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优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优质教案,共9页。
课题名称:第二章 认识地球 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第1课时)
教学方法:探究式,小组合作式
教学目标:
1.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
2.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3.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4.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教学重点:
1.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
2.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3.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4.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教学难点:
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
展示流浪地球故事概况:展现的是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将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
尽管是科幻电影,但还是让我们牢记自己生活的美好家园—地球及孕育地球的太阳系。
观看影片、图片和文字介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PPT
2分钟
新课讲解
(内容1:地球在宇宙中)
提问:据图说出太阳系是由哪些类型的天体组成的?
强调:太阳目前很稳定
展示:太阳系构成示意图
认真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地球与太阳以及其他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
通过观察图片,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
PPT
4分钟
新课讲解
提问: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说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
展示:太阳系示意图
及脚本动画
认真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通过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PPT、
脚本动画
5分钟
新课讲解
地球是太阳系家族中八大行星之一。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两者一起组成了地月系。假如像《流浪地球》电影里所说,当太阳开始衰老时,地球的流浪之旅也要开始了,月球—我们亲密的伙伴也许将不再与我们同行。
展示:地月系示意图
学生思考并聆听
缩小尺度,了解地球和月球的关系
PPT
2分钟
讲解新课
《流浪地球》电影中提到 ,地球和人类将踏上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我们的目标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比邻星。当我们进入到比邻星恒星系统后,地球表面还能适合人类生存吗?
视频:地球具有生命的生存条件
小结: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等,地球上产生了目前所知道的唯一的高级智慧生命——人类。
学生思考并聆听
通过影片和视频,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视频
5分钟
阅读
阅读:认识宇宙
阅读
认识宇宙
课本
1分钟
布置小组活动任务
展示:中国天眼
引出小组合作学习:
下面2个任务任选一项,完成PPT,下节课小组汇报。
1.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2.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课下准备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PPT
2分钟
新课讲解
(内容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呢?
展示:人造地球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
读图,提取信息
1分钟
新课讲解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人提出过许多关于天地关系的学说,我国比较早且有代表性的是盖天说和浑天说。
展示:“盖天说”和“浑天说”。
聆听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PPT
2分钟
交流分享
人类很早就掌握了证实地球形状的一些简单证据。例如,月食时出现在月球表面的地影呈弧形,启发古人推测地球是球体。
提问:1.为什么月食时月球表面的地影呈弧形,能成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2.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地球是球体?
展示:月食示意图、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海岸观船等。
学生发言:
月食成为地球球体的证明:月面阴影是地球影子,阴影边缘是弧形,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通过阅读,介绍麦哲伦环球航行。
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海岸观船、登高望远等
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PPT
2分钟
新课讲解
提问:为什么地球是个球体,而我们看到的路是直的呢?
地球有多大呢?
展示:地球基本数据
回答问题:
地球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
PPT
3分钟
新课讲解
NASA中文公布了一张地球的素颜照,地球是个类似马铃薯那样凹凸不平的球体。可我们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全貌为什么都是个正圆球体呢?
学生发言: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只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这点儿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是十分微小的。因此,从宇宙空间看,仍可将地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
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PPT
2分钟
新课讲解
A同学:这些数字有点抽象,感受不到地球的大小。地球到底有多大呢?
B同学: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几个“速度”来“丈量”一下地球的腰围(赤道周长),看看地球到底有多大!
学生思考:比较不同交通方式不间断绕行赤道一周所需时间示意
贴近学生生活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
PPT
3分钟
总结
教师总结
学生归纳总结
2分钟
板书设计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
普通行星(太阳系中的一员)
地月系
太阳系:水、金、 地、火、木、土、 天、 海
地球和地球仪
星 星 球 星 星 星 王星 王星
地球在 其他行星系
宇宙中
特殊行星(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形状:球体---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地球的
形状和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大小
课题名称:第二章 认识地球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2、3课时)
教学方法:探究式,小组合作式
教学目标:
1.观察地球仪,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
2.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
3.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
教学重点:
1.观察地球仪,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
2.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
3.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
教学难点:
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说出划分东西半球的依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
意图
技术
应用
时间
安排
新课讲解
(内容3:地球仪)
人们将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也就是地球仪。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借助地球仪,我们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 直观演示地球运动所产生的自然现象。
学生活动:
1.参照图2-13,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 南极圈、北极、南极。算一算,赤道与北极、南极各相差多少度。
2.参照图2-19,在地球仪上找出 0°线和 180°线。说出这两条线相差多少度。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地球仪
4分钟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或经纬仪:地球仪上会有横竖垂直相交的线,就是经纬线。
观察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PPT
地球仪
3分钟
新课讲解
(内容1:纬线与经线)
布置带领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纬线和经线:
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是纬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圆弧线是经线。
在地球仪上找出纬线和经线
观察地球仪,认识纬线和经线
PPT
地球仪
3分钟
新课讲解
布置小组活动:
观察地球仪说出纬线和经线的形状、长度、相互关系和指示方向,并填写表格。
小组合作学习
观察地球仪和小组合作学习,深入认识纬线和经线
PPT
地球仪
8分钟
新课讲解
总结:纬线和经线的形状、长度、相互关系和指示方向。
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
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
PPT
地球仪
4分钟
讲解新课
(内容2:纬度与经度)
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的数目有多少条?如何区分它们?
一般地球仪上的经度标在赤道上,纬度标在180°经线上。
学生思考并回答: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的数目有无数条,通过经纬度区分。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地球仪
2分钟
讲解新课
布置小组活动:
观察地球仪说出纬度和经度的起点名称、终点名称、划分方法和变化规律,并填写表格。
小组合作学习
观察地球仪和小组合作学习,深入认识纬度和经度
地球仪和课本
10分钟
讲解新课
总结:纬度和经度的起点名称
终点名称、划分方法和变化规律。
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
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
地球仪和课本
4分钟
阅读
阅读:基多的赤道纪念碑
阅读
认识赤道
课本
1分钟
新课讲解
活动一
1.读图2-14和2-15,回答问题:
(1)说出并指出图中重要的纬线及意义。
(2)说出低、中、高纬度的范围,举例判断:低、中、高纬度。
2.(1)说出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南极圈和北极圈的纬度。
(2)指出“五带”的范围。
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观察地球仪,深入认识重要纬线和经线
10分钟
新课讲解
活动二:认识重要经线
1. 指出并说出两条相对的经线度数。
2.组成一个经线圈的经线会有什么特点?
3.读图2-19和2-20,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并指出重要的经线及意义。
(2)说出东半球和西半球所跨的经度。
思考并回答问题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PPT
10
布置作业
实践作业:
观察地球仪,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
了解作业内容,课下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10分钟
总结
教师总结
学生归纳总结
5分钟
板书设计
第二章 认识地球
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
形状:圆形 半圆
长度:不等 相等
纬线与经线
地球和地球仪
关系:平行 相交
方向:东西 南北
起点名称:赤道 本初子午线
终点名称:两极点 180°
划分方法:北纬,南纬 东经,西经
变化规律:北大北纬 东大东经
重要分界线:赤道,低中高纬度分界线,五带界线 20°W,160°E
纬度与经度
课题名称:第二章 认识地球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4课时)
教学方法:探究式,小组合作式
教学目标:
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
教学重点:
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
教学难点:
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
意图
技术
应用
时间
安排
温故知新
复习:经纬线的特点、经纬度的变化规律。
思考并回答问题。
温故知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PPT
地球仪
8分钟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如何确定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的位置
观察地球仪,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PPT
地球仪
3分钟
新课讲解
由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作经纬网。利用经纬网, 我们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地球仪上找出纬线和经线
观察地球仪,认识纬线和经线
PPT
地球仪
2分钟
新课讲解
联系生活情境:在电影院寻找位置
利用经纬网定位,就好比我们在电影院找座位。同学们,在电影院你能找到自己的座位吗?
家住长沙的李明同学要去电影院里看电影,他选的座位是第三排五号,你能帮他找到他的座位吗?
你是怎样帮他找到座位的?
思考并回答问题
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
PPT
4分钟
讲解新课
在地球仪上,我们也像在电影院找座位一样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纬线就像横排,经线就像纵列,纬度标注在相应的纬线上,经度标注在相应的经线上。
定位的步骤一:首先找到该地点穿过的纬线和经线,标出北纬(N)、南纬(S);东经(E)、 西经(W)。如何判断北纬和东经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北纬判断依据是位于0°纬线以北;另外,向北的度数越来越大就是北纬。东经判断依据是位于0°经线以东,180°以西; 向东的度数越来越大就是东经。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地球仪和PPT
5分钟
讲解新课
定位的步骤二:确定数值如果该地位于相邻两条纬(经)线之间,则应先确定两条线间的数值差,再根据该地的具体位置,估算出纬度或经度。
确定经纬度位置
观察地球仪和小组合作学习,深入认识纬度和经度
地球仪和PPT
8分钟
讲解新课
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分小组了解一个最近发生的事件。
学生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分钟
总结
教师总结
学生归纳总结
4分钟
板书设计
第二章 认识地球
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
在经纬网上定位
1.标出北纬(N)、南纬(S); 东经(E)、 西经(W)
2.确定数值:纬度、经度
3.书写:北京(40°N,116°E) 或 (北纬40°,东经116°)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精品教案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一节 认识地球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
这是一份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媒体,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