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新教材八年级上册学案-专题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专题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原卷版) .doc
    • 练习
      专题6.3 测量物质的密度(解析版) .doc
    专题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原卷版)  第1页
    专题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原卷版)  第2页
    专题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原卷版)  第3页
    专题6.3 测量物质的密度(解析版)  第1页
    专题6.3 测量物质的密度(解析版)  第2页
    专题6.3 测量物质的密度(解析版)  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物理八年级上册(2024)第3节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优秀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2024)第3节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优秀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专题63测量物质的密度原卷版doc、专题63测量物质的密度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核心素养学习目标
    1.物理观念:
    (1)加深对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密度的物理意义的理解。
    (2) 加深对托盘天平、量筒的使用与读数的认识。
    (3)会用量筒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体积、利用天平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质量,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2.科学思维:会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会用密度公式计算密度。
    3.科学探究:能够根据实验原理,确定实验器材,会分析实验误差。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是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难点是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和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
    知识解读易错警示示
    知识点1. 测量固体的密度
    1.目的: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2.器材:天平、量筒、烧杯、水、石块、细线
    3.测量原理:。
    4.测量步骤:
    (1)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1;
    (3)用细线系住石块,将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记下总体积V2,则石块的体积V=V2-V1;
    (4)计算石块的密度:。
    注: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时,应先测量质量后测量体积,否则会因固体沾水导致测得的质量偏大。
    5.实验表格
    知识点2. 测量液体的密度:
    1.目的:测量盐水的密度
    2.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盐水
    3.测量原理:
    4.步骤:(1)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1-m2;
    (4)计算盐水的密度:;
    (5)改变盐水的质量,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5.实验表格
    注意!
    易错点:
    测量物质密度是对误差问题的认识存在的易错点
    1.对测量中,到底是所测质量正确,还是体积测量正确,分不清楚。
    2.测量操作中到底是使测量值偏大还是偏小,分析不清楚。
    3.运用定义公式分析时,不会分析。
    4.常见的情形:
    (1)在排水法测体积时,先测体积,再测质量,此时,体积测量正确,但是由于物体在排水法测体积时沾有水分,导致质量偏大,密度值偏大。
    (2)在测液体密度时,不使用“质量差法”,将液体全部导入量筒中测体积,由于有些液体粘附在容器上,导致体积测量偏小,但质量测量正确,所以密度值偏大。
    (3)比较容易吸水的物体,用排水法测体积会导致体积测量偏小,密度值偏大。相反,在水中容易膨胀的物体,会导致体积测量偏大,密度值偏小。
    典例精讲明确考向向
    考点1. 量筒的使用与读数
    【例题1】把小石块放入盛有15mL水的量筒中,测得总体积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是 mL。

    【答案】2
    【解析】由题意可知,放入石块前量筒内水的体积为15mL,由图可知,放入石块后量筒内水面上升到了17mL,因此石块的体积为
    17mL﹣15mL=2mL
    考点2. 液体密度的测量
    【例题2】小明自制了一杯橙汁,想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橙汁的密度,现有如下可以选择的操作步骤:①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②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③将橙汁全部倒入量筒,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④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⑤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为使得测量结果更准确,小明应该选择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B.②④①C.②④⑤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时,为使得测量结果更准确,可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橙汁的质量,求出量筒中橙汁的质量,根据ρ=
    求出密度,所以为使得测量结果更准确,小明应该选择的操作顺序是②④⑤。
    故选C。
    考点3. 固体密度的测量
    【例题3】为了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将它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称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上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金属块的质量是 g;把金属块放入盛有7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
    【答案】 27.2 2.72×103
    【分析】砝码与游码示数之和是天平的示数;金属块与水的体积之和与水的体积之差是金属块的体积;由密度公式可以求出金属块的密度.
    【解析】由图甲所示可知,金属块的质量m=20g+5g+2.2g=27.2g;由图乙所示量筒可知,金属块的体积V=80mL−70mL=10mL=10cm3;金属块的密度

    方法总结思维进阶
    密度测量中的误差分析
    在密度测量的实验探究中经常有密度值偏大或者偏小的分析。这类分析的理论依据是密度的定义公式:ρ=m/v。当质量的测量正确时,若体积测量时偏大,则密度偏小;反之,偏大。当体积测量正确时,若质量的测量偏大,则密度偏大;反之偏小。
    【易错易混点】
    1.对测量中,到底是所测质量正确,还是体积测量正确,分不清楚。
    2.测量操作中到底是使测量值偏大还是偏小,分析不清楚。
    3.运用定义公式分析时,不会分析。
    4.常见的情形:
    (1)在排水法测体积时,先测体积,再测质量,此时,体积测量正确,但是由于物体在排水法测体积时沾有水分,导致质量偏大,密度值偏大。
    (2)在测液体密度时,不使用“质量差法”,将液体全部导入量筒中测体积,由于有些液体粘附在容器上,导致体积测量偏小,但质量测量正确,所以密度值偏大。
    (3)比较容易吸水的物体,用排水法测体积会导致体积测量偏小,密度值偏大。相反,在水中容易膨胀的物体,会导致体积测量偏大,密度值偏小。
    课节精练达标培优
    (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根据下面给出的试题答案与解析自测自评)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用天平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
    D.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答案】A
    【解析】根据经验和减小误差的需要,实验中最合理的步骤是,先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最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用第一次测量的质量减去剩余部分的质量,就是倒入量筒中油的质量,这一过程中,倒出的多少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因此,实验过程中不必要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测量金属块密度有如下一些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
    ②向量筒倒进一些水,读出此时的体积V1;
    ③根据密度公式,算出金属的密度;
    ④用细绳系住金属块,将金属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的体积V2,则金属块的体积为V=V2-V1。他应该采取的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
    C.②④①③D.①②④③
    【答案】D
    【解析】测矿石密度的基本方法是:用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再将矿石浸没量筒内水中,读出总体积V2,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得,矿石的密度为
    所以实验顺序是:①②④③,综上所述,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小亮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该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
    A.3.0×103kg/m3、10gB.1.0×103kg/m3、20g
    C.1.4×103kg/m3、20gD.1.0×103kg/m3、10g
    【答案】B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液体体积V1=10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总1=30g,
    当液体体积V2=30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总2=50g;
    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则m总=m液+m杯,
    由ρ=可得:
    30g=ρ×10cm3+m杯﹣﹣﹣①
    50g=ρ×30cm3+m杯﹣﹣﹣②
    由①②可得:ρ=1.0g/cm3=1.0×103kg/m3,m杯=20g。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空5分,共30分)
    1.如图是测量酱油密度的过程,甲图可读出烧杯和酱油总质量,将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后,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为36.4g,乙图可读出量筒中酱油的体积。酱油的质量m= g,酱油的体积V= cm3,酱油的密度ρ= kg/m3。
    【答案】 46 40 1.15×103
    【解析】在天平的标尺上,1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0.2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2g;烧杯和酱油总质量为
    m=50g+20g+10g+2.4g=82.4g
    酱油的质量为
    m=m1﹣m2=82.4g﹣36.4g=46g
    量筒的分度值为2cm3,酱油的体积为V=40cm3;酱油的密度为
    2. 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测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端调节使天平平衡;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鹅卵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g;最后用量筒测出鹅卵石的体积如图丙,则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
    【答案】 右 52.4
    【解析】图甲中,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左边较重,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使横梁平衡。
    由图乙可知,鹅卵石的质量为
    m=50g+2.4g=52.4g
    由图丙可知,鹅卵石的体积为
    V=40mL-20mL=20mL=20cm3
    鹅卵石的密度为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40分)
    1.(15分)小洋家的茶几上有一只金属牛摆件,爸爸说它是纯铜制作的。小洋想通过粗略测量该摆件的密度来鉴定它是否由纯铜制作。小洋现在有一支量简,但金属牛摆件无法放入量筒中;他还有一个可装入该摆件的溢水杯,以及小烧杯和足量的自来水,如图,请你帮他补充完整的实验报告。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公式);
    (2)小洋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
    (3)请简要写出测量的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作m;
    ②将溢水杯装满水,使水恰好不溢出,在溢水杯口下方放烧杯;
    ③将金属牛摆件放进溢水杯;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示数记作V。
    (4)金属牛摆件密度表达式:_________(用记录的符号来表达)。
    【答案】(1);(2)天平;(3)用天平测量出金属牛的质量;将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4)。
    【解析】(1)实验室测量密度采用的是间接测量法,即测量出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密度。
    (2)图中提供了量筒可用于测量体积,根据实验原理,还需要测量质量的工具,即天平。
    (3)根据实验原理,首先利用天平测量出金属牛的质量,记作m,然后利用排水法将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示数记作V,即金属牛的体积。
    (4)由测量的数据可知,金属牛摆件密度表达式为。
    2.(15分)在测量液体和固体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A所示,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继续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a.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为116g;
    b.如图B所示,把烧杯中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为40cm2;
    c.如图C所示,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g;
    d.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 g/cm3。
    (3)小明整理器材时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小华找来一个烧杯,也测出了石块的密度,她首先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为m,然后进行了如下操作,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向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水的总质量为m1;
    ②将石块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在水面处进行标记;
    ③取出石块,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水的总质量为m2;
    ④石块密度表达式为ρ= (用m、m1、m2和ρ水表示)。由于取出石块时沾有水,导致测得的密度值 (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答案】(1)左 (2) 72 1.1 (3) 不受影响
    【解析】(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左盘轻,此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直到横梁平衡。
    (2)由图丙知,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盐水的密度为
    (3)石块的体积等于加入水的体积
    则石块的密度表达式
    石块带出水后,使得烧杯水面降低,当再次添加水时,先回复原状,在继续加水,因而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3.(10分)山西老陈醋采用82道传统固态发酵工序酿造而成,与勾兑醋有着本质的不同。小明在实践活动中调查了它们的药用价值和作用,并设计实验测定它们的密度进行比较。请帮助他完善以下实验方案。
    (1)把天平放在 上,游码调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天平的状态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直至横梁平衡。
    (2)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向烧杯中倒入适量老陈醋,测出烧杯与老陈醋的总质量;
    .将烧杯中一部分老陈醋倒入量筒中,测出老陈醋的体积;
    .用天平测出烧杯与剩余老陈醋的总质量;
    .则老陈醋的密度 (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重复上述实验步骤测出勾兑醋的密度。
    (3)请你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答案】(1)水平台;(2)向左移动平衡螺母;;(3)如解析表。
    【解析】(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调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天平的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
    (2)测量老陈醋的实验步骤:
    .向烧杯中倒入适量老陈醋,测出烧杯与老陈醋的总质量;
    .将烧杯中一部分老陈醋倒入量筒中,测出老陈醋的体积;
    .用天平测出烧杯与剩余老陈醋的总质量;
    量筒中老陈醋的质量为,所以老陈醋的密度为:。
    (3)表格中应该有测量的物理量:烧杯和老陈醋的总质量,量筒中老陈醋的体积,烧杯和剩余老陈醋的质量,求得的物理量:量筒中老陈醋的质量,老陈醋的密度。
    设计表格如下表:
    小石块的
    质量m/g
    量筒内水的
    体积V1/cm3
    水和小石块的
    总体积V2/cm3
    小石块的
    体积V/cm3
    小石块的密度
    ρ/(g▪cm-3)
    烧杯和盐水的总重量m1/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ρ/(g▪cm-3)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30
    50
    70
    液体的体积V/cm3
    10
    30
    50
    物理量
    老陈醋
    勾兑醋

    相关试卷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练习,文件包含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讲义+专题训练63测量物质的密度考点解读解析版docx、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讲义+专题训练63测量物质的密度考点解读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2节 密度精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2节 密度精品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专题62密度原卷版doc、专题62密度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1节 质量精品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1节 质量精品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专题61质量原卷版doc、专题61质量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