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099210/0-17245845169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099210/0-172458451696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099210/0-1724584516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综合实践,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活动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地球给予我们丰富的自然资源,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是并非如此。如今,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气候异常、生物多样性减少……保护地球,迫在méi jié。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物多样性”……国家正在为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付诸努力。地球不仅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我们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上,携手同行。我们相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公民选择“低碳生活”。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给予( ) ②迫在méi jié( )
2. 画波浪线的词语“用之不竭”中“竭”字的意思是__________( )
A. 完、尽B. 用尽、使尽C. 干涸
3.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短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B.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
C. 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D. 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
4. 选文中画直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工整地抄写在下面,不得改变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古诗文默写填空。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3)《大道之行也》一文中,最能体现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抒发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5分)
(一)(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不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意思。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才美不外见( )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4)策之不以其道( )
7. 第三段画线句子中三个“不”字的根源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目的何在?
8. 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二)(8分)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鸟说
戴名世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声关关然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①,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鷇②,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嗟乎!以此乌之羽毛洁而音好也,奚③不深山之适④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⑤!
(选自《戴名世集》)
【注】①掬:捧。②鷇kòu:初生的小鸟儿。③奚:为什么。④适:到。⑤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人生的道路并不很宽啊。
9. 用“/”为文中画直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声关关然者。
10.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
11. 作者通过二鸟“托身非所”致死的不幸遭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
(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修炼“挫商”
①人生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崎岖之路,常常充满着挫折与失败。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失败,我们应该修炼挫商。
②挫商,即承受挫折的能力。承受能力越强,挫商也就越高。
③无论条件多么优越,无论才华何等了得,生活总是充斥着不可预知的意外,没有谁的人生旅程一帆风顺。
④未经历小路的坎坷泥泞,哪能体会到阳光大道的平坦通畅?未经历风雪交加的困苦,哪能体会风和日丽的温馨?未经历挫折和磨难的煎熬,怎能体会到成功和胜利的喜悦?挫折和磨难,能拓展生命的宽度。
⑤当你的道路充满荆棘却不退缩,当你一次次跌倒后依然顽强地站起来,当你受到别人的冷嘲热讽却没有心灰意冷,你会迎来胜利的曙光,你会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与幸福!
⑥自古以来,多少人面对挫折不屈不挠,从而让人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⑦司马迁,身受酷刑,用十余年时间写出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贝多芬,两耳失聪,却“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气势磅礴的《命运交响曲》;董明珠,经历丧夫之痛却没有被击倒,让“格力”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大品牌。他们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炼就的高挫商。
⑧那么,我们怎样修炼挫商呢?首先,面对挫折,改变消极心态。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不同的是,有的人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而有的人把它当作一种胜利的前奏,始终保持永不言败、乐观向上的心态,最终取得胜利。
⑨其次,掌握正确的方法。一是激励法——遇到挫折时,尽量少考虑眼前得失,不断激励自己:美好的未来就在前方。二是知足法——在挫折面前,降低要求,满足已经达到的目标,对一时难以做到的事情不奢望、不强求。三是补偿法——在某方面目标受挫时,不是灰心气馁,而是化苦痛为力量,发奋图强,以另一个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
⑩没有惊涛骇浪的海洋,绝不是真正的海洋;没有风沙蔽日的沙漠,绝不是真正的沙漠;没有一波三折的生活,也绝不是真正的生活。只有敢于面对挫折,勇于迎接挑战,不断修炼挫商,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12. 文章思路清晰,首先,提出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接着,讲道理、摆事实,论证为什么要修炼挫商;然后,_____________;最后,总结全篇,首尾呼应。
13. 作者认为为什么要修炼挫商?请简要阐述。
14. 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
A. 失败与挫折,能考验我们的挫商,挫商越低,承受能力越弱。
B. 第⑦段分别选用了文学界、音乐界、商界的名人事例,论证修炼挫商的作用,很有典型性和说服力。
C. 真正的生活,是会有一波三折的,我们要敢于面对挫折,修炼挫商。
D. 张浩没有达到班级前三名的目标,他这样安慰自己:成绩排名没有那么重要,我已经收获了知识。这是运用了“激励法”。
(四)(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街里的老先生
张金刚
①城再小,大抵都有条老街。老街似是开放的博物馆,将城市模样凝固在某个年代,便停滞不前。老民居、老门楼、老街巷、老店铺、老单位、老槐树……静默在汹涌的时光里尘封了老街久远的记忆。
②若无几位故园难舍的老先生依旧生活于此,绵延着老街醇厚的气息,那老街也便只是老街了。
③经人引荐,我陪妻子拨开车水马龙的喧嚣,走入十几年未曾光顾的老街,寻一位老先生正骨。穿街过巷,来到了弥散着浓浓中药味儿的小院儿前。推门而入,老先生正为一位老人揉捏按摩,扭头瞅了我俩一眼,说:“你们先坐。这位远道而来的大姐,腿疼了二十又来年,才找到我,揉了两次,好多了。”片刻,老先生停手,那老人活动活动揉过的腿,感激地说:“周医生手法的确很好。”
④妻子说:“我们也是慕名而来,都说咱这老街有位‘高人’。”老先生边舒活双手,边说:“算是有点虚名吧。从17岁跟老父亲学这手艺,四十多年,就是热爱。经我手医好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妻子躺好,将扭伤的腿递到老先生手上,我按住了妻子的肩。
⑤摸,按,揉,捏,抬,屈,压……一套流程下来,妻子不停地“啊呀”。老先生拍一下妻子的腿:“你活动活动,试试!”妻子坐起,在老先生胸有成竹的注视里,笑了:“疼痛明显减轻。”老先生没笑:“这就对了。不过,我这手艺怕要失传……”走出小院儿,草药味道渐渐消失,我却记住了老街里会正骨的周老先生。
⑥与老街重逢,似回到从前,令我脚步放缓。一缕红炉烧饼的幽香,揪住了我的心。老街一处旧门楼下,一位老先生正端坐案板前,专注地擀面。老先生身形魁梧,头发花白,干瘦的双手使劲擀压出一个个方形面饼,整齐码在案板上;用手蘸水,将面饼拍湿;端起盛了芝麻的长方形托盘、放在腿上一杆,芝麻便均匀地铺了薄薄一层。老先生捏起面饼,将拍了水的一面向下,用力往托盘上一拍,那芝麻便乖巧地、细密地粘满了面饼。一个,又一个。
⑦老先生起身看见我俩:“要买烧饼?正好,马上揭炉。”撩开盖子,浓郁的烧饼香味儿从旁边缸炉里喷出来。老先生握着长柄勺,一个个揭下来,放到炉沿儿上晾着。我迫不及待拿起一个,烫手,更烫嘴,但我太喜欢这种烫烫的、脆脆的、香香的滋味了。
⑧老先生顶着煤炭的灼热,开始往炉壁上贴面饼。我意欲拍个小视频给他做宣传,老先生却说:“用不着宣传,我力所能及地做多少就卖多少。来的人多了,我也做不过来。”话音不高,慢条斯理,云淡风轻。
⑨妻子腿刚好些,走不了多久,便要歇歇。那棵千年古槐撒下的满地荫凉,正好铺满了老供销社门前的两层台阶。我们坐下来,稍后,一位老先生也拿一坐垫坐了下来。我对妻子说:“这条老街可是有了年头,咱都40来岁了,往上数,不知有过多少代?”妻子说:“是呀,我从小在这城里长大,原来这条街是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段,现在却如此安静!”
⑩老先生应是被我们的话触动了,看了我们一眼,又望着空旷的老街,说:是呀,我今年快90了,在这条街上长到十来岁,就去参加革命了,我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后转业在县城工作,离休后,还是想回到这条街上来生活,日子过得舒坦。
⑪老先生满脸的皱纹似是藏满了故事,一抖落就是历史。他自豪地说:“当年,徐霞客、康熙、乾隆应该就是走过这条街,西去五台山的。徐向前元帅年轻时曾在这街上一家杂货店当过学徒,业余时间一直读书学习。这条街的赵家胡同,还走出了革命烈士赵云霄。当年,商铺、客店、商号、戏台、机关单位等占满了这条街的南北两侧,见证了历史,是几代人的记忆呀!”
⑫短暂的老街之行印象深刻。除逢着的这三位老先生之外,应该还有不少阅历丰富、涵养深厚、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住在这沧桑幽深的老街里。他们隐在闹市之中、居于岁月深处,丰盈了老街的灵魂。
⑬我与妻子约定,有空就陪她到老街散步。更希望再邂逅几位老先生,与之躬身对坐,叩问时光,静慰浮心。
(《北京日报》2023年1月25日,有删改)
15.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街在岁月中尽显沧桑,但是留住了人们的记忆,老先生们让老街有了醇厚的气息,让老街的文化不断延续。
B. 文章在写三位老先生时,都运用了语言描写,描写作者与老先生们的对话,使得文章内容更加真切。
C. 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其中分写的三位老先生是老街里的老先生们的缩影或代表。
D. 本文以“我”的老街之行为线索,巧妙地将文中的老先生们串联起来,使得文章衔接自然。
16.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一缕缸炉烧饼的幽香,揪住了我的心。
17.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⑫段画线句“他们隐在闹市之中,居于岁月深处,丰盈了老街的灵魂”的理解。
18. 本文构思巧妙,在组织线索上与我们所学的课文《一滴水经过丽江》的手法相类似,请你结合所学进行赏析。
19.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标题的妙处。
(五)名著阅读(8分)
20.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不是保尔所做的一件事是( )
A. 把烟灰散在瓦西里神父家面团上。B. 把偷来的枪藏在院子里没被发现。
C. 在腿受伤以后就放弃了各种演习。D. 在省团委恢复团籍并在大会发言。
21. 结合《经典常谈》中《第一》的内容,因形解意。请仿照示例,推断“明”的字义。
22. 《经典常谈》中认为“唐人绝句有两种作风:一是铺排,一是含蓄”,你认为《江雪》是铺排还是含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①铺排: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
②含蓄:要从浅中见深,小中见大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三、综合实践(10分)
班级开展有关“马”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23. 写出含有“马”字的成语、谚语、古诗句。
①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自古英雄乘骏马,在中国历史上及古典文学作品中,有诸多英雄豪杰,也有许多宝马良驹。请写出下面名马的乘骑者。
①赤兔马:___________________ ②的卢马:___________________
25. 文字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见证,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象形字“马”。请你认真探究“马”字的演变过程,按照要求写出探究的结论。
早期甲骨文 晚期甲骨文 大篆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①从汉字的起源探究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汉字发展探究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50分)
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26. 命题作文:暖暖的微光
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5)不少于600字
27.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象棋是一种规则完备的博弈游戏,由两人轮流走子,在战法上遵循古代《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作战思想,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儿,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象棋走法也有诸多规矩和讲究,“马走日,象走田,车走直路炮翻山,士走斜线护将边,小卒一去不回还”。也正是因为规矩多,所以它才具有很强的可玩性。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和思考?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5)不少于600字。
汉字
偏旁图解
推断字义
采
上面是手。下面是果树。“采”本意为摘取。例如《关雎》一诗中,“左右采之”的“采”即“摘取”之意。
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