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
1. 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B. 质点是实际存在的有质量的点
C. 研究跳水比赛运动员的运作,可以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D. 研究马拉松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可以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AB.质点是理想化模型,在所研究问题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看作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故AB错误;
C.研究跳水比赛运动员的运作,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所以不可以将运动员视为质点,故C错误;
D.研究马拉松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运动员的体积可以忽略,可以将运动员视为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2. 如图所示是一辆电动车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B段表示电动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BC段发生的位移大于CD段发生的位移
C. t=3s时电动车离出发点最远
D. t=5s时电动车回到出发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像可以直观的表示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其图像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根据图像可知,AB段表示电动静止未动,故A错误;
B.根据图像可得,BC段发生的位移大小为
CD段发生的位移大小为
可得
故B错误;
C.根据图像可知,t=3s时电动车离出发点最远,故C正确;
D.根据图像可知,出发点在处,而t=5s时电动车在处,故D错误。
故选C。
3. 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一定为零
B. 速度大时,加速度一定大;速度小时,加速度一定小
C. 在时间t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变小
D. 速度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
【答案】A
【解析】
【详解】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为零,A正确;
B.速度大时,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小时,加速度不一定小;因为加速度与速度无关,B错误;
C.在时间t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变大,C错误;
D.物体做加速运动时,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物体做减速运动时,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D错误。
故选A。
4. 在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上,以为计时起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2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前3s初
B. t1~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1s内
C. t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前2s或第2s内
D. tn-1~t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s内
【答案】D
【解析】
【详解】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前3s初是t0,A错误;
B.t1~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2s内,t0~t1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1s内,B错误;
C.t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前2s或前2s内,t1~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2s内,C错误;
D.tn-1~t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s内,D正确。
故选D。
5. 一个人沿着半径是40m的圆形喷水池边散步,当他走了3圈半时,他的位移大小和经过的路程约是( )
A. 879 m,879 m
B. 80 m,879 m
C. 80 m,80 m
D. 879 m,80 m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人沿半径为R的圆形水池走了3圈半,位移大小等于直径,即,而路程等于周长的3.5倍,即,选项B正确.
点睛:该题考查对路程与位移的理解,位移大小等于起点到终点直线距离的长度,一般不大于路程.
6. 某班同学去部队参加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甲、乙两个小分队同时从同一处O出发,并同时捕“狐”于A点,指挥部在荧光屏上描出两个小分队的行军路径如图所示。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②甲队的平均速度大于乙队的平均速度
③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率相等
④甲队的平均速率大于乙队的平均速率
A. ①④B. ①③
C. ②④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荧光屏上显示的路径,可知甲、乙两队通过的路程不同,s甲>s乙,但两者的始、末位置都相同,因此其位移大小、方向都相同,即x甲=x乙,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它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所以甲、乙两队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用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之比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称为平均速率,可见甲队的平均速率大于乙队的平均速率,则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故选A。
7. A、B、C、D四人在同一水平直线上运动,他们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的位移大于A
B. 时刻,A、B速度大小相等
C. 时刻,C加速度小于D加速度
D. 时刻,C、D相遇
【答案】C
【解析】
【详解】A.0~3sA的位移为9m,B的位移为6m,故A错误;
B.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据图像可知,3s时刻A的速度比B大,故B错误;
C.v-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据图像可知,时刻,C加速度小于D加速度,故C正确;
D.v-t图线的交点表示速度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8. 下列情境中关于球所受弹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反弹出去的排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沿运动方向的弹力
B. 乙图,竖直细线悬挂的小球静止在斜面上,受到沿细线向上的拉力与斜面的摩擦力
C. 丙图,静止在墙角的篮球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D. 丁图,静止在杆顶端的铁球受到沿杆向上的弹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图中,反弹出去的篮球在空中运动时,只受到重力作用,不受沿运动方向的弹力作用,故A错误;
B.乙图中,将细线悬挂的小球静止在斜面上时,细线竖直,小球受到沿细线向上的拉力及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不受斜面的摩擦力,故B错误;
C.丙图中,地面与篮球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故静止在墙角的篮球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故C正确;
D.丁图中,静止在杆顶端的铁球,由平衡条件可知,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故D错误。
故选C。
9. 在固定的粗糙斜面上,有一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拉物体,让F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直到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一段时间。则在此过程中,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 一直变大B. 一直变小
C. 先变小后变大D. 先变小后变大再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物体原来静止在斜面上,受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根据平衡关系可知,静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拉物体,F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则静摩擦力先减小到0,后沿斜面向下,直到F大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合力,物块开始向上运动,物块受到不变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所以物体所受摩擦力先变小后反向变大再保持不变。
故选D。
10.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光滑斜面的高度相同、倾角不同,,现让完全相同的物块沿斜面由静止从顶端运动到底端。关于物块沿不同斜面运动时重力做功和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B. 三个物体下降的高度相同,根据
可知重力做功相同,A错误,B正确;
CD.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下滑的加速度
根据
得
因为,则,根据
知
C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1. 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需要明确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这个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不加特殊说明时,我们一般默认选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参照物 ②. 地球面
【解析】
【详解】[1]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需要明确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这个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不加特殊说明时,我们一般默认选地球面为参照物。
12. 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例如质点,这是一种________模型。
【答案】理想化
【解析】
【详解】在物理学中研究某些问题时,常常突出事物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这样一种“理想化”模型,我们称之为理想模型法。例如:质点。
13. 港珠澳大桥全长49.968公里,2018年10月24日9点正式通车,这座大桥的开通使得香港到珠海和澳门的车程仅需30分钟。文中49.968公里指的是____________,24日9点指的是___________,30分钟指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路程 ②. 时刻 ③. 时间
【解析】
【详解】[1]位移表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短,港珠澳大桥全长49.968公里是指路程;
[2]2018年10月24日9点正式通车,24日9点指的是某一特定的时间点,是时刻;
[3]香港到珠海和澳门车程仅需要30分钟,是指时间。
14. 物理学中把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__________,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__________.位移是_______,路程是__________.
【答案】 ①. 标量 ②. 矢量 ③. 矢量 ④. 标量
【解析】
【详解】[1]物理学中把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2]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矢量;
[3]位移是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
[4]路程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
15. 速度是描述______的物理量,它的定义式v=______,加速度是描述______的物理量,它的定义式a=______。
【答案】 ①. 位置坐标变化快慢 ②. ③. 速度变化快慢 ④.
【解析】
【详解】[1][2][3][4]速度是描述位置坐标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定义式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定义式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0分)
16. 如图,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上,从O点开始记录几个计数点,依次编为1、2、3、4、5、6,这些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测得,,,,,。
(1)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这两个操作的先后顺序应当是______;
A.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 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 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 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2)与小车相连的是纸带的______端(填“左”或“右”);
(3)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______;
(4)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速度,若电源频率低于50Hz,则测算出速度数值将比物体的真实数值偏______。(选填“大”、“小”)。
【答案】(1)A (2)左
(3)0.1s (4)0.32m/s
(5)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为了避免纸带上出现大量的空白段落,实验中应先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故选A。
【小问2详解】
根据纸带可知,从左往右,点迹逐渐变稀疏,表明小车速度逐渐变大,可知,与小车相连的是纸带的左端。
【小问3详解】
由于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小问4详解】
匀变速直线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
【小问5详解】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速度,若电源频率低于50Hz,而处理数据时仍然按照50Hz,导致周期测量值偏小,结合上述可知,测算出速度数值将比物体的真实数值偏大。
四、综合题(共36分)
17. 一列火车长380m,它要匀速通过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列车全部进入隧道用时19s,它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穿出隧道需要50s。问这个隧道多长?
【答案】620m
【解析】
【详解】设隧道长x,火车长为L,从车头进入隧道到列车全部进入隧道过程有
L=vt1
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穿出隧道过程有
L+x=vt2
联立解得
18. 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用脚踢球使球获得30m/s的速度,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0.1s,球又在空中飞行1s(假设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后被守门员挡住,守门员双手与球接触时间为0.2s,且球被挡出后以大小为10m/s的速度沿原路弹回,求:
(1)球被踢出过程中的加速度;
(2)球被守门员挡出过程中加速度
【答案】(1),方向为球被踢出的方向;(2),方向为球被踢出的反方向
【解析】
【分析】
【详解】(1)设球被踢出的方向为正方向,罚点球时的速度由v0=0变到v1=30m/s,用时t1=0.1s,由
得罚点球时球的加速度为
方向为球被踢出方向
(2)接球时速度由v1=30m/s变到v2=-10m/s,用时t2=0.2s
则接球过程球的加速度为
方向为球被踢出的反方向
19. 港珠澳隧道的设计时速80km/h,为监测汽车是否超速,在隧道入口路面的正上方安装了雷达测速仪如图甲。测速仪监视屏第一次发出并接收到的电磁波形如图乙,第二次发出并接收到的电磁波形如图丙。已知测速仪距离路面的高度,测速仪第一、二次发出电磁波的时间间隔,测速仪监视屏上相邻刻度线间的时间间隔,电磁波的速度。(忽略电磁波传播过程中汽车的位移)求:
(1)第一次、第二次发出的电磁波监测到汽车所需时间、分别是多少;
(2)汽车在两次监测过程中前进的距离是多少?(保留整数)
(3)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超速?
【答案】(1),;(2);(3)没有超速
【解析】
【详解】(1)第一次、第二次发出的电磁波监测到汽车所需时间、分别为
(2)第一次、第二次发出的电磁波监测到汽车的距离分别为
汽车行驶距离为
(3)汽车的车速为
故汽车没有超速。
20. 甲、乙两人同时由相同位置A沿直线运动到同一位置B,甲先以速度匀速运动了一半路程,然后以速度匀速走完剩下的后一半路程;乙在由A地运动到B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运动速度为,后一半时间的运动速度为,若,请证明谁先到达终点。
【答案】乙先到达终点,见解析
【解析】
【详解】设A到B的总路程为,则甲从A到B所用的时间为
其中
故甲用的时间
乙所用的时间为则有
解得
两式做比值可得
由于
所以
即
故乙先到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