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平凉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A. 纯净物:液态氧 干冰 石灰石B. 碱:纯碱 火碱 消石灰
C. 人体供能物质:淀粉 油脂 蛋白质D. 合成材料:涤纶 塑料 合金
【答案】C
【解析】
【详解】A.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石灰石为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
B.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类,B不符合题意;
C.人体供能物质:淀粉、油脂、蛋白质,C符合题意;
D.合金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合成材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化学观念: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B. 科学思维:碱溶液一定能使酚酞变红,所以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 科学探究与实践:将食用油分别加入水、汽油中,探究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D. 科学态度与责任:加强固体废弃物处置,将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实现资源再利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但由于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则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A正确;
B.碱溶液显碱性,一定能使酚酞变红,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可能是显碱性的盐溶液,B错误;
C.食用油不能溶于水中,但能溶于汽油中,说明食用油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C正确;
D.将垃圾分类投放,可以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及保护环境,D正确;
答案选B。
3. 为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及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小龙同学按图甲连接好实验装置,往盛有一种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另一种初温相同的溶液,同时用玻璃棒搅拌。图乙是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实时显示数据和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胶头滴管中的试剂是稀盐酸B. 60秒时烧杯中的溶质是和
C. 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热量D. 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温度升到最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导致温度升高,根据图示可知,随着溶液的滴加,溶液中的pH减小,则该曲线表示向碱溶液中加入酸,以此分析;
【详解】A.根据分析,向碱溶液中滴加盐酸,则胶头滴管中的试剂为盐酸,A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60s左右,溶液pH<7,则盐酸过量,溶液中溶质成分为NaCl、HCl,B错误;
C.随着反应进行,温度升高,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正确;
D.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完全放热,溶液温度升到最高,D正确;
故答案为:B。
4. 中国紫——硅酸铜钡被认为是古代人工制造的化学颜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三种金属元素B. 硅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C. 钡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该物质中的化合价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硅酸铜钡是由钡、铜、硅、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其中钡、铜属于金属元素,含有两种金属元素,A错误;
B.中硅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8×2):(16×6)=56:96=7:12,B错误;
C.中钡、铜、硅、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7:64:56:96,钡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正确;
D.该物质中钡元素显+2价,硅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设铜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4)×2+x+(-2)×6=0,则x=+2,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错误;
答案选C。
5. 下列实验设计、现象或评价均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且含有水蒸气,换为燃着的木条则呼出的气体先熄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错误;
B.需要有不加的试管做对比实验,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则有的过氧化氢生成的气体速率快,无对比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错误;
C.电解水产生的气体,能带火星木条复燃,又能能燃烧,可验证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C正确;
D.要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两个烧杯的溶剂不相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错误;
故选C。
6. 如图是工业上用氨气制取尿素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 丙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C. 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D.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的个数比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A正确;
B.丙是尿素,尿素中氮、氢的质量比为(14×2):(1×4)=7:1,B正确;
C.二氧化碳属于无机物,尿素属于有机物,故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C正确;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的个数比为2:1,D错误;
答案选D。
7. 如图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A.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B. 室温下向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
C. 一定温度下,将饱和溶液加水稀释
D. 向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加热高锰酸钾固体时,固体中钾元素质量不变,但因氧气的生成,固体总质量减少,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分数增加,至反应结束保持不变,A项正确;
B.室温下向pH=3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溶液酸性变弱,pH增加但不会超过7,B项错误;
C.一定温度下,将氯化铵饱和溶液加水稀释,因温度未变,溶解度保持不变,C项错误;
D.向硫酸钠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然后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硫酸钡,溶液pH会随氢氧化钡的加入从小于7逐渐变大,因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所以溶液pH大于7后一段时间仍产生沉淀,D项错误;
答案选A。
8. 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时,两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 若中混有少量,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C. 时,将物质加入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D. 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答案】B
【解析】
【详解】A.t1℃时,a、c两物质的溶液的状态不确定,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A错误;
B.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若a中混有少量b,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B正确;
C.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将30g物质a加入50g水中不断搅拌,只能溶解25g物质a,因此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C错误;
D.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b>a=c,结合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情况分析,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a、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仍为b>a,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c的饱和溶液会析出溶质,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减小,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式b>a>c,D错误;
答案选B。
9. 利用食盐水制取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装置Ⅰ中发生的反应为是一种有毒气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生产过程需要消耗电能
B. 装置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 的循环利用可以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D. 装置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生成需要在通电下进行,故需要消耗电能,A正确;
B.装置Ⅱ中,,B正确;
C.由于Cl2是一种有毒气体,所以Cl2的循环利用可以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C正确;
D.装置Ⅲ中H2与Cl2发生反应生成HCl,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D错误;
故答案为:D。
10. 如表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加入过量的盐酸,则盐酸属于新的杂质,A不符合题意;
B.加热熟石灰,研磨检验铵根,检验氯化铵,无法检验CO(NH2)2,B不符合题意;
C.KCl溶于水,MnO2无法溶于水,则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以分离出MnO2,如果要得到KCl需要进行结晶,C不符合题意;
D.加水后碳酸钙难溶于水,CuSO4溶液为蓝色,NaOH溶于水放热,NH4NO3溶于水吸热,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5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29分)
11. 化学在生活、生产和推动科技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你掌握的化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典籍中的化学
《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该过程发生了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生活中的化学
①炒菜时,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灭,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
②下列常见的食材中含维生素最多的是___________。
A.鱼 B.牛肉 C.大米 D.西兰花
(3)科技中的化学
①中国科研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材料——“碳弹簧”,被认为是制造智能磁性材料的理想原料,有望用于外太空的探测。它由多孔碳材料制作而成,与金刚石、石墨等多种碳单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天宫”核心舱“天和”电推系统中的霍尔推力器腔体采用了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氮化硼的反应如下:,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化学 (2) ①. 隔绝氧气 ②. D
(3) ①.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②. B2O3
【解析】
【小问1详解】
“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该过程有新物质醋酸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小问2详解】
①炒菜时,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灭,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
②鱼和牛肉中富含蛋白质,大米中富含淀粉,西兰花中富含维生素,故答案选D;
【小问3详解】
①金刚石、石墨等多种碳单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2个N,6个H,反应后有2个B、2个N、6个H、3个O,则X中含有2个B和3个O,化学式为B2O3。
12. 如图为钡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钡是__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钠、镁、铝三种元素中___________元素与钡元素位于同一族(填元素符号)。
(3)钡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___________电子形成钡离子(填“得”或“失”),钡离子有毒,医疗上用“钡餐”(主要成分为)作射线透视胃部的内服药,但不能用作“钡餐”的原因为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答案】(1) ①. 金属 ②. 137.3 (2)Mg
(3) ①. 失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钡属于金属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37.3;
故答案为:金属;137.3;
【小问2详解】
最外层电子数为主族元素的族序数,钡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为第ⅡA元素,与镁为同主族元素;
故答案为:Mg;
小问3详解】
钡最外层有2个电子,易失去电子;碳酸钡与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钡盐;
故答案为:失;。
13. 铝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其不仅能和酸反应,还能与碱反应。将打磨过的一定量铝放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偏铝酸钠溶液和密度最小的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中铝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实验测得反应前后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则实验前加入铝片的质量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②. +3 ③. 5.4g
【解析】
【详解】铝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偏铝酸钠(NaAlO2)溶液,铝的化合价为+3价;生成密度最小的气体为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Na元素质量为a,反应后溶质质量为x,则,解得x=64.8g;
设铝的质量为y,氢气的质量为z,,
,60+y-z=64.8g,y=5.4g,z=0.6g;
综上:实验前加入铝片的质量为5.4g;
故答案为:;+3;5.4g。
14. 钢铁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钢铁工业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1)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掌握了炼铁方法,其原理是,反应过程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___________。
(2)如今铁制品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用铁锅做饭,主要因为铁具有___________性。
(3)不锈钢不易生锈,铁容易生锈,二者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请列举一条生活中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铁制品生锈时应及时除锈,生产中可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炼铁技术又有新突破,是少数几个掌握羰基铁粉生产技术的国家之一、羰基铁粉在国防军工领域有重要应用,其制备的简易流程如图所示。
制备时,先往设备中通入一段时间再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制备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答案】(1)铁 (2)良好的导热能力
(3) ①. 成分和结构差异 ②. 晾干或用食用油均匀涂抹锅内壁 ③.
(4) ①. 排除设备内的空气 ②. CO
【解析】
【小问1详解】
反应过程中化合价降低,化合价升高,故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铁;
【小问2详解】
铁锅做饭考虑的就是导热能力,铁有良好的导热能力;
【小问3详解】
不锈钢不易生锈,而铁容易生锈,二者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们的成分和结构差异;洗净后的铁锅务必完全晾干,可以用食用油均匀涂抹锅内壁,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膜;是碱性氧化物可与酸发生反应,方程式;
【小问4详解】
目的是排除设备内的空气,因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通过先通入一氧化碳,可以确保设备内的空气被一氧化碳置换,从而在加热时避免气体不纯而导致的爆炸风险;结合流程图可知制备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O。
15. 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可用作补钙剂,组成元素相同,有紫红色金属光泽。(“”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省略)
(1)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B的俗称是___________。
(2)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反应。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反应③___________热量(填“放出”或“吸收”)。
【答案】(1) ①. CO2 ②. 生石灰 (2)复分解
(3) (4)吸热
【解析】
【分析】H有紫红色金属光泽,为金属铜,A为补钙剂,CaCO3,CaCO3,受热分解为CaO和CO2,E、F组成元素相同,则E、为CO2,F为CO,CO,与CuO生成Cu,则G为CuO,D既能与碳酸盐反应也能与CuO反应,则G为酸,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Ca(OH)2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酸钙,以此分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E为CO2,B为CaO,俗称生石灰;
故答案为:CO2;生石灰;
【小问2详解】
根据分析,①为,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复分解;
【小问3详解】
根据分析,②为;
故答案为:;
【小问4详解】
反应③为,,吸热反应;
故答案为:吸热。
三、实验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
1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实验开始就把发生装置与连接,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原因是___________。
(3)用A装置制取氢气时,使反应停止的便捷操作是___________,该装置的功能与装置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功能相同。
(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对氨气的性质进行探究。
根据氨气的性质,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填“”“”或“”)。
【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B ②. ③. 开始排出的是装置中的空气
(3) ①. 往下拉注射器的活塞,使固体与液体分开 ②. E
(4)M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①为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装置,故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实验开始就把发生装置与F连接,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原因是装置内空气还未排出;导致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小问3详解】
用A装置制取氢气时,往下拉注射器的活塞,使固体与液体分开,就可以使反应停止;该装置的功能与装置E的作用一样,E中可以控制右端活塞的开关来控制固液药品的接触与分离,进而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小问4详解】
最佳选择装置M,避免氨气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
四、科学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
17. 实验室有两瓶试剂,分别为待测液A、待测液B,已知一瓶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另一瓶是溶液或溶液。同学们对待测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1)小芳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A滴于试纸上,测出待测液A的约为3,则待测液A是___________溶液(填“酸”或“碱”)。
(2)为进一步确定溶液中溶质成分,小芳又做了四组实验。请你帮助她完善如表并分析:
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测出待测液A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以上四组实验中,只根据其中一组的实验现象即可证明待测液B为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质疑讨论】
(3)小强对实验二中待测液B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提出质疑,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待测液B已变质,写出待测液B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4)猜想一:;猜想二: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5)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他完善下表,得出正确结论。
【反思拓展】
(6)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上表步骤二还可以用下列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方案代替,产生其他的现象后,也能得到相同的结论。
滴加溶液 滴加溶液 通入CO2
【答案】(1)酸 (2) ①. 产生气泡 ②. H2SO4 ③. 实验四
(3)
(4)Na2CO3 (5)2~3滴无色酚酞溶液
(6)ab
【解析】
【小问1详解】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A滴于pH试纸上,测出待测液A的pH约为3,则待测液A是酸溶液。
【小问2详解】
锌粒与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则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气泡,实验二中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盐酸,则待测液A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不反应,而盐酸、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四个实验中,只根据其中一组的实验现象即可证明待测液B为溶液的是实验四。
【小问3详解】
氢氧化钠变质,即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若氢氧化钠完全变质,则溶质的成分为Na2CO3。
【小问5详解】
若猜想一成立,即变质后溶质的成分是NaOH、Na2CO3,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余下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步骤二为取步骤一中的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2~ 3滴无色滴酚酞溶液。
【小问6详解】
若滴加CuCl2溶液,氯化铜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氯化钠,有蓝色沉淀生成该方案可行,滴加MgSO4溶液,MgSO4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和硫酸钠,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方案可行,通入CO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该方案不可行,故选ab。
五、计算题
18. “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沈括《梦溪笔谈》。兴趣小组根据其中的原理进行了如下实验。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所得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1)点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答案】(1)Cu、Fe (2)10%
【解析】
【分析】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单质铜,设生成硫酸亚铁溶质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铜的质量为y,则,,x=15.2g;,y=6.4g;以此分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a时刻,铁恰好完全反应,b时刻铁粉过量,则固体成分为Cu和Fe;
故答案为:Cu、Fe;
【小问2详解】
根据分析,生成硫酸亚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故答案为:10%。实验目的
A.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
B.证明是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装置
现象或评价
换为燃着的木条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气球变大,说明的催化作用
实验目的
C.验证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实验装置
现象或评价
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管气体能燃烧
的烧杯中品红扩散更快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除去溶液中的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B.检验中是否含有
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分离和的固体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鉴别
分别取样,加水溶解,观察现象
实验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所加试剂
锌粒
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
现象
待测液A
_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变红
产生气泡
待测液B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变蓝
无明显现象
实验方案及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变质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一成立
步骤二:取少量步骤一中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___。
溶液变红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平凉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平凉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原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平凉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平凉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平凉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平凉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高三第四次摸底考试模拟预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高三第四次摸底考试模拟预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高三第四次摸底考试模拟预测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高三第四次摸底考试模拟预测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