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第五单元 5.2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PPT课件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116512/0-172505974452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9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第五单元 5.2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PPT课件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116512/0-172505974461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9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第五单元 5.2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PPT课件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116512/0-172505974463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9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第五单元 5.2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PPT课件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116512/0-172505974466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9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第五单元 5.2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PPT课件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116512/0-172505974467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9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第五单元 5.2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PPT课件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116512/0-1725059744697/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9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第五单元 5.2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PPT课件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116512/0-172505974472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9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第五单元 5.2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PPT课件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116512/0-172505974478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课前预习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水变燃油”,不可能,可能吗,进行新课,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活动天地5-2,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文字表达式,图形表达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无论什么样的反应条件,水都不可能变为燃油。
这个问题说明一个化学反应不是随随便便发生的,而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绝不能凭空想象。
我们知道,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将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而且转化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怎样用化学语言简明、科学地把这些化学反应表示出来呢?
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表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这个化学反应吗?
思考:分析上述3种表示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你认为哪种表示方法最好?
1式中,我们只能观察出反应中的各物质和反应条件,不能反映出物质的组成和微观关系。
2式中,只表示了物质的微观关系,不能表示出宏观质和量的关系。
3式中,既表示了物质的微观关系,又能表示出宏观质和量的关系。而且书写、记忆和理解都很方便。
所以第3种表示方法最好。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注:1.在化学方程式中,通常用“△”表示反应需要加热。2.生成物常温下是气体用“↑”标注。但如果生成物和反应物中都有气体,则不用标注。
3.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沉淀物用“↓”标注。但如果生成物和反应物中都有固体,则不用标注。4.“↑”或“↓”只能标注在气体或沉淀物化学式的后面,不能标注在化学式前面,也不能标注在整个方程式后面。
可以简单记为:前有后无,前无后有
(1)表示反应物(2)表示反应条件(3)表示生成物
2×(1×2+16)=36
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质量比
思考: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什么意义?
(5)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粒子个数比)
以 为例
1.宏观读法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2.微观读法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
3.质量的读法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1.2003年10月15日,我国用“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送上太空。火箭用联氨(N2H4)作燃料,一氧化氮作氧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H4+2NO == 2X+2H2O,求X的化学式( )A. N2B. NO2C. NH3D. N2O
2.某物质可发生如下反应:2【 】+ 2H2O ==4KOH + O2↑,则【 】中的物质应为( )A.KOB.K2OC.K2O2D.KO2
3.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判断参加反应的 和 与反应后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__。
4.请从三个方面描述下列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2)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Fe+CuSO4=Cu+FeSO4
(3)粗铜丝表面的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
CuO+H2===Cu+H2O
谈谈你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鲁教版(2024)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原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原子的质量,进行新课,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活动天地5-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课题2 化学方程式教学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课题2第1课时,“和”,反应条件,“生成”,反应物,生成物,微观粒子个数比,质量比,∶3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会“说话”的符号,会说“化”的化学符号,元素符号和化学式,说说看,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