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109803/0-172485177644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109803/0-172485177651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109803/0-172485177654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109803/0-1724851776599/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109803/0-172485177662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109803/0-172485177665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109803/0-172485177667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109803/0-17248517766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峨眉山月歌/李白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 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3. 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其作品风格豪放飘逸,想象奇特。代表作品有《静夜思》《春夜洛城闻笛》《将进酒》《蜀道难》等。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早年的一首写月诗。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这种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即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位于峨眉山东北。
指青溪驿,在今四川犍为,距峨眉山不远。
秋高气爽,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清澈的水面,伴随着“我”顺流而下。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或友人)了,多么想念你啊!
“峨眉山月半轮秋”中的“秋”字有什么好处?
“秋”字点明远游时令,又表现月色之清美;“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入”和“流”二字描绘出月影映入江水,仿佛随江水一起流动的景象。不仅写出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美妙。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运用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
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故多时的复杂情感。
《峨眉山月歌》借哪两个景色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的?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诗人借“山中月”和“江水流”两个意象来传达眷念之情,这样寓情于景,使情景交融 。另外,诗歌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
这首诗连用五个地名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 有何作用?
点出行程,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
诗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1.热爱大自然的浪漫情操。2.对故地(四川)的恋恋不舍之情。3.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峨眉山月歌》描写秋月下平羌江美景,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1.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穿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2.地名的处理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让人觉察不出痕迹。
峨眉山——秋叶行舟,青山吐月
江行的独特体验;内心的憧憬、喜悦;对友人的思念
平羌——顺流而下,月映清江
清溪、三峡——连夜赶路,渐离故土
渝州——直接抒情,思念友人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yw/tb_c405080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图片ppt课件</a>,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暮春阴历三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峨眉山月歌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峨眉山月歌教学课件ppt,共3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峨眉山月歌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峨眉山月歌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诗歌品读,用月亮来烘托情思,借景抒情,问题探究,拓展提升,主旨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