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九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环境污染、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
展开层级一 “必备知识”梳理
一、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1.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损失:在短期内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和[1]_________________安全,导致重大健康损害及人员伤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2.自然环境破坏:使区域自然环境的各种[2]_________________在短期内受到严重损害。3.社会影响:诱发[3]_______________事件,威胁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1.污染物跨国转移的途径
2.污染物跨国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1)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高浓度的污染物跨国传输,威胁输入国家的[7]_________________。(2)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通过[8]_______________和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方式导致的污染物跨国转移问题日渐增多。(3)污染物跨国转移导致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矛盾或[9]_________________,甚至演变成政治、经济和军事冲突,影响国家安全。
3.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1)对通过自然过程产生影响的跨国污染源采取的措施。
(2)对废弃物跨国转移、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类型的跨国污染问题采取的措施。
(3)国家之间应[14]_________________、加强合作,有利于国家安全。
三、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生态退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森林破坏、土壤侵蚀、[15]_________________、物种灭绝等。2.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导致[16]_________________服务功能逐步下降。(2)动摇国家安全的自然环境基础,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17]_________________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安全问题。3.应对措施:生态修复、建立[18]_______________等。
四、解决生态退化的措施1.实施生态修复(1)内涵: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19]_________________,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2)措施:[20]_________________和人工修复。(3)我国生态修复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21]________生态修复等。
2.建立自然保护区(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指对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22]_________________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2)保护对象:[23]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24]_________________等。 (3)保护要求。
(4)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分:[27]______区、缓冲区、实验区。(5)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①保护自然环境和[28]_________________的有效措施。②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29]__________、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层级二 “关键能力”突破
知识点1 污染物的跨国转移[命题探究]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莱茵河水环境的变迁印证了整个欧洲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这条河流从18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环境问题,20世纪50年代进一步恶化,70年代生态灾难达到顶峰。当时莱茵河被人们称为“欧洲下水道”,污染治理难度巨大。1950年7月,瑞士、法国、卢森堡、德国和荷兰共同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各国轮值,秘书长则固定是荷兰人。经过不懈治理,今天的莱茵河水质干净清澈,可直接饮用,成为世界上管理最好的一条河流。
(1)说明莱茵河水污染治理难度大的原因。(2)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秘书长为什么固定是荷兰人?(3)简述促使莱茵河恢复原有自然风貌、重现生机的具体措施。
(1)莱茵河流经国家多,治理时协调难度大;沿河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污染物排放多,易造成污染物跨国转移;下游水流平缓,河水自净能力差。(2)荷兰地处河流入海口,受污染威胁最大,所以秘书长固定是荷兰人。(3)加强全流域各国的合作,共同治理莱茵河;控制河流污染源,杜绝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进河流;拆除不合理的航行、灌溉及防洪设施,拆掉水泥护坡;加强绿化,用草木绿化河岸;对部分裁弯取直的河段重新恢复其自然河道。
[核心归纳]1.污染物跨国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1)基于自然因素发生的污染物跨国转移。
(2)基于人为因素发生的污染物跨国转移。①主要形式:主要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污染物为主。此外还包括违法走私、发达国家的污染物偷运到发展中国家等。②转移的原因。
2.污染物跨国转移的防控(1)国际合作——《巴塞尔公约》。(2)我国的防控措施。
[能力运用]考向 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2023年山东青岛模拟)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启动。为了处理这些核污染水,日本政府曾讨论过包括蒸发释放、点解排放、稀释入海、地下掩埋以及注入地层等五种处理方案,但最后选择了排入大海。据此完成第1~2题。
1.日本政府最后选择将核污染水排海,其主要原因是该方案( )A.投入少 B.技术要求低C.耗时短 D.安全系数高2.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极易引发国际争端,其主要原因是( )A.福岛及其周边海域将遭受二次伤害B.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物质无法完全消除C.核污染将随洋流蔓延至太平洋沿岸国家D.海洋物种减少导致海洋产业链发展受阻
解析:第1题,与蒸发释放、点解排放、稀释入海、地下掩埋以及注入地层等五种处理方案相比,核污染水直接排入大海投入少,降低处理成本。第2题,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放射性物质,随北太平洋暖流蔓延至太平洋沿岸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引发国际争端。
(1)与1986年相比,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范围内( )A.分散林地和农场的面积缩小B.生物生存环境的连通性下降C.热带雨林景观的完整性提高D.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2)图中国家公园内退化斑块的景观类型可能是( )①灌丛草地 ②草甸沼泽 ③落叶阔叶林④常绿硬叶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核心归纳]1.常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能力运用]考向1 生物多样性及物种保护
(2023年辽宁本溪模拟)海南长臂猿(如图所示)是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物种,至20世纪70年代末,海南长臂猿仅存不到10只。为保护海南长臂猿,海南于1980年建立霸王岭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提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2021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海南长臂猿得到有力保护,现有5个家庭群,总数超过30只。据此完成第1~2题。
1.至20世纪70年代末,海南长臂猿仅存不到10只,最可能是因为( )A.水土流失严重 B.自然灾害频发C.遭遇病毒感染 D.雨林遭到砍伐2.设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对海南长臂猿的保护主要体现在( )A.种群数量增加,已摆脱灭绝风险B.进行人工繁殖,丰富物种基因库C.保护雨林系统,改善栖息地环境D.维护生态安全,限制天敌的发展
解析:第1题,至20世纪70年代末,人类大量砍伐和开垦雨林,导致海南热带雨林面积锐减,海南长臂猿生存空间变小,食物来源减少,加之非法捕杀盗猎,使得海南长臂猿数量急剧下降。第2题,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设立有利于保护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改善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环境,使其种群数量有所增加,但目前数量仍较少,仍处于濒危状态,尚未摆脱灭绝风险。人工繁育受当前技术条件及海南长臂猿自身习性的限制;国家公园致力于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提高物种自身生存能力,不应限制海南长臂猿天敌的发展。
考向2 自然保护区建设3.(2023年河北保定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查干湖位于吉林省西部,湖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00~500毫米,年均蒸发量为1 140~1 270毫米,秋冬春三季风力均比较强劲,风速约13米每秒,水草丰美,栖息着上百种鸟类,蒙古族古老的渔猎文化传承至今。1962年霍林河修建了几座大型水库,查干湖的主要补给水源逐年减少,到1974年,湖泊干涸。查干湖处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水源的丧失引发环境要素连锁变化,使查干湖成为危害当地的“害湖”。1976年,当地政府(前郭县)动员民众,修建了一条“草原运河”——引松人工河,水的滋养,使查干湖恢复了“天然宝库”的美称;2007年,查干湖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甲为查干湖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图,图乙示意引松工程。
材料二 查干湖是吉林省著名的渔业生产基地,尤其以“胖头鱼”最为著名,该鱼喜静水环境,其每年的产量约占整个渔场的60%。“胖头鱼”肉质细腻,鱼头还富含卵磷脂,深受孕妇、儿童及老年人喜爱。近年来经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远销省内外,因此成为查干湖的地理标志产品。
(1)说明查干湖水源枯竭导致湖泊服务功能降低的具体表现,并指出人们选择人工修复而不是自然修复的原因。(2)查干湖自然保护区分为三个功能区,请阐述核心区的主要功能。(3)提出查干湖周边地区长远发展的方向。
【答案】(1)具体表现:湖泊调节能力降低,干旱频率增加或降水变率大;湖底裸露出盐碱滩,加剧风沙侵蚀,危害农田、草原和村舍;湖泊供给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渔业资源遭受灭顶之灾,已严重威胁渔民及农牧民的生存。原因:查干湖地处农牧过渡带,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水源断绝后,湖泊大面积萎缩,难以自我修复,人工修建引水工程,可更快修复湖泊生态系统,事实证明效果良好。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篇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9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讲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篇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9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讲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基础必备知识,提素养关键能力,目录索引,森林破坏,自然灾害,可再生资源,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生态恢复,消除或减少人为干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编第十八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编第十八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土地荒漠化,长期渐进,生态退化的影响,更新障碍,二实施生态修复,人类活动,解题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8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1节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8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1节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