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后培优练第二章第二节《气温》培优训练(原卷版+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6121731/0-17251587870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后培优练第二章第二节《气温》培优训练(原卷版+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6121731/0-172515878706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后培优练第二章第二节《气温》培优训练(原卷版+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6121731/0-172515878707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2节 气温课时作业
展开1.了解天气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区别)及天气现象的具体表现。
2.了解气温概念,学习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测量,了解百叶箱的结构及在气温测量中的作用。
3.了解气温与生命活动的关系,了解气温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1.下列叙述中属于描述天气的是(▲)
①广州昨日狂风暴雨,台风肆虐 ②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季 ③北京春季多风沙,秋季凉爽 ④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下列有关天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B.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大气冷热状况
C.天气仅指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
D.目前,天气预报水平低于地震预报水平
3.下列有关气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气温是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B.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
C.我国冬季的最低气温出现在纬度最高的黑龙江省
D.气象观测时,通常把温度计放在一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
4.百叶箱内温度计的读数和百叶箱外太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计的读数相比,结果是(▲)
A.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大
B.平均值要高,数值变化大
C.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小
D.平均值要高,数值变化小
5.某日天气预报如下:①白天到夜间:晴转多云,午后有短时阵雨;②风向:偏北;风力:1级,午后加大到3∽4级;③气温:最高32℃,最低26℃.以上天气预报中提到的天气要素有 ▲ 等,其中天气的基本要素是 ▲ 。
6.如图所示为某地某日的气温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最低气温出现在 ▲ ,最高气温出现在 ▲ 左右。
(2)这一天的最高气温约为 ▲ ,最低气温约为 ▲ 。
7.某气象观测站测得某地区一天中以下几个时段的气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这一天的最大温差为 ▲ ℃,平均气温约为 ▲ ℃.
(2)已知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假如上表中的最高气温TA和最低气温TB是同一时间在A、B两地测得的数据,那么A、B两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 m(保留整数)。
8.小张要测量家里的气温,为了使测得的温度更接近实际温度,则溢度计应该偿放的位置是(▲)
A.朝南的阳台上 B.客厅里 C.朝北的后窗上 D.厨房里
9.夏天,有些大城市中最高气温不是在太阳辐射最强的正午12:00,而是在14:0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
A.城市行道树遮阴 B.城市中风速较大
C.城市中人口较多 D.地面热量传给大气有一个过程
10.暑假期间酷热难当,如果你和父母要在国内旅游避暑,最理想的避暑地点是下图中的(▲)
11.下列描述性语言中合理的有(▲)
①今天的天气很好,适合外出游玩 ②今年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气候出现异常 ③昆明四季如春,这里的气候真不错 ④早上还是晴空万里,中午却乌云滚滚,大雨倾盆,今天的气候变化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气象观测时,要把三支温度计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放在离地面约1.5m处的空旷处,箱门朝北。针对百叶箱,小明提出了许多问题,请帮助他解释:
(1)箱门朝北的原因是 ▲ 。
(2)百叶箱要求统一放在离地1.5m高处,其理由是 ▲ 。
(3)小明选择如下问题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百叶箱漆成白色?
【建立假设】 ▲ 。
【设计实验方案】 ▲ 。
【得出结论】 ▲ 。
13.【赤峰】“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现象中描述天气的是(▲)
A.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B.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C.昨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D.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14.【咸阳】根据某市天气预报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星期一气温日较差最大
B.每天最高温都出现在正午12时
C.未来七天以阴天为主
D.该市很可能是拉萨
15.【湖州】夏天烈日暴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50℃以上。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帘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研究人员选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叠型三款表面镀铝膜的汽车遮阳帘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取三辆颜色、型号相同的同款汽车,并排朝南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
②将三款汽车遮阳帘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后,关上车门,并编号。
③一段时间后,用灵敏温度计分别测量车内的温度。
(1)进行该实验的最佳时间是 ▲ (填字母)。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2)该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 ▲ 。
16.【赤峰】下表为北半球“某地多年月平均气温统计数据”,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表中数据将如图所示的气温变化曲线图补充完整。
(2)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 ℃。
(3)依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该地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 。
17.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探究活动。
【活动材料】百叶箱1个、温度计1支、手电筒1个、数据记录及绘图工具等1套。
【探究过程】
①按照气温测定要求,将温度计放到百叶箱内(温度计离地面1.5m)。
②按气温测量的一般要求,每天进行若干次观测(夜晚观测请在教师或家长指导下进行)。
③记录观测结果或绘图(注意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时间)。
④计算当日的平均气温。
【观测结果】如图甲所示为一位同学的观测结果,则这一天的最低气温约为 ▲ ℃.
【归纳分析】一天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填时间),最低气温一般。
出现在日出前后。造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拓展延伸】一年中,杭州地区的月平均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一般出现
在 ▲ 月,四季分明。
【原理应用】如图乙所示为我国A、B、C三个城市各月气温的变化曲线,其中 ▲ 城的气温变化与浙江省的气温变化最接近。三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 城。
时间
0时
2时
4时
6时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18时
20时
22时
温度/℃
12.2
10.4
9.4
11.1
12.0
17.6
18.5
22.4
20.5
18.1
14.4
13.9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0.1
-15.8
-6.0
5.8
13.9
19.7
23.3
21.6
14.3
5.6
-6.7
-16.8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第2节《气温》培优训练
学习目标:
1.了解天气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区别)及天气现象的具体表现。
2.了解气温概念,学习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测量,了解百叶箱的结构及在气温测量中的作用。
3.了解气温与生命活动的关系,了解气温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1.下列叙述中属于描述天气的是(▲)
①广州昨日狂风暴雨,台风肆虐 ②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季 ③北京春季多风沙,秋季凉爽 ④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分析】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①广州昨日狂风暴雨,台风肆虐、④“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短时间的天气变化,描述的是天气。故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2.下列有关天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B.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大气冷热状况
C.天气仅指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
D.目前,天气预报水平低于地震预报水平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天气的概念
【详解】 A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故A选项正确B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大气状况,故B选项错误C天气指气温、降水、湿度、气压等多方面,故C选项错误D目前,天气的预报水平高于地震的预报水平,故D选项错误。答案:A
3.下列有关气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气温是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B.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
C.我国冬季的最低气温出现在纬度最高的黑龙江省
D.气象观测时,通常把温度计放在一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
【答案】 B
【解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分析】题考查气温的分布及特点,牢记即可。
【详解】气温是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故A叙述正确;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B叙述错误;我国冬季的最低气温出现在纬度最高的黑龙江省,故C叙述确;气温观测时,通常把温度计放在一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故D叙述正确。故选:B.
4.百叶箱内温度计的读数和百叶箱外太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计的读数相比,结果是(▲)
A.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大
B.平均值要高,数值变化大
C.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小
D.平均值要高,数值变化小
【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百叶箱是一种安装温、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百叶箱中温度计读数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计读数相比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小,能更客观的反应气温的变化。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某日天气预报如下:①白天到夜间:晴转多云,午后有短时阵雨;②风向:偏北;风力:1级,午后加大到3∽4级;③气温:最高32℃,最低26℃.以上天气预报中提到的天气要素有 ▲ 等,其中天气的基本要素是 ▲ 。
【答案】气温、风、降水;气温
【解析】【分析】【详解】略
6.如图所示为某地某日的气温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最低气温出现在 ▲ ,最高气温出现在 ▲ 左右。
(2)这一天的最高气温约为 ▲ ,最低气温约为 ▲ 。
【答案】(1)日出前后; 下午2时 ;(2)30℃;22℃
【解析】【分析】【详解】略
7.某气象观测站测得某地区一天中以下几个时段的气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这一天的最大温差为 ▲ ℃,平均气温约为 ▲ ℃.
(2)已知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假如上表中的最高气温TA和最低气温TB是同一时间在A、B两地测得的数据,那么A、B两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 m(保留整数)。
【答案】(1)13.0; 15.0;(2)2167
【解析】【分析】【详解】略
8.小张要测量家里的气温,为了使测得的温度更接近实际温度,则溢度计应该偿放的位置是(▲)
A.朝南的阳台上 B.客厅里 C.朝北的后窗上 D.厨房里
【答案】B
【解析】分析物理情景,根据生活的经验利用所学知识做出正确选择。
【分析】本题考查了温度的判断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详解】A、朝南的阳台上由于阳光照射,温度偏高,温度不接近实际温度。选项不符合题意;B、客厅处于房子的中间位置,该处的温度能够准确反应室内温度,选项符合题意;C、朝北的后窗上,处于背阴面,温度偏低,选项不符合题意;D、厨房里由于经常做饭,使得里面的温度偏高,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9.夏天,有些大城市中最高气温不是在太阳辐射最强的正午12:00,而是在14:0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
A.城市行道树遮阴 B.城市中风速较大
C.城市中人口较多 D.地面热量传给大气有一个过程
【答案】D
【解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分析】本题考查气温的分布及特点,牢记即可。
【详解】夏天,有些大城市中最高气温不是在太阳辐射最强的正午12:00而是在午后的14:0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地面热量传给大气有一个过程,正午12时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故选:D.
10.暑假期间酷热难当,如果你和父母要在国内旅游避暑,最理想的避暑地点是下图中的(▲)
【答案】 C
【解析】在气候资料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气温曲线图的判读。看一下D地的气温分布,说出其所在的半球。
【详解】从题干中知道,旅游的时间是“中考”后,约在7月份左右,A地7月气温约28℃,B地7月气温约32℃,C地7月气温约20℃,D地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应为热带地区。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11.下列描述性语言中合理的有(▲)
①今天的天气很好,适合外出游玩 ②今年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气候出现异常 ③昆明四季如春,这里的气候真不错 ④早上还是晴空万里,中午却乌云滚滚,大雨倾盆,今天的气候变化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相对稳定,一般变化不大。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天气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分析】考查了对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言判定。根据天气和气候的特点,筛选出正确选项。
【详解】①应是今天的天气很好,②应是今年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气候出现了异常,③是对气候的描述,④根据描述,应是天气变化真大。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相对稳定,一般变化不大。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天气的突出特点是多变。故选:C.
12.气象观测时,要把三支温度计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放在离地面约1.5m处的空旷处,箱门朝北。针对百叶箱,小明提出了许多问题,请帮助他解释:
(1)箱门朝北的原因是 ▲ 。
(2)百叶箱要求统一放在离地1.5m高处,其理由是 ▲ 。
(3)小明选择如下问题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百叶箱漆成白色?
【建立假设】 ▲ 。
【设计实验方案】 ▲ 。
【得出结论】 ▲ 。
【答案】(1)避免阳光直射;(2)同一地点的同一时间,离地面高度不同,温度不同,统一到1.5m高度,既控制了变量,又便于观察 ;(3)【建立假设】可能是为了反射太阳光;【设计实验方案】取两个相同的百叶箱,一个漆成黑色,另一个漆成白色,分别放入温度计,都放在有阳光照射的相同环境下,每隔1h或2h记录一次温度,记满一天;【得出结论】黑色百叶箱中不同时刻的温度都高于白色百叶箱中的对应温度,所以黑色百叶箱容易吸收太阳光热,箱内温度更高
【解析】【分析】【详解】略
13.【赤峰】“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现象中描述天气的是(▲)
A.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B.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C.昨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D.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答案】C
【解析】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分析】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
【详解】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昨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描述的是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属于天气;“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描述的是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属于气候。故选:C.
14.【咸阳】根据某市天气预报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星期一气温日较差最大
B.每天最高温都出现在正午12时
C.未来七天以阴天为主
D.该市很可能是拉萨
【答案】A
【解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牢记即可。
【详解】读图可知:周一气温日较差最大(37-25=12℃),A正确;每天最高温都出现在约14时,B错误;未来七天以雨天为主(周三雷雨,周五中雨,周六大雨),C错误;该市不可能是拉萨,因为拉萨海拔高,气温低,一年中气温都没有这么高,D错误。故选:A.
15.【湖州】夏天烈日暴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50℃以上。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帘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研究人员选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叠型三款表面镀铝膜的汽车遮阳帘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取三辆颜色、型号相同的同款汽车,并排朝南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
②将三款汽车遮阳帘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后,关上车门,并编号。
③一段时间后,用灵敏温度计分别测量车内的温度。
(1)进行该实验的最佳时间是 ▲ (填字母)。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2)该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 ▲ 。
【答案】B
【解析】(1)要探究汽车遮阳帘是否有作用,就要采用光线比较强的中午来进行;(2)要探究汽车遮阳帘是否有作用,就要用装有遮阳帘和没有装遮阳帘的汽车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温度的不同来得出结论。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我们探究实验的能力,学习物理不仅要学习物理知识,还要学习探究实验的方法,要能够根据我们所学习的实验方法来探究我们生活中需要探究的问题。
【详解】(1)要比较遮阳帘的作用,就要采用阳光充足的地方和时间,中午的阳光比较充足;故选B.
(2)要看遮阳帘是否有作用,最好是把挂有遮阳帘的和没有挂遮阳帘的来进行比较;故答案为:没有设置不装遮阳帘的对照组。
16.【赤峰】下表为北半球“某地多年月平均气温统计数据”,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表中数据将如图所示的气温变化曲线图补充完整。
(2)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 ℃。
(3)依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该地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 。
【答案】(1)
(2)43.4℃;(3)夏季高温
【解析】【分析】【详解】略
17.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探究活动。
【活动材料】百叶箱1个、温度计1支、手电筒1个、数据记录及绘图工具等1套。
【探究过程】
①按照气温测定要求,将温度计放到百叶箱内(温度计离地面1.5m)。
②按气温测量的一般要求,每天进行若干次观测(夜晚观测请在教师或家长指导下进行)。
③记录观测结果或绘图(注意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时间)。
④计算当日的平均气温。
【观测结果】如图甲所示为一位同学的观测结果,则这一天的最低气温约为 ▲ ℃.
【归纳分析】一天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填时间),最低气温一般。
出现在日出前后。造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拓展延伸】一年中,杭州地区的月平均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一般出现
在 ▲ 月,四季分明。
【原理应用】如图乙所示为我国A、B、C三个城市各月气温的变化曲线,其中 ▲ 城的气温变化与浙江省的气温变化最接近。三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 城。
【答案】【观测结果】4;【归纳分析】14时左右;太阳高度角变化 ;【拓展延伸】7、8; 1、2【原理应用】B ;A
【解析】气温是大气的温度,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等于一天中最高气温减去一天中最低气温.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是划分气候类型的重要依据.
【分析】此题考查读气温曲线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记忆温度带的分布特点等知识,综合性较强,掌握全球气温分布特点是解题关键.
【详解】根据温度计显示数值判断最高气温为15摄氏度;一日之中,一般最高温出现在下午2点(14时)左右,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呈现全球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现象,我国处于北半球,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夏季7、8月份,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气温由南向北递减,最低气温出现在冬季,大约1、2月份,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山东省处于地球五带中的北温带地区,全年最高温出现在夏季,7、8月份,最低气温出现在冬季,1、2月份,原理应用中三幅图可看出A为热带地区,全年高温,B为温带地区,四季变化明显,C为寒带地区,全年低温.故B符合山东省的气温特点.故答案;【观测结果】4;【归纳分析】14时左右;太阳高度角变化 ;【拓展延伸】7、8; 1、2【原理应用】B ;A
时间
0时
2时
4时
6时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18时
20时
22时
温度/℃
12.2
10.4
9.4
11.1
12.0
17.6
18.5
22.4
20.5
18.1
14.4
13.9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0.1
-15.8
-6.0
5.8
13.9
19.7
23.3
21.6
14.3
5.6
-6.7
-16.8
初中科学第2节 电流的测量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a href="/kx/tb_c570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2节 电流的测量巩固练习</a>,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正确读出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八年级上册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上册<a href="/kx/tb_c569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课后测评</a>,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泰安】现象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5节 天气预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kx/tb_c9281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5节 天气预报测试题</a>,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冷锋天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