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八上语文第三单元《与朱元思书》同步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部编版八上语文第三单元《记承天寺夜游》同步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部编版八上语文第三单元《渡荆门送别》同步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部编版八上语文第三单元《黄鹤楼》同步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部编版八上语文第三单元〈钱塘湖春行〉同步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野望图文ppt课件
展开了解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诗歌。(重点)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诗句朴素清新、流畅自然的语言,体会律诗的韵律之美。(难点)结合诗句内容,体会诗人彷徨无依、孤独抑郁的情感。
王绩,字无功,是初唐诗人,性情简放,“不喜拜揖”,曾三仕三隐。唐贞观初年,因疾罢官,躬耕于东皋,自号“东皋子”。其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对于扭转齐梁以来(南北朝)绮靡诗风,开创唐诗盛世做出了重要贡献。翁方钢评价其诗作“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之中,如鸾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
整体 感知——了解作者
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五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五律,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其雏型是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间两联须作对仗。代表作品有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春望》、王维的《山居秋暝》等。
把握律诗的结构——起承转合:
一首律诗一般由四联构成,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往往遵循起承转合的格局。首联,起,开门见山,直接扣题。颔联,承,紧承首联,延续延伸。颈联,转,转折变化,由此及彼。尾联,合,呼应开头,收束全诗。
读诗五步法诵读诗歌,读出节奏与韵味知人论世,了解诗人与背景读懂诗意,理解词义与句意品读诗韵,品析炼字与手法读透情理,体会情感与哲理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东皋:地名,今属山西万荣。作者弃官后隐居于此。皋,水边地。薄暮:傍晚。薄,接近。 徙倚:徘徊。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犊: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采薇: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什么时候“望”?在哪里“望”?怎样的心情在“望”?“望”到了什么?
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化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这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落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警。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光线与色彩的调和,远景与近景的搭配,都显得那么白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某种遐想,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
王绩隋末唐初人,经历了朝代更迭,自幼博闻强识,才华横溢,无奈身处隋末黑暗动荡的社会中难有一番作为。唐朝建立,气象万千,前朝旧臣的身份却让他处境异常尴尬,不得重用,只能在悲愤不平,孤寂无奈中虚度光阴,感叹怀才不遇。
精读细研——知人论世
从王绩的生平行事看,他对陶渊明是比较仰慕的。性嗜酒,曾作《五斗先生传》,中有“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也”的语句,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神似;还曾模仿陶渊明《自祭文》,给自己撰写墓志铭。但他的归隐,不如陶渊明那么彻底,不能“忘怀得失”;对田园生活,也不如陶渊明那么热爱,总笼罩着一种落寞和苦闷的情绪。这些在《野望》中都有所表现。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然而,夕阳下景色的宁谧,农人们归家的喜悦,都冲淡不了诗人心头的忧郁。在这田园的生活中,周围的一切都闲的很陌生,虽身处陶渊明的境地,却与之若即若离,那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隐逸之士,寻找慰藉。
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尾联运用典故有何表达作用?
借“采薇”的典故,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表现诗人知音难觅、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之情。
全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联系作者生平,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联“徙倚”二字,点明作者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颔联颈联写的都是恬淡的田园景物,但因作者心绪的原因,都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尾联抒发感情,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作者的忧郁,他感觉自己并不能融入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只好向先贤那里寻找慰藉。诗人的彷徨、孤独和苦闷,可能是因为仕途的不得志,感觉前途渺茫,所以他三仕三隐,寄情于诗酒。
野 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东皋是王绩眼中孤独而又亮丽,萧条而又凄凉的美景,景中融着作者深深的孤寂无奈,执着坚守;王绩是我们眼中一道透着伤感却卓尔不群的美景,身处逆境,不甘平庸,穷途末路不坠青云之志;我们也要在人生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中,砥砺前行,顽强拼搏,做人世间那道最为靓丽的独特美景。
下列对颔联和颈联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颔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画面宏大,意境开阔。B.颈联接着写牧人与猎人归来,由上联的静转入这一联的动,动静结合。C.这两联都按照律诗的要求来写,对仗十分工整。D.这两联景中含情,表现出诗人融入田园生活后,内心无比喜悦的情感。
1、随文读写:试着描写某种乐景来表达自己某种悲伤的心情,不少于300字。2、背诵本首诗。
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梁甫行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365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梁甫行授课课件ppt</a>,文件包含部编版八上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之《梁甫行》同步课件pptx、《梁甫行》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365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多媒体教学课件ppt</a>,文件包含部编版八上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之《龟虽寿》同步课件pptx、龟虽寿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野望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320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野望评课课件ppt</a>,文件包含13野望课件pptx、13野望朗读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