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鲁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 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分层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鲁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
    • 练习
      鲁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
    鲁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分层练习(原卷版)第1页
    鲁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分层练习(原卷版)第2页
    鲁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分层练习(原卷版)第3页
    鲁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分层练习(解析版)第1页
    鲁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分层练习(解析版)第2页
    鲁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分层练习(解析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精品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精品课后测评,文件包含鲁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鲁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下图为我国某古村落布局图,该地平均海拔约2m,分布着一些零散的小山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处相比,乙处( )
    A.易干旱B.易涝C.滑坡多发D.地势更高
    2.关于图中古村落的正确描述是( )
    A.民居朝向河流或池塘,不利于防潮B.基塘均沿河分布,有利于塘基灌溉
    C.耕地集中在东南,有利于农田管理D.公共空间位于中心,占地面积较小
    3.在滇中高原地区有许多这种形式的四合院住宅(如图)。它的正房有三间,左右各有两间耳房,临街一面是倒座(中国传统建筑中与正房相对坐南朝北的房子,又称南房),中间为住宅大门。正房、耳房均高两层,占地很小,天井围在中央,住宅外面都用高墙,很少开窗。房屋以木料制成的柱梁为支架,墙体多为夯土墙。整个外观方方整整,如一块印章,所以俗称为“一颗印”,陕西、安徽等地区也有了类似建筑。据此回答问题。
    外围高墙少窗,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①防风②防火③防盗④美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平顶土坯房是某地特色民居,屋顶没有瓦,没有屋檐。用树枝、柴草铺平,然后在其上糊一层黏土泥巴,最后再挑选黏性好的黏土加入适量的沙子,反复捶平压紧。推测该平顶土坯房民居主要分布在( )
    A.云南丽江B.黑龙江漠河C.新疆喀什D.福建厦门
    5.历史上,客家人修建的土楼除了有居住功能外,还具有的主要功能是( )
    A.安全防卫功能B.宗教信仰功能
    C.信息传递功能D.文化交流功能
    被誉为“八卦奇境,华夏一谜”的浙江省诸葛八卦村,八山环绕。村中心的“钟池”似太极阴阳图,八条小道向外辐射,整座村落有机融入周围自然环境。下图为诸葛八卦村平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关于诸葛八卦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钟池”终年不干是因为该地降水丰富
    B.依山傍水,道路沿河修建,聚落呈条带状
    C.气候夏季热湿,冬季冷干,植被丰富,四季常绿
    D.村中墙大部分为高出屋顶1m左右的马头墙,主要是为了防火
    7.诸葛八卦村的民宅多分散布局在山坡上的目的是( )
    A.便于观察敌情和防御B.减轻洪涝灾害威胁
    C.利于采光和空气流通D.减轻村落中心压力
    四川大凉山地区多高山峡谷, 雨水充沛,森林资源丰富。凉山彝族瓦板房以木板作瓦,大多位于高山或半山,依山而建。下图为彝族瓦板房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8.大凉山地区依山而建的聚落空间形态多为( )
    A.密集型B.棋盘格式
    C.分散型D.街道式
    9.瓦板房建筑最能体现的地域文化是( )
    A.因地制宜的生活智慧B.尊卑有序的价值观念
    C.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D.宏大奢华的审美情趣
    下沉式窑洞被当地人称为“地坑院”,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多分布在平坦的塬面上。地坑院的建造过程共分为四个步骤,可以简单通俗地概括为“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术”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面左图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右图为某地坑院内部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当地建造“地坑院”民居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黄土直立性好,不易坍塌B.黄土含水量大,容易挖掘
    C.地下水埋藏浅,用水方便D.降水较少,昼夜温差大
    11.下列叙述与“地坑院"分布地区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
    A.赛马、摔跤为传统体育项目B.饮食口味偏甜,偏爱煲汤
    C.豫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D.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2020年我国西南地区共有传统村落1910个,占全国总数的28.01%,是传统村落最集中的地区。图为我国西南地区传统村落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我国西南地区传统村落分布最稀疏的省区( )
    A.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B.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
    C.盆地地形,交通不便D.山高谷深,纵列分布
    13.与我国西南地区传统村落保存率呈正相关的是( )
    A.人口密度B.经济发展
    C.交通建设D.非遗规模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也各有差异。传统民居是乡村聚落中最具特色的景观。下图分别是客家土楼、四合院、傣家竹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客家土楼反映出当地自然环境( )
    A.地形平坦,森林茂密B.气候寒冷,多大风天气
    C.土质黏重,降水较多D.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15.四合院大多“坐北朝南”(大门、庭院布局在建筑物的南边),主要原因是( )
    A.南面河流湖泊密布B.南面地形平坦开阔
    C.朝南光照好气温高D.朝南土壤肥沃深厚
    16.傣家竹楼体现了人地和谐理念,具体表现在( )
    A.屋顶坡度大,利于遮阳B.结构简单,方便搬迁
    C.因地形崎岖,底层架空D.竹木结构,利于散热
    分布在云南元江河谷的土掌房,是中国最具生态价值的传统民居。土掌房内、外墙均 为厚厚的土坯墙,窗小或无窗,屋顶铺设木条和黏土,夯打严实形成平台屋顶。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使土掌房的主要功能发生了转变,部分土掌房被修缮为民宿。下图为元江河谷土掌房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土掌房聚落选址的特点是( )
    A.平缓的高原上B.元江河谷底部
    C.海拔适宜的山坡D.高山的山麓地带
    18.夯打严实形成的平台屋顶的主要功能有( )
    ① 截留雨水 ②防晒保温 ③村民活动的场所 ④ 晾晒粮食的平台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横断山脉中段的四川省乡城县河谷两岸分布着6000多座墙体为白色的方形碉房“白藏房”。白藏房主要由黏土夯筑,为典型的土木结构房屋,其建筑时间一般选择在晚秋和早春。白藏房墙体较厚,整体为梯形,外墙向内倾斜,内墙垂直,屋顶为平顶(如下图)。每年收获季节,藏族同胞会将山上的白垩土粉末化,加水搅拌成白色土浆装入酥油茶壶,从墙头向下浇灌,直到土墙变白,这被称为“白色灌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藏族同胞选择晚秋和早春建筑白藏房主要是因为( )
    A.该季节晴天少,较为凉爽,适宜劳作B.该季节空气较干燥,利于墙体晾晒和固化
    C.该季节降水较多,房屋易压紧固结D.该季节气温高,易于取土
    20.下列不是当地藏族同胞选择白垩土做原料的原因的是( )
    A.就地取材B.藏族尚白
    C.白色吸收太阳辐射多,利于夜晚保温D.白色反射太阳辐射多,利于白天降温
    21.下列关于白藏房的设计,描述合理的是( )
    A.窗户较小,有利于抵御风沙B.墙体较厚,冬暖夏凉
    C.屋顶为平顶,有利于收集雨水D.房屋上窄下宽,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浙江省长兴县泗安镇是移民城镇,不同方言的居民相互交融。不同移民群居空间和生产方式有一定差异,物资交换密切。“平阳人(来自浙江温州)住山头,河南人住田头(平原),江北人(来自江苏)在港滩”。河南话是当地的“普通话”,流通最广泛。图示意泗安镇地形。
    (1)请对泗安镇不同移民群居空间差异做出合理的解释。
    (2)分析河南话在泗安镇流通最为广泛的原因。

    相关试卷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精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精品课后测评,文件包含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练习原卷docx、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练习解析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优秀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优秀课时练习,文件包含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练习-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docx、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练习-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精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精品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时作业-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docx、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时作业-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