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2024学年)初中历史8上 第6课 戊戌变法(核心素养精品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2024学年)初中历史8上 第6课 戊戌变法(核心素养精品课件)第1页
    人教版(2024学年)初中历史8上 第6课 戊戌变法(核心素养精品课件)第2页
    人教版(2024学年)初中历史8上 第6课 戊戌变法(核心素养精品课件)第3页
    人教版(2024学年)初中历史8上 第6课 戊戌变法(核心素养精品课件)第4页
    人教版(2024学年)初中历史8上 第6课 戊戌变法(核心素养精品课件)第5页
    人教版(2024学年)初中历史8上 第6课 戊戌变法(核心素养精品课件)第6页
    人教版(2024学年)初中历史8上 第6课 戊戌变法(核心素养精品课件)第7页
    人教版(2024学年)初中历史8上 第6课 戊戌变法(核心素养精品课件)第8页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教学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康有为与公车上书,康有为,公车上书,宣传维新思想,百日维新,角色体验,教学视频戊戌六君子,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影响,维新时期的遗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视频导入:时局图动态展示
    《时局图》作为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巅峰之作,描绘了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所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这幅作品及时、深刻地将这一危急形势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示钟的作用,提醒国人亡国灭种的危机已经迫在眉睫。这种危急形势迫使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奋力拼搏。
    先进中国人面对民族危机的早期探索
    19世纪40年代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学西方技术
    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实践学西方技术
    19世纪60年代早期维新派:提出学西方制度
    读书游历→钻研西学→宣传变法→实践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自幼熟读经史,有志圣贤之学。20多岁时到香港和上海的两次游历,使他对西方资本主义治理下的社会有了亲身感受。此后,他广泛阅读了当时能够搜集到的西学书籍、报刊,钻研西学知识。1888年,他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后来,回到广州万木草堂讲学、著书,宣传变法思想,培养维新人才。学生有梁启超等。
    教学视频:公车上书与康有为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
    拒和、迁都、练兵、变法。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人物扫描:梁启超,广东新会人。自幼聪明好学,有“神童”之誉。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18岁入万木草堂,跟康有为学习。公车上书后,到上海任《时务报》主笔,撰写《变法通议》等文章,宣传变法思想。25岁时,到长沙主讲时务学堂。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不变亦变!”
    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组织学会:强学会、南学会、蜀学会等
    创办报刊:上海《时务报》: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天津《国闻报》:由严复主持。
    创办学堂:康有为创办的万木草堂等
    翻译著作: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生物进化理论。
    严复,福建侯官人。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1877年被选赴英国学习海军。留学期间,广泛涉猎西方各种政治学术理论。两年后回国,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甲午战争期间,在天津《直报》上发表《原强》《救亡决论》等政论文章,号召救亡图存。同时致力于翻译事业,所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宣传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
    帝国主义:德国强占胶州湾→瓜分狂潮
    维新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
    统治者:为维护清朝统治,光绪帝决心变法。
    教学视频:百日维新及戊戌政变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
    ——1898年6月11日《明定国是诏》
    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变法触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利益→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
    ③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①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②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④裁剪绿营, 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提高办事效率,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请同学们根据下面三个角色,谈谈百日维新对其影响?
    议一议:阅读材料,思考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材料一:在“百日维新”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了各种谕旨约108条。……这些人多达100万,被突然中断生计后没能妥善安置,难以接受,以至他们对新政怨声载道。
    材料二:领导这个运动的人,看不见农民革命的力量,他们所企图的都是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抵制农民的革命。这样脱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软弱的改良主义运动,注定了只能得到悲惨的败。——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
    材料三:光绪皇帝既无实权,又无军队,维新派谈起变法头头是道,而一遇武力威胁,就一筹莫展,在束手无策之中。
    ①操之过急,触动顽固派利益;
    ③皇帝无实权,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妥协性。
    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杀害。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外,全部都被废止。
    康有为在政变前一天,由英国人保护逃往香港。政变发生当天,梁启超躲入日本公使馆,后由日本人掩护,化装逃到日本。谭嗣同拒绝出走,矢志为变法献身他说:“不有行者, 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各国变法, 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①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最突出功绩);②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清末1898年至1911年间的曾用名。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 。
    梁启超等创办的“经正女学堂”
    1.“书上数日不报,各公车再联十八省同上一书。广东举人康长素(康有为)者,素有时名,尝以著书被谤议于时,主其事,草疏万八千余字,集众千三百余人,力言目前战守之方,他日自强之道。”该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标志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B.开启了辛亥革命的序幕C.提出了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D.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了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D项正确;康有为领导了戊戌变法,他没有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排除A项;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排除B项;康有为属于维新派人士,与洋务运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1896年8月,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1898年,谭嗣同等人在长沙创办《湘报》。这些报刊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 A.马克思主义B.维新变法C.三民主义D.民主与科学
    【答案】B 【详解】依据“1896年8月,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1898年,谭嗣同等人在长沙创办《湘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严复、谭嗣同都是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创办的报刊宣传的主要思想是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实现变法图强,B项正确;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率先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排除A项;1905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创办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并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口号是民主与科学,排除D项。故选B项。
    3.发动戊戌变法的过程就是维新派及维新思想逐步形成、集合、发展的过程,其中的一些方式卓有成效,发挥了思想准备作用。变法过程中“卓有成效”的方式是(    ) A.发动公车上书取得成功 B.借助报刊舆论宣传变法思想 C.依靠光绪皇帝推行变法 D.政治经济教育改革齐头并进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发挥了思想准备作用”,结合所学可知,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B项正确;公车上书并没有上达光绪取得应有效果,“取得成功”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历史证明,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进行变法,最终收获的只是失败,排除C项;戊戌变法期间政治经济教育改革齐头并进的做法无法抓住重点,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排除D项。故选B项。
    4.百日维新开始后,光绪直接发布上谕,限各部在规定时间内修改各衙则例,办竣后奏报。接到上谕后,中央各机关一体采取搪塞推延战术……光绪帝不得已,再次严令督办,各衙门也只是敷衍了事,一直拖到政变发生,此事遂不了了之。以上材料可以用来研究戊戌变法的(   ) A.背景B.性质C.失败原因D.积极影响
    【答案】C 【详解】据“百日维新开始后,光绪直接发布上谕,……中央各机关一体采取搪塞推延战术……光绪帝不得已,再次严令督办,各衙门也只是敷衍了事,一直拖到政变发生,此事遂不了了之。”可知,反映了清政府内部官僚集团对变法运动的抵制,可以用来研究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深,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戊戌变法运动的积极影响: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相关课件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获奖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正当贸易,鸦片走私,禁鸦片,虎门销烟,教学视频虎门销烟,英国发动侵略战争,根本原因,战争时间,战争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图片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国共合作的实现,共产党,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贪生畏死勿入斯门,革命者来,升官发财请往他处,知识拓展黄埔师生,北伐胜利进军,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 内战爆发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 内战爆发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庆谈判,8-10,政协会议,国民党发动内战,全面进攻高峰,重点进攻,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人民解放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