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设集合,,则集合(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给定条件,利用交集的定义直接求解即得.
【详解】集合,,所以.
故选:A
2. 已知复数的共轭复数是,则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给定条件,求出复数,再利用复数除法运算计算即得.
【详解】由复数的共轭复数是,得,
则,
所以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
故选:D
3. 已知向量,,若,则(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和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求出结果.
详解】已知向量,,由,
则,即,
又,
故选:A.
4. 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依次为,,且,若点在双曲线的右支上,则( )
A. B. 6C. 8D. 10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得,,求出,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即可求出的值.
【详解】
由题意知,,,
,
双曲线,
点在双曲线的右支上,
由双曲线的定义得,,
故选:B.
5. 设,若,则( )
A. 80B. 40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令,求出,结合为的系数,求出这一项即可求出.
【详解】令,则可得,
又,则,
又为的系数,且,
因此.
故选:C.
6. “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语出《庄子·天下》,意思是一尺长的棍棒,每日截取它的一半,永远截不完(一尺约等于33.33厘米).若剩余的棍棒长度小于0.33厘米,则需要截取的最少次数为( )
A. 5B. 6C. 7D. 8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可知截取第n次后,剩余的棍棒长为尺, 然后列不等式可求出n的值.
【详解】由题意可知第一次剩余的棍棒长度为12尺,
则第n次剩余的棍棒长为尺,
由,解得,
所以当剩余的棍棒长度小于1厘米时,需要截取的最少次数为7.
故选: C.
7. 已知直线与交于、两点,则“”是“的面积取得最大值”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
【分析】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当时,的面积取得最大值,利用等面积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再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的值,最后结合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由,可得圆心,半径,
又,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此时,
由等面积可得点到直线的距离,
又点到直线的距离,
解得,,
因此“”是“的面积取得最大值”的充分必要条件.
故选:C.
8. 设表示与的最大值,若,都是正数,,则的最小值为( )
A. B. 3C. 8D. 9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给定条件,利用不等式的性质,结合基本不等式的“1“的妙用求出最小值.
【详解】由,得,
于是,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所以的最小值为3.
故选:B
9. 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得到的图象,当时,,则()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现根据平移得到的表达式,再由,可知在处,一个取最小值,一个取最大值,且相邻,进而可以列出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得到,
因为,
所以在处,一个取最小值,一个取最大值,
不妨设,,
则,
因为,则,解得.
故选:.
10. 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中心为,将其沿对角线折成直二面角.设为的中点,为的中点,将绕直线旋转一周得到一个旋转体,则该旋转体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作图,根据二面角的定义,余弦定理,可得是两腰为1,底边为的等腰三角形,从而可得旋转体为两个同底面的圆锥组合体,将该旋转体的内切球的半径再转化为其轴截面菱形的内切圆的半径,最后根据等面积求出,即可得到该旋转体的内切球的表面积.
【详解】由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中心为,将其沿对角线折成直二面角,
则可得,,,,平面平面,
又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
又为的中点,为的中点,为的中点,
则可得,,
过作于点,连接,
则,平面,
又平面,
又,,,,
,
在中,,
又,
,
将绕直线旋转一周得到一个旋转体为两个同底面的圆锥组合体,
作出其轴截面,如图,
则该轴截面中和为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
该旋转体的内切球的半径即为菱形的内切圆的半径,
由等面积法,则,
即,则,
因此该旋转体内切球的表面积为.
故选:B.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点在于得到旋转体为两个同底面的圆锥组合体,其次把求旋转体的内切球的半径,转化为求轴截面菱形的内切圆的半径.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10分)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 某次社会实践活动中,甲、乙两个班的同学共同在一个社区进行民意调查,参加活动的甲、乙两班的人数之比为2:3,其中甲班的女生占,乙班中女生占.则该社区居民遇到一位进行民意调查的同学恰好是女生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由全概率公式求解可得.
【详解】记事件“居民所遇到的一位进行民意调查的同学是甲班的”,
事件“居民所遇到的一位进行民意调查的同学是乙班的”,
“居民所遇到的一位进行民意调查的同学是女生”,
则,且互斥,,
由题意可知,,,
且,,
由全概率公式可知
,
即该社区居民遇到一位进行民意调查的同学恰好是女生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12. 设函数,若的最小值为,则的值为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结合反比例函数性质求的函数值的范围,结合条件及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及单调性列不等式求.
【详解】当时,,
由反比例函数性质可得,当时,,
所以当时,,故,
又函数上单调递增,
故当时,的函数值的最小值为,
因为的最小值为,
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
13. 已知数列满足,,设,则____________;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②.
【解析】
【分析】根据给定的递推公式,结合等差数列求出,进而求出及其的最小值.
【详解】由,得,而,则,
因此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所以当时,取得最小值.
故答案为:;
14.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过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若,则____________.
【答案】5
【解析】
【分析】求出抛物线焦点坐标,设出直线的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求出点的纵坐标即可得解.
【详解】抛物线的焦点为,设直线的方程,,
由消去得,则,由,得,
联立解得或,因此,所以.
故答案为:5
15. 平面曲线的曲率就是针对曲线上某个点的切线方向角弧长的转动率,表明曲线偏离直线的程度.曲率半径主要是用来描述曲线上某处曲线弯曲变化的程度.如:圆越小,曲率越大,圆越大,曲率越小.定义函数的曲率函数(其中是的导数,是的导数),函数在处的曲率半径为此处曲率的倒数,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函数在无数个点处的曲率为1;
②函数的曲率恒为;
③函数的曲率半径随着变大而变大;
④若函数在与()处的曲率半径相同,则.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
【答案】①②④
【解析】
【分析】根据给定的定义,求出各个命题中的,由有无数个解判断①;计算判断②;利用导数探讨函数单调性判断③;由有两个不等正根,构造函数结合极值点偏移推理判断④.
【详解】对于①,,则,当时,,
因此函数在无数个点处的曲率为1,①正确;
对于②,,,则,,②正确;
对于③,,则函数的曲率半径,
令,求导得,
由,得,当时,,
则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函数在上单调递减,③错误;
对于④,,则函数的曲率半径,
依题意,,令,则方程有两个不等正根,
即直线与函数的图象有两个交点,,
当时,,当时,,
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函数值集合为,
在上单调递增,函数值集合为,
因此当时,方程有两个不等正根,不妨令,
令函数,求导得
,
而,
则,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即,
令,则,,又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因此,即,④正确,
所以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②④.
故答案为:①②④
【点睛】思路点睛:已知函数的零点或方程的根的情况,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的本质都是研究函数的零点问题,求解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
①转化,即通过构造函数,把问题转化成所构造函数的零点问题;
②列式,即根据函数的零点存在定理或结合函数的图象列出关系式;
③得解,即由列出的式子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6. 在五面体中,平面,平面.
(1)求证:;
(2)若,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1)根据给定条件,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线面平行的判定性质推理即得.
(2)结合已知可得直线两两垂直,以点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法向量,再利用线面角的向量求求解即得.
【小问1详解】
由平面,平面,得,而平面,平面,
则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
所以.
【小问2详解】
令,则,有,
于是,由已知得直线两两垂直,
以点为原点,直线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
设平面的法向量,则,令,得,
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则,
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7. 已知函数,其中,,若在上单调递减,且,再从条件①、条件②、条件③这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使函数存在.
(1)求,的值;
(2)当时,函数恰有一个零点,求的取值范围.
条件①:;条件②:;条件③:.
注:如果选择的条件不符合要求,第(2)问得0分;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答案】(1)答案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1)条件①结合的单调性比较大小可知不符合要求;条件②③结合函数的对称性与周期关系待定,再由最值点代入求即可;
(2)整体换元转化为函数与的图象在上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图象可得.
【小问1详解】
.
由,则周期为,且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由在上单调递减,且,
得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所以在单调递增.
条件①由在单调递增,,
得, 故,
这与最小值为矛盾,故不选条件①;
选择条件②:在上单调递减,且,,
则,所以,解得,
所以,
由得,故,解得,
故;
选择条件③:在单调递增,由知关于对称,
由,则关于对称,且与为相邻的对称轴,
故,所以,解得,
所以,
由得,故,解得,
故;
【小问2详解】
函数恰有一个零点,
即与的图象在上恰有一个公共点.
,,
设,,
要使与的图象在上恰有一个公共点,
则,即.
18. 为了调研某地区学生在“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两项活动的参与情况,在该地区随机选取了10所学校进行研究,得到如下数据:
(1)从这10所学校中随机选取1所,已知这所学校参与“自由式滑雪”人数超过40人,求该校参与“单板滑雪”超过30人的概率;
(2)已知参与“自由式滑雪”人数超过40人的学校评定为“基地学校”.现在从这10所学校中随机选取2所,设“基地学校”的个数为,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3)现在有一个“单板滑雪”集训营,对“滑行、转弯、停止”这3个动作技巧进行集训,并专门对这3个动作进行了多轮测试.规定:在一轮测试中,这3个动作中至少有2个动作达到“优秀”,则该轮测试记为“优秀”.在此集训测试中,李华同学3个动作中每个动作达到“优秀”的概率均为,每个动作互不影响,每轮测试也互不影响.如果李华同学在集训测试中想获得“优秀”的次数的均值达到5次,那么至少要进行多少轮测试?(结果不要求证明)
【答案】(1)12
(2)分布列见解析,
(3)
【解析】
【分析】(1)先将题设的数据整理为表格,根据表中数据结合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可求概率;
(2)结合超几何分布可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3)先求出李华在一轮测试中“优秀”的概率,再结合二项分布的期望公式可求至少要进行多少轮测试.
【小问1详解】
由题设可得如下数据:
设为“学校参与“自由式滑雪”人数超过40人”,
为“该校参与“单板滑雪”超过30人”,则,
而,故.
故已知这所学校参与“自由式滑雪”人数超过40人,
该校参与“单板滑雪”超过30人的概率为12.
【小问2详解】
参与“自由式滑雪”人数在40人以上的学校共4所,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所以,,,
所以的分布列如下表:
所以.
【小问3详解】
记“李华在一轮测试中获得“优秀””为事件,则,
由题意,甲同学在集训测试中获得“优秀”的次数服从二项分布,
由题意列式,得,
因为,所以的最小值为,故至少要进行轮测试.
19. 已知椭圆的右焦点坐标为,两个焦点与短轴一个端点构成等边三角形.
(1)求椭圆的方程和离心率;
(2)若过点与点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过点且与直线平行的直线交轴于点,直线与直线于点,求的值.
【答案】(1);
(2)1
【解析】
【分析】(1)由题可知,再由条件两个焦点与短轴一个端点构成等边三角形可知,结合求解,进而得到椭圆方程和离心率.
(2)设直线的方程,联立直线和椭圆,由韦达定理得到两根的关系;根据平行得到斜率相等,可以写出直线的方程,进而得到的坐标,联立直线得到点的坐标,发现纵坐标之间的关系即可.
【小问1详解】
依题意得,
解得,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离心率.
【小问2详解】
由于,所以直线l的斜率不为0.
设直线l的方程为:,,
联立,消去并整理得,
其中,
所以,
对于直线l的方程,令,得,
所以点M的坐标为,
由于直线的斜系为,
直线直线,所以,
从而直线的方程为,
令,有
将代入,得,
于是点N的坐标为
由于直线的斜率为,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因为,
,
即
即,
其中,
所以,
于是有,
从而得
即点的坐标为,
因为
其中分子为
将和代入,有,
因此有
即,
即点为点和点的中点,
故.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在于求出的坐标,进而发现纵坐标之间的关系.
20. 已知函数,其中.
(1)若在处取得极值,求的单调区间;
(2)若对于任意,都有,求的值.
【答案】(1)增区间是,减区间是
(2)
【解析】
【分析】(1)先求出,由题意得求出,检验可得;
(2)先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等价转化为“恒成立”问题,再构造函数,由与,分三类探究即可.
【小问1详解】
,由,函数定义域为.
则,
∵在处取得极值,
∴,
设,则在单调递减,
至多一个实数根,又,
方程有且仅有一个实数根.
当时,,其中.
, ,
当时,,则,在单调递增;
当时,,则,在单调递减;
所以在处取得极大值,极大值为.
故的增区间是,减区间是;
【小问2详解】
由(1)知,当时,在处取最大值,且最大值为,
即任意时,都有,满足题意.
由,得,
令,则,不等式转化为,
即在恒成立.
设,其中,
,其中,
①当时,且,
故存在,使,由在单调递减,
则当时,,在单调递减,
所以,故不满足恒成立,即不合题意;
②当时,且,
故存在,使,由在单调递减,
则当时,,在单调递增,
所以,故不满足恒成立,即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若对于任意,都有,则.
【点睛】已知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问题,我们可以先取定义域内的一个或几个特殊点探路.如题目第(2)问中得到,由恒成立,考虑,再借助与的大小分类讨论求解即可.
21. 已知为有穷实数数列.对于实数,若中存在,使得,则称为连续可表数,将所有连续可表数构成的集合记作.
(1)设数列,写出,并写出一个与不同的数列使得;
(2)求所有的整数,使得存在数列满足;
(3)设数列与数列满足,,,.证明:.
【答案】(1).(答案不唯一);
(2)
(3)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列举可求,举例数列满足即可;
(2)法一,按集合中最大最小元素的符号进行讨论,分最小元素、最大元素、三类讨论满足题意条件的可能性,再对有可能的取值举例验证;
法二,先对可能的取值举例,再对其他情况用反证法证明其不符合要求;
(3)利用等式与不等式的性质得,结合放缩法对比两相等集合确定,再转化为,进而分析出,故得证.
【小问1详解】
数列,所有连续可表数构成的集合,
则;,
则.
令数列,所有连续可表数构成的集合,
设,
则,故,
数列是一个与不同的数列,且满足;
(其他参考答案:;
.答案不唯一)
【小问2详解】
若数列满足,不妨设.
假设数列只有两项,则中至多3个元素,
这与中有4项矛盾,故假设错误,
所以数列至少3项,即.
①当时,由,
得,且,
解得,所以,又,所以,即;
②当,即时,由,
得,且,
解得,所以,又,则;
③当时,由,.
综上所述,可能的取值有.
当时,令数列,满足;
当时,令数列,满足;
当时,令数列,满足;
当时,令数列,满足;
当时,令数列,满足;
当时,令数列,满足;
综上所述,满足题意所有整数有;
法二:当时,令数列,满足;
当时,令数列,满足;
当时,令数列,满足;
当时,令数列,满足;
当时,令数列,满足;
当时,令数列,满足;
当时,假设满足,
得,
则且中存在某项或连续若干项的和为,
所以必存在某项或连续某些项的和为,这与矛盾,
故不存在数列满足;
当时,假设满足,
则,且,
中存在若干连续的项和为,
所以必存在某项或连续某些项的和为,这与矛盾.
故不存在数列满足.
综上所述,满足题意所有的整数有;
【小问3详解】
,,
由题意可知中最小和最大元素分别为和;
中最小和最大元素分别为和.
因为,所以,
故,
由,则,
因为,由,所以,
又,是连续项之和中最大的连续可表数.
故中比大,且比小的元素只可能是
连续项之和或,
由,,
又
,
所以.
即,
则,由知,而,
所以,故
故得证.
【点睛】关键点点睛:该题目属于数列与集合综合考查的新定义题型,解答关键有三点:
一是对新定义的透彻理解,理解连续可表数的定义,核心就是数列连续几项(可以是一项)之和;二是由集合中最大元素与最小元素与数列中最大(小)项及所有项之和之间关系的分类讨论;三是两集合相等条件的转化,最大与最小元素必对应相等,再由不等式,结合数列的正项有序性,利用放缩法与不等式的性质确定两元素的相等关系.
自由
单板
0
1
2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原卷版),共4页。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