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全卷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将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计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会出现排卵功能紊乱等症状,卵巢是指下图中的(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图中,①输卵管、②卵巢、③子宫、④阴道。
【详解】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图中,①输卵管、②卵巢、③子宫、④阴道,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 正在读初中的小宇在整理房间时,翻到自己小学的毕业照。他对比近期刚照的照片,发现进入青春期的他和同学们都“变了”。请问小宇和同学们“变了”体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
①身高突增②生殖器官开始形成③出现第二性征④男女生体形变得相同
A. ①③B. ①②C. ③④D. 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性器官开始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的分泌使得青春期的男性、女性出现第二性征,如男生出现喉结、阴毛、腋毛、胡须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并首次出现遗精;女孩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出现月经等。
【详解】①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正确。
②生殖器官出生时已经形成,不属于青春期特点,错误。
③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性器官开始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的分泌使得青春期的男性、女性出现第二性征,正确。
④男女生体形变得不同,如女生乳房增大等,错误。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3. 庄浪苹果具有果肉质地细脆,硬度大,果实着色好等特点,营养价值高。下表中的营养物质与其缺乏症对应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1)人体对维生素需求量很小,但它们对各项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甚至出现病症。
(2)无机盐在人体内含量不多,但对人体的作用非常重要。
【详解】A.缺乏维生素A时,易患夜盲症、干眼症、脱屑,故A错误。
B.缺乏含铁的无机盐易患贫血症,故B错误。
C.缺乏含碘的无机盐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故C错误。
D.缺乏维生素C时,易患坏血病,抵抗力还会下降,故D正确。
故选D。
4. 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可以阻挡或黏住空气中的灰尘,说明鼻腔能( )
A. 温暖空气B. 湿润空气C. 清洁空气D. 顺畅通气
【答案】C
【解析】
【分析】鼻腔中生有鼻毛可以阻止灰尘和病菌的入侵,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作用;鼻腔内表面的黏膜能分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湿润;鼻腔中黏膜有毛细血管可以起到温暖气体的作用。
【详解】A.鼻腔内的黏膜和血管可以加热吸入的冷空气,但题目中提到的“鼻毛和黏液阻挡或黏住空气中的灰尘”与温暖空气的功能不直接相关,A不符合题意。
B.鼻腔内的黏膜确实可以分泌黏液,这些黏液有助于湿润吸入的空气,但同样,这与鼻毛和黏液阻挡灰尘的功能不直接相关,B不符合题意。
C.鼻毛和黏液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阻挡和黏附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从而防止它们进入肺部。这是鼻腔作为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的重要功能,C符合题意。
D.虽然鼻腔的结构确实有助于顺畅通气,但鼻毛和黏液阻挡灰尘的功能与顺畅通气不直接相关,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某同学在食用了路边摊食物后,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医生检查后说他患上了急性肠胃炎。医生的判断依据之一,是他的血常规报告中数量(含量)过高的指标是( )
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血红蛋白
【答案】B
【解析】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功能;防御和保护功能。
【详解】AD.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称为贫血,AD错误。
B.白细胞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作用。当人体某处发炎时,白细胞会穿透毛细血管壁,聚集在伤口处吞噬病菌。因此,如果体内的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B正确。
C.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C错误。
故选B。
6. 下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中血管有房室瓣B. 与乙相比,丙的管壁较厚
C. 乙和丙都是静脉D. 血液在丁处能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D
【解析】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甲是流出心脏的血管是动脉,乙是动脉血管,丙是静脉血管,丁是毛细血管。
【详解】A.甲是流出心脏的血管是动脉,动脉血管中没有有房室瓣,故A错误。
B.乙是动脉血管,丙是静脉血管,与乙相比,丙的管壁较薄,故B错误。
C.乙是动脉血管,丙是静脉血管,故C错误。
D.丁是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故D正确。
故选D。
7. 长时间看手机、打游戏等,容易导致眼睛近视。患近视眼后( )
A. 晶状体曲度过大B. 眼球前后径过短
C. 成像于视网膜后方D. 要配戴凸透镜矫正
【答案】A
【解析】
【分析】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详解】长时间、近距离的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近视需要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8. “有声红绿灯”在城市的推广,方便了视障人士的出行,盲人朋友可以借助听觉通过不同声音来辨别红绿灯情况。在此过程中,听觉感受器位于( )
A. 听小骨B. 鼓膜C. 耳蜗D. 半规管
【答案】C
【解析】
【分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耳郭,收集声波;外耳道,将声波传至鼓膜;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听小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咽鼓管,连通鼓室和鼻咽部;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听神经,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详解】A.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A不符合题意。
B.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B不符合题意。
C.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C符合题意。
D.前庭和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与听觉的形成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19分)
9. 天水麻辣烫火了,与之一起火的,还有天水麻辣烫的“灵魂伴侣”——庄浪粉条!小宇自制的麻辣烫很成功,获得家人的一致好评。下图甲为粉条中的淀粉在消化道逐步分解的过程示意图,图乙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淀粉的分解过程中,过程B进行的主要场所是图乙中的______(填序号),在其内消化液的作用下,淀粉最终被分解成[a]______。
(2)小宇喜欢在麻辣烫中放豆皮,豆皮中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初步消化的场所是图乙中的______(填序号),其在小肠中被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_____。
(3)麻辣烫又油又辣,麻辣上瘾。图乙中①是______,其分泌的胆汁能使麻辣烫中的油脂变成微小颗粒。
【答案】(1) ①. ⑥ ②. 葡萄糖
(2) ①. ③ ②. 氨基酸
(3)肝脏
【解析】
【分析】(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图乙中,①肝脏、②胆囊、③胃、④胰腺、⑤大肠、⑥小肠。
(2)食物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最终在小肠内,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小问1详解】
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过程B进行的主要场所是图乙中的⑥小肠。
【小问2详解】
蛋白质消化是从③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小问3详解】
图乙中①是肝脏,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使麻辣烫中的油脂变成微小颗粒,具有乳化脂肪的作用。
10. 体外膜肺氧合器将人体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氧合器为其补充氧后,送回患者体内,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流经氧合器后,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氧合器起到了人体内______(填器官名称)的功能。
(2)经氧合器后回到人体心脏的血液,再经______(填“体循环”或“肺循环”)到达脑。
(3)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人脑中调节心跳的神经中枢是______。在心脏的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该结构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4)“雾化治疗”是将药物雾化后,通过呼吸道送入人体的一种给药方式,以该方法进入人体的药物,最先出现在心脏的______(填序号)。
【答案】(1)肺 (2)体循环
(3) ①. 脑干 ②. 能够防止血液倒流
(4)③
【解析】
【分析】图中的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
【小问1详解】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血液流经氧合器后,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氧合器起到了人体内肺的功能。
【小问2详解】
血液经氧合器后回到人体心脏的左心房,再经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到达脑,即经氧合器后回到人体心脏的血液,再经体循环到达脑。
【小问3详解】
脑干中有许多能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人脑中调节心跳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在心脏的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房室瓣,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
【小问4详解】
“雾化治疗”是将药物雾化后,通过呼吸道送入人体的肺,再经肺静脉最先出现在心脏的③左心房。
11.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典型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下图为一个健康人血液中的物质经过肾单位的途径,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能完整表示健康人体内的葡萄糖经过肾单位的途径是______。
(2)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一方面,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肾小球的______功能受损,出现蛋白尿;另一方面,持续的高血糖超出了______重吸收原尿中葡萄糖的极限,出现糖尿的症状。
(3)糖尿是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之一,主要原因是胰岛分泌的______的量不足,使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的能力减弱,一部分血糖就会进入尿液,形成糖尿。
【答案】(1)② (2) ①. 滤过##过滤 ②. 肾小管
(3)胰岛素
【解析】
【分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小问1详解】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过滤)作用,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图中能完整表示健康人体内的葡萄糖经过肾单位的途径是②。
【小问2详解】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一方面,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肾小球的滤过(或过滤)功能受损,出现蛋白尿;另一方面,持续的高血糖超出了肾小管重吸收原尿中葡萄糖的极限,出现糖尿的症状。
【小问3详解】
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糖尿是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之一,主要原因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的量不足,使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的能力减弱,一部分血糖就会进入尿液,形成糖尿。
12. 当膀胱中的尿量达到一定量时,会刺激膀胱内壁,进而引起排尿反射。下图为健康成年人排尿反射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在完成排尿反射时,②是______,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其支配的肌肉组成[⑤]______。
(2)从反射类型来看,新生婴儿的排尿反射属于______反射。健康成年人的排尿过程还需要位于______中的神经中枢参与,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活动。
(3)某患者由于意外受伤出现尿失禁现象,导致能产生尿意,但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则该患者受伤部位可能是图中的______(填序号)。
【答案】(1) ①. 传入神经 ②. 效应器
(2) ①. 简单非条件## ②. 大脑##大脑皮层
(3)⑦
【解析】
【分析】图中,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脊髓中的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⑥上行传导纤维束、⑦下行传导纤维束。
【小问1详解】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所以②是效应器,其中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其支配的两组肌肉组成⑤效应器。
【小问2详解】
新生婴儿的排尿反射依次经过图中的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脊髓中的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此反射属于非条件(简单)反射。健康成人的排尿过程,除了上述结构外,还需位于大脑皮层中的神经中枢参与,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活动。
小问3详解】
某人由于脊髓某个部位意外受伤而导致能产生尿意(说明脊髓的神经中枢可以通过⑥上行传导纤维束将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但不能控制排尿(说明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无法传递给效应器),故该患者的受伤的部位可能是图中的⑦下行传导纤维束。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计15分)
13. 小宇产生疑惑:“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增加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产生的”,于是他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反复吸气和呼气,观察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的变化情况(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丙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______中的二氧化碳。
(2)操作者吸气时,应该关闭______活塞,打开______活塞。(两空均填“A”或“B”)
(3)一段时间后,甲瓶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无变化,原因是______。
(4)一段时间后,乙瓶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明显变浑浊,原因是______。
(5)一段时间后,甲瓶中澄清石灰水无变化,乙瓶中澄清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______。
(6)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组织细胞利用氧气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并随血液运输,在肺内透过______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过程排出体外。
【答案】(1)空气 (2) ①. B ②. A
(3)吸入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
(4)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增加的二氧化碳是人体代谢产生的
(6)毛细血管
【解析】
【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小问1详解】
丙瓶内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小问2详解】
装置甲的作用是验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装置乙的作用是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对比甲乙装置内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从而得出结论,所以吸气时,应打开A,关闭B,呼气时打开B,关闭A。
【小问3详解】
一段时间后,乙瓶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明显变浑浊,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丙瓶中氢氧化钠吸收了,吸入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
【小问4详解】
由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一段时间后,乙瓶澄清石灰水明显变浑浊。
【小问5详解】
由(2)知,吸气时,应打开A,关闭B,使空气通过甲装置,空气中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甲瓶中澄清石灰水无变化;呼气时打开B,关闭A,使呼出气体进入乙装置,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随着呼气排出体外,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乙瓶中澄清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增加的二氧化碳是人体代谢产生的。
【小问6详解】
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14. 酸雨的酸性程度可用pH值来表示,一般来说,pH值越小,酸性就越大。为了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以醋酸为原料,配制了pH为6、5、4的三种“模拟酸雨”,实验过程如下(提示:清水的pH为7):
Ⅰ.取四个培养皿,标记为甲、乙、丙、丁,在每个培养皿的底部各放两张湿润的餐巾纸。将80粒大小一致的小麦种子随机均分为四组,每组20粒,均匀摆放在四个培养皿的餐巾纸上,同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
Ⅱ.每天在甲培养皿中喷洒一定量的清水,在乙、丙、丁培养皿中分别喷洒等量pH值为6、5、4的“模拟酸雨”。
Ⅲ.记录和观察小麦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1)在甲、乙、丙、丁四组实验中,对照组是______组,变量是______。
(2)每组选用20粒小麦种子而不是1粒的目的是______。
(3)在每组培养皿中都放入等量的小麦种子,四组培养皿都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其目的是保证______的唯一性。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pH值减小,小麦种子的萌发率逐渐__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酸雨______小麦种子的萌发。
(5)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______(填“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等酸性物质造成的。
(6)大量燃烧煤、机动车尾气排放均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酸雨的产生,作为中学生的你应当怎么做?______(答出1条即可)。
【答案】(1) ①. 甲 ②. 模拟酸雨的酸性##模拟酸雨的pH值
(2)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变量 (4) ①. 降低##减少 ②. 抑制
(5)二氧化硫 (6)绿色出行等
【解析】
【分析】(1)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中燃烧的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的氮氧化物,都会造成酸雨。
(2)对照实验就是为了防止其他因素的影响或,再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它除了原实验本身改变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最后与原实验所得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异同,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
【小问1详解】
本实验的变量是模拟酸雨的酸性,甲培养皿喷洒的是清水,作用是与其它两组形成对照。因此,在甲、乙、丙、丁四组实验中,对照组是甲组,变量是模拟酸雨的酸性。
【小问2详解】
1粒种子偶然性太大,20粒可以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准确性,因此每个培养皿不用1粒小麦种子而用20粒小麦种子。
【小问3详解】
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此,在每组培养皿中都放入等量的小麦种子,四组培养皿都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其目的是保证变量的唯一性。
【小问4详解】
分析中数据可知:pH值=6,种子发芽率为87% ;pH值=5,种子发芽率为63%;pH值=4,种子发芽率为47%。随着pH值减小,小麦种子的萌发率逐渐降低,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酸雨抑制小麦种子的萌发。
【小问5详解】
由分析可知,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物质造成的。
【小问6详解】
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燃烧含硫量高的煤、机动车尾气排放等,因此,作为中学生可以做的是:出行最好采用绿色出行方式,比如步行、骑自行车、坐公交等。选项
营养物质
缺乏症
A
维生素A
骨质疏松症
B
含铁的无机盐
地方性甲状腺肿
C
含碘的无机盐
夜盲症
D
维生素C
坏血病
组别
溶液pH值
种子发芽率
甲
7(清水)
98%
乙
6
87%
丙
5
63%
丁
4
47%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共8页,总分10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