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第1页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第2页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随州市随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用0, 2024年央视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生物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其中地理50分,生物学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了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与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七年级聪聪学习了《生物学》之后,对生物学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认为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虽然是人体不同的生理系统,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了解这些联系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人体在青春期时的生理变化和需求,从而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下列关于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胎儿通过胚泡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B. 睾丸和卵巢属于外分泌腺
    C. 受精卵是在母体输卵管中形成的
    D. 婴儿的诞生标志着生命的开始
    2. “告别童年,青春启航。”青春期是青少年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以下对于人体进入青春期后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身高迅速增长,心肺功能显著增强
    B. 愿意与异性接近,或者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不正常的心理变化
    C. 青春期正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
    D. 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
    3. “人体消化和吸收”知识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只含有消化糖类的酶
    B. 馒头咀嚼变甜是因为淀粉在口腔中分解为葡萄糖
    C. 胆汁是一种消化液,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D.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分析】(1)女性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构成了女性的生殖系统。
    (2)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如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
    (3)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胃腺、胰腺、肠腺。
    【1题详解】
    A.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A错误。
    B.睾丸和卵巢既属于生殖系统,又属于内分泌系统,B错误。
    C.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完成受精作用,C正确。
    D.人体的发育是从受精卵的分裂开始的,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D错误。
    故选C。
    【2题详解】
    A.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A正确。
    B.进入青春期后,伴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开始萌动,如愿意与异性接近,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是正常的心理变化,B错误。
    C.青春期正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应当集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健康地度过人生的金色年华,C正确。
    D.青春期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愿意和家长交流,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而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D正确。
    故选B。
    【3题详解】
    A.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多种消化酶,A错误。
    B.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口腔内,被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不是葡萄糖),麦芽糖有甜味,因此馒头咀嚼会变甜,B错误。
    C.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只对脂肪起乳化作用,C错误。
    D.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D正确。
    故选D。
    概念图模型和图表在生物学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厘清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4. 下列各器官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与下图最不相符的是( )
    A. ①--呼吸系统、②--呼吸道、③--肺
    B. ①--循环系统、②--心脏、③--血液
    C. ①--泌尿系统、②--肾脏、③--肾单位
    D. ①--中枢神经系统、②--脑、③--脊髓
    5. 如表是某同学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对其进行的可能病因分析,你认为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答案】4. C 5. B
    【解析】
    【分析】(1)第一题图中表示彼此包含的关系,①代表内容包含②和③代表内容,②和③代表内容属于并列关系。
    (2)第二题为症状和病因的分析,儿童患佝偻病是因为幼年时缺乏维生素D导致;夜盲症和干眼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导致;生长迟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是因为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
    【4题详解】
    A.呼吸系统包含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和肺属于并列关系,故A正确。
    B.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血液等,心脏和血液属于并列关系,故B正确
    C.泌尿系统包含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脏包含肾单位,故C错误。
    D.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和脊髓属于并列关系,故D正确。
    故选C。
    【5题详解】
    A.儿童患佝偻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故A错误。
    B.夜盲症、干眼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故B正确。
    C.生长迟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是因为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故C错误。
    D.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故D错误。
    故选B。
    6.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念之一。下列叙述不能体现这一观念的是( )
    A. 气管有骨或软骨支撑,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B. 肾小囊内壁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过滤
    C. 心脏内有房室瓣和动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D. 大肠内壁有皱襞和绒毛,增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答案】D
    【解析】
    【分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
    【详解】A.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气管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A正确。
    B.肾小囊内壁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过滤,符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B正确。
    C.心房和心室之间存在房室瓣,动脉和心室之间存在动脉瓣,瓣膜只向一边开放,可以防止血液倒流,C正确。
    D.大肠无吸收功能,小肠内壁有皱襞和绒毛,可以增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积,D错误。
    故选D。
    7.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是每个人都应当重视的安全问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呼吸道的组成依次是: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B. 游泳时水的压力影响了胸廓的扩大,导致呼吸困难
    C. 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阻断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D. 肺泡处的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答案】A
    【解析】
    【分析】(1)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
    (2)动脉血和静脉血主要根据血液中含氧量的多少来区分,当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时,血液中含氧量高,呈鲜红色,此时的血叫动脉血;当血红蛋白与氧气分离后,血液中含氧量低,呈暗红色,此时的血叫静脉血。
    【详解】A.呼吸道的组成依次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A错误。
    B.呼吸过程的第一步是肺的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若水超过胸部,胸廓会由于水的挤压而向内收缩,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造成吸气困难。可见,游泳时水的压力影响了胸廓的扩大导致呼吸困难,B正确。
    C.当人溺水时,水会进入呼吸道,直接阻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致人体缺氧而死亡,C正确。
    D.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后,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就由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D正确。
    故选A。
    8. 取鸡的新鲜血液10mL,放入有少量抗凝剂的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发现血液出现了如甲图所示的分层现象,图乙是血细胞形态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血液由血浆和红细胞两部分组成
    B. 细胞②是白细胞
    C. 细胞③可用来做DNA亲子鉴定
    D. 甲图中的B部分对应乙图中的细胞①
    【答案】B
    【解析】
    【分析】(1)在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并将其静置一段时间,会发现血液出现分层现象,共分三层,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血浆,下层深红色的部分是红细胞,中间薄薄的一层白色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中A是血浆;B是白细胞和血小板;C是红细胞。
    (2)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的。图乙中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
    【详解】A.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A错误。
    B.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细胞②是白细胞,B正确。
    C.细胞③是血小板。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没有DNA,不可用来做DNA鉴定,C错误。
    D.甲图中的B部分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乙图中的细胞①是红细胞,D错误。
    故选B。
    9. 2024年5月12日是全国第十六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某市中小学日常积极开展了一系列逃生演练活动,提高了生存意识和技能。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听觉形成的部位是耳蜗
    B. 顺着出口方向撤离的视觉感受器是视网膜
    C. 该反射属于复杂反射
    D. 撤离过程中小脑维持身体平衡
    【答案】A
    【解析】
    【分析】1.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听觉形成过程: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大脑的听觉中枢。
    2.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复杂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反射,而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通过长期生活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反射。
    【详解】A.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人就产生了听觉。因此,能够接受振动刺激形成神经冲动的结构位于耳蜗,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才能形成听觉,A错误。
    B.光线可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可见,顺着出口方向撤离的视觉感受器是视网膜,B正确。
    C.该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需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属于复杂反射(条件反射),C正确。
    D.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后下方,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可见,撤离过程中,人的小脑起到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D正确。
    故选A。
    10. 202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多种黑暗食品,包括淀粉肠、鸭血猪血、烂水果果切和过期奶茶配料等,再次呼吁大家要关注食品安全。下列关于食品安全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 多吃保健品增强免疫力
    B. 只要是袋装食品就可以放心食用
    C. 用清水浸泡、冲洗水果和蔬菜
    D. 选择发芽的马铃薯保证食材新鲜
    【答案】C
    【解析】
    【分析】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详解】A.保健品也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不能多吃,A错误。
    B.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食品包装上是否有食品质量安全标识“SC”,是符合食品安全,还要看看食品的保质期、生产日期等等,B错误。
    C.水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喷洒了较多的农药,食用时要用清水浸泡,用清水冲洗,C正确。
    D.马铃薯中含有龙葵素,它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平时马铃薯中含量极微,一旦马铃薯发芽,芽眼,芽根和变绿,溃烂的地方龙葵素的含量急剧增高。可见,发芽的马铃薯即使把芽剔除也不可以食用,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1. 我省在每年4月份进行初中毕业生体育水平测试。如图是小随同学体育测试时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系统,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请你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中,小随同学处于___(填“吸气”或“呼气”)过程,过程②通过___作用实现。
    (2)小随同学为保证测试时充足的能量供应,早餐吃了富含营养的牛奶、面包、鸡蛋等食物。食物中的蛋白质最初的消化发生在B系统的___中,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___,并经过③___过程进入C系统。
    (3)小随同学在听到测试哨声响起时,立即开始跳绳,该反射通过___完成。在进行跳绳测试过程中,意外扭伤了脚踝并感到疼痛,他产生疼痛的部位位于___。
    (4)在D系统中,如果___(填“肾小球”、“肾小囊”或“肾小管”)发生病变,会导致通透性增大,患者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答案】(1) ①. 吸气 ②. 扩散
    (2) ①. 胃 ②. 氨基酸 ③. 吸收
    (3) ①. 反射弧 ②. 大脑皮层
    (4)肾小球
    【解析】
    【分析】图中:①表示吸气、②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③是吸收;A是呼吸系统、B是消化系统、C是循环系统、D是泌尿系统。
    【小问1详解】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过程①中,小随同学的肺容量会增加,此时他处于吸气状态。一种气体总是会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内刚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高于血液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低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从而实现了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小问2详解】
    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故食物中的蛋白质最初的消化发生在B消化系统的胃中,且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为氨基酸,并经过③吸收过程进入C循环系统。
    【小问3详解】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反射都需要反射弧完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上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叫作神经中枢,如听觉中枢、视觉中枢,内有大量的神经细胞。疼痛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
    【小问4详解】
    肾小球的结构类似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滤过掉;而肾小管对这些物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而在尿液中出现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如果⑤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患者不仅尿量增加,而且尿液中会出现大分子蛋白质、血细胞。
    12. 自2021年以来,教育部明确要求在中小学开展手机管理、睡眠管理、课外读物、作业管理、体质健康管理(简称“五项管理”),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根据相关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在教室里安静听课,通过肋间肌和膈肌的___(填“收缩”或“舒张”),使氧气进入人体,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___。
    (2)___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青少年应合理控制该物质的摄入,避免肥胖。如果青少年挑食,不爱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可能会导致缺乏___患上坏血病。
    (3)小勇在赛跑时不慎摔倒,小腿有鲜红色的血液不断的流淌而出,判断他出血的血管为___,止血时应在___(填“近心端”或“远心端”),因为摔伤比较严重,还需要及时送医院治疗和输血,小勇是O型血,则输血时应输___型血。
    (4)青少年如果长时间看手机会造成___曲度过大而形成近视。
    (5)运动、看课外书等人的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___的调节,也受___的调节。
    【答案】(1) ①. 收缩 ②. 心脏
    (2) ①. 脂肪 ②. 维生素C
    (3) ①. 动脉 ②. 近心端 ③. O
    (4)晶状体 (5) ①. 神经系统 ②. 激素
    【解析】
    【分析】(1)呼吸运动是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胸廓扩张,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降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气体入肺;当膈肌和肋骨间的肌肉舒张时,胸廓缩小,肺随之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气体出肺。
    (2)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3)心脏的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中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小问1详解】
    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扩张,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使氧气进入人体。血液在心泵的作用下循一定方向在心脏和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地流动。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并互相联接,构成完整的循环系统。心脏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小问2详解】
    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人体中均能产生能量。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症(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水果、新鲜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
    【小问3详解】
    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小勇在赛跑时不慎摔倒,小腿有鲜红色的血液不断的流淌而出,说明他出血的血管是动脉。动脉出血在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小勇是O型血,则输血时应输O型血。
    【小问4详解】
    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或光线过暗,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或者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
    【小问5详解】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13.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十三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健步走不仅可以提高人体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还可以愉悦身心。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运动时需要各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据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晚饭后,康康随父母亲一起去公园健步走。米饭在图甲①___处被消化成营养物质A,为人运动提供能量。
    (2)被吸收进血液的营养物质A通过图乙中血管②最先到达心脏的___(填心脏某腔名称),最后通过___(填“体循环”或“肺循环”)到达全身各处细胞。
    (3)营养物质A在身体各处的组织细胞中与图丙气体___(填a或b)结合,通过复杂的过程变为水和二氧化碳,并放出大量能量供给人体各项生命活动。
    (4)图丁中经过③处,营养物质A被___(填结构及功能)回到血液中。
    【答案】(1)小肠 (2) ①. 右心房 ②. 体循环
    (3)a (4)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解析】
    【分析】血液循环如图:
    图甲①小肠,图乙②下腔静脉,图丙a氧气,b二氧化碳,图丁③出球小动脉。
    【小问1详解】
    健步走需要能量,供能物质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小肠内表面有小肠绒毛扩大了吸收的总面积,故米饭在图甲①小肠处被消化成营养物质A,为人运动提供能量。
    【小问2详解】
    体循环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故营养物质经下腔静脉最先到达右心房,最后通过体循环到达全身各处细胞。
    【小问3详解】
    健步走需要氧气,氧气进入肺泡后,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营养物质A在身体各处的组织细胞中与图丙气体a结合,通过细胞呼吸变为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大量能量供给人体各项生命活动。
    【小问4详解】
    肾单位中肾小球有过滤作用,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故图丁中经过③处,营养物质A被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新吸收回到血液中。
    14. 七年级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学习了酸雨的知识之后,萌生了探究“酸雨对绿豆幼苗生长的影响”的想法,他们决定按照小组制定的方案开展实验:
    ①在甲、乙、丙、丁四个花盆中各栽种30棵生长状况一致绿豆幼苗。
    ②每天相同时间向各花盆的土壤中喷洒20毫升不同pH值的液体(清水的pH值为7.0),其它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③每天观察绿豆幼苗的生长,一周后测定绿豆幼苗的株高,结果如下表所示。
    【提示:酸雨是指降水酸碱度(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1)该小组作出的假设是___。
    (2)实验变量是___。该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__盆绿豆幼苗。
    (3)步骤②中各花盆喷洒的液体体积以及其它培养条件都相同,该操作遵循___原则。本实验测得每株绿豆幼苗的株高数据后需要计算每组的___值。
    (4)从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酸雨会___(填“抑制”或“促进”)绿豆幼苗的生长。
    (5)你认为应该如何减少酸雨的危害,请说出一条建议或做法___。
    【答案】(1)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或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没有影响)
    (2) ①. 酸碱度(或pH值) ②. 甲
    (3) ①. 单一变量 ②. 平均
    (4)抑制 (5)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污染物的排放
    【解析】
    【分析】1.酸雨是pH小于5.6的降水,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也有硝酸和盐酸等。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小问1详解】
    作出假设是在观察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根据该实验探究的目的:“酸雨对绿豆幼苗生长的影响”可知,本实验的假设可以是: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或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没有影响)。
    【小问2详解】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唯一的不同条件,就是该对照实验的变量。 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酸碱度(或pH值)。在对照实验中,通常把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叫实验组,把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自然状态)的对象组叫对照组。可见,该实验中的对照组是甲盆(pH值为7.0的清水组)绿豆幼苗。
    【小问3详解】
    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在一组对照实验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必须相同,确保实验结果的变化只与所探究的变量有关,而与其他无关。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的误差,需要对实验设置重复组,或进行多次实验,取其平均值,作为实验的最后结果。可见,步骤②中各花盆喷洒的液体体积以及其它培养条件都相同,该操作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测得每株绿豆幼苗的株高数据后需要计算每组的平均值。
    【小问4详解】
    由实验据图表可知,酸雨会影响绿豆幼苗的生长,酸性越强对该种幼苗生长的影响越大。所以,据表可知,实验结论是:酸雨会抑制绿豆幼苗的生长,酸雨的pH越小,幼苗生长越缓慢。
    【小问5详解】
    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的是通过安装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的污染物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的工作。选项
    患者症状表现
    病因

    儿童患佝偻病
    缺维生素B₁

    夜盲症、干眼症
    缺维生素A

    生长迟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过多
    组别
    甲盆
    乙盆
    丙盆
    丁盆
    喷洒液体的pH值
    7.0
    5.5
    4.5
    3.0
    平均株高/cm
    12.8
    8.0
    6.5
    5.0

    相关试卷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随州市随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北省随州市随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湖北省随州市随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43亿,人口普查的方法属于,0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