于标准加水,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需加的质量。【解答】解:(1)观察图甲可知,指针指向左侧,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无法使衡量平衡,如图甲所示,指针指向左侧,说明砝码的质量还不够,此时应向右调节游码,直至天平横梁平衡。(3)观察图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读数为40mL。所以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40mL=40cm3。(4)观察图丙可知,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量为:m剩=50g+10g+2g=62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m=m总﹣m剩=106g﹣62g=44g(5)盐水的密度为:=1.1g/cm3;盐水的密度是1.1g/cm3,大于需要配置的密度1.05g/cm3,盐水中盐的质量保持不变,要想减小密度,应向溶液中添加适量的水,稀释溶液,使密度达到1.05g/cm3。设需要加的水的质量为m',盐水的总质量增加了m',盐水的总体积增加了,ρ′===1.05g/cm3,解得,m'=40g。故答案为:(1)右;(2)向右移动游码;(3)40;(4)44;(5)1.1;40;水。26.(2023春•盐都区校级月考)小杜同学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A (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①D.②③①④(2)如图甲所示,小杜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  游码没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 。(3)小杜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  27 g;由图丙和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是  10 cm3,计算鹅卵石的密度为  2.7 g/cm3。(4)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  相平 ,若小杜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A;(2)游码没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3)27;10;2.7;(4)不变;(5)相平;偏大。【分析】(1)用天平测量固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的步骤:天平放在水平面上,游码归零,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量水的体积;把固体浸没在水中,测量水和固体的总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固体的密度。(2)在称量物体的质量之前,要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在称量物体的过程中,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3)鹅卵石的质量由砝码的质量和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之和读出。鹅卵石的体积由量筒中水的体积和放入鹅卵石后的总体积算出,最后算鹅卵石的密度。(4)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5)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据此结合密度公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经分析得,测量鹅卵石的密度的骤为: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1;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鹅卵石的密度ρ;故选A;(2)托盘天平使用时,首先要调节横梁平衡,在调节横梁平衡前,要用镊子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而在图示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中,游码仍在标尺的中间,没有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3)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砝码的质量为20g、5g,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2g,则鹅卵石的质量m=20g+5g+2g=27g。量筒中水的体积为10cm3,放入鹅卵石后的总体积为20cm3,则石子的体积V=20cm3﹣10cm3=10cm3。则鹅卵石的密度:ρ===2.7g/cm3=2.7×103kg/m3;(4)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不变;(5)量筒读数,视线与液面底部相平,若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偏小;根据ρ=可知,m不变。V偏小,则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偏大。故答案为:(1)A;(2)游码没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3)27;10;2.7;(4)不变;(5)相平;偏大。四.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32分)27.(2022秋•栾川县期末)校园内有一块景观石,慧慧同学想估测一下这块景观石的总质量。她取了同种材料的一个长方体小石块为样品,测出小石块的长为6cm,宽为5cm,厚为2cm,并测出小石块质量为150g。慧慧又测出景观石的总体积为12m3,请你帮慧慧同学解决下列问题:(1)样品小石块的体积为多大?(2)样品小石块的密度为多大?(3)景观石的总质量为多少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知道长方体小石块的长、宽、厚,可求出样品的体积;(2)知道小石块的质量,利用ρ=求出小石块的密度;(3)同种材料的景观石和小石块的密度相同,知道景观石的体积,再利用m=ρV求出景观石的质量。【解答】解:(1)小石块的体积:V=6cm×5cm×2cm=60cm3。(2)小石块的密度:ρ===2.5g/cm3=2.5×103kg/m3。(3)同种材料的景观石和小石块的密度相同,景观石的质量m′=ρV′=2.5×103kg/m3×12m3=3×104kg=30t。答:(1)样品小石块的体积为60cm3;(2)样品小石块的密度为2.5×103kg/m3;(3)景观石的总质量为30t。28.(2022秋•桥西区期末)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利用碳纤维可以制造8.9kg左右的轻量自行车(如图所示),这种轻量自行车登坡顺利而爽快,不会像一些铝合金车架,登坡时感到有一种向后拉的力量。小明利用一小块碳纤维材料测量碳纤维的密度,他测得该碳纤维材料的质量为32g,体积为20cm3。求:(1)碳纤维材料的密度。(2)若图中碳纤维自行车架的质量只有1.6×103g,求车架的体积。(3)若用锰钢材料制作图中的自行车车架,车架的质量将增大6300g,求锰钢材料的密度。【答案】(1)碳纤维材料的密度为1.6g/cm3。(2)图中碳纤维自行车车架的体积为1000cm3。(3)锰钢材料的密度为7.9g/cm3。【分析】(1)碳纤维材料的质量和体积已知,利用密度公式得到其密度。(2)碳纤维自行车架的质量和密度已知,利用密度公式得到车架的体积。(3)换用锰钢材料制作车架时,先求出锰钢材料的质量,车架体积已知,利用密度公式得到锰钢的密度。【解答】解:(1)碳纤维材料的密度ρ===1.6g/cm3。(2)图中碳纤维自行车车架的体积V'===1000cm3。(3)若用锰钢材料制作图中的自行车车架,车架的体积不变,车架的质量将增大6300g,则锰钢车架的质量m″=m'+Δm=1600g+6300g=7900g,锰钢材料的密度ρ'===7.9g/cm3。答:(1)碳纤维材料的密度为1.6g/cm3。(2)图中碳纤维自行车车架的体积为1000cm3。(3)锰钢材料的密度为7.9g/cm3。29.(2022秋•儋州期末)王红妈妈带她去乐和乐都过生日,买了一个合金饰品作为纪念品,若该饰品由铝和铁两种金属材料合成。王红想测量出饰品中铝的质量及铝铁的体积比,她首先用天平测出饰品的质量为185g,用量筒测出饰品的体积是30cm3。如果饰品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ρ铝=2.7×103kg/m3、ρ铁=7.9×103kg/m3),求:(1)饰品的平均密度;(2)饰品中金属铝的质量;(3)饰品中金属铝和铁的体积比。【答案】(1)饰品的平均密度是6.17g/cm3;(2)饰品中金属铝的质量是27g;(3)饰品中金属铝和铁的体积比是1:2。【分析】(1)已知合金构件的质量与体积,利用ρ=求解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2)根据合金中铝的质量加上铁的质量等于总质量,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结合密度公式列出等式,联立求解铝的质量;(3)根据密度公式算出饰品中金属铝的体积,由总体积知饰品中金属铁的体积,进而求出饰品中金属铝和铁的体积比。【解答】解:(1)由ρ=知道,饰品的平均密度:=≈6.17g/cm3;(2)设饰品中金属铝的质量为m铝,饰品中铁的质量为m铁,根据题意知道V铝+V铁=30cm3,m铝+m铁=185 g,即+=30cm3①m铁=185 g﹣m铝 ②由于ρ铝=2.7×10 3 kg/m3=2.7 g/cm3,ρ铁=7.9×103 kg/m3=7.9 g/cm3 ③将②③式带入①式中解得m铝=27g。(3)饰品中金属铝的体积:==10cm3,则铁的体积为:V铁=V﹣V铝=30 cm3﹣10 cm3=20 cm3所以饰品中铝铁的体积之比为1:2。答:(1)饰品的平均密度是6.17g/cm3;(2)饰品中金属铝的质量是27g;(3)饰品中金属铝和铁的体积比是1:2。30.(2022秋•黔东南州期末)夏天,在天平左盘中放一敞口玻璃杯,杯中放一冰块,在右盘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砝码使天平平衡。十几分钟后,天平失去了平衡。请分析说明天平失去平衡的原因,并判断天平向哪侧倾斜。【答案】天平左侧倾斜;冰块放在敞开的玻璃杯中,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冰块的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使左盘里物体的质量增大,指针左偏,天平失去平衡,天平左侧倾斜。【分析】冰块温度比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使左盘内物体的质量增大,天平失去平衡。【解答】答:天平左侧倾斜;冰块放在敞开的玻璃杯中,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冰块的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使左盘里物体的质量增大,指针左偏,天平失去平衡,天平左侧倾斜。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