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五四制)初中历史 中国历史第三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

    (统编版(五四制)初中历史 中国历史第三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第1页
    (统编版(五四制)初中历史 中国历史第三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第2页
    (统编版(五四制)初中历史 中国历史第三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第3页
    (统编版(五四制)初中历史 中国历史第三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第4页
    (统编版(五四制)初中历史 中国历史第三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第5页
    (统编版(五四制)初中历史 中国历史第三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第6页
    (统编版(五四制)初中历史 中国历史第三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第7页
    (统编版(五四制)初中历史 中国历史第三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第8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中国历史 第三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优质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中国历史 第三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优质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实业救国,除旧迎新,不平衡,卷尾语,当堂达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2.知道近代以来中国人在衣、食、住、行生活的变化;3.分析理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和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受到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和诱导
    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后)
    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张謇,江苏南通人,1853年生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五岁入塾,十六岁中秀才。1885年张謇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人。1894年4月,张謇再次赴京参加会试,考取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创同年七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战败,边疆紧急,张曾上疏痛劾李鸿章奉行妥协政策。张謇目睹国事日非,京官疆吏不足为谋,虽科举成名,却不愿以此求官,而另走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建大生集团,主营纺织和面粉。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人们相继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回国创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阅读课本121页第一二段回答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
    “而中国作为初级产品的主要供应者就处在有利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以1903-1908年开设的厂矿最多,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为21.1家。而在大战期间,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有41.3家,1916-1919年则达到了每年124.6家。1913年工业投资额为4988万元,1920年达到15522万元。1913年机械输入总值为800万两,1921年竟达到5700万两。但这一时期发展较快的仍然是纺织、面粉、卷烟等轻工业。在此时期,由于国内市场的资金需要,中国的新式银行也得以兴起。但从1922年开始,棉纺业等行业出现了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由此终结。”
    民族工业受到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甲午中日战争到清朝末年
    根据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小组制作折线图,认识发展特点
    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
    材料: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特点:轻工业多、重工业少
    根据图文史料,认识发展特点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
    沿海、沿江多,内地少
    阅读教材,指出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
    西装、洋装、中山装、新式旗袍、……
    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
    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
    剪辫、易服、劝禁缠足;……
    鞠躬、握手礼;改称谓;新式婚丧礼节、……
    追求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变化。
    总体来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阅读教材,指出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萧条: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这节课我们在教材的引领下走进了百年前的中国,目睹了我们的前人在中西文化的碰撞的年代不断求新求变的努力。他们创办中国自己的民族工业,改变以往社会中的陈规陋习,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生产生活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中国的民族工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民族企业家们拼搏奋斗,爱国兴国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1.(泰安中考)倡导“实业救国”,并身体力行,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的实业家是( )A.张謇 B.詹天佑 C.侯德榜 D.张之洞 2.(永州中考)张謇说:“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据此判断,张謇的思想主张是( )A.商务立国 B.发展农业 C.实业救国 D.学习西方
    3.(北海中考)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人侵,近代文明也传人中国,下列不属于传人中国的近代文明是( )A.轮船、火车 B.电报、电话 C.照相机、电影 D.缠足、跪拜礼
    4.(安顺中考)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辛亥革命后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符合史实的是( )A.人们坐在家中看报纸 B.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 C.剧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D.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

    相关课件

    初中历史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完整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完整版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独裁专制登大位,维护民主共和,众叛亲离帝梦碎,军阀割据引分裂,护法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中国历史 第三册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完整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中国历史 第三册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完整版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谁来当总统,中华民国成立了,课堂小结,当堂达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