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渝中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展开(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1. 看拼音,把词语书写美观。
ēn huì qī hēi chóu xiè nán yǐ zhì xìn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是读拼音写汉字的能力。完成这一类题目时,要先把拼音读准确,根据拼音写词语,写完要再次确认写的词语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顺和笔画,不要写错别字,做到工整、规范、正确。这一道题的“惠、漆、酬、难、置、信”这些字容易错。
2. 把带点字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
镜匣[xiá jiá] 平衡[hénɡ hén] 酿酒 [niànɡ liànɡ]
繁殖[zí zhí] 自传[zhuàn chuán] 嫉妒[jí jì]
【答案】xiá hénɡ niànɡ
zhí zhuàn j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析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殖”“传”是多音字,同学们做题时要结合词语意思确定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殖:[ zhí ]生育;孳生:生~。繁~。
[ shi ]尸骨。
传[ chuán ]1.由一方交给另一方;由上代交给下代:流~。由前向后~。古代~下来的文化遗产。2.传授:师~。把自己的手艺~给人。3.传播:宣~。胜利的消息~遍全国。4.传导:~电。~热。5.表达:~神。~情。6.发出命令叫人来:~讯。把他~来。7.传染:这种病~人。8.姓。
[ zhuàn ]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多用于小说名称)。
镜匣jìng xiá:指盛梳妆用品的匣子,其中装有可以支起来的镜子。
平衡píng héng:是指惯性参照系内,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仍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绕轴匀速转动的状态
酿酒niàng jiǔ:制酒、造酒。
繁殖fán zhí:(动)生物产生新的一代个体。
自传zì zhuàn:(名)传记文的一种,叙述自己生平的著作。
嫉妒jí dù: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或者情感表达。
3.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无( )之宝 美中不( ) 相( )为( ) 奇( )异( )
应接不( ) 不可( )数 ( )( )有味 千( )万( )
【答案】 ①. 价 ②. 足 ③. 依 ④. 命 ⑤. 珍 ⑥. 宝 ⑦. 暇 ⑧. 计 ⑨. 津 ⑩. 津 ⑪. 军 ⑫. 马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补全。
无价之宝: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
美中不足: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
相依为命:互相依靠过活,谁也离不开谁。
奇珍异宝:珍异难得的宝物。
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指来人或事情多,应付不过来。
不可计数:形容数量很多。
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千军万马: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4. 词句段运用。
(1)写一句话,还可以把“医生”比喻成什么。
医生就像一缕阳光,给病重的人带来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下面语句的主要意思。
绿油油的牧草地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句话,把下面的动态画面写具体。
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填空。
足智多谋 诡计多端
刘备有_____的诸葛亮辅佐,真是如虎添翼。
【答案】 ①. 医生像天使,奉献出自己的爱心,给病人带来了温暖。 ②. 草地盛开着野花 ③. 雪花从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了下来 ④. 足智多谋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比喻句的仿写。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就是打比方。用浅显的、具体、生动的事物代替抽象的事物。比喻句由本题和喻体组成。例句中“医生”是本体,“一缕阳光”是喻体。让我们仿写的是本体“医生”像什么?除了例句给出的像一缕阳光,我们可以想象出医生还可以像很多,比如:天使、太阳、路灯等,给人们带来温暖幸福的事物。注意比喻要合理、贴切。
(2)本题考查句子的缩写。
缩句的方法:1.去掉“的”字前面的词语。2.去掉“地”字前面的词语。3.删去“得”后补充说明成分。4.删去数量短语。5.句中否定词不要去。6.抓住主干来缩简。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句。根据以上方法“绿油油的草地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压缩时去掉“的”前面的词语“绿油油的”“五颜六色的”,剩下“草地盛开着野花”。
(3)本题考查句子的扩写。
扩写句子要注意一下几点:1、要仔细阅读句子,找准扩写的重点,分清扩写的主次。重点该扩写的地方,要不惜笔墨,次要扩写的地方要一笔带过。2、扩写时补充的内容要与原文内容一致,衔接要自然、流畅。3、想象要大胆,要与众不同,努力营造新环境,创造新形象。4、要保留句子实质,不能一味地扩充而改变句子原来所要表达的意思。本题要求扩写的是动态画面部分,我们找出“飘落”是动态的画面,根据以上几点的提示,在“飘落”前面加上形容词即可。
(4)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
足智多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策。
诡计多端:诡计:狡诈的计策。端:头绪。形容阴险狡猾,坏主意多。
足智多谋是褒义词,而诡计多端是贬义词。题中形容诸葛亮的词语,应该是用褒义词来形容,而且足智多谋一词,也符合诸葛亮的身份特征,所以,应选足智多谋。
5. 回忆本册学习内容,根据要求填空。
(1)莫等闲,______,空悲切。(岳飞)
一粥一饭,______;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用纯)
(2)__________,西湖歌舞几时休?《题临安邸》
明月松间照,________。《山居秋暝》
(3)__________,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
向来枉费推移力,________。《观书有感》
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蝉》
(4)或许有人会感到______,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白鹭》
【答案】 ①. 白了少年头 ②. 当思来处不易 ③. 山外青山楼外楼 ④. 清泉石上流 ⑤. 西塞山前白鹭飞 ⑥. 此日中流自在行 ⑦. 居高声自远 ⑧. 美中不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与课文内容的掌握能力。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宋代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花白了少年黑发,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谚语,出自明末清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意思是一点点衣食都来之不易,应当经常想到物力的艰难而加以珍惜。
(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出自宋代诗人林升的《题西林壁》。意思是: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意思是: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出自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意思是: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出自南宋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意思是;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出自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意思是: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4)“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出自郭沫若的《白鹭》。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
6. 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练习。
快乐阅读吧
民间故事一般有______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比如《______》;有的故事寄托着人们______的愿望,比如《______》,就寄托着人们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答案】 ①. 相似性 ②. 金雀和树仙 ③. 朴素 ④. 巧媳妇 ⑤.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题材之一。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
民间故事一般有相似性的结构有重复段落,如《金雀和树仙》。民间经典故事口耳相传,它们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如《巧媳妇》。
漫谈地震(片断)
那么,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呢?要说明这个,应先谈一下地球的结构。地壳可以大致比作一个鸭蛋的外壳,再往里是地幔,就好像鸭蛋的蛋清;最里面是地核,好像鸭蛋的蛋黄。地震都是发生在地壳里面,地壳中的岩石受到构造力的作用被挤压而变曲,倘如这个力很大,大于岩石的强度,岩石就会断裂或破裂,这就发生地震。这个震动以波动的形式向外传播,倘如传到地面,大的震动人能感觉到,小的得用灵敏仪器才能感觉到。
7. 填空,了解地震的发生。
地震都是发生在____里面,岩石被挤压变曲就会_____,就发生地震。震动以______的形式传播,大的震动人能感觉到。
8. 阅读片段,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7. ①. 地壳 ②. 断裂或破裂 ③. 波动
8. ①. 打比方 ②. 把地球的结构说得具体、形象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由文中“地震都是发生在地壳里面。”“地壳中的岩石受到构造力的作用被挤压而变曲,岩石就会断裂或破裂。”“这个震动以波动的形式向外传播。”可知,地震都是发生在地壳里面,岩石被挤压导致岩石断裂或破裂。震动是以波动的形式传播的。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以及作用。
由句子“地壳可以大致比作一个鸭蛋外壳,再往里是地幔,就好像鸭蛋的蛋清;最里面是地核,好像鸭蛋的蛋黄。”可知,用“鸭蛋”来打比方说明地球的结构,浅显易懂,令人更加清楚明白地球的结构。
老藤椅
①婷在帮妈妈清理杂物的时候,扔掉了那把老藤椅。
②它真是太老了。那个外祖母用了很久很久的老家具。
③婷在刚有了记忆的时候,就记住了家里有这么一把老藤椅。她还记得外祖母坐在椅子上,婷坐在她的怀里,听她用浓重的乡音讲故事、唱歌谣。
④外祖母去世后,它成了妈妈的专座。
⑤在以后的日子里,婷从小学升入中学,老藤椅修了一次又一次。妈妈修得很认真,用布条儿缠,用线绳儿绑。
⑥前年夏天,老藤椅老得发出了吱吱扭扭的叹息声。妈妈请来了一位老工匠,他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拆掉了那些布条儿、线绳儿,换上了新的藤条儿,老藤椅精神焕发了。
⑦真没想到,老工匠索要的修理费,几乎可以再买一把新藤椅。但是,妈妈二话没说,慷慨应允了。
⑧那一夜,妈妈坐在老藤椅上安详地读书、看电视,那表情比买了新沙发还高兴。
⑨婷到过许多同学的家,他们的家具都在不断更新。这几年,婷的家也换了新颜。可是,她总觉得这把老藤椅与这些新家具不协调,就像在一座座美轮美奂的新楼里,还藏着一所旧房子。
⑩今天家里大扫除、大清理,婷趁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她自作主张地把老藤椅扔掉了。
⑪现在,妈妈知道了女儿擅自扔掉了她的老藤椅,她竟急得不知所措。她都来不及发脾气,就跑到楼下的垃圾站去找。
⑫啊,她看见邻居一个五岁的小女孩,把老藤椅搬到树荫下,正坐在上面看一本画报。
⑬小女孩见婷的妈妈走到她面前微笑着看她,她说:“坐在这老藤椅上,就像奶奶抱着我。”
⑭妈妈听了小女孩的话,笑得很甜。
⑮此刻,婷已经站在妈妈身边,也听到了小女孩的话。她忽然悟到妈妈为什么如此珍爱这把老藤椅。
⑯那天,婷把老藤椅擦拭干净,帮妈妈搬回了家。
(作者是金波 选自《感恩往事》)
9. 阅读短文,填空。
老藤椅是____用了很久很久的老家具。真没想到,老工匠索要的修理费,几乎可以______。婷总觉得这把老藤椅与______不协调。
10.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词语的意思。
专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慷慨应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课文围绕老藤椅写了哪些难忘的场景呢?带着这个问题默读短文,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品读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用“ ”勾出妈妈亲自修老藤椅的语句。
(2)那一夜,妈妈坐在老藤椅上安详地读书、看电视,那表情比买了新沙发还高兴。(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13. 婷忽然悟到妈妈为什么如此珍爱这把老藤椅。你悟到了吗?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生活中,你的父母也许有一样像老藤椅这样的物件。是什么呢,你是怎么理解的?用几句话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9. ①. 外祖母 ②. 再买一把新藤椅 ③. 新家具
10. ①. 专门准备的座位 ②. 大大方方地答应了
11. 老藤椅是奶奶用了很久的老家具。奶奶去世后就成了妈妈的专座,椅子坏了,妈妈自己修。修不了就请老工匠来修,工钱再贵也答应。婷觉得老藤椅与新家具不协调,趁妈妈不在家扔掉了。妈妈去垃圾站找,看到邻家小妹妹坐着才放心。婷终于明白妈妈的心思,把老藤椅搬回了家。
12. (1)在以后的日子里,婷从小学升入中学,老藤椅修了一次又一次。妈妈修得很认真,用布条儿缠,用线绳儿绑。
(2)老藤椅修好了,妈妈又能坐在椅子上看书、看电视了,心里特别开心。仿佛又能见到奶奶一样,心里很踏实。
13. 老藤椅寄托了奶奶对妈妈的爱,也寄托了妈妈对奶奶的思念。
14. 妈妈有一支钢笔,是姥姥送给妈妈的大学礼物。妈妈很喜欢它,即使钢笔掉到地上摔碎了,妈妈也只是用胶布粘起来用。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从原文“婷在帮妈妈清理杂物的时候,扔掉了那把老藤椅。它真是太老了。那个外祖母用了很久很久的老家具。”
“真没想到,老工匠索要的修理费,几乎可以再买一把新藤椅。”
“可是,她总觉得这把老藤椅与这些新家具不协调”
可以知道答案:外祖母 再买一把新藤椅 新家具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能力。
原文:“外祖母去世后,它成了妈妈的专座。”专座的意思是专门的座位。
“真没想到,老工匠索要的修理费,几乎可以再买一把新藤椅。但是,妈妈二话没说,慷慨应允了。”慷慨应允的意思是很痛快地答应了。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通读短文,可知短文围绕老藤椅主要讲了“外祖母的老藤椅”“妈妈请人修老藤椅”“妈妈找老藤椅”“帮妈妈搬回老藤椅”这几件事。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从文中寻找关键句子的能力以及理解句子的能力。
(1)妈妈亲自修老藤椅,从原文中可以知道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婷从小学升入中学,老藤椅修了一次又一次。妈妈修得很认真,用布条儿缠,用线绳儿绑。”
(2)联系上文“真没想到,老工匠索要的修理费,几乎可以再买一把新藤椅。但是,妈妈二话没说,慷慨应允了。”可以知道妈妈非常喜欢藤椅,能坐上喜欢的藤椅,会非常的开心。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联系上文“小女孩见婷的妈妈走到她面前微笑着看她,她说:‘坐在这老藤椅上,就像奶奶抱着我。’妈妈听了小女孩的话,笑得很甜。”
可以知道,妈妈对老藤椅不止是喜欢,而是老藤椅寄托了外祖母对妈妈的爱,老藤椅也代表了妈妈对外祖母的思念。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可以从生活中观察思考哪些物件是父母寄托思念的东西,比如爷爷送给爸爸的钢笔,姥姥送给妈妈的书。
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展览宣传画(见下图)。
材料二:2022年9月29日至12月9日,本次展览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主办,将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四楼历代书画厅开展。精选了北京鲁迅博物馆藏绘画作品109件/套。展品涉及吴冠中、李可染、蒋兆和、吴作人、程十发、赵延年、范曾、陈烟桥、汪韧锋、黄永玉等诸多艺术大家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创作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艺术家对鲁迅先生的敬意,也从不同视角反映了艺术家对鲁迅先生的理解。
15. 阅读上面的材料,完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公众号上面的展览讯息。
展览名称:______·鲁迅先生回顾展
展览时间:2022年9月29日至12月9日
展览地点:________________
主办单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
16. 你觉得本次展览最吸引游客的地方是什么?
【答案】15 ①. 向大师致敬 ②.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四楼历代书画厅
16. 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艺术家对鲁迅先生的敬意,也从不同视角反映了艺术家对鲁迅先生的理解。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从材料一的“展览宣传画”上可知展览名称是“向大师致敬·鲁迅先生回顾展。”
从材料二的句子“本次展览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主办,将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四楼历代书画厅开展。”可知展览地点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四楼历代书画厅。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掌握。
从材料二中的句子“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艺术家对鲁迅先生的敬意,也从不同视角反映了艺术家对鲁迅先生的理解。”可知答案。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
17. 作文
情境:班级将举办一次“‘漫画’同学”的评选活动:用文字将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特点突出的同学“画”出来,并从中评选出“最佳‘画’手”。请以《“漫画”同学》为题写一篇作文,“画”一“画”你的同学。
要求:1.人物的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有突出的特点。2.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3.不少于350字。4.文中一律不出现真实姓名,可以另编姓名代替。
【答案】范文:
“漫画”同学
我同学就像个蜡笔小新,长得特别可爱特别胖,但是他可爱的让我们大家都觉得很舒服,我们觉得很好玩
他是个“喜剧演员”,总是能用幽默的语言和表演逗笑我们。
英语课的表演就是他最好的证明,一堂课上笑得肚子疼已经成了习惯,就连老师也说他是个戏精!这节课要表演的是在公园踢足球。只见他“踢了一脚好球”,然后立马抱起自己的脚。面目狰狞,头发凌乱,蹦跶来蹦哒去,看起来像是一个脚踢伤的“疯子”。这夸张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一个个直不起腰,老师的嘴角也忍不住上扬。时间久了,自然就特别了解对方了。她呀,最令我头疼的就是容易生气。所以我经常喊她“气包子”。
除此之外他还是个笑话高手,什么话到了他耳朵里都能变成一个笑话。就说月考前一天吧,老师在讲台上讲着:“一门考好了就复习下一门,不是还有时间多的吗,不要聚在一块聊天。”老师刚说下课没多久,他就过来跟我说:“复习‘夏艺萌’!”还重点强调了“夏艺萌”。“下一门”,“夏艺萌”,还真像,哈哈!不知夏艺萌同学听到会是什么反应?不到一节课这个笑话全班都知道了,足以证明了这个笑话的魔力。
他就是一个天身的“喜剧演员”陈其磊。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
本题为写人的命题作文,以《“漫画”同学》为题写一篇作文。写自己最想介绍的同学,确定好要写的人后,注意要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他(她)的特点或品质。写作时可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性格等特点,然后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开头:开门见山或修辞式开头点题(景物环境渲染氛引出下文)。
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语文][期末]重庆市渝中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期末]重庆市渝中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渝中区2024届小升初模拟语文测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渝中区2024届小升初模拟语文测试卷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句子加工厂,快乐阅读,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重庆市渝中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渝中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看拼音,把词语写美观,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词句段运用, 快乐阅读吧, 阅读短文第①自然段,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