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 16

    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 16第1页
    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 16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 16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 16,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腐殖质层中的有机质主要来自,森林土壤一般分布在,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据图推测,该地土壤,东北地区的黑土肥沃,主要原因是,由表可知,该地最可能是,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级·学考达标练
    下图为森林土壤剖面图。据此完成1~2题。
    1.腐殖质层中的有机质主要来自( )
    A.成土母质 B.母岩层
    C.生物 D.淀积层
    2.森林土壤一般分布在( )
    A.湿润、半湿润地区 B.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C.干旱、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2023·浙江嘉兴市模拟]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土壤有机质随土层深度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 )
    A.成土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形
    4.据图推测,该地土壤( )
    A.20 cm处为淋溶层
    B.40 cm处为腐殖质层
    C.60 cm处为有机层
    D.80 cm处为母岩层
    下图为我国东北黑土形成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的关系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各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正确的有( )
    ①表示呼吸作用 ②表示二氧化碳
    ③表示腐殖质 ④表示成土母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东北地区的黑土肥沃,主要原因是( )
    A.①强 B.②释放多
    C.③被分解少 D.④深厚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读某地实验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表,完成7~8题。
    7.实验结果反映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够( )
    A.降低土壤透气性,减少空气污染
    B.降低土壤水分,提高抗旱能力
    C.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肥力
    D.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大气湿度
    8.由表可知,该地最可能是( )
    A.三江平原 B.河西走廊
    C.江汉平原 D.珠江三角洲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绿肥作物是提供作物肥源和培肥土壤的作物。栽培绿肥作物以豆科作物为主,如紫云英、苜蓿、草木樨等。绿肥作物经过一定时间生长之后,将其绿色茎叶切断直接翻入土中,可以节省人力,减少运输费用,也可沤制土肥施用。绿肥作物一般与主产作物轮作,多数可兼作饲料。
    (1)从植被形成的角度看,图片中绿肥作物所属植被都为________________(人工/天然)植被。
    (2)将绿肥作物茎叶切断直接翻入土中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绿肥作物茎叶切断直接翻入土中。简述这种做法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4)绿肥作物一般与主产作物轮作,说说这种耕作方法的好处有哪些。
    B级·选考高分练
    下表是我国三个地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统计分析。据此完成10~11题。
    10.南方地区的红壤有机质含量远低于东北地区的黑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人类活动
    C.地形 D.气候
    11.下列关于我国土壤颜色与制约其形成的主导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黑土地——生物
    B.黄土地——湿热的气候条件
    C.紫色土——成土母质
    D.红壤——岩石特征
    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1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2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
    A.生物 B.地形
    C.降水 D.成土母质
    13.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 )
    A.甲与Ⅰ B.甲与Ⅱ
    C.乙与Ⅱ D.丙与Ⅰ
    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g/cm3),称为土壤容重。黄土区的严重土壤侵蚀导致养分的大量流失,土壤物理性质严重退化,主要表现在土壤容重的增加等。下表示意晋西黄土退耕区三种植被类型及旱作耕地的土壤容重分布情况。据此完成14~15题。
    14.据表可知( )
    A.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增大
    B.人为耕作活动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
    C.自然恢复阔叶林保持水土效果最好
    D.土层越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容重差值越大
    15.能减少当地耕地土壤容重的合理措施是( )
    A.施用化肥 B.增施有机肥
    C.掺施熟石灰 D.压实保墒
    [答题区]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广布,土质松软,有机质含量高。这里春季大风天气较多,夏季降雨充沛,草甸植物茂盛,冬季寒冷。近些年来,东北地区黑土流失、肥力衰退问题日益严重。中国农业大学在吉林省梨树县建有试验基地,以秸秆还田为基础推行免耕法,对土壤进行修复和保护,效果明显。如图为该试验基地制作的传统耕作方式(图1)和免耕法(图2)对土壤的影响对比图。该校大四毕业生小亮同学毕业论文以黑土流失与整治为研究主题,小亮了解到免耕法的具体做法如下:秋季玉米收获时,运用收割机一边收获作物一边将秸秆切断,并把秸秆均匀覆盖在土壤表层,同时将秸秆高茬留在田地;春季播种时不需要挖开土地,通过机器将种子精准地埋进地里,避免对土壤的扰动。
    (1)小亮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东北天然黑土中的有机质含量与当地独特的气候密切相关。说明当地气候如何促进有机质的积累。
    (2)小亮在试验田调研时发现农民对这种将碎秸秆均匀覆盖在土壤表层,同时将秸秆高茬留在田地的做法很认可。指出这两种做法的主要目的。
    (3)试验田研究员告诉小亮,在传统的耕作方式下,频繁翻耕的土壤在农具的挤压和降水的影响下,会在土壤下方形成一层紧实的“犁底层”,作物根系遇到这一层后难下扎,通气透水不便。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说出免耕法能让土壤肥力得以改善的原因。
    土壤水分
    土壤空气
    土壤有机质
    大气悬浮质
    大气水分
    实验前
    6.3%
    25.5%
    0.7%
    14.6%
    18.6%
    实验后
    23.5%
    16.7%
    3.2%
    3.4%
    34.5%
    土壤
    主要分布地区
    有机质含量/%
    统计的标本数
    黑土
    东北地区
    2.14~16.4
    29
    棕壤
    山东半岛
    2.07~7.05
    32
    红壤
    南方低山丘陵
    0.52~1.95
    47
    土层深度/cm
    土壤容重/(g/cm3)
    自然恢复阔叶林
    人工混交林
    人工纯林
    旱作耕地
    0~10
    0.78
    1.13
    1.17
    1.23
    10~20
    0.79
    1.18
    1.20
    1.35
    20~40
    0.87
    1.19
    1.23
    1.45
    40~60
    0.93
    1.23
    1.25
    1.47
    60~80
    1.15
    1.24
    1.28
    1.30
    80~100
    1.24
    1.27
    1.30
    1.33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题号
    8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相关试卷

    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 18:

    这是一份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 18,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级,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462,2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 12:

    这是一份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 12,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形成图中“天窗”的主要作用是,该地地表可能发育的地貌有,该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形成该天坑群的主要外力作用是,该实验模拟的地貌是,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 10:

    这是一份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 10,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造成曲线③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亚丁湾与红海的海水密度大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中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