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第10章第1练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规律(含详解)
展开1.(2023·江西萍乡市期中)电鳐是一种放电能力很强的鱼类,它借助头侧与胸鳍间发达的卵圆形发电器官,产生最高达到200 V的电压,其放电电流可达60 A,有海中“活电站”之称。某电鳐每秒能放电150次,其放电情况可近似如图所示。则1 s内该电鳐放电的电荷量大约为( )
A.300 C B.180 C C.60 C D.30 C
2.某一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AB段(曲线)所示,以下关于导体的电阻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对应的电阻为12 Ω
B.B点对应的电阻为40 Ω
C.工作状态从A变化到B时,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1 Ω
D.工作状态从A变化到B时,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9 Ω
3.(2024·浙江省模拟)在我国偏远乡村的电路上常用熔断保险丝。当电路中有较大电流通过时,保险丝会快速熔断,及时切断电源,保障用电设备和人身安全。经测量,有一段电阻为R、熔断电流为2 A的保险丝。若将这段保险丝对折后绞成一根,那么保险丝的电阻和熔断电流将变为( )
A.eq \f(1,4)R,4 A B.eq \f(1,2)R,4 A
C.eq \f(1,4)R,0.5 A D.eq \f(1,2)R,1 A
4.(2023·重庆市七校联考)如图甲所示为一款儿童电动汽车,该款电动汽车的部分参数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机的输入功率等于54 W
B.电源规格中的45 A·h,A·h是电功的单位
C.电机在正常工作时突然被卡住不转动,此时通过电机的电流会超过2 A
D.电机线圈的电阻为6 Ω
5.(2020·全国卷Ⅰ·17)图(a)所示的电路中,K与L间接一智能电源,用以控制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UC。如果UC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b)所示,则下列描述电阻R两端电压UR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6.(2023·湖北恩施市模拟)如图所示为示波器衰减电路的示意图,ab之间为信号电压的输入端,cd为衰减电路的输出端,P是和衰减旋钮固连在一起的开关,R1、R2、R3、R4为四个定值电阻,当P接通1时电压没有被衰减,当P分别接通2、3、4时电压被衰减10倍、100倍、
1 000倍(即输出电压变为输入电压的0.1、0.01、0.001),若某个示波器的衰减电路中,R4=
1 Ω,不计导线电阻,则其他电阻的阻值分别为( )
A.R1=900 Ω,R2=90 Ω,R3=9 Ω
B.R1=999 Ω,R2=99 Ω,R3=9 Ω
C.R1=10 Ω,R2=100 Ω,R3=1 000 Ω
D.R1=1 000 Ω,R2=100 Ω,R3=10 Ω
7.(多选)如图为某控制电路的一部分,已知AA′的输入电压为24 V,如果电阻R=6 kΩ,R1=6 kΩ,R2=3 kΩ,则BB′可能输出的电压是( )
A.12 VB.8 V
C.6 V D.3 V
8.(2024·浙江省模拟)如图所示,某扫地机器人电池容量为9 000 mA·h,额定电压为8 V,额定功率为24 W,为延长锂电池寿命,当剩余电量为总容量的20%时就需要充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扫地机器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eq \f(1,3) A
B.扫地机器人的电阻为eq \f(8,3) Ω
C.扫地机器人充满电后一次工作时间约为2.4 h
D.扫地机器人充满电后一次工作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约为30 W·h
9.(多选)(2023·福建省厦门一中模拟)如图所示,把两只完全相同的表头进行改装,已知表头内阻为100 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甲图可知,该表头满偏电流Ig=2 mA
B.甲图是改装成的双量程电压表,接b时量程为9 V
C.乙图中R1=eq \f(10,9) Ω,R2=10 Ω
D.乙图中R1=5 Ω,R2=45 Ω
10.(多选)(2023·广东汕尾市期末)已知在相等亮度下,白炽灯消耗的电能是荧光灯的5倍,是LED灯的15倍。在额定电压220 V下工作的白炽灯、荧光灯和LED灯,如果要求荧光灯和LED灯发光亮度与100 W的白炽灯相同,则( )
A.可选用eq \f(20,3) W的LED灯
B.通过LED灯的电流为eq \f(1,33) A
C.在60 s内通过LED灯的电荷量为eq \f(20,11) C
D.在相同时间内,电流对荧光灯做的功是白炽灯的5倍
11.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灯L1、L2、L3为三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灯泡L1的电流为灯泡L2电流的2倍
B.灯泡L1的电阻为7.5 Ω
C.灯泡L2的电阻为12 Ω
D.灯泡L3两端的电压为1.5 V
12.(2024·山东省模拟)如图所示是一提升重物用的直流电动机工作时的电路图。电动机内电阻r=0.8 Ω,电路中另一电阻R=10 Ω,直流电压U=160 V,理想电压表示数UV=110 V。
(1)求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2)求输入电动机的电功率;
(3)若电动机以v=1 m/s匀速竖直向上提升重物,求该重物的质量。(g取10 m/s2)
13.(2023·重庆市巴蜀中学模拟)P1和P2是材料相同、上下表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导体,P1的上、下表面积大于P2的上、下表面积,将P1和P2按如图所示方式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P1和P2的体积相同,则通过P1的电流大于通过P2的电流
B.若P1和P2的体积相同,则P1的电功率大于P2的电功率
C.若P1和P2的厚度相同,则P1和P2内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相等
D.若P1和P2的厚度相同,则P1两端的电压大于P2两端的电压
第1练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规律
1.D [根据题图可知,该电鳐放电1次所需的时间为t=eq \f(1,300) s,放出的电荷量为q0=It=60×eq \f(1,300) C=eq \f(1,5) C,则1 s内该电鳐放电的电荷量大约为q=nq0=150×eq \f(1,5) C=30 C,故选D。]
2.B [B点时导体电阻为RB=eq \f(UB,IB)=eq \f(6,0.15) Ω=40 Ω,故A错误,B正确;A点时导体电阻为RA=eq \f(UA,IA)=eq \f(3,0.1) Ω=30 Ω,工作状态从A变化到B时,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ΔR=RB-RA=10 Ω,故C、D错误。]
3.A [根据R=ρeq \f(l,S)可知,对折后电阻为R′=ρeq \f(\f(1,2)l,2S)=eq \f(1,4)R,而两段最大电流为2 A的保险丝并联,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2Imax=4 A,故选A。]
4.C [由参数可知,电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2 A,额定电压为12 V,所以电机的输入功率为P=UI=24 W,故A错误;A·h是电荷量的单位,故B错误;由参数可知,电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2 A,若电机在正常工作时突然被卡住不转动,此时通过电机的电流会超过2 A,故C正确;根据题意,由于电机为非纯电阻电路,则电机线圈的电阻小于6 Ω,故D错误。]
5.A [电阻R两端的电压UR=IR,其中I为线路上的充电电流或放电电流。对电容器,Q=CUC,而I=eq \f(ΔQ,Δt)=Ceq \f(ΔUC,Δt),由UC-t图像知,1~2 s内,电容器充电,令I充=I;2~3 s内,电容器电压不变,则电路中电流为0;3~5 s内,电容器放电,则I放=eq \f(I,2),I充与I放方向相反,结合UR=IR可知,电阻R两端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图像与A对应,故选A。]
6.A [当P接通4时,输出电压变为输入电压的0.001,即eq \f(R4,R1+R2+R3+R4)=eq \f(1,1 000),解得R1+R2+R3=999 Ω,当P接通3时,输出电压变为输入电压的0.01,即eq \f(R3+R4,R1+R2+R3+R4)=eq \f(1,100),当P接通2时,输出电压变为输入电压的0.1,即eq \f(R2+R3+R4,R1+R2+R3+R4)=eq \f(1,10),只有A均满足要求,故A正确,B、C、D错误。]
7.ABC [若两开关都闭合,则电阻R1和R2并联,再和R串联,UBB′为并联电路两端电压,UBB′=eq \f(\f(R1R2,R1+R2),\f(R1R2,R1+R2)+R)UAA′=6 V;若S1闭合,S2断开,则R1和R串联,UBB′′=eq \f(R1,R1+R)UAA′=12 V;若S2闭合,S1断开,则R2和R串联,UBB′″=eq \f(R2,R2+R)UAA′=8 V;若S1、S2都断开,则电路断路,UBB′=24 V,故选A、B、C。]
8.C [扫地机器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I=eq \f(P,U)=eq \f(24,8) A=3 A,A错误;扫地机器人是非纯电阻用电器,根据题中条件无法计算扫地机器人的电阻,B错误;根据题意有q=9 000 mA·h=
9 A·h,扫地机器人充满电后一次工作时间约为t=eq \f(q,I)×80%=eq \f(9,3)×0.8 h=2.4 h,C正确;扫地机器人充满电后一次工作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约为E电=Uq×80%=57.6 W·h,D错误。]
9.BC [由题图甲可知Ig=eq \f(U,Rg+R)=eq \f(3,100+2.9×103) A=0.001 A=1 mA,接b时量程为U′=Ig(Rg+R+R′)=0.001×(100+2.9×103+6×103) V=9 V,故A错误,B正确;在题图乙中,改装为I1=10 mA=0.01 A电流表时,并联电阻的分流电流为I′=I1-Ig=10 mA-1 mA=
9 mA=0.009 A,分流电阻的阻值为R1+R2=eq \f(IgRg,I′)=eq \f(0.001×100,0.009) Ω=eq \f(100,9) Ω,改装为I2=100 mA=0.1 A电流表时,可得分流电阻的阻值R1=eq \f(IgRg+R2,I2-Ig),联立解得R1=eq \f(10,9) Ω,R2=10 Ω,故C正确,D错误。]
10.ABC [由题意可得,相等亮度下,白炽灯的额定功率是LED灯额定功率的15倍,则P白=15PLED,所以要使LED灯发光亮度与100 W的白炽灯相同,则可选用LED灯的功率为PLED=eq \f(1,15)×100 W=eq \f(20,3) W,A正确;由公式P=UI得,通过LED灯的电流为ILED=eq \f(PLED,U)=
eq \f(\f(20,3),220) A=eq \f(1,33) A,B正确;在60 s内通过LED灯的电荷量为Q=ILEDt=eq \f(1,33)×60 C=eq \f(20,11) C,C正确;由题意可得,相等亮度下,白炽灯的额定功率是荧光灯额定功率的5倍,则P荧=eq \f(1,5)P白,由W=Pt可得,在相同时间内,电流对荧光灯做的功是白炽灯的eq \f(1,5),D错误。]
11.D [灯泡L2、L3串联,灯泡规格相同,故电压U2=U3=1.5 V,由题图乙读出其电流I2=I3=0.20 A,灯泡L1的电压U1=3.0 V,由题图乙读出其电流I1=0.25 A,所以eq \f(I1,I2)=1.25,故A错误,D正确;灯泡L1的电阻R1=eq \f(U1,I1)=12 Ω,故B错误;灯泡L2的电阻R2=eq \f(U2,I2)=7.5 Ω,故C错误。]
12. (1)5 A (2)550 W (3)53 kg
解析 (1)由电路中的电压关系可得电阻R的分压UR=U-UV=50 V
通过电阻R的电流IR=eq \f(UR,R)=5 A
即通过电动机的电流IM=IR=5 A
(2)电动机的分压UM=UV=110 V
输入电动机的电功率
P入=IMUM=550 W
(3)电动机的发热功率
P热=IM2r=20 W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P出=P入-P热=530 W,又P出=mgv
解得m=eq \f(P出,gv)=53 kg。
13.B [P1和P2是串联在电路中的,所以通过P1的电流总等于通过P2的电流,A错误;由电阻定律可得R=ρeq \f(L,S)=ρeq \f(L2,V),则若P1和P2的体积相同,上、下表面积越大的电阻的阻值越大,根据P=I2R,由于通过P1的电流总等于通过P2的电流,则电阻越大的电功率越大,所以P1的电功率大于P2的电功率,B正确;根据I=nqSv,若P1和P2的厚度相同,由于P1和P2的面积S不相等,故P1和P2内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不相等,C错误;由电阻定律可得R=ρeq \f(L,dL)=eq \f(ρ,d),若P1和P2的厚度相同,则P1和P2的阻值相同,由于P1和P2是串联关系,所以P1两端的电压等于P2两端的电压,D错误。]
最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42讲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练透):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42讲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练透),文件包含第42讲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练透教师版docx、第42讲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练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练习[23]第8章第1讲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规律(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练习[23]第8章第1讲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规律(含解析),共6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5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5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