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热力学系统达到热平衡的标志是内能相同
B. 气体温度上升时,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都变得更剧烈
C.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可能不变
D.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两热力学系统达到热平衡的标志是温度相同,选项A错误;
B.气体温度上升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但不是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都变得更剧烈,选项B错误;
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若同时对外做功,则其内能可能不变,选项C正确;
D.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表面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具体表现,选项D错误。
故选C。
2. 如图所示,有一个长为12cm的线光源AB,其表面可以朝各个方向发光,现将AB封装在一个半球形透明介质的底部,AB中点与球心O重合。半球形介质的折射率为1.5,为使AB发出的所有光都能射出球面,不考虑二次反射,则球半径R至少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如图所示
在半球面上任选一点P,根据几何关系可知,若此时线状光源B点发出的光能够射出P点,则线状光源其他点发出的光也一定能够射出P点,所以只要B点发出的所有光线能够射出球面,则光源发出的所有光均能射出球面,在中,根据正弦定理有
解得
当时,有最大值
为使光线一定能从P点射出,根据全反射应有
所以
故选C。
3. 常见的气压式水枪玩具内部原理如图所示。从储水罐充气口充入气体,达到一定压强后,关闭充气口。扣动扳机将阀门M打开,水立即从枪口喷出。若在水不断喷出的过程中,罐内温度始终保持不变,则罐内气体( )
A. 压强变大B. 内能减少C. 对外做功D. 对外放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A.喷水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根据等温变化
罐内气体压强减小,故A错误;
B.温度不变,内能不变,故B错误;
C.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故C正确;
D.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不变,气体对外做功,则气体吸收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4. 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从处静止释放后仅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下滑到x轴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图中分子势能最小值,若两分子所具有的总能量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分子时,加速度最大B. 乙分子在时,其动能最大
C. 乙分子在时,动能等于D. 甲乙分子的最小距离一定大于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BC.乙分子在时,分子势能最小,分子间距离为平衡距离,分子力为零,故加速度为零,此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由于从处静止释放后仅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下滑到x轴运动,故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则此时的动能等于,故C正确,AB错误;
D.当乙分子运动到时,其分子势能为零,其分子动能也为零,此时两分子的距离最小,而后向分子间距变大的方向运动,因此甲乙分子的最小距离一定等于,故D错误。
故选C。
5. 如图,开口向上且足够长的玻璃管竖直放置,管内长为5cm的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为6cm的气柱。保持温度不变,将管缓慢转动至水平位置,气柱长度变为(大气压强为75cmHg)( )
A. 5.6cmB. 6.0cmC. 6.4cmD. 7.1cm
【答案】C
【解析】
【详解】初状态气体压强为
末状态气体压强为
由玻意耳定律得
解得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6. 一根长20m的软绳拉直后放置在光滑水平地板上,以绳中点为坐标原点,以绳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为x轴建立图示坐标系。两人在绳端P、Q沿y轴方向不断有节奏地抖动,形成两列振幅分别为10cm、20cm的相向传播的机械波。已知P的波速为2m/s,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 两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反
B. 两列波的频率均为2Hz,叠加区域有稳定干涉图样
C. t=6s时,两波源间(不含波源)有5个质点的位移为-10cm
D. 叠加稳定时两波源间(不含波源)有10个质点的振幅为30cm
【答案】AC
【解析】
【详解】A.P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而Q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因此起振方向相反,A正确;
B.由于波长
波速由介质决定的,因此两列波的速度相等,根据
可知
,
因此两列波的频率均为0.5Hz,叠加区域有稳定干涉图样,B错误;
C.t=6s时,两列波都向前传播了12m,波形如图所示
当两列波叠加时,合振动等于两个振动的矢量和,由图象可知,在x=-7m,x=-1m,x=3m处位移都是-10cm,且在6~8m间还有两个点位移是-10cm,因此有5个点位移为-10cm,C正确;
D.振动稳定后,某时刻振动图象图所示
从图中可知,在叠加稳定时两波源间(不含波源)有9个质点的振幅为30cm,D错误。
故选AC。
7. 如图所示是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在一个小铅盒里放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钋,它发出的粒子从铅盒的小孔射出,形成很细的一束射线,射到金箔上,最后打在荧光屏上产生闪烁的光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
B. 该实验证实了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
C. 粒子与原子中的电子碰撞会发生大角度偏转
D. 绝大多数的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答案】A
【解析】
【详解】AD.α粒子散射实验的内容是:绝大多数α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角度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被反弹回来),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故A正确,D错误;
B.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假设,从而否定了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故B错误。
C.发生α粒子偏转现象,主要是由于α粒子和原子核发生碰撞的结果,故C错误;
故选A.
8. 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 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 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D. 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答案】C
【解析】
【详解】A.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故A错误;
B.β射线是核内中子衰变为质子时放出的电子形成的,与核外电子无关,故B错误;
CD.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二、多选题(共2小题,共10分)
9. 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种物体的温度为0 ℃,说明该物体中所有分子的动能均为零
B. 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内能不一定增大
C. 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所以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D. 10 g 100 ℃水的内能小于10 g 100 ℃水蒸气的内能
【答案】BD
【解析】
【详解】A.某种物体的温度是0 ℃,内能不为0,所以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不为零,故A错误;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内能的大小还与物质的多少以及分子势能有关,所以内能不一定增大,故B正确;
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减小,斥力减小得快,当分子间距小于r0时,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大于r0时,分子间的斥力小于引力表现为引力,故C错误;
D.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10 g、100 ℃的水的分子平均动能等于10 g、100 ℃的水蒸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同样温度的水变为同样温度的水蒸气要吸收热量,所以100 ℃水的内能小于100 ℃的相同质量的水蒸气的内能,故D正确。
故选BD。
10. 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制备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它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的纪录,弹性和吸油能力令人惊喜,这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仅是空气密度的。设气凝胶的密度为(单位为),摩尔质量为M(单位为kg/m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千克气凝胶所含的分子数
B. 气凝胶的摩尔体积
C. 每个气凝胶分子的体积
D. 每个气凝胶分子的直径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气凝胶的摩数为
则气凝胶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A正确;
B.气凝胶摩尔体积为
故B正确;
B正确,
C.气凝胶中包含个分子,故每个气凝胶分子的体积为
C正确:
D.设每个气凝胶分子的直径为d,则有
解得
D错误。
故选ABC。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20分)
11. (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将白纸平铺在木板上并用图钉固定,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然后在白纸上确定玻璃砖的界面aa′和bb′。O为直线AO与aa′的交点。在直线AO上竖直地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下面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2和P1的像
B.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P2和P1的像
C.为了减小作图误差,P3和P4的距离应适当大些
D.为减小测量误差,P1、P2的连线与玻璃砖界面的夹角应越大越好
E.若将该玻璃砖换为半圆形玻璃砖,仍可用此方法测玻璃的折射率
在“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2)小朱同学在实验桌上看到方木板上有一张白纸,白纸上有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他认为除了量角器外还缺少一种器材,请你写出所缺器材的名称:_____________。老师将器材配齐后,他进行实验,图乙是他在操作过程中的一个状态,透过玻璃砖观察,调整视线方向,插上第四枚大头针P4应使其遮挡住___________。
(3)为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必须选用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B.选择的入射角应尽量小些
C.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
D.大头针P1和P2及P3和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4)小朱同学在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时,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用圆规以O点为圆心,OA为半径画圆,交OO′延长线于C点,过A点和C点作垂直法线的直线分别交于B点和D点,如图丙所示,若他测得AB=7.5cm,CD=5cm,则可求出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_____。
(5)某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如图所示,他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a′、bb′为界面画光路图。则该同学测得的折射率测量值_____________真实值(填“大于、小于、等于”)
【答案】 ①. ABCE ②. 刻度尺 ③. 挡住P1、P2的像以及P3 ④. CD ⑤. 1.5 ⑥. 小于
【解析】
【详解】(1)[1]AB.确定P3大头针的位置的方法是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确定P4大头针的位置的方法是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故AB正确;
C.折射光线是通过隔着玻璃砖观察成一条直线确定的,大头针间的距离太小,引起的角度会较大,故P3、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故C正确;
D.入射角θ1即P1和P2的连线与法线的夹角尽量大些,即P1、P2的连线与玻璃砖界面的夹角适当小些,折射角也会大些,折射现象较明显,角度的相对误差会减小,故D错误。
E.本实验中采用挡像法进行测量,对于半圆形玻璃砖同样可以确定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故可以确定折射率,故E正确。
故选ABCE。
(2)[2]缺少的器材为:刻度尺;
[3]运用两点一线的原理确定光线方向,观察的这一侧插两枚大头针应使P4挡住P1、P2的像以及P3;
(3)[4]A.测玻璃的折射率的原理是折射玻璃上下表面不平行也能测出折射率,故A错误;
B.选择的入射角应尽量大一些,以减小测量误差,故B错误;
C.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防止产生误差,故C正确;
D.大头针P1和P2及P3和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减小确定光线时产生的误差,故D正确。
故选CD。
(4)[5]玻璃的折射率
(5)[6]如图为在图中分别作出的实际光路图(图中实线)和以aa′、bb′为界面、以大头针留的痕迹作为出射光线画的实验光路图(图中虚线)
比较实际光路图的折射角与实验光路图的折射角关系可知:折射角测量值偏大,则折射率偏小。
12. 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油酸0.6mL,现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80滴上述溶液,量筒中的溶液体积增加了1mL,若把一滴这样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入足够大的盛水的浅盘中,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展开,稳定后形成的油膜的形状如图所示。若每一小方格的边长为1cm,试问:
(1)这种估测方法是将每个油酸分子视为球体模型,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膜可视为________油膜,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酸分子的直径。
(2)利用题中所给数据并结合上图,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m(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实验中最终得到的计算结果和大多数同学的比较,数据偏大,对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_。
A.错误地将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直接作为油酸的体积进行计算
B.计算油酸膜面积时,错将不完整的方格作为完整方格处理
C.计算油酸模面积时,只数了完整的方格数;
D.水面上痱子粉撒得较多,油酸膜没有充分展开
(4)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油酸的摩尔质量为M。油酸的密度为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1kg油酸所含有分子数为 B.1油酸所含分子数为
C.1个油酸分子的质量为 D.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
【答案】 ①. 单分子 ②. ③. ACD ④. B
【解析】
【详解】(1)[1]这种估测方法是将每个油酸分子视为球体模型,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膜可视为单分子油膜。
(2)[2]根据题意可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的油酸的体积为
由图可知,图中每个小格面积为
由图可知,面积超过一半的按一个算,小于一半的舍掉,则油酸膜占125个小格,则油酸膜面积为
则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
(3)[3]A.错误地将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直接作为油酸的体积进行计算,测量体积偏大,则分子直径偏大,故A正确;
B.计算油酸膜面积时,错将不完整的方格作为完整方格处理,测量面积偏大,则分子直径偏小,故B错误;
C.计算油酸膜面积时,只数了完整的方格数,测量面积偏小,则分子直径偏大,故C正确;
D.水面上痱子粉撒得较多,油酸膜没有充分展开,测量面积偏小,则分子直径偏大,故D正确。
故选ACD。
(4)[4]A.1kg油酸所含有分子数
A错误;
B.1油酸所含分子数
B正确;
C.1个油酸分子的质量
C错误;
D.把油酸分子看作一个个球紧密排列,则有
解得
D错误。
故选B。
四、解答题(共3小题,共48分)
13. 如图所示为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时的波形图,经时波形图为虚线所示。求:
(1)该波的波速为多少?
(2)若波速为时,从时重新开始计时,写出坐标为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
【答案】(1)(,1,2,3…)或(,1,2,3…);(2)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波的振幅为、波长为,时坐标为处的位移为
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
(,1,2,3…)
解得
(,1,2,3…)
波速为
(,1,2,3…)
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
(,1,2,3…)
解得
(,1,2,3…)
波速为
(,1,2,3…)
(2)结合(1)的解析可知,当波速为时,波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处的质点振动方向沿y轴的正向。周期为
则
处的振动方程为
开始计时时,处的位移为,解得
则开始计时时,处的振动方程为
14. 如图所示,小物块A的质量=1kg,与A相距s=1m,质量=2kg的小物块B静止在水平桌面边缘,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1.25m,小物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在水平向右的推力F=4N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并与物块B发生弹性正碰,设碰撞时间极短且在即将碰撞的瞬间撤去推力,g=10m/s²,求:
(1)碰前小物块A的速度大小;
(2)碰后小物块B的速度大小
(3)碰后物块小B落地的水平位移大小;
【答案】(1)2m/s;(2);(3)
【解析】
【详解】(1)设碰前小物块A的速度大小为,由动能定理可得
解得
=2m/s
(2)设物块A与物块B发生碰撞后的速度为,物块B的速度为,由动量守恒定律及能量关系得
解得
(3)碰后物块B的速度为,由平抛运动规律有:
解得
15. 间距为的两根平行光滑金属导轨MN、PQ固定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两导轨间存在大小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导轨左端串接一阻值为的定值电阻,导体棒垂直于导轨放在导轨上,如图所示。当水平圆盘匀速转动时,固定在圆盘上的小圆柱带动T形支架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T形支架进而驱动导体棒在水平面内做简谐运动,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其位移x与运动时间t的关系为和t的单位分别是米和秒)。已知导体棒质量为,总是保持与导轨接触良好,除定值电阻外其余电阻均忽略不计,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不考虑电路中感应电流的磁场,求:
(1)在时间内,通过导体棒的电荷量;
(2)在时间内,T形支架对导体棒做的功;
(3)当T形支架对导体棒的作用力为0时,导体棒的速度。
【答案】(1)0.25C;(2);(3)或
【解析】
【详解】(1)设简谐运动周期为,根据
和 ,得
在 内,导体棒运动的位移大小
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
感应电流的平均值
通过导体棒的电荷量
联立解得
q=0.25C
(2)根据关系式,可得t时刻导体棒的速度
①
通过导体棒的感应电流
联立解得
②
根据①②可知
,
在 内,设T形支架对导体棒做功为,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Q。根据功能关系,有
联立解得
(3)根据①式,可得t时刻导体棒的加速度
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
分析可知,导体棒在平衡位置的右侧向右运动的某一时刻,T形支架对导体棒的作用力可以为0,此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联立解得
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导体棒在平衡位置的左侧向左运动的某一时刻,T形支架对导体棒的作用力也可以为0,此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