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 同步练习+单元测试卷全册
生物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四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作用优秀同步测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四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作用优秀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34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作用教师版docx、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34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作用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2·山东)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机制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冷环境下,参与体温调节的传出神经中既有躯体运动神经,也有内脏运动神经
B.寒冷环境下,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使代谢活动增强,产热增加
C.炎热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增多,从而增加散热
D.炎热环境下,若呼吸运动频率和幅度增加过高且持续过久,可导致内环境pH上升
2.(2022·浙江)大雪纷飞的冬天,室外人员的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体温调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舒张以增加产热
B.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反射性地收缩以减少散热心
C.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物质分解产热
D.寒冷环境中,体温受神经与体液的共同调节
3.(2022高三下·金华模拟)体温发热可分为三个时期,即体温上升期、持续发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温上升期,温觉感受器兴奋进而出现寒战
B.持续发热期,可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C.持续发热期,不能采用加盖棉被的方法降温
D.体温下降期,会出现产热与散热不相等的现象
4.(2022·天河模拟)健康成年人每日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维持相对平衡。其中水的排出主要取决于自身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则下列现象中可以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的是( )
A.饮大量清水之后
B.刚刚献血之后
C.饮用5%葡萄糖溶液(等渗)之后
D.静脉输入0.9%生理盐水之后
5.(2022·郑州模拟)给甲组大鼠注射药物W,乙组大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甲组大鼠血糖浓度上升﹐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加﹐乙组大鼠无显著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药物W有可能破坏了甲组大鼠胰腺中的胰岛A细胞
B.甲组大鼠肾小管中原尿的渗透压高于正常水平可导致尿量增多
C.大鼠尿液中的葡萄糖可使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
D.可给甲组大鼠注射胰岛素来帮助确认血糖上升的可能原因
6.(2022高二下·河南期中)慢跑是一种强身健体,比较适合大众的有氧运动方式,长时间慢跑身体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慢跑中人体的热量主要来自肝脑等器官中细胞的代谢产热
B.慢跑中胰岛素分泌增多,肝糖原分解加快、非糖物质转化增多
C.慢跑中机体汗腺分泌活动增强,大量出汗,散热量增加
D.慢跑后应补充大量的水分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平衡
7.(2022高二下·兴宁期中)如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环境温度维持25℃时,单位时间内机体产热量基本不发生变化
B.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C.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加大了
D.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与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有关
8.(2022·湛江模拟)肾上腺素既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也是某些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这种神经递质可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内脏及皮肤血管收缩、心跳加速,汗腺分泌量增多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可能受神经的支配
B.神经元分泌肾上腺素的过程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C.肾上腺素作为激素作用的范围较广泛、反应速度较缓慢
D.肾上腺素可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的变化
9.(2022·深圳模拟)正常人过量摄取葡萄糖时,机体启动的调节机制有: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兴奋通过迷走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胃肠相关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存在神经—体液调节
B.上述启动机制是血糖平衡调节的正反馈调节过程
C.①、②和③过程均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①、②和③过程说明机体的调节通路是多途径的
10.(2022·汕头模拟)2022女足亚洲杯的决赛中,中国女足在连失两球的不利局面下,以3:2逆转战胜韩国女足,夺得亚洲杯冠军。以下有关女足运动员生命活动的调节正确的是( )
A.球员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类物质的转化
B.球员上场前即使没有尿意也可能去排尿,这是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C.球员比赛中因紧张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D.球员比赛后肌肉酸痛是因为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使内环境pH下降
11.(2022·梅州模拟)第24届冬季奥运会于2022年2月4日-2月20日在中国北京举行。我国健儿顽强拼搏、创造历史获得9枚金牌。下列关于奥运健儿们在比赛过程中生理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500米短道速滑冲刺时,机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心跳加速
B.花样滑冰时,受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等的共同调控
C.单板滑雪大跳台时,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使兴奋增强
D.运动员在赛场感受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12.(2022·广州模拟)肾上腺素可以作为激素,也可以作为神经递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素可以由肾上腺分泌,也可以由神经元分泌
B.肾上腺素可以短距离扩散传递信息,也可以通过体液长距离运输发挥作用
C.肾上腺素的合成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由不同细胞产生的肾上腺素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上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同
13.(2022·佛山模拟)正常人一天的尿量约为1.5~2.5L,尿崩症患者一天排尿达到4L以上。尿崩症可能由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也可能是因为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前者称为中枢性尿崩症,后者称为肾性尿崩症,可通过禁水加压素试验(长时间禁水后注射抗利尿激素)对两者进行鉴别。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尿崩症患者除尿多外还伴有极度口渴的症状
B.中枢性尿崩症可能是因为下丘脑或垂体异常导致
C.肾性尿崩症患者在禁水加压素试验中尿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D.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在禁水加压素试验中尿液渗透压明显升高
14.(2022高二下·嫩江月考)医院里给患者输入氧气时,往往要在输入的氧气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达到刺激呼吸中枢的目的,这属于( )
A.激素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15.(2022高二下·长春月考)下列关于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作用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也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下丘脑含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等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产生的兴奋可传递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
二、综合题
16.(2022·湖南)当内外环境变化使体温波动时,皮肤及机体内部的温度感受器将信息传入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产热和散热反应,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1)炎热环境下,机体通过体温调节增加散热。写出皮肤增加散热的两种方式。
(2)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时的温度即体温调定点,生理状态下人体调定点为37℃。病原体感染后,机体体温升高并稳定在38.5℃时,与正常状态相比,调定点 (填“上移”“下移”或“不变”),机体产热 。
(3)若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损毁,机体体温不能维持稳定。已知药物A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现获得A的结构类似物M,为探究M是否也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将A、M分别用生理盐水溶解后,用发热家兔模型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结论。
②由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
③由甲、乙、丙、丁四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
17.(2022·汕头模拟)适量饮水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观点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水量2500mL左右,除去食物中含有的水分外,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天至少需要喝水1200mL。下图表示水代谢的调节过程:
(1)由图可知,当 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时,可以促进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ADH(抗利尿激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向垂体后叶中的神经分泌末梢发出冲动,促进垂体后叶释放少量ADH,通过血液运输到 (填靶器官),促进对水的重吸收,导致排尿量减少。上述调节过程体现了抗利尿激素作用方式的 的特点(至少答出两点)。
(2)当血液中的水增加时,会导致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减少对冲动的发放频率,从而减少垂体后叶中神经分泌末梢对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该过程的调节机制是 调节;下丘脑在此过程中发挥了 作用。
(3)某同学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控制饮水,这种做法不利于身体健康。试从内环境稳态的角度分析原因 。
18.(2022·龙江模拟)2022年2月8日,中国选手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中为中国代表团摘得第三枚金牌。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比赛过程中,机体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使产热量增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受 (用箭头和腺体名称表示)调控。机体的产热量不会无限增大,总是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维持体温稳定的意义是 。
(2)比赛过程中,会大量出汗及尿量减少,导致尿量减少的原因是 。
(3)比赛过程中,由于消耗了大量葡萄糖,运动员的血糖会暂时性升高,这主要是胰高血糖素作用于 (靶器官)的结果,此时 的分泌增加,通过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使血糖维持相对稳定。
(4)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心跳加快,这主要是肾上腺分泌的 增加所致。比赛结束后运动员的心跳并未立即恢复正常状态,根据体液调节的特点,分析其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体温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和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量,同时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多,该过程的传出神经中既有躯体运动神经,也有内脏运动神经,A正确;
B、寒冷环境下,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使代谢活动增强,产热增加,B错误;
C、炎热环境下,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多,从而增加散热,C错误;
D、人体内环境中含有能维持酸碱平衡的缓冲对,维持pH的相对稳定,炎热环境下,若呼吸运动频率和幅度增加过高且持续过久,也不会导致内环境pH上升,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体温调节过程:在寒冷环境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通过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和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量,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多,增强细胞代谢等过程维持体温恒定;在炎热环境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增加血流量和汗腺分泌增强,来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1)人体细胞内环境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之间,血浆的pH值能够稳定与含有各种缓冲物质有关,如HCO3-、HPO42-等离子;
(3)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与Na+和Cl-有关。
2.【答案】A
【知识点】体温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在寒冷环境下,骨骼肌和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量,A错误;
B、在寒冷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减少散热,B正确;
C、在寒冷环境下,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以促进物质分解产热,C正确;
D、在寒冷环境下,体温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体温调节过程:在寒冷环境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通过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骨骼肌和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量,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多,增强细胞代谢等过程维持体温恒定;在炎热环境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增加血流量和汗腺分泌增强,来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3.【答案】A
【知识点】体温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体温上升期,冷觉感受器兴奋并将兴奋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从而使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出现寒战,A错误;
B、持续发热期,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为了使体温下降,可采用增加散热的方式,因此可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以增加散热,B正确;
C、持续发热期,为了使机体体温下降,需要设法增加散热,而采用加盖棉被的方法不能达到增加散热的目的,因为加盖棉被不利于散热,C正确;
D、体温下降期,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即此时出现产热与散热不相等的现象,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体温调节过程:在寒冷环境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通过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骨骼肌和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量,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多,增强细胞代谢等过程维持体温恒定;在炎热环境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增加血流量和汗腺分泌增强,来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4.【答案】B
【知识点】水盐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饮用大量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A错误;
B、大量失血后,机体血量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液减少,B正确;
C、5%的葡萄糖是等渗溶液,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抗利尿激素的量基本不变,C错误;
D、饮用大量等渗的盐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抗利尿激素的量基本不变,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5.【答案】A
【知识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水盐平衡调节;血糖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给甲组大鼠注射药物W,甲组大鼠血糖浓度上升﹐药物W有可能破坏了甲组大鼠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使得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无法下降,A错误;
B、甲组大鼠肾小管中葡萄糖含量增加,原尿的渗透压高于正常水平,导致重吸收水减少,可导致尿量增多,B正确;
C、斐林试剂可以用来鉴定尿中的葡萄糖,呈砖红色沉淀,C正确;
D、可给甲组大鼠注射胰岛素来帮助确认血糖上升的可能原因,若注射胰岛素使血糖下降,则药物W很可能破坏了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减少,D正确。
故选A。
【分析】1、胰岛素作用: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成甘油三酯;另一方面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变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2、还原糖(葡萄糖、半乳糖、麦芽糖、乳糖等)中的醛基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能将氢氧化铜中的Cu2+还原成Cu+,从而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3、水盐平衡调节:
6.【答案】C
【知识点】体温平衡调节;水盐平衡调节;血糖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慢跑中人体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中细胞的代谢产热,A错误;
B、慢跑中由于血糖不断被消耗,血糖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使肝糖原分解加快、非糖物质转化增多,从而维持血糖相对稳定,B错误;
C、慢跑中机体产热增加,为了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汗腺分泌活动增强,机体大量出汗,以增加散热量,C正确;
D、慢跑后身体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若只补充大量水分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因此应补充淡盐水,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体温调节:
2、胰岛素作用: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成甘油三酯;另一方面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变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7.【答案】B
【知识点】体温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环境温度维持25℃时,单位时间内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基本不发生变化,维持相对稳定状态,A正确;
B、时间在t3以后,散热量减少,同样产热量也减少,但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使得体温维持相对稳定,B错误;
C、从时间t1到时间t2,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由于机体与环境的温差变大,散热增加,C正确;
D、时间t2以后,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则散热量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体温调节过程:在寒冷环境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通过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骨骼肌和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量,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多,增强细胞代谢等过程维持体温恒定;在炎热环境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增加血流量和汗腺分泌增强,来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8.【答案】D
【知识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根据题干可知,肾上腺素也是某些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故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可能受神经的支配,A正确;
B、神经元分泌肾上腺素的方式为胞吐,胞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C、激素作用的范围较广泛、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较长,C正确;
D、突触后膜受肾上腺素作用,发生的信号转变是“化学信号→电信号”,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兴奋的传导和传递:(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协助扩撒),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协助扩撒),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递下去,且为双向传递。(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胞吐)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9.【答案】B
【知识点】血糖平衡调节;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解析】【解答】A、②过程中体现了神经支配相关腺体的分泌活动,③过程体现神经支配腺体释放激素,而后通过激素进一步调节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这说明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存在神经—体液调节,A正确;
B、因为胰岛素引起的血糖水平下降会减弱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即血糖平衡调节中存在负反馈调节过程,B错误;
C、①血糖升高可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②血糖升高的刺激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下丘脑兴奋可通过迷走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活动;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胃肠相关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也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C正确;
D、①、②和③过程都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据因此可说明机体的调节通路是多途径的,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使血糖下降。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2、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的变化。
10.【答案】B
【知识点】反射的过程;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血糖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球员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类物质的转化,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分解形成葡萄糖,A错误;
B、排尿反射的中枢是在脊髓,受到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支配,球员上场前即使没有尿意也可能去排尿,这是受大脑皮层的控制,B正确;
C、球员比赛中因紧张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肾上腺素通过体液传送调节生物体生命活动属于体液调节,C错误;
D、球员比赛后肌肉酸痛是因为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但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因此内环境中的pH不会下降,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血糖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肌糖原不能水解为葡萄糖)、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
2、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言、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指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4、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1)人体细胞内环境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之间,血浆的pH值能够稳定与含有各种缓冲物质有关,如HCO3-、HPO42-等离子;(3)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与Na+和Cl-有关。
11.【答案】D
【知识点】体温平衡调节;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解析】【解答】A、人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加,从而使心跳加速,A正确;
B、脊髓是人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的控制,因此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B正确;
C、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处于兴奋状态,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使兴奋增强,C正确;
D、运动员在赛场感受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在皮肤和黏膜,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体温调节过程:在寒冷环境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通过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骨骼肌和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量,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多,增强细胞代谢等过程维持体温恒定;在炎热环境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增加血流量和汗腺分泌增强,来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分解,促进动物个体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如果外界条件寒冷等因素的刺激下,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增多后,反过来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使得机体得到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同时又保证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致过多。
12.【答案】C
【知识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由于肾上腺素可以作为激素,也可以作为神经递质,所以可以由肾上腺分泌,也可以由神经元分泌,A正确;
B、如果肾上腺素作为神经递质,则可以短距离扩散传递信息,如果作为激素可以通过体液长距离运输发挥作用,B正确;
C、肾上腺素的本质不是蛋白质,所以其合成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调节生物代谢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错误;
D、由于肾上腺素可以作为激素,也可以作为神经递质,所以由不同细胞产生的肾上腺素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上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同 ,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二者的联系: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
13.【答案】C
【知识点】水盐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尿崩症患者可能是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者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因此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多,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通过神经传至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引起渴觉,A正确;
B、中枢性尿崩症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细胞合成的经垂体释放的,因此可能是下丘脑或垂体异常导致,B正确;
C、肾性尿崩症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因此禁水加压素试验(长时间禁水后注射抗利尿激素)对其没有效果,即尿量不会恢复到正常水平,C错误;
D、中枢性尿崩症患者(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在禁水加压素试验中注射抗利尿激素,尿量减少,尿液渗透压明显升高,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是∶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水盐平衡的调节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完成的。内环境中的无机盐含量决定了机体渗透压的大小。
(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14.【答案】C
【知识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激素调节是通过激素进行的, 二氧化碳气体于激素,A和D错误;
B、神经调节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 输入的氧气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达到刺激呼吸中枢不是完整的反射弧,B错误;
C、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就会刺激神经系统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快,这种对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称体液调节,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15.【答案】B
【知识点】水盐平衡调节;血糖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下丘脑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A正确;
B、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错误;
C、下丘脑是水盐、体温和血糖的调节中枢,C正确;
D、下丘脑作为感受器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并将此刺激传递到大脑皮层,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下丘脑的作用
1.作为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
2.传导: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
3.作为效应器的分泌功能
(1)水盐平衡(释放抗利尿激素)
(2)体温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4.作为神经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
16.【答案】(1)汗液的蒸发、皮肤中毛细血管舒张
(2)上移;增加
(3)损毁下丘脑的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M与药物A一样也具有解热作用;M与药物A一样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
【知识点】体温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1)在炎热环境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增加血流量和汗腺分泌增强,来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故答案为:汗液的蒸发、皮肤中毛细血管舒张。
(2)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时的温度即体温调定点,生理状态下人体调定点为37℃。病原体感染后,机体体温升高并稳定在38.5℃时,与正常状态相比,调定点上移,此时机体产热增加。
故答案为:上移;增加。
(3)生物探究实验需要对照,由表可知甲组为对照实验,由于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若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损毁,机体体温不能维持稳定。已知药物A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该实验为探究M是否也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可知该实验中有两个自变量,即药物M是否具有解热作用和药物M是否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故甲、乙、丙实验组验证了药物A具有退热作用,则丁实验需要验证药物M是否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故丁组的处理方式为损毁下丘脑的发热家兔模型用M溶液处理,通过甲、乙、丙三组实验可知M与药物A一样也具有解热作用,而通过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可知M与药物A一样也具有解热作用且M与药物A一样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
故答案为:损毁下丘脑的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M与药物A一样也具有解热作用;M与药物A一样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
【分析】1、体温调节过程:在寒冷环境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通过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骨骼肌和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量,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多,增强细胞代谢等过程维持体温恒定;在炎热环境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增加血流量和汗腺分泌增强,来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探究实验需要遵循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等量原则。
17.【答案】(1)高血浆渗透压和血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负)反馈;感受、传导、调节和分泌
(3)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造成内环境紊乱
【知识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激素调节的特点;水盐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1)由图示可知,当高血浆渗透压和血量减少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时,可以促进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ADH(抗利尿激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向垂体后叶中的神经分泌末梢发出冲动,促进垂体后叶释放少量ADH;抗利尿激素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因此抗利尿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靶器官(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排尿量减少;该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的特点。
(2)当血液中的水增加时,会导致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减少对冲动的发放频率,从而减少垂体后叶中神经分泌末梢对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该过程的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该过程体现了下丘脑感受(感受渗透压核血量)、传导(传入和传出神经)、调节(作为神经中枢)和分泌(合成并分泌ADH)的作用。
(3)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控制饮水,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排尿减少,导致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易造成内环境紊乱。
【分析】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激素调节的特点:(1)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2)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相互识别,并发生特异性结合。(3)作为信使传递信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4)微量和高效,虽然激素含量甚微,但其作用效果极其显著。
3、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的变化。
4、内环境稳态(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8.【答案】(1)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等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大量出汗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答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并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3)肝脏;胰岛素
(4)肾上腺素;体液调节作用的时间比较长
【知识点】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水盐平衡调节;血糖平衡调节;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解析】【解答】(1)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的间接控制和垂体的直接控制,由甲状腺分泌产生,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调控;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使机体产热量约等于散热量,即维持体温稳定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等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运动员大量出汗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尿量减少。
(3)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为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故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使血糖浓度增高;此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量增加,从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使血糖维持相对稳定。
(4)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心跳加快,这主要是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所致;神经调节速度快、作用部位精准,激素调节较神经调节作用时间更长,因此在比赛结束后,运动员的心跳也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
【分析】1、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2、水盐平衡调节:
3、血糖平衡调节:
分组
处理方式
结果
甲
发热家兔模型+生理盐水
发热
乙
发热家兔模型+A溶液
退热
丙
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
退热
丁
①
发热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传递方式
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递质)
激素及其他化学物质
调节方式
反射
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作用对象
效应器
靶细胞膜上的受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传递方式
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递质)
激素及其他化学物质
调节方式
反射
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作用对象
效应器
靶细胞膜上的受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概念
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是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体液调节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
结构基础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体液(主要是血液)
基本方式
反射
与靶器官和靶细胞特异性结合,调节其特定生理过程的速率,而不发动一个新的代谢过程,只起着把调节组织活动的信息传递给靶器官和靶细胞的作用
信息传递
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以突触的结构形式在神经细胞之间单向传递
经体液(主要是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反应速度
迅速、准确
比较缓慢
作用范围
比较局促
比较广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一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优秀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2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师版docx、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2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四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优秀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浙教版2019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34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原卷版docx、浙教版2019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34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四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精品练习,文件包含浙教版2019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34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原卷版docx、浙教版2019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34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