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a 40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含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热的纯碱溶液具有去除油污和消毒杀菌的作用
B. 太阳能、风能既属于新能源,也属于一次能源
C. 农业上将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一起施用肥效更佳
D. 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答案】B
【解析】
【详解】A.热的纯碱溶液不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故A错误;
B.太阳能、风能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且无污染,可再生,所以既属于新能源,也属于一次能源,故B正确;
C.农业上将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一起施用,会发生铵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双水解反应从而损失氮肥肥效,故C错误;
D.钠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气,金属钠着火生成的过氧化钠能与用泡沫灭火器产生的反应生成,所以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应用干燥的沙土灭火,故D错误;
所以选B。
2. 下列关于金属腐蚀和防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海上舰艇的腐蚀主要为金属的化学腐蚀
B. 可以在船舶外壳装上锌块,用牺牲阳极法防止金属腐蚀
C. 刷防锈漆,使金属与空气、水等物质隔离,可防止金属被腐蚀
D. 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将金属做成合金可有效防止金属被腐蚀
【答案】A
【解析】
【详解】A.有盐分的海水和空气会对船体造成腐蚀为形成原电池的电化学腐蚀,故A错误;
B.在船舶外壳装上锌块,锌为负极,负极金属易被腐蚀,正极金属被保护,该保护金属的方法称为牺牲阳极法,故B正确;
C.刷防锈漆,使金属与空气、水等物质隔离,可防止金属被腐蚀,故C正确;
D.通过添加其他金属元素,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将金属做成合金可有效防止金属被腐蚀,故D正确;
故选A。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B. 2CO(g)=2C(s)+O2(g)已知△H>0,△S<0则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 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S为正值
D. 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答案】B
【解析】
【详解】A.△G=△H-T△S<0的反应可自发进行,放热反应不一定为自发进行的反应,与焓变和熵变有关,A错误;
B.△G=△H-T△S<0的反应可自发进行,当△H>0,△S<0时,△G>0,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B正确;
C.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S为正值,不能简单分析物质的量增加,需排除固体和液体的化学计量数,C错误;
D.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与浓度增大有关,平衡不移动,则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错误;
答案选B。
4.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基态铬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B. 、、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C. 基态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D. Cu位于周期表的d区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铬为24号元素,根据洪特规则,同一能级的轨道处于半满更加稳定,故基态铬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A错误;
B.p能级都含有3个伸展方向不同的轨道,B错误;
C.N元素原子序数为7,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基态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C正确;
D.Cu元素原子序数为29,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D错误;
故选C。
5. 以反应 5H2C2O4+2+6H+=10CO2↑+2Mn2++8H2O 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分别量取 H2C2O4 溶液和酸性 KMnO4 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①②③所加的H2C2O4溶液均要过量
B. 实验①和②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可能是生成的Mn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
C. 实验①和②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和③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 实验①测得 KMnO4 溶液的褪色时间为40s,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KMnO4)=2.5×10-4ml•L-1•s-1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反应方程式可得5H2C2O4~2,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n(KMnO4)=4×10-3L×0.01ml·L-1=4×10-5ml,刚好与之反应的n(H2C2O4)=n(KMnO4)=1×10-4ml,若是0.1ml/L的H2C2O4溶液,所需体积为1mL,故在这三个实验中,所加H2C2O4溶液均过量,故A正确;
B.在其它条件都相同时,开始速率很小,过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说明反应生成了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其中水没有这种作用,CO2释放出去了,所以可能起催化作用的是Mn2+,故B正确;
C.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①和实验②只是浓度不同,即实验①和实验②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和③只是温度不同,所以实验②和③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C正确;
D.高锰酸钾完全反应,混合后溶液中高锰酸钾的浓度为=23×0.010ml/L,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1.7×10−4ml⋅L−1⋅s−1,故D错误;
本题选D。
6. 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
C. 在25℃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600,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D. 在25℃下,测得c(X)=0.04ml·L-1,c(Y)=0.1ml·L-1,c(Z)=0.08ml·L-1,则此时v正
【解析】
【详解】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故A正确;
B.X、Y浓度减小,为反应物,Z的浓度增大,为生成物,且最终X、Y浓度不为0,说明为可逆反应,X、Y、Z化学计量数之比为(0.1-0.05)ml/L:(0.2-0.05)ml/L:0.1ml/L=1:3:2,则反应的方程式为X+3Y⇌2Z,则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故B正确;
C.反应的方程式为X+3Y⇌2Z,平衡常数K===1600,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故C正确;
D.在25℃下,测得c(X)=0.04ml·L-1,c(Y)=0.1ml·L-1,c(Z)=0.08ml·L-1,此时Qc===160<K,则平衡正向移动,此时v正>v逆,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7. 某温度下,和的电离常数分别为和。将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Ⅰ代表溶液
B.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
C. 从c点到d点,溶液中保持不变(其中、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
D. 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恰好中和后,溶液中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电离常数HNO2大于CH3COOH,酸性HNO2大于CH3COOH;
A、由图可知,稀释相同的倍数,Ⅱ的变化大,则Ⅱ的酸性比I的酸性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
B、酸抑制水电离,b点pH小,酸性强,对水电离抑制程度大;
C、kw为水的离子积常数,k(HNO2)为HNO2的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不变;
D、体积和pH均相同的HNO2和CH3COOH溶液,c(CH3COOH)>c(HNO2)。
【详解】A、由图可知,稀释相同的倍数,Ⅱ的变化大,则Ⅱ的酸性比I的酸性强,Ⅱ代表HNO2,I代表CH3COOH,故A错误;
B、酸抑制水电离,b点pH小,酸性强,对水电离抑制程度大,故B错误;
C、Ⅱ代表HNO2,c(HNO2)c(OH-)/c(NO2-)=c(H+)·c(HNO2)c(OH-)/[c(H+)·c(NO2-)]=kw/k(HNO2),kw为水的离子积常数,k(HNO2)为HNO2的电离常数,这些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不变,故C正确;
D、体积和pH均相同的HNO2和CH3COOH溶液,c(CH3COOH)>c(HNO2),分别滴加同浓度的NaOH溶液至恰好中和,CH3COOH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多,HNO2消耗的NaOH少,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酸的稀释及图像,明确强酸在稀释时pH变化程度大及酸的浓度与氢离子的浓度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点C,要将已知的c(HNO2)c(OH-)/c(NO2-)分子和分值母同乘以c(H+),变成与kw为水的离子积常数和k(HNO2)为HNO2的电离常数相关的量,再判断。
8. 一定条件下,将和按物质的量之比充入反应容器,发生反应:。其它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反应限度增大
B.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为10/9
C. 、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时,随温度升高,的转化率降低,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的反应限度减小,A错误;
B.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不相等,平衡常数与体积有关,由于体积未知、物质的浓度未知,不能计算平衡常数,B错误;
C.、条件下,平衡时的转化率为,和按物质的量之比投入,且按反应,二者转化率相等,即的平衡转化率为,C错误;
D.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转化率增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9. 时,用溶液调节醋酸溶液的,实验测得溶液中、的分布系数与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1代表B. ,的电离常数
C. D. 溶液中始终存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已知,同时除以可得,随着pH值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增大,即随着pH的增大,增大,所以曲线2代表,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当时,,,已知pH=4.74,故,故B错误;
C.,故C正确;
D.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始终存在,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0.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图①。电解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如图②,横坐标表示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纵坐标表示电解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总体积(标准状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过程中,b 电极表面先有红色物质析出,后有气泡产生
B. a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 +2e-= 2OH-+ H2↑和 2H2O-4e-= 4H+ + O2↑
C. 曲线0~P段表示H2和O2混合气体的体积变化,曲线 P~Q段表示O2的体积变化
D. 从开始到Q点时收集到的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7g•ml-1
【答案】D
【解析】
【分析】如图装置,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可以得到, b电极为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 电极为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阳极始终是生成氧气,阴极先是铜离子生成铜,然后是溶液中的氢离子生成氢气。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b电极为阳极,阳极始终是生成氧气,A错误;
B.a 电极为阴极,先是铜离子生成铜,然后是溶液中的氢离子生成氢气,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根据分析,曲线0~P段表示O2的体积变化,曲线 P~Q段表示H2和O2混合气体体积的变化,C错误;
D.根据图②中P点收集到的是氧气体积为1.12L,对应物质的量为0.05ml,Q点收集到的是氢气和和氧气的混合气,总体积为3.36L,对应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5ml,曲线 P~Q段表示H2和O2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曲线0~Q段其中氧气和氢气都是0.1ml,则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32)g/ml÷2=17g/ml,D正确;
故选D。
11. 在T℃时,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T℃时AgCl的Ksp=4×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T℃时,AgBr的Ksp为4.9×10-13
B. 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c点到b点
C. 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
D. 在T℃时,AgCl(s)+Br-(aq)⇌AgBr(s)+Cl-(aq)的平衡常数K≈816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中c点可知AgBr的Ksp=7.0×10-7×7.0×10-7=4.9×10-13,故A正确;
B.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后,c(Br-)增大,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Ag+)减小,仍为饱和溶液,所以不可以使溶液由b点到c点,c点为过饱和溶液,故B错误;
C.图中a点对应的Qc<Ksp,则为AgBr的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
D. 反应AgCl(s)+Br-(aq)⇌AgBr(s)+Cl-(aq)的平衡常数为:K=≈816,故D正确。
答案选B。
12. 25℃时,将0.0l ml • L -1 NaOH溶液滴入20mL0.01ml·L-1CH3COOH溶液的过程中,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20,a点的纵坐标为1.0×10-12
B. b点和d点所示溶液的pH相等
C. 滴定过程中,c(CH3COO-)与c(OH-)的比值逐渐增大
D. e点所示溶液中,c(Na+)=2c(CH3COO-)+2c(CH3COOH)
【答案】D
【解析】
【详解】A、a点是0.01ml·L-1CH3COOH溶液,溶液中H+ 浓度小于0.01ml·L-1,a点水电离的H+ 大于1.0×10-12ml/L,c点水电离的c(H+)水最大,说明NaOH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x=20,故A错误;
B、b点溶液呈酸性,d点溶液显碱性,所示溶液的pH不相等,故B错误;
C、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滴定过程中,温度不变,Kw、Ka不变,不断地加碱,c(CH3COOH)一直减小,c(CH3COO-)与c(OH-)的比值逐渐减小, 故C错误;
D、e点所示溶液中,醋酸物质的量是NaOH的,由物料守恒可得c(Na+)=2c(CH3COO-)+2c(CH3COOH),故D正确;
故选D。
13. 甲烷与氧气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破坏中的化学键需吸收热量,则破坏键需吸收热量
B. 反应
C. 的能量大于和的能量总和
D. 在反应中,放出热量,有键生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1mlCH4(g)+2mlO2(g)断裂所有共价键,需要吸收2646kJ的热量;1mlC(g)+4mlH(g)+4mlO(g)结合成1mlCO2(g)+2mlH2O(g),能放出3446kJ的热量,据此回答。
【详解】A.若破坏1mlO2(g)中的化学键需吸收热量493kJ,则破坏1mlC-H键需吸收热量,A正确;
B.图中生成的水是气态,气态水转变为液态放出热量,则CH4(g)+2O2(g)=CO2(g)+2H2O(l) ΔH<-800kJ·ml-1,B错误;
C.由图可知,1mlCH4(g)和2mlO2(g)的能量大于1mlCO2(g)和2mlH2O(g)的能量总和,但1mlCH4(g)的能量不一定大于1mlCO2(g)和2mlH2O(g)的能量总和,C错误;
D.在反应CH4(g)+2O2(g)=CO2(g)+2H2O(g)中,放出热量400kJ,生成1mlH2O,有2mlO-H键生成,D错误;
故选A。
14. 利用 CH4 燃料电池电解制备 Ca(H2PO4)2 并得到副产物 NaOH、H2、Cl2,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极反应:CH4-8e-+4O2-=CO2+2H2O
B. A 膜和 C 膜均阴离子交换膜,B 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C. 可用铁电极替换阴极的石墨电极
D. a 极上通入标况下 2.24 L 甲烷,理论上产品室可新增 0.4 ml Ca(H2PO4)2
【答案】B
【解析】
【分析】CH4 燃料电池:甲烷被氧化生成CO2,则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电解池:阳极室Cl-被氧化生成Cl2,阴极室H2O被还原生成H2和OH-,据此解答。
【详解】A.a极为负极,甲烷被氧化生成CO2,可传导离子为O2-,则a 极反应:CH4-8e-+4O2-=CO2+2H2O,A正确;
B.阳极室阴离子放电,钙离子穿过A膜进入到产品室,则A膜为阳离子交换膜;原料室中钠离子穿过C膜进入到阴极室,则C膜为阳离子交换膜;磷酸二氢根穿过B膜进入到产品室,则B膜为阴离子交换膜,所以A膜和C膜均为阳离子交换膜,B膜为阴离子交换膜,B错误;
C.铁电极替换阴极的石墨电极时,铁不参与反应,阴极室仍是H2O被还原生成H2和OH-,则可用铁电极替换阴极的石墨电极,C正确;
D.a 极上通入标况下2.24 L 甲烷,根据a极反应:CH4-8e-+4O2-=CO2+2H2O,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根据电解池阳极反应式:,有0.8mlCl-被氧化生成Cl2,则有0.4ml钙离子移向产品室生成Ca(H2PO4)2,则理论上产品室可新增0.4mlCa(H2PO4)2,D正确;
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4小题,共58分)
15. 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可用活性炭还原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 N2(g)+CO2(g) 。
(1)已知:N2(g)+O2(g)=2NO(g) ΔH1=+a kJ·ml-1;C(s)的燃烧热为ΔH2=-b kJ·ml-1。
①反应 C(s)+2NO(g) N2(g)+CO2(g)的ΔH =___________kJ·ml-1(用含 a、b 的代数式表示)。
② C,N,O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③研究人员对比研究活性炭、负载钙、镧氧化物对该反应的反应活性。在三个反应器中分别加入C、CaO/C、La2O3/C,通入相同浓度的NO,不同温度下测得反应2小时时NO去除率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温度在 500℃以内,三种情况下反应的活化能最小的是___________(填“C”、“CaO/C”或 “La2O3/C”)。
(2)在 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 C 与 NO 发生反应,所得数据如表:
①由表可知7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___________。
②结合表中数据,判断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_0(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
(3)某温度下,若向2L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 和CO2发生反应:N2(g)+CO2(g) C(s)+2NO(g);其中N2、NO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图中B点v正___________v逆(填“>” “<”或“=”)。
②第10min时,外界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加催化剂
B.增大C(s)的物质的量
C.减小CO2的物质的量
D.升温
E.降温
【答案】(1) ①. -b-a ②. O、N、C ③. C、O、N ④. CaO/C
(2) ①. 1 ②. < ③. 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3) ①. > ②. AD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已知:N2(g)+O2(g)=2NO(g) ΔH1=+a kJ·ml-1,C(s)的燃烧热为ΔH2=-b kJ·ml-1,即C(s)+O2(g)=CO2(g) ΔH2=-b kJ·ml-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 C(s)+2NO(g)N2(g)+CO2(g)的ΔH =(-b-a) kJ·ml-1;
②C、N、O同周期,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至右电负性递增,故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O、N、C;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至右第一电离能有增大的趋势,但是由于N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处于半充满的较稳定状态,所以其第一电离能比O大,因此这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关系为:N>O>C,即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的顺序是C、O、N;
③据图分析,温度在 500℃以内,加入CaO/C的反应器中NO去除率最高,故温度在 500℃以内,三种情况下反应的活化能最小的是CaO/C;
【小问2详解】
①在 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 C 与 NO 发生反应,根据图表数据,由反应方程式C(s)+2NO(g)N2(g)+CO2(g)可得,平衡时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0.24-0.08×2=0.08ml,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0.08m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②结合表中数据,平衡时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0.40-0.09×2=0.22ml,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0.09m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
【小问3详解】
①由图可知,B点后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继续增加,所以B点时反应未达到平衡,且反应正向进行,所以B点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答案为:>;
②由图可知,第10min后曲线的斜率高于前10min,说明改变条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A.加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反应速率加快,故符合题意,A正确;
B.增大浓度为定值的固体碳的质量,化学反应速率不变,B错误;
C.减小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C错误;
D.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数目和百分数均增大,有效碰撞频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D正确;
E.降低温度,活化分子的数目和百分数均减小,有效碰撞频率减小,反应速率减慢,E错误;
故选AD。
16. 电子工业常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不需要的铜箔,最后得到含FeCl3、FeCl2杂质的CuCl2溶液。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下列方案,从该废液中 除去FeCl3、FeCl2杂质,制取纯净的CuCl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步操作中使用了氧化剂,下列氧化剂中一定不能使用的是_______。
A.Cl2 B.NaClO C.H2O2 D.KMnO4 E.O3
(2)②步操作中的“沉淀剂”可以是下列中的_______。
A.NaOH B.NH3·H2O C.CuO D.Cu2(OH)2CO3 E.Fe2O3
用一种你选择的沉淀剂,分步写出除去杂质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最后将滤液在HCl气流中蒸干,其目的是_______,如果将滤液直接加热蒸干,最后得到的固体可能是_______。
(4)设常温下各沉淀的溶度积近似为:Ksp[Cu(OH)2]=10-20、Ksp[Fe(OH)3]=10-38、Ksp[Fe(OH)2]=10-16;通常,人们把浓度小于10-5ml/L的离子视为“不存在”。根据所给条件,完成下列问题:
①如果该废液中CuCl2的浓度为1 ml/L,在加沉淀剂时应调节溶液的pH值范围为:_______。
②如果对废液不先用氧化剂,而是直接加入沉淀剂,带来的后果是:_______。
【答案】(1)BD (2) ①. CD ②. Fe3++3H2OFe(OH)3+3H+ CuO+2H+=Cu2++H2O
(3) ①. 抑制了CuCl2水解,且带走CuCl2受热产生的水汽 ②. Cu(OH)2(包含CuO)
(4) ①. 3≤pH<4 ②. 不能除去Fe2+或者杂质除去时CuCl2已完全沉淀而除去了
【解析】
【分析】从该废液中除去FeCl3、FeCl2杂质,制取纯净的CuCl2工艺流程如下:加入氧化剂,将氯化亚铁氧化为氯化铁,加入沉淀剂调节溶液的pH使铁离子形成氢氧化铁沉淀,过滤,滤液为CuCl2溶液,在HCl气流中蒸干得到氯化铜。
【小问1详解】
因亚铁离子和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氯离子和铁离子,6Fe2++3ClO-+3H2O=2Fe(OH)3↓+3Cl-+4Fe3+,生成氢氧化铁,引入氯化钠杂质所以不选,因亚铁离子和高锰酸钾反应+5Fe2++8H+=Mn2++5Fe3++4H2O,引入锰离子,所以不选,Cl2、H2O2、O3,氧化亚铁离子不引入杂质,所以答案选BD。
【小问2详解】
由工艺流程转化关系可知,试剂②应为调节溶液pH值,使Fe3+转化为Fe(OH)3,除去Fe3+,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可利用Fe3++3H2OFe(OH)3+3H+,加入沉淀剂使平衡右移。
A.氢氧化钠不仅和铁离子反应形成沉淀,也和铜离子反应形成沉淀,A错误;
B.氨水不仅和铁离子反应形成沉淀,也和铜离子反应形成沉淀,B错误;
C.CuO难溶于水和H+反应,CuO+2H+=Cu2++H2O溶液pH增大,使Fe3+转化为Fe(OH)3,不引入杂质,C正确;
D.Cu2(OH)2CO3难溶于水,中和H+,Cu2(OH)2CO3+4H+=2Cu2++3H2O+CO2↑,溶液pH增大,使Fe3+转化为Fe(OH)3,不引入杂质,D正确;
E.Fe2O3难溶于水,无法除去溶于中的铁离子,E错误;
故答案选CD。
选择CuO为沉淀剂,发生反应Fe3++3H2OFe(OH)3+3H+,CuO+2H+=Cu2++H2O。
【小问3详解】
氯化铜中的铜离子易水解,在干燥的HCl气流中,抑制了CuCl2水解,且带走CuCl2受热产生的水汽,故能得到无水CuCl2,如果将滤液直接加热蒸干,铜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氢,氯化氢受热挥发,最后得到的固体可能是Cu(OH)2(包含CuO)。
【小问4详解】
①Cu(OH)2的溶度积Ksp=1.0×10-20,溶液中CuCl2的浓度为1.0ml•L-1,c(Cu2+)=1.0ml•L-1;依据溶度积常数c(Cu2+)×c2(OH-)=1.0×10-20;c2(OH-)=10-20;得到c(OH-)=10-10ml/L,依据水溶液中的离子积c(H+)×c(OH-)=10-14;求得c(H+)=10-4ml/L,溶液pH=4,则Cu(OH)2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4。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ml•L-1时就认为沉淀完全,Fe(OH)3的溶度积Ksp=1.0×10-38,c(Fe3+)×c3(OH-)=1.0×10-38;c3(OH-)=1.0×10-33;求得c(OH-)=1×10-11ml/L;水溶液中的离子积c(H+)×c(OH-)=10-14;c(H+)=1×10-3ml/L,则pH=3;通过计算可知3≤pH<4能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2+的目的。
②根据以上分析,如果对废液不先用氧化剂,而是直接加入沉淀剂,带来的后果是不能除去Fe2+或者杂质除去时CuCl2已完全沉淀而除去了。
17. 滴定实验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定量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学生用的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酚酞为指示剂。
①排出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操作___________,(填序号)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②下列操作会造成测定结果(待测溶液浓度值)偏低的有___________。
A.配制标准溶液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
B.锥形瓶蒸馏水洗后直接装待测液
C.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稀盐酸溶液润洗
D.滴定到达终点时,俯视读出滴定管读数
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F.摇动锥形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瓶外
(2)常温下,用溶液滴定溶液,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B. 滴定过程中,可能存在:
C. 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为红色变为橙色
D. 若将盐酸换成相同浓度醋酸,则滴定到时,
(3)碘量法测定CaO₂•8H₂O(M=216g/ml)的纯度:准确称取2.0g产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KI固体,再酸化,充分反应。滴加淀粉作指示剂,用0.01000 ml/L的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终点溶液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重复操作2次,三次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体积为15.00mL,则CaO2•8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已知: CaO₂+2I-+4H+=Ca2++I₂+2H₂O;I₂+2 =2I-+。
【答案】(1) ①. 丙 ②. CDF (2)CD
(3) ①. 当滴入最后半滴硫代硫酸钠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为原来颜色 ②. 0.81
【解析】
【分析】利用酸碱中和滴定原理和氧化还原滴定原理设计实验进行分析探究。
【小问1详解】
①排出碱式滴定管中气泡时尖嘴略向上倾斜,则应采用操作丙;
②A.配制标准溶液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则所配标准溶液浓度偏低,滴定时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导致所测盐酸浓度偏高,A不符合题意;
B.锥形瓶蒸馏水洗后直接装待测液,锥形瓶中HCl的物质的量不变,消耗NaOH标准液体积不变,对实验无影响,B不符合题意;
C.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稀盐酸溶液润洗,盐酸被稀释浓度偏低,消耗的NaOH标准液体积减小,所测盐酸浓度偏低,C符合题意;
D.滴定到达终点时,俯视读出滴定管读数,导致所读取的标准液体积偏小,则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小,所测盐酸浓度偏低,D符合题意;
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导致滴定前读取的标准液体积偏小,则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所测盐酸浓度偏高,E不符合题意;
F.摇动锥形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瓶外,盐酸溶质有损失,消耗标准液体积减小,所测盐酸浓度偏低,F符合题意;
故选CDF;
小问2详解】
A.常温下,用0.1000ml·L−1NaOH溶液滴定·L−1HCl溶液至呈中性时,消耗NaOH溶液体积为20mL,则a=20mL,A正确;
B.由电荷守恒得,则可能存在,且此时所加NaOH溶液体积小于10mL,B正确;
C.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溶液由红色变为橙色时,pH约为3.1,不是滴定终点,C错误;
D.将盐酸换成相同浓度0.1000ml·L−1醋酸,滴加NaOH溶液至呈中性时,消耗NaOH溶液体积小于20mL,则滴定到pH=7时,a<20.00,D错误;
故选CD;
【小问3详解】
滴加淀粉作指示剂,单质碘与淀粉变蓝,用0.01000ml/L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单质碘被消耗,则终点溶液颜色变化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为原来颜色;根据得CaO₂+2I-+4H+=Ca2++I₂+2H₂O;I₂+2 =2I-+得关系式CaO2 ~ I2 ~ 2,则n(CaO2•8H2O)= n(Na2S2O3)=0.01000ml/L 0.015L= 7.510- 5ml CaO2•8H2O的质量分数为=
= 0.81%,故答案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为原来颜色; 0.81。
18. 电化学原理在能量转化,物质制备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1977年,伏打电堆的发明为电化学的创建开辟了道路。
(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阅读了相关材料后,想把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电池的负极材料应选择 ______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Ⅱ.一种以液态肼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甲所示,该电池用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以该燃料电池作为电源电解足量的饱和溶液以实现向铁棒上镀银,装置如图乙所示。
(2)a电极为燃料电池的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其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d电极应选用的电极材料为___________。(填“铁”或“银”)
Ⅲ.氰化物在工业中广泛存在于电镀、油漆、染料、橡胶等行业中,但是氰化物有剧毒,很多氰化物在加热或与酸作用后会释放出挥发性的有毒气体氰化氢。因此在含氰工业废水排放前,需要对其进行治理。在碱性条件下利用电解法除去废水中的氰化物(以代表),装置如图丙,已知石墨电极上依次发生的部分反应有:
(4)铁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5)该电解过程一般控制在之间,偏高或偏低均会引起除氰效果降低,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忽略铁电极上的其他反应,电解一段时间后,相同条件下在石墨电极处测得产生,同时在铁电极处产生气体,则氰去除率为 ___________。(氰去除率
【答案】(1) ①. 铜 ②.
(2) ①. 负 ②.
(3)
(4)
(5) ①. 偏高,可能会有在阳极参与放电,降低离子的氧化效率,偏低,可能会有转化为气体挥发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原电池中,负极会失去电子,由方程式可知,电池的负极材料应选择铜;正极会得到电子,即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得电子,生成NO和水,电极反应式为:;
【小问2详解】
N2H4在a电极上失去电子,生成氮气,则a电极为燃料电池的负极,电极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由(3)可知,a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则b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而在装置乙中,c为电解池的阳极,d为电解质的阴极,阴极得到电子,则d电极应选用的电极材料为铁;
【小问4详解】
石墨电极失去电子,为电解池的阳极,则铁电极会得到电子,为电解池的阴极,该极上水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则电极反应为;
【小问5详解】
pH偏高,可能会有在阳极参与放电,降低离子的氧化效率,pH偏低,可能会有转化为HCN气体挥发;由反应可知,每生成x mL N2,则生成n()=,则实际消耗的n(CN-)= n(CNO-)=,在铁电极处产生气体y m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将阳极上反应整合,得到阳极总方程式为:,则理论上消耗的,则氰去除率=氰去除率=。实验编号
H2C2O4 溶液
酸性 KMnO4 溶液
温度/℃
浓度/(ml·L-1)
体积/mL
浓度/(ml·L-1)
体积/mL
①
0.10
2.0
0.010
4.0
25
②
0.20
2.0
0.010
4.0
25
③
0.20
2.0
0.010
4.0
50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l·L-1
0.1
0.2
0
平衡浓度/ml·L-1
0.05
0.05
0.1
实验编号
温度/℃
起始时 NO 物质的量/ml
平衡时 N2 的物质的量/ml
1
700
0.24
0.08
2
800
0.40
0.09
重庆市长寿区八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长寿区八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docx、高二化学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长寿区八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长寿区八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