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攻坚决胜专题突破练四文言文阅读教师用书
展开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攻坚决胜专题突破练四文言文阅读教师用书,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本一:
赞曰:书契之兴,肇乎中古,绳文鸟迹,不足可观,末代去朴归华,舒笺点翰,争相夸尚,竞其工拙。逮乎钟、王以降,略可言焉。钟繇虽擅美一时,亦为迥绝,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至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然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为瑕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以兹播美,非其滥名邪!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
(选自李世民《王羲之传论》)
文本二:
夫学书之法,先于研墨,凝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联,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昔宋翼尝作是书,繇乃叱之,遂三年不敢见繇,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每作一撇,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危峰之坠石;每作一屈折,曲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之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趋骤。状如惊蛇之透水,激楚浪以成文。似虬龙之蜿蜒,谓其妙也;若鸾凤之徘徊,言其勇也。摆拨似惊雷掣电,此乃飞空妙密,顷刻沉浮。统摄铿锵,启发厥意,能使昏迷之辈,渐觉称心;博识之流,显然开朗。
(选自王羲之《启心章第二》)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写在横线上。(3分)
然A其B体C则D古E而F不G今H字I则J长K而L逾M制N语O其P大Q量R以S此T为U瑕
答:_HNR__
【解析】 “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为并列关系的主谓结构,可独立成句,“体则古而不今”后需停顿,“字则长而逾制”后也停顿,故选HN;“以此为瑕”为完整的主谓结构,可独立成句,“语其大量”与“以此为瑕”的中间应停顿,故选R。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赞,赞叹、赞美,同成语“不赞一词”的“赞”意思不同。
B.逮,及、等到,与《陈情表》中“逮奉圣朝”的“逮”意思相同。
C.江表,即江外,在古代中原人看来,江南地区在长江以外,故江南即江外。
D.播,传扬,与《谏太宗十思疏》中“仁者播其惠”的“播”意思相同。
【解析】 A项,“赞,赞叹、赞美”错误。“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添加。B项,正确。“逮”,都是“等到”的意思。C项,正确。D项,正确。“播”,都是“传扬、传播”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文本一评论王献之和子云的书法,认为他们的书法作品一个缺少创新,一个则缺少大丈夫的豪气,都是名不副实。
B.文本一认为王羲之的字,一点一划都极其工整,整体看,像云烟弥漫、玉露凝结,笔画似断实连,让人在游玩之余消除疲倦。
C.文本二认为如果笔画平直呆板,字写得像摆算盘珠子,上下前后方正整齐,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书法。
D.文本二中王羲之认为好的书法应该遒劲有力,还能使蒙昧的人逐渐感到心情顺遂,使博识的人更加通达开朗。
【解析】 “一点一划都极其工整”错误。由原文“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可知,细观他的书法点画精工,布局巧妙,有如烟浓露结,笔形似断而实连;又像凤飞龙绕,字体似斜而实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
译文:_仔细地观察古往今来的书法家,精心地研究所有书法作品,能够做到尽善尽美的,大概只有王羲之了!__
(2)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危峰之坠石。
译文:_每写一个“戈”,如同百钧的力量拉开弓弩发射;每写一个“点”,如同从高高的山峰上坠下石头。__
【解析】 (1)详:仔细;篆素:写篆书于素帛,泛指书法作品;其:表推测,大概。(2)作:写;发:发射;危:高。
5.文本一、二都谈到了魏晋书法家钟繇,各有何作用?(3分)
答:_①文本一谈到钟繇的书法特点,是为了突出王羲之书法的精巧自然。②文本二陈述钟繇叱责学生宋翼,是为了说明写字时笔画不要平直呆板。__
【解析】 由原文“钟繇虽擅美一时,亦为迥绝,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至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然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为瑕”“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可知,文本一谈到钟繇的书法特点,是为了突出王羲之书法的精巧自然。由原文“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昔宋翼尝作是书,繇乃叱之,遂三年不敢见繇,潜心改迹”可知,文本二陈述钟繇叱责学生宋翼,是为了说明写字时笔画不要平直呆板。
【参考译文】
文本一:
赞说:文字的产生,开始于中古黄帝时代,当时那些结绳记事和摹仿鸟兽之迹的原始文字,实在很不中看。商周以后,人们舍弃古朴的书法,极力追求华美的文字。大家铺纸运笔,争着以字体的华丽相标榜,以笔画的美丑相竞赛。到了钟繇、王羲之以后,书坛略有一些名家值得评论。钟繇虽然一时负有盛名,他的书法也的确高超绝异,但要说他尽善尽美,或许还有怀疑。至于说他笔画的粗细浓淡,字体的结构疏密,则有如霞飞云卷,毫无缺憾。不过,他的书法守古多而创新少,字体采取横势,长度超过了标准。大抵而言,这就是他的缺点。王献之虽然具有他父亲的书风,但其书法很不新巧。看他字形的疏散瘦弱,恰像深冬的枯树一般;再看他的笔画过分拘束,犹如刻薄家庭饥饿的奴仆一样。萧子云出于近代,在江南很有声名,但他的书法只能说写得成字,没有一点男子汉的刚劲气势,一行一行就像春天的蚯蚓萦绕,一字一字恰如秋天的长蛇盘结。凭着这样的书法来扬名显声,岂不成了虚名吗!以上这几位书法家,都是名声超过了他们的实际。所以广泛考察古今书坛,研习书法最为精妙,达到尽善尽美,只有王羲之一人啊!细观他的书法点画精工,布局巧妙,有如烟浓露结,笔形似断而实连;又像凤飞龙绕,字体似斜而实正。把玩它不觉厌倦,观赏它不识端绪,心中仰慕,手上临摹,我只是推崇王羲之一个人罢了。
文本二:
学习书法的方法,先要磨好浓墨,集中意念,考虑好字形的大小、偃仰、平直、振动,这样就会使笔锋脉络互相连接,构思成熟了,然后才可落笔写字。如笔画平直呆板,一个字一个字像摆算筹,上下方整,前后齐平,这不是书法,顶多不过会一些点画的写法而已。过去钟繇的学生宋翼就曾经这样写字,钟繇严厉批评了他,使得宋翼三年都不敢见老师,遂即潜心改变笔法。每写一笔平捺,要有三次折笔;每写一笔竖画,要隐锋藏头;每写一个横画,要如同天边层积的云彩;每写一个“戈”,要如同拉开百钧的弓弩发射;每写一个点,要如从高峰上坠下的石头;每写一钩,其转折处如钢钩坚挺有力;每写一笔牵丝,要如同万年的枯藤;每写一个纵捺,要如疾步奔走。形状好像惊蛇出水,激扬楚水之浪而成自然的纹理。书写像蜿蜒的虬龙,这是比喻它的妙处;像鸾凤徘徊,这是说它的英勇。运笔左摆右拨似惊雷掣电,这就是用笔的空灵神奇,一瞬间笔墨立见沉浮,笔端统摄铿锵的力量,这足以启发人们的意气。它能使蒙昧的人,逐渐产生同感,使博识的人,更通达开朗。
二、(2023·“皖南八校”第三次大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0分)
古之善军者,以刑使人,以赏使人,以怒使人。而其中必有以义附者焉。不以战,不以掠,而以备急难。韩①之战秦之斗士倍于晋而出穆公于淖者赦食马者也。
兵或寡而易危,或众而易叛;莫难于用众,莫危于用寡。治众者法欲繁,繁则士难以动;治寡者法欲简,简则士易以察。不然,则士不任战矣。惟众而繁,虽劳不害为强。
以众入险阻,必分军而疏行。夫险阻必有伏,伏必有约。军分则伏不知所击,而其约携矣。险阻惧蹙,疏行以纾士气。
兵莫危于攻,莫难于守,客主之势然也。故城有二不可守:兵少不足以实城,城小不足以容兵。夫惟贤将能以寡为众,以小为大。当敌之冲,人莫不守,我以疑兵,彼愕不进;虽告之曰此无人,彼不信也。度彼所袭,潜兵以备,彼不我测,谓我有余,夫何患兵少?偃旗仆鼓,寂若无气,严戢兵士,敢哗者斩,时令老弱登埠示怯,乘懈突击,其众可走矣,何患城小?
背城而战,阵欲方,欲踞,欲密,欲缓。夫方而踞,密而缓,则士心固,固而不慑。背城而战,欲其不慑。面城而战,阵欲直,欲锐,欲疏,欲速。夫直而锐,疏而速,则士心危,危则致死。面城而战,欲其致死。
平居与人言,一语不循故,犹在愕而忌。敌以形形我,恬而不怪,亦已固矣。是故,智者视敌有无故之形,必谨察之,勿动。疑形二:可疑于心,则疑而为之谋,心固得其实也;可疑于目,勿疑,彼敌疑我也。是故,心疑以谋应,目疑以静应。彼诚欲有所为邪,不使吾得之目矣。
(摘编自苏淘《权书》)
【注】 ①韩,韩原:地名,在今山西省河津、万泉两县交界处。
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写在横线上。(3分)
韩A之B战C秦D之E斗F士G倍H于I晋J而K出L穆M公N于O淖P者Q赦R食S马T者U也
答:_CJQ__
【解析】 “韩之战”指在韩原大战中,做句子的状语,之后应该断开;“于”,意为“比”,“于晋”是状语后置,“秦之斗士倍于晋”指秦国的勇士比晋国多一倍,句式完整,之后应该断开;“而”表示转折,然而;“出穆公于淖”,是状语后置,意为“把秦穆公从泥沼中解救出来”;且“……者,……也”构成判断句,因此应在“者”和“赦”之间断开。也就是在CJQ处进行断句。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古之善军者”与“沛公军霸上”(《鸿门宴》)两句中的“军”字含义不同。
B.“治寡者法欲简”与“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两句中的“简”字含义不同。
C.“当敌之冲”与“一夫当关”(《蜀道难》)两句中的“当”字含义相同。
D.“偃旗”,文中是放倒旗子,隐秘军情的做法,与《曹刿论战》中齐师“旗靡”状况不同。
【解析】 “当敌之冲”的“当”意为“面对”;“一夫当关”的“当”意为“占着,把着”,含义不同。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率领人数众多的军队进入艰险环境,要分散兵力并缓慢行进,分散兵力可以消除士兵的恐惧心理,缓慢前行的目的则是扰乱敌军计划。
B.城堡有两种情况不易防守:一是士兵太少;二是城堡太小。但贤能的将领善用疑兵等也能出奇制胜,《三国演义》中“空城计”就有此描写。
C.在背靠城墙进行防御作战时,要让士兵认为阵形牢不可破,以此坚定信心;在进攻时,要使士兵觉得有危险,这样他们更会拼死作战。
D.在战场上,敌人会故意用一些行为迷惑我们,这时我们需要冷静观察,切勿盲动,因为敌人真要有所行动,是不会让我们轻易发现的。
【解析】 “分散兵力可以消除士兵的恐惧心理,缓慢前行的目的则是扰乱敌军计划”错误。原文是“军分则伏不知所击,而其约携矣。险阻惧蹙,疏行以纾士气”。应是分散兵力的目的是扰乱敌军计划,缓慢前行则可以消除士兵的恐惧心理。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兵或寡而易危,或众而易叛;莫难于用众,莫危于用寡。
译文:_军队如果人数太少就容易遇到危险,如果人数太多就容易发生叛乱;没有什么比指挥人数多的军队更困难,没有什么比指挥人数少的军队更危险。__
(2)度彼所袭,潜兵以备,彼不我测,谓我有余,夫何患兵少?
译文:_推测敌人袭击我军的地点,暗中部署兵力进行防备,敌人想不到我们的部署,就会以为我们还有富余的兵力,那为什么还要担心军队人数少呢?__
【解析】 (1)或:表示假设,如果;叛:叛乱;用:管理、指挥。(2)度:推测;潜兵:暗中部署兵力;“不我测”宾语前置。
10.国际时局风云变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如期实现百年强军的奋斗目标。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意义,以及有何借鉴启示。(3分)
答:_(1)现实意义:时局风云变幻,实现强军目标,能有效防备国家危难。(2)借鉴启示:强军治军,要坚守正义,打造正义之师;要严于法纪,打造严明之师。__
【参考译文】
古时善于治军的人,用处罚的方法使士兵效命,用赏赐的方法使士兵效命,用激发愤怒的方法使士兵效命。但其中一定都有正义在里面。不是让他们发动战争,不是要他们去掠夺,而是要让他们应付国家的危难。在韩原大战中,秦国的勇士比晋国多一倍,然而把秦穆公从泥沼中解救出来的,却是当年他赦免的吃他的马肉的普通百姓。
军队如果人数太少就容易遇到危险,如果人数太多就容易发生叛乱;没有什么比指挥人数多的军队更困难,没有什么比指挥人数少的军队更危险。所以治理人数多的军队,军法要详细,军法详细,士兵就难以随便行动;治理人数少的军队,军法要简明,军法简明,士兵就容易明了。不这样,士兵就不能担当起作战的任务。人数众多而军法详尽的军队,即使任务繁重,也仍然不失为一支强大的军队。
率领人数多的军队进入艰险阻塞的环境,一定要分兵而缓慢行进。艰险阻塞之地必会有敌人的伏兵,伏兵一定事先有约定。我军分兵前进,那么敌人的伏兵就不知道攻击我军哪里,这样敌人约定好的计划也就被瓦解了。在艰险阻塞的环境中行军,士兵易产生恐惧心理,军队缓慢行进,来消除士兵的恐惧。
用兵没有比进攻更危险的,没有比防守更困难的,进攻与防守的态势本来就是这样。因此城堡有两种情况是不便防守的:一种是士兵太少,满足不了守城的需要;一种是城堡太小,不能够隐蔽防守的士兵。只有贤能的将领才能运用少数兵力来取得多数兵力的效果,运用小城来取得大城。面对着敌人的进攻,没有人会不知道固守的,但我们若运用疑兵,敌人就会惊愕不敢前进;即使告诉他们说这里没有人,他们也不会相信。推测敌人袭击我军的地点,暗中部署兵力进行防备,敌人想不到我们的部署,就会以为我们还有富余的兵力,那何必还要担心军队人数少呢?收卷军旗,停止击鼓,军队没有一点声音,严令约束士兵,敢大声说话的斩首,不时让老人和儿童登上城墙表示胆怯,然后乘敌人松懈突然攻击,敌人就会被打得逃散,又何必忧虑城小呢?
背靠城墙打仗,军队适合用方的阵形、横列展开的阵形、密集的阵形和利于缓慢前进的阵形。这样的阵形可以使士兵觉得牢不可破,觉得军阵牢不可破,就不会产生恐惧心理。背城而战的时候,就是要让士兵不感到恐惧才行。面向城墙打进攻战时,军队要用直的阵形、前尖后宽的阵形、稀疏的阵形和利于迅速前进的阵形。这样的阵形可以使士兵觉得面临危境,觉得面临危境,就会拼死作战。面城而战的时候,就是要让士兵拼死作战才行。
平时同人谈话,有一句话不符合常理,就会引起惊愕猜忌。敌人用可疑的表现迷惑我们,反而安然处之不觉得奇怪,这就太鄙陋了。所以,聪明人看到敌人有不合常理的表现,一定谨慎观察,切勿盲动。可疑的表现有两种:一种是使我们内心产生疑问,有疑问就应进行谋划分析,这样就可以得知敌人的真实情况;一种是故意用虚假的行动使我们看到从而产生疑问,这时切不可被迷惑,那是敌人迷惑我们。因此,心里有疑问,要用分析谋划的方法来对付,看到敌人的可疑行动,要冷静观察来对付。敌人果真要有所行动,就不会让我们看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攻坚决胜专题突破练四文言文阅读教师用书,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攻坚决胜专题突破练六语言文字运用教师用书,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攻坚决胜专题突破练五古代诗歌阅读教师用书,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