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获奖课件ppt
展开看视频,思考:什么是是生态脆弱区?黄土高原地区为什么生态脆弱?当地该如何发展?
生态脆弱地区一般位于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的过渡区域。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大多位于农牧、林牧、农林等复合交错带。
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脆弱生态影响区域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
1.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说明生态脆弱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综合分析生态脆弱区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提出生态脆弱区的发展方向和综合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
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
黄土高原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春季不利于地表植被的及时恢复。
夏季降水可达到年降水量的60%~75%
黄 土 高 原 地 区 处于森林向草原的过渡地带 , 植 被 多 为 次 生 灌丛、矮林,覆盖率低。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因人类活动遭到大面积破坏,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大大下降,地表受到严重侵蚀,加剧了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
黄土土质疏松,具有明显的垂直节理性,遇水易分散,抗冲、抗蚀性能弱,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植被稀疏、降水强度大、坡度大的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
西周时期,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之后不断减少,至明清时仅为8万平方千米。如山西省吕梁山唐代曾辟为林区,到明清时已破损不堪。
水土流失严重①面积广、占比大②水土流失时空分布集中
自然灾害易发自然灾害频繁,是我国多灾地区之一。洪水和暴雨还会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影响农业生产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大量肥沃的表层土,使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我国《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将耕地质量划分为10个等级。一等耕地质量最高,十等耕地质量最低。黄土高原地区耕地质量等级为七等至十等的耕地占54.76%,这部分耕地的特点是基础地力相对较差,生产障碍因素突出,短时间内较难得到根本改善。
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
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
黄 土 高 原 地 区水 土 流 失 的 治 理 ,不 仅 需 要 工 程 措施 、 生 物 措 施 , 还需 要 与 农 业 技 术 措施 相 结 合 。 重 要 的是 合 理 地 利 用 土 地资 源 , 实 行 “ 退 耕还 林 还 草 ” , 恢 复地表植被。
(1)水 土 流 失 的 治 理
工程措施在沟谷两侧的坡地实施各种工程性措施可以减轻降雨和坡面径流的侵蚀作用。
打抗滑桩、修引流渠、挖水平沟、建鱼鳞坑、修建淤地坝
生物措施提高林草覆盖率削减暴雨和径流对地表的侵蚀能力,同时通过植物根系对土壤的固结作用提高表土的抗蚀能力。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农业技术措施塬面和较陡山坡宜发展林草业,部分种植经济林果,草地保持适度放牧。
山下缓坡和沟谷发展种植业,增施有机肥实施间作套种、高沟垄作、水平阶种植等耕种手段,采用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日光温室以及喷灌、滴灌等生产和灌溉技术,增强耕地抗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结合视频及图文资料,总结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及成效有哪些?
坡地修建水平梯田(护坡)谷底淤地坝(固沟)峁顶建防护林(保塬)
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以能源开发为龙头
(3)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调整人口布局;结合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人口迁出或迁入,减轻当地生态环境的压力。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指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人地矛盾问题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岩石逐渐裸露,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演变过程。
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严重,成为我国贫困地区较集中分布的区域之一。
我国南方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恶性循环
荒漠化: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人口急剧增加,粮食需求迅速增加。这一因素促使萨赫勒地区以南的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用地之争加剧。人口过快增长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清水沟小流域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城郊东南部。西峰区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塬面坡沟兼治、山水田林路草工程综合配套、层层设防、阶阶拦蓄的原则,推进坡面、沟道综合治理,初步形成了“塬面径流拦蓄调控,缓坡沟台林草缠腰,围庄就近果园,沟底工程穿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实现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人居环境优美、村民生活富裕,完成1-2题。
1.清水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过程中层层设防、阶阶拦蓄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水土拦蓄量B.降低工程建设投入C.增加岩土体强度D.避免形成坡面径流
2.清水沟小流域治理过程中“沟底工程穿靴”的有效措施是( )A.扩大沟谷的面积B.加深沟谷的深度C.对沟谷实施加固D.美化沟谷的环境
灌丛沙堆是前进的风沙物质积聚在灌丛及其周围形成的一种地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通过人工飞播技术在下图所示沙区营造了固沙灌木林,从而形成大片灌丛沙堆。监测表明,近10年来当地灌丛沙堆的二次沙化现象有所显现。完成3-5题。
3.沙区中固沙灌木林得以存活的有利条件是( )A.多晴朗天气B.热量较充足C.风力作用弱D.土壤水分多
4.灌丛沙堆形成过程中,该区域( )A.地下水水位下降B.生物群类结构变复杂C.地表反射率增加D.土壤黏性吸附力减弱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图文课件ppt,文件包含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2单元第1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课件ppt、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2单元第1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doc、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后素养落实4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0单元第2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课件: 这是一份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0单元第2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核心素养,点击右图进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示范课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黄土高原,气候较为干旱,黄土土质疏松,地表形态沟壑纵横,黄土塬,环境破坏后难以恢复,尖锐的人地矛盾,→恶性循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