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核心素养】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课件+同步教案
苏教版(2024)五年级上册(2017)第1单元 光与色彩1 光源优秀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2024)五年级上册(2017)第1单元 光与色彩1 光源优秀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核心素养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11光源教学课件pptx、核心素养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11光源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通常我们将这种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成为光源。
思考:它们是不是光源?
自身不能发光的物体不叫光源。
月亮和镜子都是反射光。
活动一:完成活动手册第一页第2题是光源的在“□”里画“√”,不是光源的画“○”
思考:你会怎样给光源分类?
生物光源:萤火虫、海萤、电鳗等能发光的生物称为生物光源。
根据发光物体是否具有生命给光源进行分类:
非生物光源:太阳、蜡烛等光源称为非生物光源。
热光源:依靠热能发光的光源叫作热光源,如太阳、闪电、白炽灯等
根据光的发光原理给光源进行分类:
冷光源:不依靠热能就能发光的光源叫作冷光源,如萤火虫、LED 灯等。
萤火虫为何会发光? 萤火虫发出的光,是由体内一系列特殊的化学反应引起的,由于它能将全部化学能转换光能,不产生热量,因此称为冷光源。 萤火虫的特异功能是由它体内所含的荧光素、荧光酶和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荧光酶是一种蛋白质,是发光的催化剂,在它的作用下,荧光素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每氧化一个荧光素分子就发射出一个光子,因而反应所产生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身体会发光的生物称为发光生物。 动物中除了最有名的萤火虫之外,还有松球鱼、夜光蝶、海萤等;在植物方面则有夜光菌等发光生物。
自然光源:自然光源是大自然中不被人类掌控与操作、没有经过 加工和改良的光源。
根据光的来源给光源进行分类:
人造光源:人造光源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而人工 制造出来的光源。
下图中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
活动二:完成活动手册第一页第1题给这些光源分类,是自然光源的在“□”里写“1”,是人造光源的写“2”
四、观察蜡烛和钢丝发光的过程
1.观察蜡烛燃烧发光的过程
实验材料:一支蜡烛、火柴
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熄灭蜡烛,观察现象
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感到热。
蜡烛燃烧能发光,伴随着发热。
2.观察钢丝通电发光的过程
实验材料:钢丝球、导线、鳄鱼夹、沙盘、电池
实验步骤:(1)从钢丝球中抽出一根细钢丝,将两个带导线的鳄鱼夹分别 夹在细钢丝的两端。(2)将两个鳄鱼夹立在沙盘中,把其中一根导线固定在电池的 电极上。(3)用另一根导线碰触电池的另一极,观察细钢丝发光的现象。
通电时,细钢丝发热,逐渐变红发光
钢丝通电后会发光,发光的过程还伴随着发热
电灯为什么能发光 当某些物体(如铁条)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就会发红。科学家研究发现,当某些物体温度达到1700℃以上就发白光,这种状态叫白炽状态。白炽灯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当电流通过灯丝时,会产生热量,螺旋状的灯丝不断将热量聚集,使得灯丝的温度达到2000℃以上,这样灯丝就达到了白炽状态,发出很亮的光。灯丝的温度越高,发出的光就越亮。 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来看,白炽灯发光时,大量的的电能将转化成为热能,只有极少部分可以转化成有用的光能。白炽灯的功率越大,寿命就越短。因为温度越高,灯丝就越容易升华。当钨丝升华的比较细时,通电后容易烧断,从而结束灯泡的寿命。
思考:这两个实验的共同点是什么?
光源发光时是需要能量的。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科学五年级上册(2017)7 热辐射优质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核心素养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7热辐射教学课件pptx、核心素养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7热辐射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2024)五年级上册(2017)第2单元 热传递6 热对流一等奖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核心素养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6热对流教学课件pptx、核心素养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6热对流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5 热传导优质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核心素养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5热传导教学课件pptx、核心素养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5热传导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