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2.7 探索勾股定理学案
展开课题
探索勾股定理(2)
单元
第二章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会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难点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已知三边的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学法
探究法
教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旧知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1.若c为直角△ABC的斜边,b,a为直角边,则a,b,c的关系为_a2+b2=c2
2.在Rt△ABC中,∠C=Rt∠,CD.CE分别是AB边上的高和中线,若AC=6,BC=8,则DE=_1.4_.
回忆思考
用已有知识做基础来展开本节课内容的学习
合作学习
你能说出勾股定理的逆命题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逆命题
(1)作一个三角形,使其三边长分别为:3cm,4cm,5cm;1.5cm,2cm,2.5cm;5cm,12cm,13cm
(2)算一算较短两条边的平方和与最长一条边的平方是否相等
(3)量一量所作每一个三角形最大边所对角的度数.
由此你得到怎样的结论?用命题的形式表述你的猜想.
如果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动手操作
学生自己动手得出结论
讲授新课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符号语言:
在△ABC中,
∵a2+b2=c2(已知)
∴△ABC是Rt△,且∠C=Rt∠
听课
讲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例题讲解
例3 根据下列条件,分别判断以a,b,c为边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1)a=7,b=24,c=25
(2)a=,b=1,c=
解:(1)∵7²+24²=25²,
∴以7,24,25为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²+ ()²= ≠1²
也就是较小两边的平方和不等于较大边的平方,
∴a,b,c中任何两边的平方和都不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以,1,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听课思考
讲解例题,明白题型
总结归纳
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一找二算三判断
1.区分最长边与较短两边,
2.比较较短两边的平方和与最长边的平方,
3.若相等,则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最长边所对的角是直角,
否则该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即时演练
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3cm和4cm,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2-6x+5=0的根.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
解:方程x2-6x+5=0的根是1或5,由于1+3=4,不能构成三角形,故第三边的长是5cm,且32+42=5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做练习
及时做题,巩固所学
例题讲解
例4.已知△ABC三条边长分别为a,b,c,且a=m2-n2,b=2mn,c=m2+n2(m>n,m,n是正整数).△ABC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证明你的判断.
解:
∵a=m2-n2,b=2mn,c=m2+n2(m>n,m,n是正整数)
∴a2+b2=(m2-n2)2+(2mn)2
=m4-2m2n2+n4+4m2n2
=m4+2m2n2+n4
=(m2+n2)2
=c2
∴△ABC是直角三角形.
听课
讲解课本例题
即时演练
若△ABC的三边长为a,b,c,根据下列条件判断△ABC的形状.
(1)a2+b2+c2+200=12a+16b+20c
(2)a3-a2b+ab2-ac2+bc2-b3=0.
解:(1)∵a2+b2+c2+200=12a+16b+20c,
∴(a2-12a+36)+(b2-16b+64)+(c2-20c+100)=0,
即(a-6)2+(b-8)2+(c-10)2=0
∴a-6=0,b-8=0,c-10=0,即a=6,b=8,c=10,而62+82=100=102,
∴a2+b2=c2,∴△ABC为直角三角形.
(2)(a3-a2b)+(ab2-b3)-(ac2-bc2)=0,a2(a-b)+b2(a-b)-c2(a-b)=0,
∴(a-b)(a2+b2-c2)=0
∴a-b=0或a2+b2-c2=0或(a-b)(a2+b2-c2)=0,
∴此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或等腰直角三角形.
做练习
及时做题,巩固所学
达标测评
1.如图,明明散步从A到B走了41米,从B到C走了40米,从A到C走了9米,则∠A+∠B的度数是______度.
解:∵从A到B走了41米,从B到C走了40米,从A到C走了9米,
∴AB=41,BC=40,AC=9,
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412=402+92,
∴△ACB是直角三角形,AB是斜边,
∴∠A+∠B=90°.
2.如图点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部一点,且PA=2,PB=2,PC=4,则∠APC的大小是______度.
解:∵△ABC为等边三角形,
则将△ABP绕A点逆时针旋转60°得△ACP′,如图,连PP′
∴AB与AC重合,∠PAP′=60°,
∴AP′=AP=2,P′C=PB=2,
∴△APP′是等边三角形,
∴PP′=2,
在△PPC中,PP′=2,P′C=2 ,PC=4,
∴PP'2+P′C2=16=PC2
∴∠PP′C=90°,∠P′CP=30°,
∴∠P′PC=60°
所以∠APC=∠APP′+∠P′PC=120°.
3.已知a,b,c是△ABC的三边,且a4-b4=a2c2-b2c2,请判断△ABC的形状.
解:∵a4-b4=a2c2-b2c2
∴a4-b4-a2c2+b2c2=0
即:(a2+b2-c2)(a2-b2)=0
则a2+b2-c2=0或a2-b2=0
可得a2+b2=c2或a=b.
∴△ABC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4.如图所示,BD=4,AD=3,∠ADB=90°,BC=13,AC=1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连接AB,在RT△ABD中,AB==5,
∵BC=13,AC=12,
∴AB²+AC2=BC2,即可判断△ABC为直角三角形,
阴影部分的面积=AC×BC-BD×AD=30-6=24.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4.
5.如图,分别以三角形三边为直径向外作三个半圆,如果较小的两个半圆面积之和等于较大的半圆面积.
求证: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证明:设△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以AC为直径的半圆面积=
以BC为直径的半圆面积=
以AB为直径的半圆面积=
∵较小的两个半圆面积之和等于较大的半圆面积,
∴+=
即a²+b²=c²,∴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做题
通过做对应的题目,来让学生更深刻理解本节知识
应用拓展
观察下列勾股数组:3,4,5;5,12,13;7,24,25;9,40,41;…A.B.c.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请写出:
(1)当a=19时,则b,c的值是多少(2)当a=2n+1时,求b,c的值.你能证明所发现的规律吗.
解:(1)当a=19时,设b=k,则c=k+1,观察有如下规律:192+k2=(k+1)2,k=180,故b=180,c=181.
(2)当a=2n+1时,设b=k,则c=k+1,根据勾股定理:a2+b2=c2,即(2n+1)2+k2=(k+1)2
解得k=2n(n+1),即b=2n(n+1),
c=2n(n+1)+1.
证明:a2+b2=(2n+1)2+[2n(n+1)]2=4n4+8n3+8n2+4n+1,[2n(n+1)+1]2=4n4+8n3+8n2+4n+1,所以a2+b2=c2,
所以a,b,c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思考练习
做新的找规律题型,拓展学习思维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
回忆总结
带领学生回忆本课所学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探索勾股定理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探索勾股定理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中考考点,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2.7 近似数精品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2.7 近似数精品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2.7 近似数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2.7 近似数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