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板块6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课时53 赏析意象(景象)与意境——分析内涵,品象悟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板块6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课时53 赏析意象(景象)与意境——分析内涵,品象悟境01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板块6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课时53 赏析意象(景象)与意境——分析内涵,品象悟境02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板块6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课时53 赏析意象(景象)与意境——分析内涵,品象悟境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板块6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课时53 赏析意象(景象)与意境——分析内涵,品象悟境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板块6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课时53 赏析意象(景象)与意境——分析内涵,品象悟境,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八句“突转”,名句默写,对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复习任务 1.积累古代诗歌常见意象的内涵,重点分析诗中所用意象的内涵和作用。2.能够体会诗歌意境,初步分析意境特点。
    考情微观
    知识图要
    活动一 分析意象内涵和作用
    (一)积累古诗常见意象的内涵
    意象(景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是诗人感情的载体。像湖光山色、田园桑植、大漠孤烟之类,只要灌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均可叫意象。意象有单个的,也有群组的。
    下列诗句中的意象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内涵。请根据自己的积累与理解,填写常见意象的固定内涵。
    答案 ①失意、伤感 ②孤独、漂泊、思归 ③悲惨、乡愁乡思 ④漂泊、自由 ⑤思乡、思归 ⑥隐士之所 ⑦送别之所 ⑧思乡思亲、圆满 ⑨无情无奈、时光流逝 ⑩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⑪美好、舒畅
    古诗常见意象内涵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二)分析意象内涵与作用
    Ⅰ.(2022·北京)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任务。
    病柏①
    杜 甫
    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
    偃蹇龙虎姿,主当风云会。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
    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②。
    出非不得地③,蟠据亦高大。
    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
    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
    鸱鸮志意满④,养子穿穴内。
    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
    静求元精理⑤,浩荡难倚赖。
    注 ①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秋,杜甫时居成都草堂。②中路:中途。③出:生长。④鸱鸮:猫头鹰。⑤元精理:事物根本的道理。
    鉴赏 这是一首采用比兴手法的咏物诗。题为“病柏”,诗人却从其盛时写起。前四句写古柏“势尊严”“状耸翠”“干奇古”“气阴森”,生动地刻画出柏树的不凡。这里,柏树的形象象征着强盛时期的唐王朝。“崇冈”“车盖”“龙虎姿”“风云会”不仅是意象,也是典故,与古代的“政治话语”相关。比如“车盖”出自《蜀志》:“先主(刘备)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是皇权的象征;“龙虎姿”与“风云会”出自《后汉书·耿纯传》:“大王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会。”第五句中,“正直”指代柏树。《庄子》中说:“松柏,其生也正。”而《左传》又有:“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这句诗表达了“神灵依附在柏树上”的意思。第六句中的“故老”一词是巧妙的双关。既指乡里见多识广的老人,又暗指元老旧臣。前六句都在铺垫“古柏王朝”的蓬勃与神圣,第七、八句“突转”:谁又能料到这植根深厚而悠远的“古柏王朝”却半道变了“颜色”呢?第九至十二句紧承第七、八句“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的具体描述。
    第十三句至十六句从“柏”的层面讲柏“病”后的结果:因为大树将枯,“领九雏”的凤凰无枝可憩,只能上下盘旋,哀哀其鸣;而对于恶鸟鸱鸮而言,则正中下怀,它们志得意满地率领众子孙穿穴打洞,立身其中。深刻揭示国“病”的原因:能臣志士被排挤在外,无法建功立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厦将倾”;而得势的宵小之辈则兴高采烈地穿凿着大厦的根基,肆无忌惮。最后四句中,“吁怪”即疑怪,“元精”即自然造化,“浩荡”即渺茫或荒唐。这四句的意思是“一个不知从哪里来的外乡人从此经过,久立于树前长吁讶然。他痛感所谓的自然之理原来是那么荒唐,让人再难相信”。可见诗人抒发胸臆,表达了世事无常、难以意料的感慨。
    1.下面是本诗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
    答案 ①神依人敬 ②鸱鸮穴其内 ③盛衰无常
    2.咏物诗(见课时52“活动一”)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六句写柏树枝繁叶茂、高大轩昂之态,表现出诗人的赞美之情。
    B.“岂知”两句写柏的衰败,“岁寒”两句写凋零,流露出惋惜之情。
    C.“客从何乡来”两句,诗人由病柏而想到故乡,抒发了思乡之情。
    D.这首诗在结尾两句抒发胸臆,表达了世事无常、难以意料的感慨。
    答案 C
    解析 “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两句是说,一个不知从哪里来的外乡人从此经过,久立于树前长吁讶然。诗人是感慨盛衰无常。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善用比兴手法,此诗中的病柏与刘禹锡“病树前头万木春”有相同的寄托。
    B.文似看山不喜平,此诗运用转笔形成了诗意的转折,其色调也从明朗转为黯淡。
    C.杜甫借物抒怀,用柏树的“蟠据亦高大”之姿隐喻了当时藩镇的龙盘虎踞之势。
    D.此诗情感复杂而深沉,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可谓沉郁顿挫。
    答案 B
    解析 A项“有相同的寄托”错。此诗以“病柏”为核心意象,通过描写“柏”之形象、际遇抒写人之命运、感慨,咏物抒怀,情感深沉。而刘诗“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乐观的襟怀。C项“隐喻了当时藩镇的龙盘虎踞之势”错。“蟠据亦高大”是形容衰时之柏,“得地”“盘据”承“千年根”,此柏不是所出非地,也不是生长浅薄,却变得枝叶枯燥,了无生机,隐喻国家衰落。D项“也有对未来的希望”无中生有。
    3.咏物诗注重通过意象表达主题,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别说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这首诗主要运用了病柏、丹凤、鸱鸮三种意象。②病柏由盛而衰的变化,象征了唐朝从强盛到衰落的沧桑巨变;丹凤哀鸣,象征了正直之人被摈斥在外;鸱鸮意满,象征了奸佞小人盘踞于朝中。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国运时局的忧虑。
    解析 柏树生长有两个阶段,前四句写柏树的不凡,象征着强盛时的唐王朝,“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出非不得地,蟠据亦高大。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形容衰时之柏,了无生机,象征着唐朝由盛转衰。丹凤,因为大树将朽,“领九雏”的凤凰无枝可憩,只能上下盘旋,哀哀其鸣。丹凤哀鸣,象征了正直、有才华之人被摈斥在外。鸱鸮,它们志得意满地率领众子孙穿穴打洞,立身其中。鸱鸮意满,象征了奸佞小人盘踞于朝中。
    Ⅱ.(2020·新高考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任务。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 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 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鉴赏 这是一首赠别诗。首联叙时危身老。上句交代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下句说明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首联既传达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也暗含着诗人对自身年老多病的惆怅。颔联抒写离别之情。诗人拜读友人郑炼的诗以度时日,但是一想到和友人分别,诗人内心便不能平静,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颈联借景抒情。上句写诗人自己所处的环境,下句想象友人所去之地的景色。天高地阔,诗人与友人两地相思,情谊深厚。尾联借诗人对友人的嘱托,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志趣。诗人希望友人为自己寻访像庞德公那样的高士,寄寓了诗人渴望自己能有像庞德公一样的志趣。
    1.下面是本诗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
    答案 ①地阔天高 ②嘱托友人
    2.送别诗(见课时52“活动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答案 B
    解析 此诗是杜甫赠别友人郑炼之作,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也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的意思是“手拿着您的诗篇拜读以度时日,想到此次分别深感不安和震惊”。所以B项“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分析错误,不是“日后陪伴”,而是“现在正在拜读”。
    2.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的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解析 该题考查的是意象对表达感情的作用。答题宜先明确意象的含义,再说它表达什么情感。峨眉和岘首二山分别代指诗人所处之蜀地和郑炼远行之襄阳。诗人于“地阔峨眉晚”想象“天高岘首春”,这一别就是天各一方,山川异域,战乱频仍,老迈多病,相逢无期,所以诗人含蓄地借地域的遥遥阻隔来表达离别的依依不舍。解答此题不能机械地由两座山照搬“借景抒情”等手法,而要读懂分处两地的二山之间深重的阻隔意味,这个难以相见的阻隔都是满心的不舍与牵挂啊!
    意象“三考”:
    一是找意象。意象大都是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如果诗中描述为主谓式或动宾式,则转化为名词结构,如“柳细花红”,可转换为“细柳”“红花”。
    二是析内涵。分析意象内涵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找出描写意象的动词、形容词。动词要从动态感、形象感、包孕性上去体味。形容词要抓住形容描摹的声、形、色、味等去体味。
    (2)抓住“意”“象”契合点,由外在特征入手,挖掘其内在品质及独有情味。
    (3)注意其共性与个性。
    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即意象的共性。如“柳”寓“惜别怀远”之意。
    在把握意象的时候,既要了解意象的共性,又要唤醒个人的生活底蕴、人生阅历,深入分析诗歌意境,以便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寓意,即意象的个性。如贺知章《咏柳》中的“柳”就是一种个性,它表现的不是“惜别怀远”,而是烂漫的春光。
    三是说作用。说作用要注意以下角度:①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②创设情境,提供背景;③表情达意,感发兴寄;④衬托人物,铺垫蓄势;⑤衬托对比其他意象;⑥贯穿全诗,成为线索。
    活动二 分析意境特点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景象(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方面,由景与景、景与人、景与情构成,情景交融。
    意境,就是诗(某几句诗)中所有意象的“总和”。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营造的境界;而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个建筑的一些砖石。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悲凉意境。意象是具体的事物;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一)初步判断意境特点
    请结合后面的“知识链接”,概括下列诗(词)句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特点。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其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王维《新晴野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明净绚丽 (2)冷寂寥廓 (3)昂扬开阔 (4)清冷萧条 (5)生机盎然
    古诗常见六种意境
    (二)掌握分析景象、画面等意境题的答题要点
    (2020·天津)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任务。
    纪村事
    韦 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
    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
    注 饷田:到田间送饭。
    鉴赏 首联通过写绿植和小路,表现了农村生机勃勃的景象。颔联中的“果烂”“稻熟”“渚禽肥”写出了农忙时节令人喜悦的丰收景象。颈联描绘了农家的日常生活场景,寄寓了渴望来年丰收之情。尾联视听结合,描写了农人送饭归来的悠闲自得的场景。本诗运用白描手法,动静结合,描写了农村农忙时节的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呈现出浓郁的田园气息。
    下面是本诗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
    答案 ①果烂、稻熟、禽肥 ②人文活动 ③牧童吹笛,田间送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绿植光影映照门扉,墙边小路在草木中若隐若现,显得生机勃勃。
    B.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
    C.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富有意趣。
    D.本诗撷取若干乡村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
    答案 B
    解析 “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说法错误。根据颔联中的“庭果烂”“稻熟”和尾联中的到田间送饭可推知,这是收获的农忙时节,而不是“农闲时节”,也自然没有“慵懒闲散”之意。
    2.“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描写了忙碌而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
    解析 颈联前一句写农人为准备社日的祭祀活动而忙于酿造美酒。“社”,人们祭祀土地神以祈求丰收。此句呈现出一派热闹、忙碌的景象。后一句写远处传来的捣衣声送走了落日余晖,显现出傍晚农村祥和的氛围。
    类题延练
    (2016·全国Ⅰ)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原诗《金陵望汉江》见课时51“活动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2)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解析 第一问考查描写了什么景象,要指出写了哪些景物,具体描绘画面内容,并指出画面的特点。第二问是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考查,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诗歌前四句写作者在金陵看到长江远去的浩大气势:长江绵延曲折长达万里,分出的多条支流就如同巨龙盘踞;江水四溢,在中华大地上泛滥,波涛汹涌,迅疾奔流,水势浩瀚,气势宏大。这样写既渲染了长江下游的雄壮气象,也为下文歌颂大唐盛世蓄势。
    鉴于意境的复杂性,高考很少直接涉及意境,大多以考画面、氛围等间接形式出现。答这类题的基本方法是:
    (1)关注画面、景象构成。画面构成主体是意象,其构成要素为时、地、人、景及其特征;意象要从形、色、声、味四个角度去观察,然后判断基调,如冷暖、喜悦、悲凉、清新、明丽、灰暗等;再具体说明意境的具体构成。
    (2)概括氛围特点。意境类型较多,常见的类型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宕壮、虚幻缥缈、凄寒萧条、繁华热闹、幽静朦胧等。在判定意境类型特点时,要特别注意使用这些术语。
    (3)注意特殊关注点。概括时注意特殊时节、地点。表述时一般要说出景物组成(描述画面)、画面特点(意境特点或类型)、画面名称三个要素,个别情况还可以分析蕴含的思想感情等。
    对点练案
    一、名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蜀道水泻击石、崖谷雷鸣的奇险场景。
    (2)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描写读书休息,吟咏诗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指汉武帝刘彻。唐代诗歌中常有以“汉”代“唐”的委婉避讳方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2)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3)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二、对点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湘 妃
    李 贺
    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神娥①盖江水。
    蛮娘②吟弄③满寒空,九山④静绿泪花红。
    离鸾别凤烟梧⑤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注 ①神娥:这里指湘妃。②蛮娘:南方的姑娘,这里指湘中村女。③吟弄:吹奏由斑竹制成的箫笛一类乐器。④九山:九嶷山,又名苍梧山。《山海经》记载:“舜死,葬于九嶷山。”⑤烟梧:烟波浩渺的苍梧山。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托物起兴,借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之特性来表明时间之久,用语看似夸张,实写爱情能量巨大。
    B.第四句“蛮娘吟弄满寒空”以动喻静,通过耳之所闻的笛声形容舜之葬地九嶷山的高大宽广、深邃寂静。
    C.颈联借楚襄王与巫山神女幽会的典故,想象湘妃与舜帝心心相印、情感相通,能够在苍梧与湘水之间自由往来。
    D.全诗仿《楚辞》歌咏古事以抒怀,构思精巧,用词典雅,色调清冷,画面灵动,极具清幽之气而又有浪漫之感。
    答案 C
    解析 写的是不能相见的悲苦,而非能够自由往来的欢乐。
    3.“湘妃”作为具有暗示性的情感符号,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渊源已久。请结合本诗谈谈你对“湘妃”意象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爱情的伟大。湘妃与舜的爱情坚贞长久,诗中“千年”“长伴”“老不死”说明时间的久长而爱情之花永不凋谢,是爱情生死不渝的历史凭证。②故事的悲剧意义打动人心。舜死后,湘妃泪洒斑竹,痛哭而亡。舜葬苍梧,妃死湘水,两地峰峦隔阻,两心却“遥相通”,这种相爱不相伴的痛苦与感伤深入人心。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蓟中作
    高 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①。
    岂无安边书②,诸将已承恩③。
    惆怅孙吴事④,归来独闭门。
    注 ①翻:同“反”,反叛。②安边书:安边的策略。③承恩:受了奖赏,因而再也无心于边事。④孙吴事:孙武、吴起用兵之事。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抓住“沙漠”“塞垣”等特有的塞外景物,勾勒出一幅具有边城特点的图画。
    B.“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都运用了白描手法。
    C.诗人用质朴而冷静的语言写了一次边塞经历,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
    D.诗人虽有安边之策,但边塞诸将无平虏之心,致使诗人只能空怀孙武、吴起之才。
    答案 C
    解析 “冷静的语言”错。由“边城何萧条”“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惆怅孙吴事”等可知,诗歌的语言壮烈,情感浓郁。
    5.本诗运用了“白日”的意象,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也运用了“白日”的意象。两首诗中,“白日”意象的作用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本诗中,诗人通过“白日”渲染了边城凄凉、萧条的氛围,寄寓了诗人无以御敌的忧愁。②王诗中,诗人通过“白日”描绘了辽阔、壮观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解析 本诗中,“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写边城一带如此萧条,日光惨淡,白云昏黄。诗人登上塞垣的所见之景:映入眼帘的是衰草遍地、寒风呼啸的“萧条”荒凉景象;纵目远眺,只见“白日”昏暗,寒云苍茫,天地玄黄。以白描之法大笔勾勒,落日黄云的苍茫之色,渲染了边城凄凉、萧条的氛围,寄寓了深深的忧愁:边关广大,但无以御敌。王诗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的群山渐渐西沉,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在远处流归大海。画面开阔辽远,气势雄浑。诗人通过“白日”描绘了辽阔、壮观的画面,暗含人生苦短之意,表达了诗人珍惜时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琴 歌
    李 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①。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绿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②从此始。
    注 ①广陵客:琴师。②云山:代指归隐。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交代听琴的场合、时间、缘起和演奏者,“鸣琴”二字点题,提挈全篇。
    B.铜炉熏染,华烛熠熠生辉,在庄严华丽的气氛中,广陵客登场献艺,格外引人注目。
    C.“皆静”写出人们专注着迷的神态,愈言其静,愈烘托出琴师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
    D.末句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也是他听了琴歌之后所规划的人生:从此要告别归隐生活。
    答案 D
    解析 “从此要告别归隐生活”错,最后一句是说诗人萌生了强烈的归隐愿望。
    7.“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其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描绘了一幅凄冷的深秋月色图:月光如水倾泻在静默的城垣上,不时有乌鹊惊飞;银霜满树,木叶萧萧,寒风吹衣,一派凄冷肃杀之气。
    (2)作用:①以哀景反衬乐情,即便秋气凛然,但有酒有琴有知己就足以抵挡了;②为下文写弹琴做了铺垫。
    解析 第三、四句转折一笔,不写演奏,而写夜景,描绘了一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深秋月色图:月光如水倾泻在静默的城垣上,不时有乌鹊惊飞;银霜满树,木叶萧萧,寒风吹衣,一派凄冷肃杀之气。明月照向城头,乌鸦纷飞;寒霜降临,寒风吹透衣衫。与前两句所传达的欢快融洽之情相比,这两句则低沉压抑,这是以哀景反衬乐情,即便秋气凛然,但有酒有琴有知己就足以抵挡了;同时,它为下文写弹琴做了铺垫。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玉蝴蝶
    柳 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①风月,屡变星霜②。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注 ①孤:同“辜”,辜负。②星霜: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因称一年为一星霜,亦以之喻年月。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处”三句是写即目所见之远景,疏朗的清秋之景中流露出独自倚阑远望的忧思。
    B.“晚景”两句,意思是人到晚年,眼中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的感叹。
    C.“故人”两句,情与景交织在一起,既承上启下,又统摄全篇,可看作全词的主旨。
    D.“难忘”二字唤起对往事的回忆,“海阔山遥”一句表明又从回忆转到眼前的思念。
    答案 B
    解析 “人到晚年”错。词中“晚景”指傍晚之景,不是“人生暮年”。
    9.请结合意象的运用,赏析“水风轻、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两句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词人捕捉最典型的水风、花、月露、梧叶等秋日景物,用“轻”“老”“冷”“黄”四字烘托,交织成一幅冷清孤寂的秋光景物图:只见秋风轻轻地吹拂着水面,白花渐渐老了,秋天月寒露冷的时节,梧桐叶变黄了,正一叶叶地轻轻飘下。②词人借助这些意象营造出萧疏衰飒、凄清沉寂的意境氛围。
    解析 “水风轻、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两句,似乎是用特写镜头拍下的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面:只见秋风轻轻地吹拂着水面,白花渐渐老了,秋天月寒露冷的时节,梧桐叶变黄了,正一叶叶地轻轻飘下。萧疏衰飒的秋夜,自然使人产生凄清沉寂之感。“轻”“冷”二字,写出了清秋季节的这种感受。“花渐老”,既是写眼前所见景物,也寄寓着词人寄迹江湖、华发渐增的感慨。“梧叶飘黄”的“黄”字用得好,突出了梧叶飘落的形象。“飘”者有声,“黄”者有色,“飘”“黄”二字,写得有声有色,“黄”字渲染了气氛,点缀了秋景。词人捕捉了最典型的水风、花、月露、梧叶等秋日景物,用“轻”“老”“冷”“黄”四字烘托,交织成一幅冷清孤寂的秋光景物图,为下文抒情做了充分的铺垫。年份
    卷别
    篇名
    提问方式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2020
    新高考Ⅰ卷
    《赠别郑炼赴襄阳》
    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意象作用
    ①意象、意境为常考点,以意象为重点,多考查对其内涵及作用的理解。
    ②意境内容复杂,很少直接命题考查,以考查景象、画面、氛围特点为主。
    2018
    全国
    Ⅱ卷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意象作用
    2016
    全国
    乙卷
    《金陵望
    汉江》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概括画面(意境)
    类别
    意象
    内涵
    植物

    送别、留恋
    落花

    动物
    鸿雁

    子规(杜鹃)

    器物


    笛声

    地理
    三径

    长亭(短亭)

    气象
    月亮

    流水



    春风

    豪放类
    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
    清幽类
    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
    华美类
    富丽堂皇、华美绚丽、华妙艳丽、瑰丽神奇、色彩斑斓
    伤感类
    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惨萧条、苍凉悲壮
    婉约类
    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委婉含蓄、蕴藉风流、朦胧缥缈
    超脱类
    超脱世俗、远离尘嚣、高雅脱俗、超凡脱尘、风致雅洁
    相关学案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板块4 新诗与戏剧阅读 课时21 戏剧阅读与鉴赏——抓住“冲突”,赏析重点: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板块4 新诗与戏剧阅读 课时21 戏剧阅读与鉴赏——抓住“冲突”,赏析重点,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概念与分类,基本特征,赏析人物形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板块4 新诗与戏剧阅读 课时20 新诗阅读与鉴赏——读懂为先,赏析为要: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板块4 新诗与戏剧阅读 课时20 新诗阅读与鉴赏——读懂为先,赏析为要,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概念与分类,基本特征,理解情感主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板块2 散文阅读 课时17 赏析技巧语言——精准判断,夸尽效果: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板块2 散文阅读 课时17 赏析技巧语言——精准判断,夸尽效果,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艺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板块6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课时53 赏析意象(景象)与意境——分析内涵,品象悟境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