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单元复习课件+单元测试卷+期中+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24版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测试范围1-3课)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测试范围1-3课),共14页。
2024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测试范围1-3课)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新增知识)1.2023年9月2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最新考古成果,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新发现1具古人类头骨化石——郧县人3号头骨,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郧县人” 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哪两个古人类之间的空隙( )A.元谋人、北京人 B.北京人、山顶洞人C.元谋人、山顶洞人 D.北京人、河姆渡人2.下表所示为关于元谋人和北京人的部分考古资料。这说明( )A.元谋人和北京人都过群居生活 B.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C.中国是原始人类的最早发源地 D.元谋人和北京人体貌具有相似性3.从如图中可以归纳出我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 )①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等大河流域 ②分布广泛③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④数量众多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4.2023年5月14日,北京某小学的25名科学小记者,参与了2023年“科学小记者+探秘房山”走进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活动。他们会在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看到北京人( )A.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B.干栏式建筑和木结构水井C.会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D.种植水稻,蒸煮米饭(新增知识)5.距今约2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到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早期智人。下列哪处遗址能为研究这一演化进程提供“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一手史料( )A.良渚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6.如图物品可用于探究( )A.原始人类使用打制石器获取食物 B.我国先民栽培稻,粟,黍等作物C.原始人类开始已经有了审美观念 D.我国原始在会晚期社会发展水平(新增知识)7.下图文物出土于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对其研究,可以了解( )红山文化玉龙A.中华文明起源 B.奴隶社会瓦解 C.封建国家形成 D.皇帝制度确立8.下图为出土于各地的新石器时期文物,可用于佐证( )A.中华早期文化分布较广 B.游牧民族的狩猎场景C.“龙的文化”已经定型 D.半坡居民的耕作生活(新增知识)9.迄今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有5000多处,分布地域以中原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西到甘肃、青海接壤地带。虽然类型不同各有特色,但总体来看具有很大的一致性。这说明仰韶文化( )A.分布遍及黄河中下游地区 B.是南北文化互鉴的产物C.存在比较大的区域性差异 D.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征(新增知识)10.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有一系列重大发现,如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的“大房子”、辽西红山文化的“祭坛、神庙、积石冢”、浙江余杭良渚文化的黑陶和磨光玉器等。这些发现说明( )A.新石器时代区域文明同步发展 B.史前文明具有多元性特征C.早期人类已有强烈的宗法观念 D.文明起源地分布较为广泛(新增知识)11.良渚古城遗址距今5300—4300年,包含宫殿区、内城和外城,城北有水利系统,城中有大型广场和高级建筑,墓葬中有祭祀的玉琮、玉璧和象征权力的玉钺。这说明当时( )A.出现早期文明特征 B.贫富分化非常严重C.城市规划十分完美 D.玉器工艺世界领先(新增知识)12.2023年在河南永城王庄遗址考古中,发现其陶器器类及装饰风格,既有典型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风格,又有仰韶文化元素,同时兼具南方地区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等因素。此考古发现印证了( )A.春秋争霸的政治格局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C.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 D.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已建立(新增知识)13.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符合仰韶文化这一特征的文物是( )A. B. C. D. (新增知识)14.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河南永城王庄遗址入围,该遗址主要是大汶口中期文化遗存,填补了自大汶口文化发现以来大部分是晚期遗存的空白。该遗址的发现说明( )A.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样性 B.考古发现丰富史学研究C.古代手工制造业领先世界 D.中国考古成就领先世界(新增知识)15.考古工作者在良渚遗址发现古城和外围水利系统,据估算,其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这可用于印证良渚古城( )A.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B.已经出现早期国家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新增知识)16.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周边新发现疑似水坝近20处,陕西清涧发现商代方国中心城址和“甲”字形大墓,秦始皇帝陵陵西墓葬的车马坑陪葬坑中发现罕见羊车实物,关中地区已发掘十六国时期墓葬200余座……这些重大考古成果(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③熔铸了中华民族的远大理想 ④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新增知识)17.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的陶寺遗址,被考古学家认为是尧都城所在地,它可以让我们感受到( )A.我国古人类进化的历史 B.我国部落联盟时代的情景C.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生活 D.“家天下”时代的到来18.如图所示,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日到这里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每年的清明时节,更是有来自海内外的华人华侨到这里祭拜。这是因为( ) 黄帝陵A.黄帝教民开垦耕种、交换物品B.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C.黄帝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D.黄帝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19.对图1和图2所含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没有来源因此不可信 B.含有原始农业的信息C.反映了私有制的出现 D.体现手工业发展状况20.“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华夏民族是从单一民族发展而来的B.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民族C.黄帝、炎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华夏民族是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中逐渐形成的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考古学者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还有粗糙的石器,人工痕迹清楚,并且发现了炭屑和烧骨。材料二 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后来,考古学者在此地又发现了多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和灰烬等。(1)请分别说出材料一和材料二所介绍的早期人类的名称。(2分)(2)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仿照示例,将下列史实与推论补充完整。(2分)示例:史实:在云南省元谋县,考古学者发现了粗糙的石器,人工痕迹清楚。推论: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①史实:在云南省元谋县,考古学者发现了炭屑和烧骨。推论: ②史实: 推论:北京人会制作打制石器,会狩猎。(3)你认为作为一名考古学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1分)(新增知识)2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那时的周口店一带,森林茂密,野草丛生,猛兽出没。北京人采集一些能吃的叶子,挖掘植物的根茎以及各种果实和种子食用;北京人不仅能猎获小动物,也能捕获个体较大的动物。——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仰韶文化最初于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年代范围大约在距今7000至5000年之间,其农业、畜牧业、制陶业都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农业以种粟为主,畜牧业主要饲养猪、狗,制陶业则以表面有彩绘的彩陶最著名。——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早期人类遗址的分布状况,并指出北京人获取食物的方式。(2分)(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仰韶文化时期人们的生活与北京人相比有哪些进步?(2分)(3)如果想要更加详细地了解我国境内远古人类的生活,你有哪些好的建议?(1分)(新增知识)2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 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石器 图二仰韶文化石器出土的石器和骨器材料二 在(陶寺遗址)已发掘的1300多座墓葬中,从墓坑、葬具、随葬品等综合排比,可分大、中、小三类,分别占墓葬总数的不到1%、近10%和90%左右,大型墓的墓坑长3米多,有木棺,随葬品既丰富又精美,有彩绘蟠龙纹陶盘、土鼓、特磬、成套的彩绘木器和彩绘陶器,还有玉石礼器、工具、武器、装饰品以及整猪等,单座墓的随葬器物总数达一二百件。——摘编自《历史阅读理解》(1)对比材料一的两幅图,你觉得哪种文化的经济发展更先进一些?理由是什么?(2分)(2)从材料二你能够得出什么推论?得出这样推论的依据是什么?(3分)(3)通过上述探究,你觉得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1分)(新增知识)24.(8分)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的重要依据之一,历慎思同学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共同完成。活动一【探寻我国百万年人类史】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1)下图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 处;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于 处。(填写图中字母即可)(2分) 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活动二【探寻我国一万年文化史】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和遗物在我国各省各地都有发现,约有一万余处。 (2)将活动二中图1、图2、图3的考古发现与推论进行连线。(3分)考古发现 推论图① 推论1:出现了制陶业,改变了先民们的生活方式;先民们已经有了朴素的审美观念等图② 推论2:先民们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建筑形式上的差异等图③ 推论3: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原始农业出现等活动三【探寻我国五千年文明史】(3)说出活动三中三处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哪些共同点,并概括这些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2分)(4)综上所述,请你为历慎思同学的历史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1分)25.(6分)李同学为某一远古人类写了一首歌(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请在横线处写出远古人类的名称,将题目补充完整。(2分)(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短文内容应包含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信息至少四项,来揭示这一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状况。表述成文,100字左右。)(4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地点云南元谋北京周口店出土文物炭屑和烧骨化石北京人头盖骨、牙齿化石史料价值元谋人已经知道使用火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共30分)良渚古城遗址陶寺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杭州,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古城北面一个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及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礼器。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4300-4000年,遗址中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城内有两处高等级墓地,大型墓葬中分布。大的墓葬往往随葬陶鼓、石磬、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城内还出土小件青铜器和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壶。二里头遗址发现于河南偃师,距今约4100年左右,遗址中发现了宫殿建筑群。在遗址中发现了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参考答案:1.A2.B3.C4.A5.B6.C7.A8.A9.D10.B11.A12.B13.B14.B15.B16.B17.B18.B19.B20.D21.(5分)(1)材料一:元谋人。材料二:北京人。(2分)(2) 推论:元谋人已经知道使用火。 史实: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考古学者发现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2分)(3)素质: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要做到论从史出。(答出一点即可)(1分)22.(5分)(1)分布状况:数量较多;分布广泛;主要位于河流周边。(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方式:采集、狩猎。(2分)(2)进步:从采集渔猎为主发展到原始种植业;畜牧业有所进步;手工业有所发展。(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2分)(3)建议:参观遗址、博物馆,观看纪录片等。(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1分)23.(6分)(1)图二的经济发展更先进一些。理由:图二出土的石器、骨器比图一种类更多;用途更加丰富;制作更加精细;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2分)(2)推论1:社会的贫富分化(或阶级分化)明显。依据:墓葬分大中小。推论2:经济发展;手工业发展。依据:随葬品丰富又精美。推论3:可能出现了极大的贵族首领;可能出现了国王。依据:有不到1%的大型墓葬,是极少数人,不是一般贵族;随葬品非常丰富,证明墓葬主人生前地位极高。(3分)(3)史料实证、重视证据、大胆推理、严谨求实、艰苦奋斗。(1分)24.(8分)(1) A B(2分)(2)(3分) (3)共同点:都出现了宫殿或宫城;都发现了墓葬;都发现了礼器等。重要意义:距今约5000-4000年左右,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都出现了早期国家。(2分)(4)主题: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探源等(1分)25.(6分)(1)如:半坡人之歌(半坡氏族之歌)(2)建造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过定居生活)、使用磨制石器、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粟、饲养家畜、制作彩陶等 (内容,体现4个历史信息即可,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