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最新教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024)导学案整册+单元达标卷+期中、期末测试卷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精品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精品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专题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卷版doc、专题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核心素养学习目标
1.物理观念:(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3)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科学思维:通过转换法、比较法、归纳法等物理科学方法的学习,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利用音叉扬声器及身边物品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探究,演示实验与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声音的产生条件是重点;探究声音在液体中传播是难点。
知识解读易错警示示
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知识点2. 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马上消失。
(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声波的传播也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注意:有声音一定有声源在振动,有声源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知识点3. 声速
(1)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声速,声速大小跟介质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人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知识点4. 回声及其利用
(1)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2)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最少需要0.1s,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3)回声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注意!
※回声测距方法: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易错点:
易错1. 对振动停止,仍然发声的错误理解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时,发声也停止,发声停止不是“声音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物体不再发声,但物体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然在传播。例如,发令枪响后随即停止振动不再发声,过一会终点计时员能听到枪声,说明虽然声源的振动停止了,但是声音仍然在空气中传播,并没有消失。
易错2. 只要有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非所有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到。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人耳及听觉系统的局限性。
3.声音的响度必须足够大,才能引起人耳内鼓膜的振动,人才能听到声音。
4.人的听觉必须正常。
典例精讲明确考向向
考点1. 声音的产生
【例题1】清晨,一阵闹铃声将你从睡梦中唤醒,提醒你:该起床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速等于光速
【答案】A
【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3×108m/s,而声音在空气的速度约为340m/s。
A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不振动不能发声,故A正确,B错误;
C、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
D、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2. 声音的传播
【例题2】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如图所示,声音在哪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最慢( )
A.空气B.水C.尼龙D.冰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中的数据,找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规律。
由图可知,声音在冰中传播的速度每秒约3230m、在尼龙中传播的速度每秒约2600m、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每秒约1500m、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每秒约340m,说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冰和尼龙中的传播速度要大于在水(液体)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故选:A。
考点3. 声速及相关计算
【例题3】一快艇以20m/s的速度在湖面上朝着对面高山方向匀速直线行驶,在A处鸣笛后,经过4s后在B处听到对面处的高山传来的回声(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求:
(1)A处到B处的距离。
(2)4s内声波在空气中所传播的路程。
(3)A处离高山有多远。
【答案】(1)A处到B处的距离为80m;
(2)4s内声波在空气中所传播的路程为1360m;
(3)A处离高山有720m。
【解析】(1)知道快艇的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快艇4s行驶的路程,即为A处到B处的距离;
(2)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4s内声波在空气中所传播的路程;
(3)A处离高山的距离等于声音传播的路程与快艇行驶的路程和的一半。
【解答】(1)快艇的速度v1=20m/s,
由v=可知,快艇4s行驶的路程:s1=v1t=20m/s×4s=80m,即为A处到B处的距离;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2=340m/s,
由v=可知,4s内声波在空气中所传播的路程:s2=v2t=340m/s×4s=1360m;
(3)A处离高山的距离:s=(s1+s2)=×(80m+1360m)=720m。
答:(1)A处到B处的距离为80m;
(2)4s内声波在空气中所传播的路程为1360m;
(3)A处离高山有720m。
方法总结思维进阶
一、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
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
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
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
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二、对回声问题的理解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课节精练达标培优
(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根据下面给出的试题答案与解析自测自评)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立刻消失
C.敲击桌面发声,但是桌面没有振动
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 (2024湖北)宋代苏轼在《琴诗》中问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的琴声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 )
A. 琴弦B. 匣子C. 指头D. 耳朵
3.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4.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5.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图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 )
A. 25kmB. 50kmC. 75kmD. 100km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正在传声的介质处于 (填“振动”或“静止”)状态;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 (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2.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有关,还跟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______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 气体中最慢.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m/s.
3._____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又传入人耳的声音.人耳区分开回声和原声的最短时间间隔是____s.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比如:同学们听到自己在空教室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声音要洪亮,就是这个原因.
4.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铅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不接触铅笔,而保持铅笔位置不变,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这时他也听到了声音。
两次听到的声音不同,第一次听到是利用 传声,第二次听到是利用 传声。
5.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小明周末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打扰邻居他将电视机声音调得很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倾盆,雷雨中,小明看到闪电后2.5s才听到雷声,响雷处距离小明大约有 m。( QUOTE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三、实验题(每空3分,共12分)
1. 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 。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 ,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 不能传声。
(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可以 。
四、综合应用题(共28分)
1.(10分)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列举的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
(2)在长884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下隔2.43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气温约为15 C)
2. (18分)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巩固练习,文件包含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讲义+专题训练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题训练七大题型解析版docx、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讲义+专题训练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题训练七大题型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2节 密度精品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专题62密度原卷版doc、专题62密度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1节 质量精品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专题61质量原卷版doc、专题61质量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