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二年级语文上册13 寒号鸟 精华版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126325/0-17252451295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2024)二年级语文上册13 寒号鸟 精华版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126325/0-172524512961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2024)二年级语文上册13 寒号鸟 精华版教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126325/0-172524512965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2024)二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
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寒号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寒号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化自信:请学生借助拼音识字,把词语读准确。
语言运用:学会本课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10个字。
思维能力:体会动作行为动词的意思,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恰当,精妙生动。
审美创造: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课前解析】
关注课题:《寒号鸟》这课可以借助名字“寒号鸟”,让学生猜想一下这是一种什么动物,从而让学生了解其实它并不是鸟,它的真名叫复齿鼯鼠,白天待在巢内,黄昏或夜间出来活动,生来比较怕冷,尤其在冬天的夜晚,常常发出类似于哭叫的声音,所以才有这样的一个名字。
关注课文:本文共九个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结构清晰。本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寓言故事。文中寒号鸟和喜鹊的两次对话反映了各自的性格,读起来富有节奏,生动有趣。
关注插图:课文第一幅插图中喜鹊忙着衔树枝做窝,寒号鸟却躺在崖缝里休息。第二幅图寒冬腊月,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寒号鸟却已冻死在崖缝里。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学习多音字“号、当”,可以通过组词或者辨别字义的方法加以区分。会认字可以利用图片、联系生活体验理解字义等方法。也可以调动已有识字经验、形近字比较、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识字。会写字八个左右结构、一个半包围结构、一个上下结构的字,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
关注词语:重点理解“得过且过”的含义,可以联系寒号鸟对于做窝的态度理解成语的意思。除此之外还要重点掌握“得”字短语的使用方法,“得”字前面是形容词,“得”字后面是补语。
【教学目标】
1.认识“堵、缝、衔”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脚、道”等10个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重点)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造成喜鹊和寒号鸟不同结局的原因。(重点)
3.能用带“得”字的短语。
4.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难点)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堵、缝、衔”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脚、道”等8个字,积累数量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寒号鸟和喜鹊的生活环境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中有很多种鸟,你知道哪些呢?(出示课件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寒号鸟》这篇文章,(板书课题:寒号鸟)学生齐读课题。
2.出示寒号鸟资料。(出示课件3)
寒号鸟,也叫复齿鼯(wú)鼠, 生活在海拔1200米左右的树林里。在高大乔木树上或陡峭岩壁裂隙石穴里筑巢。
3.学多音字“号”。
本文中在词语“寒号鸟”和“哀号”出现,理解“哀号”的意思,“号”就是叫的意思,可以和以前学习的第四声“口号、学号”比较学习。学生再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按要求朗读课文。(出示课件4)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出示课件5)
2.出示生字,指名拼读。(出示课件6)
(1)学生开火车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2)提示:“号、当”是多音字,注意发音正确。“衔、劝、趁”是前鼻音,“缝、朗、将、狂”是后鼻音。
(3)全班齐读。
(4)学习多音字“当”:“当”在本课中读四声,学生易读成一声,可提供字典义项,引导学生据义定音;也可通过组词对比读,增强语感,如“当然、应当”“当作、恰当”。
(5)识字游戏。(出示课件7)
三、再读文本,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8)
课件出示相关提示,学生根据提示默读课文。
本文的主人公是 和 。喜鹊住在 ,而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 。
(2)指名填写空格处。
(3)提出要求: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画出关键句。
预设: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关键句是“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2.理清文章脉络。(出示课件9)
说一说:课文第( )自然段到第( )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了”的事;( )自然段是写“冬天到了”的事;( )自然段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3.同桌间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四、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学习第1自然段,图文结合理解语句。
(1)讲解住所: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说一说喜鹊和寒号鸟分别住在哪里?学生汇报,老师根据汇报出示图画。
图文结合,理解文段。根据图画,明确住所,喜鹊的家在大杨树上,寒号鸟的家在崖缝里。引导学生观察寒号鸟和喜鹊的住处。(出示课件10)
(2)从图上看这对邻居的家有什么不同?
寒号鸟的住处是随便找的石缝,不够保暖;喜鹊的窝是自己筑巢,很暖和。
2.学习2~4自然段:冬天快要到了。(板书:冬天将到)
(1)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喜鹊和寒号鸟分别是怎么做的?(出示课件11)
(2)引导学生品读,体会喜鹊的勤劳。
出示句子: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
①圈画出“一早”,说一说这体现出了喜鹊的什么特点?
预设:喜鹊出去劳作的时间很早。
②要求:圈画出喜鹊的动作,读一读,说一说,从中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喜鹊呢?
预设:喜鹊做窝非常艰辛,抓紧时间做窝,毫不懈怠。说明喜鹊非常勤劳。(板书:喜鹊:做窝)
③角色扮演,教师采访“喜鹊”。
问题预设:你为什么不多睡一会,一大早就起来东寻西找啊?
喜鹊可能飞过哪些地方?如何寻找的?
这么暖和的天气,为什么不多和小伙伴们玩一会儿?
衔枯草多麻烦,现在住的窝不是很好嘛?
(3)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品读,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出示课件12)
出示句子:寒号鸟却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指导朗读,在喜鹊最忙碌的时候,寒号鸟是怎样做的?读句子,把感受最深的词语读出来。
预设:“却”——和喜鹊的勤劳形成鲜明的对比。“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说明它天性懒惰、得过且过。(板书:寒号鸟:睡觉)
(4)过渡:看到自己的邻居每天玩,喜鹊是怎么劝它的?它听了吗?分角色朗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看看寒号鸟的命运。(出示课件13)
(5)课件出示喜鹊和寒号鸟的第一次对话,学生分角色朗读。(出示课件14)
①交流思考:喜鹊在劝寒号鸟做窝的时候,是带着什么语气来劝的?寒号鸟又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回答的呢?
预设1:关心、担心、急促。
预设2:懒洋洋。
②小组合作,练习对话。
一个人当喜鹊,一个人当寒号鸟,一个人说旁白。朗读指导:练习中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喜鹊的话急促一些,担心一些,读出真诚的语气,寒号鸟的话音要拖得长一些,读出不耐烦的语气。
点拨:寒号鸟“躺在崖缝”这个动作,表现出了它的懒惰。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初步了解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观察生字结构。(出示课件15)
(1)课件出示本课写字表中的生字,指名学生读。
(2)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并汇报。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却”并讲述要点。(出示课件16)
3.学生描一写二,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对于书写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笔画、笔顺的指导。
4.同桌互评,对于写的不好的笔画及时进行改正。
六、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17)
2.课堂小结。(出示课件18)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只懒惰的寒号鸟和一只勤快的喜鹊,会认会写了一些生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揭晓寒号鸟的命运。
3.课后作业。(出示课件19)
(1)你都知道哪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说一说。
(2)搜集有关时间变化的词语。背一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将、纷”2个字,理解“得过且过”“哆嗦”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得”的用法并运用。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说一说,本课这个故事里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冬天来临之时分别是怎么做的?(出示课件20)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学习第5~7自然段:冬天说到就到。
(1)读5-7自然段。看看冬天到了,喜鹊和寒号鸟分别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21)
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喜鹊很温暖,因为有窝,勤快。)
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只打哆嗦。(寒号鸟冻得直打哆嗦,因为没有做窝,懒惰。)
(2)过渡:冬天到了,喜鹊看到寒号鸟还是没有做窝,喜鹊是怎么劝它的?它听了吗?分角色朗读课文第5-7自然段,边读边继续看寒号鸟的命运。(出示课件22)
(3)课件出示喜鹊和寒号鸟的第二次对话,学生分角色朗读。(出示课件23)(板书:两次劝告)
①教师范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提示:读喜鹊的话时语气加重,读出语重心长的语气,表现出喜鹊的苦口婆心;读寒号鸟的话时,要读出不屑、懒洋洋的语气。“伸伸懒腰”中的“伸”字叠用,表示语气的加强,体现了寒号鸟的懒惰。(板书:喜鹊:真诚)
②引导学生学习“得过且过”。
教师释义:“得过且过”是说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这里指寒号鸟一天天混日子。(板书:寒号鸟 晚上:发誓 白天:懒惰)
过渡:那么,寒号鸟有没有听喜鹊的话?我们继续往下看。
2.学习8~9自然段:寒冬腊月。
读8-9自然段。看看寒冬腊月里,喜鹊和寒号鸟分别有怎样的命运?(出示课件24)(寒号鸟被冻死了,因为没有做窝,懒惰)(板书:冻死)
3.聚焦结局,体会寓意。
(1)想一想: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出示课件25)
预设1:喜鹊很勤奋,看得远。冬天快到的时候,它就已经在给自己做窝。
预设2:寒号鸟懒惰,不听劝告,得过且过,所以被冻死了。
(2)看到故事的结局时,你有什么感受?结合课文说一说。
预设1:我懂得了不能像寒号鸟那样得过且过。
预设2:我们要像喜鹊那样看得远,做得早。
预设3:美好生活需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懒惰散漫就什么也得不到。(板书:现在懒惰 将来难过)
三、指导书写,练习写字
教师指导书写“将、纷”两个生字,提示书写要点。(出示课件26、27)
学生自主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抄写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并选用其中的词语写句子,同桌交流。
四、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1.结构梳理。(出示课件28)
2.课文小结。(出示课件29)
本课是一篇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喜鹊提前准备,到了冬天睡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每天得过且过,最后冻死了。告诉我们:美好的生活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懒惰散漫就什么也得不到。
3.课堂演练。(出示课件30)
4.课后作业。(出示课件31)
学了《寒号鸟》一课,谈一谈你的感受和收获。把这个故事演一演,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1.找出描写季节变化的语句,以此为节点弄清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2.角色对比,通过对比寒号鸟和喜鹊对做窝的不同态度、不同表现和不同结果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3.抓住角色特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由于寒号鸟与喜鹊这两个角色截然不同,因此,在朗读时语气应不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寒号鸟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寒号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2页。
这是一份语文寒号鸟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趣味猜谜,导入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巩固字词,夯实基础,观察比较,写好汉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