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苏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课件PPT+知识清单+分层练习+单元测试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一等奖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341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同步课件pptx、溶洞形成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1.通过知道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能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理解沉淀的溶解与生成、沉淀转化的实质。2.通过知道溶度积的意义,建立根据溶度积和离子积的大小关系判断反应进行方向的思维模型。
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在25 ℃时,溶解度仅为7.1×10-4 g。当溶有CO2的水流经石灰岩时,能够发生和建立如下平衡: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CO3存在溶解平衡
当水中溶有的CO2浓度较大时,该平衡能够向着碳酸钙溶解的方向移动,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大的Ca(HCO3)2;当CO2的浓度减小或温度升高时,该平衡又向着逆反应方向移动,重新析出CaCO3沉淀。随着上述过程反复进行,经年累月,碳酸钙逐渐在洞穴不同的位置积聚起来,在洞穴顶部形成钟乳石,在洞穴底部则形成石笋,就形成了美丽的溶洞。
几种电解质的溶解度(20 ℃)
Ag2SO4Ca(OH)2CaSO4
CaCO3AgClAgBrAg2SBaSO4Mg(OH)2Fe(OH)3
习惯上将溶解度小于0.01 g的电解质称为难溶电解质。
原上层清液中含有I-,虽然难溶电解质PbI2的溶解度很小,但在水中仍有极少量的溶解。
尽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很小,但在水中并不是绝对不溶。
Ag+ Cl- H2O
在25 ℃时,氯化银的溶解度为1.5×10-4 g,在有氯化银沉淀生成的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
AgCl在溶液中存在两个过程:1、在水分子作用下,少量Ag+和Cl-脱离AgCl表面进入水中,即存在溶解过程;
AgCl在溶液中存在两个过程:2、溶液中的Ag+和Cl-受AgCl表面阴、阳离子的吸引,回到AgCl表面析出,即存在沉淀过程。
在一定温度下,当AgCl溶解和沉淀的速率相等时,体系中形成AgCl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和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即建立了动态平衡,叫做沉淀溶解平衡。
易溶电解质做溶质时只要是饱和溶液也可存在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的表达式:
AgCl(s) Ag+(aq) + Cl-(aq)
注意:①可逆号表示沉淀、溶解同时进行 ②物质状态:固体(s)、溶液(aq)
AmBn(s)mAn++nBm-
影响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离子反应中易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沉淀物质。
①难溶的电解质更易建立溶解平衡。
②难溶的电解质溶解度很小,但不会等于0,并不是绝对不溶。
③习惯上将生成难溶电解质的反应,认为反应完全了。对于常量的反应来说,0.01 g是很小的。当溶液中残留的离子浓度< 1 ×10-5 ml/L时,沉淀就达到完全。
外界条件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
加入可与难溶电解质溶解所得的离子反应的物质,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多数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少数沉淀溶解平衡向生成沉淀方向移动,如Ca(OH)2的沉淀溶解平衡。
加水稀释,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加入与难溶电解质构成中相同的离子,平衡向生成沉淀方向移动。
溶解平衡:Mg(OH)2(s) Mg2++2OH-
例1 在一定温度下,当Mg(OH)2固体在水溶液中达到下列平衡时:Mg(OH)2(s) Mg2++2OH-,要使Mg(OH)2固体减少而c(Mg2+)不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MgSO4固体 B.通HCl气体C.加NaOH固体 D.加少量水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符号为Ksp。
Ksp = c(Ag+)·c(Cl-)
Ag2S(s) 2Ag+(aq) + S2-(aq)
Ksp = c2(Ag+)·c(S2- )
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25 ℃)
①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Ksp越小,越难溶。
②Ksp与温度有关。 其它条件一定时,一般温度越高,Ksp越大。
溶度积Ksp值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无关。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Ksp为一常数。
③根据某温度下溶度积Ksp与溶液中离子积Q 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或溶解情况。 Q > Ksp,溶液中有沉淀析出; Q = Ksp,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Q < Ksp,溶液中无沉淀析出。
(Ba2+)·c(SO42-)K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直至溶液饱和,达到新的平衡。
c(Ba2+)·c(SO42-)=Ksp,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1、同种类型的难溶电解质,Ksp可用于溶解度的直接比较。
如AgCl、AgBr、AgI都是AB型,Ksp越大,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2、对于不同类型的物质,Ksp不能直接作为比较依据,而应通过计算将Ksp转化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来确定溶解能力的大小。
如AgCl、AgBr、AgI都是AB型,Ag2S是A2B型,不同类型不能直接比较溶解度大小。
对于同类型且含有相同离子的沉淀,溶度积越小,沉淀越先生成。
——3.判断沉淀生成的顺序
例如向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Cl和NaI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先生成 ,后生成 。
因为沉淀I-所需的c(Ag+)比沉淀Cl-所需的c(Ag+)小。
生成沉淀的条件是满足Qc>Ksp,由此可以计算出使离子沉淀完全的条件。通常认为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0-5ml•L-1时,该离子已沉淀完全。
——4.判断沉淀生成的条件
以Fe(OH)3为例,可计算Fe3+完全沉淀所需控制的pH:Ksp[Fe(OH)3]=2.8×10-39,当c(Fe3+)=10-5 ml•L-1时,c(OH-)= ml•L-1≈6.54×10-12 ml•L-1,c(H+)≈1.53×10-3 ml•L-1,pH≈2.8,故Fe3+在pH=2.8时沉淀完全。
同理可计算Cu2+、Mg2+、Fe2+等金属离子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
已知溶度积和溶液中某种参与沉淀溶解平衡的离子浓度,求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另一种参与沉淀溶解平衡的离子浓度。如某温度下Ksp(AgCl)=a,在0.1 ml•L-1 NaCl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gCl固体,达到平衡后c(Ag+)= 。
已知溶度积,求饱和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如Ksp(AgCl)=a,则饱和AgCl溶液中,c(Ag+)= ml•L-1。
计算沉淀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如对于反应Cu2++ZnS(s) CuS(s)+Zn2+,Ksp(ZnS)=c(Zn2+)•c(S2-),Ksp(CuS)=c(Cu2+)•c(S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利用Ksp和Kw的关系计算溶液的pH①沉淀开始时pH的计算已知25 ℃时,Ksp[Cu(OH)2]=2×10-20,计算向2 ml/L CuSO4溶液中加入NaOH调节溶液pH是多少时才开始生成Cu(OH)2沉淀。
Ksp[Cu(OH)2]=c(Cu2+)•c2(OH-)=2×c2(OH-)=2×10-20,c(OH-)=10-10 ml/L,c(H+)= ml/L=10-4 ml/L,pH=-lg c(H+)=-lg 10-4=4。
②沉淀完全时pH的计算已知25 ℃时,Ksp[Zn(OH)2]=1.0×10-17,计算向0.1 ml/L ZnCl2溶液中加入NaOH调节溶液pH是多少时,溶液中Zn2+沉淀完全。
当溶液中c(Zn2+)≤10-5 ml/L时,可视为Zn2+沉淀完全。Ksp[Zn(OH)2]=c(Zn2+)•c2(OH-)=10-5•c2(OH-)=1×10-17,c(OH-)=10-6 ml/L,c(H+)= ml/L=10-8 ml/L,pH=-lg c(H+)=-lg 10-8=8。
以氯化银为例,在该沉淀溶解平衡图像上,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达到了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此时Qc=Ksp。
在温度不变时,改变一种离子的浓度,另一种离子的浓度只能在曲线上变化,不会出现在曲线外。
类型1 c(Mn+)、c(An-)型图像
曲线下方的点为不饱和溶液,c(Ba2+)·c(SO42-)<Ksp(BaSO4),无沉淀生成,加入BaSO4可继续溶解。
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均为达到溶解平衡的平衡点,可利用曲线上点的坐标来计算Ksp(BaSO4);
曲线上方的点溶液过饱和,c(Ba2+)·c(SO42-)>Ksp(BaSO4),有沉淀生成;
如图为BaSO4沉淀溶解平衡曲线(温度一定):
Fe(OH)3和Cu(OH)2的c—pH关系如图(温度一定):
类型2 S—pH或c(Mn+)—pH图像
图中曲线为相应金属离子氢氧化物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可利用图像判断有关氢氧化物的Ksp的大小以及离子分离方法的选择。
0.1 ml·L-1 AgNO3溶液滴定20.00 mL含有Cl-、Br-、I-且浓度均为0.1 ml·L-1的混合溶液,绘得滴定曲线如图:
类型3 离子浓度负对数(pX)—溶液体积(V)图像
若已知a、b、c所代表的卤素离子的曲线,则可比较相应AgX的Ksp大小或利用Ksp的大小分析a、b、c分别代表哪种卤素离子的曲线。
图中曲线的起始部分,滴入c(Ag+)不足,c(X-)变化较小,在恰好反应时出现突跃,突跃后的三条曲线为相应AgX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解题时要理解pH、pOH、pC的含义,以及图像横、纵坐标代表的含义,通过曲线的变化趋势,找到图像与已学化学知识间的联系。
类型4 离子浓度对数或负对数曲线
(1)pH(或pOH)—pC图横坐标:将溶液中c(H+)取负对数,即pH=-lg c(H+),反映到图像中是c(H+)越大,则pH越小,pOH则相反。纵坐标:将溶液中某一微粒浓度[如c(A)]或某些微粒浓度的比值取负对数,即pC=-lg c(A),反映到图像中是c(A-)越大,则pC越小。
例如:常温下,几种难溶氢氧化物的饱和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负对数与溶液的pH关系如图所示。
①直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达到沉淀溶解平衡。②由图像可得Fe3+、Al3+、Fe2+、Mg2+完全沉淀的pH分别为4、4.8、8.3、11.2。
例如:已知p(Ba2+)=-lg c(Ba2+),p(酸根离子)=-lg c(酸根离子),酸根离子为SO42-或CO32-。某温度下BaSO4、BaCO3的沉淀溶解关系如图所示,
纵、横坐标均为一定温度下,溶解平衡粒子浓度的负对数。
①直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达到沉淀溶解平衡。
③M点在BaCO3平衡曲线上方,p(Ba2+)、p(CO32-)均大于平衡值,此时溶液中c(Ba2+)、c(CO32-)均小于平衡线上的值,故不能生成BaCO3沉淀;M点在BaSO4平衡曲线下方,p(SO42-)、p(Ba2+)小于平衡值,此时溶液中c(Ba2+)、c(SO42-)均大于平衡线上的值,故能生成BaSO4沉淀。
②p(Ba2+)=a时,即c(Ba2+)=10-a ml·L-1时,p(SO42-)>p(CO32-),从而可知Ksp(BaSO4)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341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同步课件pptx、溶洞形成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沪科技版(2020)选择性必修1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341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pptx、341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341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溶洞形成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完整版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导入,AgNO3BaCl2,BaOH2,思考解答,新课讲解,2外因,②温度,③同离子效应,④发生化学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