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轮复习基础过关训练 14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115458/0-172502033698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轮复习基础过关训练 14
展开1.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三曹”指的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都以文学成就著称于世。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西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
2.对下列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古来名句,被誉为“神韵无伦”,作者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出淡淡的乡愁。
B.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首诗写出诗人在易水想起当年荆轲壮别的场面,表达了对荆轲及其业绩的钦仰之情。
C.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排闼tà:推门而入)送青来。——这首诗描写了山下农家的初夏景色,“护田”“排闼”两句用拟人手法,把静景写得活灵活现。
D.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的离别诗,后两句用夸张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3.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按春夏秋冬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④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⑤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A.④/③/②⑤/①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⑥/③④/②/①⑤ D.①④/③/⑤/②⑥
4.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点。
(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2)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其一)》]
(3)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拟古(其七)》]
(4)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其一)》]
(5)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答: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其一)》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 ”。
(2)《归园田居(其一)》中透过“ , ”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3)《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能力提升]
一、课内细读
阅读《归园田居》,完成6~10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少无适俗韵 韵:情致、气质
B.方宅十余亩 方:方圆、面积
C.一去三十年 去:离开
D.榆柳荫后檐 荫:遮蔽
7.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笼:比喻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B.尘网:比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C.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D.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8.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四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误入尘网的懊悔。
B.诗的五、六句总领第二层,概括出对旧林故渊的思恋。
C.诗的七至十八句随意拈取隐居田园的典型环境以突出自然。
D.诗的末两句呼应开头,抒发了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情。
9.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的修辞手法及含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B.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C.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D.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急切心情。
10.对整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的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二、课外拓展
(一)阅读《迢迢牵牛星》一诗,完成11~12题。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1.本诗运用了大量的叠音词,不仅使诗歌产生更强烈的韵律美、音乐美,而且在诗意效果上也十分突出。试结合诗句分析。
答:
12.简析画线诗句是如何表现牛郎、织女的哀怨的。
答:
(二)读下面的诗,完成13~14题。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3.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14.“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答:
(三)阅读陶渊明的《饮酒》诗,完成15~19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5.第一句中虚词“而”表 关系。
16.本诗中纯写景的句子是 ,叙事、写景相结合的句子是 。
17.“问君何能尔”一句中的“尔”指代什么?
答:
18.怎样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答:
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答:
2024—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轮复习基础过关训练 30: 这是一份2024—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轮复习基础过关训练 30,共4页。
2024—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轮复习基础过关训练 29: 这是一份2024—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轮复习基础过关训练 29,共4页。
2024—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轮复习基础过关训练 24: 这是一份2024—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轮复习基础过关训练 24,共4页。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