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区金北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考试总分:3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为了便于观察,可在载玻片液滴上放少许棉花纤维
B. 为了使模糊的物像变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C. 若发现视野中草履虫往如图中箭头方向游动,应把载玻片往右上方移动
D. 为了观察草履虫的纤毛,应该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光线变暗
【答案】C
【解析】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
【详解】A、草履虫生活在水中,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运动速度较快,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时,不易看清。放少量棉花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A正确
B、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B正确
C、显微镜成的像是倒像,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图,草履虫在往左下方移动,要想让草履虫在视野内不消失,就要使视野中的草履虫往右上方移动,则玻片标本就要往相反的方向移动,即向左下方移。C错误
D、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为避免染液对草履虫的伤害,对制成的标本不进行染色,在视野中就会出现一条黑色棒状物,这样就能将这个物体与明亮的背景分开,因此要观察草履虫的纤毛应用暗视野,即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或调节反光镜,使光线减弱。D正确
【点睛】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此类考题就可顺利作答。
2. 通过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管、血液和蚕豆叶表皮,获得下列三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根据血流方向以及血管分支情况可判断图一中A血管为静脉
B. 图一中B血管和C血管内血细胞只能单行通过,因此判断为毛细血管
C. 图二中数量较多的为①红细胞,数量较少体积较大的为②白细胞
D. 图三中③为气孔,若在盖玻片边沿滴加浓盐水可能会导致此气孔关闭
【答案】A
【解析】
【分析】血管类型和特点:①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②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③毛细血管在体内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其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
【详解】A.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A动脉,A错误。
B.图一中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BC毛细血管,B正确。
C.图二中①红细胞数量较多,②白细胞数量比较少,体积较大,不易观察到,C正确。
D.图三中③是气孔,若在盖玻片边沿滴加浓盐水可能会导致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D正确。
故选A。
3. 下图描述的是菜豆的一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A中的③
B. B为种子萌发的初期,不能自主制造有机物,其生长所需的有机物由A中的⑤提供
C. 移栽幼苗C时,常选阴天或傍晚进行,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D. 据E图所示,菜豆花的子房内应有5个胚珠
【答案】B
【解析】
【分析】(1)图A中,①是胚轴、②是胚芽、③是胚根、④是子叶、⑤是种皮。
(2)从A到E,表示菜豆的一生。
【详解】A.大豆种子萌发的过程是:种子吸水,把子叶中的营养运给胚根、胚轴、胚芽;③胚根发育,首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故A正确。
B.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所需营养物质由④子叶提供,⑤是种皮,故B错误。
C.刚移栽的植物,根的吸水能力差;阴天或傍晚,植物的蒸腾作用弱,散失的水分少。因此,移栽幼苗C时,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幼苗的成活率,故C正确。
D.完成传粉和受精作用后,子房的发育如下:
由图可知,胚珠发育成种子,E内有5粒种子,因此菜豆花的子房内最少应有5个胚珠,故D正确。
故选B。
4. 从同一株植物上剪下两根长势相近的枝条,进行如图处理。数小时后发现甲装置塑料袋壁上的水珠比乙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装置应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
B. 实验变量是叶片的数目
C. 水分可通过植物体内的导管运输
D. 乙装置液面比甲低
【答案】D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A.温暖有阳光的地方,蒸腾作用旺盛,实验现象明显,A正确。
B.图中甲与乙形成以叶片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叶片的数目,B正确。
C.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C正确。
D.由于甲装置内具有叶片,在不断的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因此甲试管内的水位下降较大;乙装置由于没有叶片,枝条上无气孔,可以散失少部分水分,因此,乙试管内的水位几乎不会变化。所以数小时后乙装置液面比甲高,D错误。
故选D。
5. 研究人员利用某沉水植物的叶片分别探究了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见下图(一定范围内,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越大,产生的氧气越多,沉在水中的叶片上浮时间越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光照越强,光合作用强度越小
B. 适当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C. 用绿光照射时,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大
D. 该实验可以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
【详解】A.光照越强,产生的氧气越多,叶片上浮的时间越短,光合作用强度越强,A错误。
B.在一定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叶片上浮时间越短,光合作用越强,所以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B正确。
C.红光照射时,叶片上浮时间短,此时光合作用强度最大,C错误。
D.实验分别探究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无法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D错误。
故选B。
6. 某同学从狼山脚下快速爬到山顶后,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大汗淋漓。下图表示人体呼吸时膈的位置变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心跳加快有助于为细胞输送更多的氧气
B. 呼吸急促时最有可能的膈位置变化为①和③
C. 大汗淋漓是为了排出运动中细胞产生的更多热量
D. 爬山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下完成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详解】A.心跳加快可以加快营养物质运输,促进血液更快地循环,有助于加快营养物质的运输,能为细胞输送更多的氧气,A正确。
B.呼吸急促时,膈肌顶部达到最低或最高位置,最有可能的膈位置变化为②和④,不是①和③,B错误。
C.随着温度升高汗液分泌量增多,汗液蒸发时带走身体一部分热量,调节体温,C正确。
D.爬山运动的产生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下完成的,D正确。
故选B
7. 如图中X、Y、Z三条曲线表示食物中脂肪、淀粉、蛋白质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依次用A、B、C、D、E表示)中被消化的程度,正确的是( )
A. 脂肪的消化为X曲线
B.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在消化道的口腔、胃和小肠开始被消化
C. 图中的B内含有胃蛋白酶,脂肪酶等
D. 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图中的C
【答案】B
【解析】
【分析】淀粉的消化始自口腔,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始自胃,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在小肠内进行,最终消化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图中:A口腔、B咽和食道、C胃、D小肠、E大肠,X淀粉的消化曲线,Y蛋白质消化曲线,Z脂肪的消化曲线。
【详解】A.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Z曲线从D小肠开始被消化,所以表示脂肪消化过程的曲线是Z,A错误。
B.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因此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在消化道的口腔、胃和小肠开始被消化,B正确。
C.图中的B是咽和食道,咽和食道不含胃蛋白酶,脂肪酶等,C错误。
D.D小肠是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D错误。
故选B。
8. 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期在长江崇川区段频繁出现,体现了长江“十年禁渔”的积极生态效应。长江江豚每胎只产1仔,由雌豚授乳。长江江豚捕食时,银鸥会来抢食,出现“江豚嬉闹,银鸥飞舞”的美丽景象。有关长江江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B. 与银鸥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 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D. 频繁出现可能和生态环境改善有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详解】AC.根据题干信息“长江江豚每胎只产1仔,由雌豚授乳”可推知江豚属于哺乳动物,结合分析,可知江豚用肺呼吸,A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干信息“长江江豚捕食时,银鸥会来抢食”,由此可知,江豚和银鸥有共同的食物,故它们之间存在竞争的关系,B不符合题意。
D.近几年由于人体加大了对江豚生活环境的保护,使江豚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江豚也就频繁出现了,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能从长筒 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是该植物 的唯一传粉者。下列不能推断出的结论是
A. 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
B. 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
C. 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于长舌才能取食长筒花的花蜜,二者相互适应,共同进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也使长舌蝠避开了和其他蝙蝠的竞争。
【详解】A.因为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说明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从长筒花中取食花蜜,A正确。
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因为无法传粉,故不能繁衍后代,B错误。
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D正确。
故选B。
10. 现在多姿多彩的生物界,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如图表示由a进化成几种古生物的进化历程及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字母表示生物种类),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A. 图中最低等的生物是aB. a只是b、d、e的共同祖先
C. b和c的亲缘关系比b和e的更远D. c的化石一般不会出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分析进化树可以得出,a是b、c、d、e、f、g六种生物的共同祖先,在地层中出现的最早;b、d、e在同一分支上,c、f、g在同一分支上,所以b、d、e间的亲缘关系更近;c、f、g间的亲缘关系更近。
【详解】A.从图中得出a最古老,因此在地层里出现最早的生物是a,A正确。
B.进化树表示几种生物的进化过程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得出a→d→e→b,a→g→f→c,因此b、c、d、e、f、g六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a,B错误。
C.图中得出生物进化的历程是:a→d→e→b,a→g→f→c,因此,b和c的亲缘关系比b和e的更远,C正确。
D.从图中得出c出现最晚,因此一般不会出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D正确。
故选B。
11.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下列关于急救和健康的说法中,你不认同的是( )
A. 健康的内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
B. 经常玩手机、熬夜上网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C. OTC必须凭执业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
D. 对溺水者施救时,应先使其呼吸道畅通,再进行人工呼吸
【答案】C
【解析】
【分析】健康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影响身体健康。OTC 为非处方药,无需凭执业医师处方即可购买。对溺水者施救要先确保呼吸道畅通。
【详解】A.健康的内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这是全面的健康定义,故A正确。
B.经常玩手机、熬夜上网会影响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故B正确。
C.OTC 是非处方药,不需要凭执业医师的处方就可以购买,故C错误。
D.对溺水者施救时,应先使其呼吸道畅通,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再进行人工呼吸,这是正确的急救顺序,故D正确。
故选C。
12. 下图是排卵、受精、受精卵发育和植入子宫的过程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精子与卵细胞在③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
B. ②为受精卵,其一边进行细胞分裂,一边移入④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里
C. 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D. 进入青春期,女孩会来月经与④分泌的激素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是排卵、受精、受精卵发育和植入子宫的过程模式图,其中,①是卵巢、②是受精卵、③是输卵管、④是子宫。
【详解】A.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精子与卵细胞在③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故A正确。
B.②为受精卵,其一边进行细胞分裂发育为胚泡,一边移入④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里,称为怀孕,故B正确。
C.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胎儿所产生的废物也通过母体排出,故C正确。
D.进入青春期后,女孩会来月经,女孩会来月经与①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有关,故D错误。
故选D。
13. “超级细菌”MRSA的出现与滥用抗生素甲氧西林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此过程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滥用甲氧西林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群体耐药性增强
B. 甲氧西林使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了变异
C. 耐药性对葡萄球菌来说能遗传给下一代
D. 金黄色葡萄球菌群体中原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 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A.由图可知,黑色圆球代表具有抗药性的细菌,滥用甲氧西林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群体耐药性增强, A正确。
B.甲氧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只有选择作用,不能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变异,B错误。
C.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耐药性变异可以遗传给下一代,C正确。
D.由题图可知,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遗传多样性。也就是说,金黄色葡萄球菌群体中原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D正确。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和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
14. 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代表呼吸运动过程,c、d代表气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 过程a与b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B. 气体c代表氧气,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
C. 血管乙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左心房
D. 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
【答案】C
【解析】
【分析】肺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呼吸运动包括呼气运动和吸气运动。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交换的结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交换后的动脉血经过肺静脉回到左心房。
【详解】过程a与b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故A错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所以c是二氧化碳,d是氧气,故B错误;肺泡与血液之间完成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管乙中的血液为动脉血,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故C正确;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所以血管乙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故D错误。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肺通气,肺泡里的气体交换的特点。
15. 为了探究“温度、湿度、光照”三种因素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图1为兴趣小组的实验探究设计方案,图中的大圆代表圆形纸盘,其中的A区是实验开始时放入鼠妇之处。在图1中的A区放入20只鼠妇后,对丁组鼠妇每2分钟统计一次,记录较上次增加的鼠妇数量,共记6次得到图2数据。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甲、乙、丙、丁四组图中,对照组是丁
B. 若要探究温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可选择甲丁两组形成对照
C. 根据图2中数据可知,从第6分钟开始,丁组区域内鼠妇的数量总数达到最高值
D. 本探究实验的结论是温度、湿度、光照三种因素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答案】C
【解析】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AB.“在甲、乙、丙、丁四组图中”,丁与甲、乙、丙分别都只有一个变量温度、湿度、光照,因此能形成对照实验的组是甲组和丁组;乙组和丁组;丙组和丁组。其中对照组为丁组,实验组是甲组乙组和丙组,AB正确。
C.“图2表示在图1中的A区放入20中鼠妇后,对丁组鼠妇每2分值统计一次,记录较上次增加的鼠妇数量,共记6次”,第2、4、6、8分钟都较上次增加鼠妇的数目,而第10、12分钟较上次的数目不再增加。因此,从第8分钟开始,该组区域内鼠妇的数量总数达到最高值,C错误。
D.本探究实验的结论是温度、湿度、光照三种因素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D正确。
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除注明每空1分,其余均为每空0.5分,共15分。
16. 某市街镇建成了多个蓝莓生产基地,通过开展休闲采摘带动观光旅游,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如图1表示蓝莓叶肉细胞进行生理活动的过程,甲、乙表示细胞结构,①、②、③表示有关物质。图2表示光照强度与蓝莓光合速率的关系。请分析作答:
(1)图1中甲表示的结构是_____,绿色植物通过该结构进行的_____作用,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
(2)图2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____。C点以后,若要提高大棚内蓝莓的光合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答出一条即可)。
(3)图3是科研人员测定的透明密闭蓝莓大棚内24小时氧气(O2)浓度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说明该蓝莓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______。
(4)图3可知,B、C两点蓝莓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_____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 ①. 叶绿体 ②. 光合 ③. 碳-氧平衡
(2) ①. 光照强度 ②. 增施二氧化碳
(3)没有有机物积累。密闭装置中的氧气含量比实验前低,说明植物细胞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总量多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
(4)等于
【解析】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
(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3)从图一中可以看出:甲表示的结构是叶绿体,乙表示的是线粒体,①表示的是氧气,②表示二氧化碳,③表示的是水。图二中,A点表示只有呼吸作用;AB段表示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B点表示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BC段表示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小问1详解】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结合题图可知,图一中甲表示的结构是叶绿体,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水。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化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出了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同时产生了氧气,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相对平衡。
【小问2详解】
图二中曲线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的范围(光饱和点)后,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结合题图可知,在 AC段,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光照强度;C点以后,若要提高大棚内蓝莓的光合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延长光照时间、白天可适当提高温度等。(写1条,合理即可)
【小问3详解】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结合题图3可知,蓝莓植株是在密闭容器内种植的,密闭装置中的氧气含量比实验前低,说明植物细胞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总量多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积累有机物会减少,因此没有积累有机物。
【小问4详解】
由图三可知B、C两点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6时耗氧最低和18时产氧最少,说明此时是蓝莓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相等的时间点。
17.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典型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部分糖尿病人可以根据病情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下图1为甲、乙两人进食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图2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1中,AB段血糖升高是因为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成葡萄糖后,主要在______(填消化器官)中被吸收进入了血液。BC段血糖降低和______(填激素名称)有关。
(2)据图1分析,______是糖尿病患者,其体内的部分血糖不能被图2中的______(填图中序号〉重吸收,从而形成了糖尿。
(3)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正常进入细胞,导致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______不足,同时在神经系统的______产生饥饿感,从而具有多食的症状。
(4)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器官慢性损害,据图1分析,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减少______。
【答案】(1) ①. 小肠 ②. 胰岛素
(2) ①. 甲 ②. ②
(3) ①. 能量 ②. 大脑皮层
(4)糖类食物的摄入
【解析】
【分析】(1)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具有的生理功能是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以备运输到身体所需要的细胞中。
(2)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围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血液里,而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小问1详解】
在口腔中淀粉只有一小部分被分解为麦芽糖,还未变成可吸收的葡萄糖,口腔里的物质通过吞咽进入食道,再进入胃,在胃里淀粉不被分解,随着胃的蠕动进入小肠,小肠中有胰腺和肠腺分泌的大量的消化液,其中有消化糖类的酶,在多种消化酶的作用下,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被小肠绒毛壁的一层上皮细胞所吸收,然后转移到小肠绒毛腔内的毛细血管中,随着血液运往全身各处,故图1中,AB段血糖升高是因为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成葡萄糖后,主要在小肠中被吸收进入了血液。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则BC段血糖降低和胰岛素有关。
【小问2详解】
图中的甲的血糖含量没有恢复正常值,乙的血糖含量恢复到正常值,甲的血糖含量高于乙的血糖含量,则推断出甲是糖尿病患者。结合分析可知,原尿中含有葡萄糖,因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导致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则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部分血糖不能被图2中的②肾小管重吸收,从而形成了糖尿。
【小问3详解】
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所需。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神经中枢。因此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正常进入细胞,导致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不足,同时在神经系统的大脑皮层产生饥饿感,从而具有多食的症状。
【小问4详解】
根据图1可知,进食后,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不能降低,恢复正常值,则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
18. 人类白化病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上,ABO血型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如图为某个家族成员的白化病遗传系谱图(显、隐性基因用D、d表示),如表为血型表现性状和基因组成的对应关系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体细胞中含有 _____对染色体,女性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_____。
(2)如图中第一代1号,2号正常,第二代5号患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_____,由此推断人类白化病是一种 _____性遗传病。
(3)根据白化病遗传系谱图推断:第二代8号的基因组成是 _____,第一代1号和第一代2号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_____。
(4)若第二代7号为AB血型,第二代8号为O血型,那么第三代9号为O血型的概率是 _____。
【答案】(1) ①. 23 ②. 22条常染色体+X
(2) ①. 变异 ②. 隐
(3) ①. Dd ②. ##75%
(4)0
【解析】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小问1详解】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占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所以女性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X。
【小问2详解】
第一代1,2正常,第二代5患病,这是子代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变异。根据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因此,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小问3详解】
第一代3正常女性的基因为DD或Dd,第一代4白化病的基因为dd,因此,第二代8正常的基因为Dd。
由于5号个体患病,其基因型dd,两个d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因此1、2号个体均为杂合子,基因型为Dd。两者再生一个孩子的遗传图谱如下:
由遗传图可知:第一代1号和第一代2号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75%。
【小问4详解】
第二代7和8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B和OO,第三代9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O或BO,血型为A型或B型,第三代9的基因组成不可能是OO,因此第三代9的血型是O型的概率为0。
19.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外文名称为 COVID﹣19),该病致病病毒为“新型冠状病毒”。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时会死亡。
材料二: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飞沫传播是病人打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及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气溶胶传播是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材料三:我国已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意味着我们已经拥有了疫苗的种子株,把疫苗种子株培养成疫苗株,我们就可以制备疫苗。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________,这一生物没有细胞结构,只由___________和蛋白外壳构成。
(2)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医生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打针等具体治疗,属于 ________;健康人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属于________。
(3)从免疫角度分析,广大人民接种的疫苗属于________。它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被称为________,使人体获得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能力,该免疫属于 _________(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
【答案】(1) ①. 新型冠状病毒 ②. 遗传物质
(2) ①. 控制传染源 ②. 保护易感人群
(3) ①. 抗原 ②. 抗体 ③. 特异性
【解析】
【分析】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小问1详解】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可见,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新冠的病原体。新冠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由遗传物质组成的核心和蛋白质外壳构成。
小问2详解】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医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打针、吃药等具体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健康人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小问3详解】
疫苗是灭活的病原体,已不具有致病性,但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即疫苗属于抗原。疫苗可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新冠肺炎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具有专一性,属于特异性免疫。表现性状
基因组成
A型
AA、AO
B型
BB、BO
AB型
AB
O型
OO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共11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生物月考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生物月考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