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逆命题和逆定理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6127311/0-172525795933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5 逆命题和逆定理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学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6127311/0-172525795942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5 逆命题和逆定理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学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6127311/0-17252579594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2.5 逆命题和逆定理测试题
展开课题
逆命题和逆定理
单元
第二章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命题的趣味,感受数学的严密思维,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能力目标
通过做一做、思考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
2.经历逆命题的概念的发生过程,了解一个命题都是由条件与结论两部分构成,每个命题都有它的逆命题,命题有真假之分。
重点
会识别两个命题是不是互逆命题,会在简单情况下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了解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难点
能判断一些命题的真假性,并能运用推理的思想方法证明一类较简单的真命题,同时了解假命题的证明方法是举反例说明.
学法
探究法
教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旧知
命题的概念:
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正确或不正确的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
命题的结构:
条件和结论,它的一般形式是“如果……,那么……”
命题:“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条件是_有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_,结论是它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命题:“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条件是_有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结论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回忆听课
复习旧知,为新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导入新课
命题有真有假。
正确的命题是真命题,错误的命题是假命题。
思考:
“飞机是会飞的交通工具”
“会飞的交通工具是飞机”
这两个命题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真命题吗?
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第二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一个命题的条件
思考回答问题
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思考探究
填表并思考:命题(1)和命题(2),命题(3)和命题(4)的条件和结论有什么关系?
(1)的条件是(2)的结论,(2)的结论是(1)的条件;(3)的条件是(4)的结论,(4)的结论是(3)的条件
思考
让学生自己发现结论
讲授新知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上表中,命题(1)与命题(2),命题(3)与命题(4)都是互逆命题
每个命题都有它的逆命题,但每个真命题的逆命题是否一定为真命题?不一定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能被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就叫它是原定理的逆定理,这两个定理叫互逆定理。
听课思考
讲解互逆命题的概念
即时演练
1.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定逆命题的真假:
(1)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逆命题:平行四边形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是真命题
(2)磁悬浮列车是一种调整行驶时不接触地面的交通工具。
高速行驶时不接触地面的交通工具是磁悬浮列车。
是假命题
2.说出两对互逆的定理
(1)对顶角相等
(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做练习
及时练习,巩固概念
例题讲解
例1 说出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逆命题,并证明这个逆命题是真命题。
解: 这个定理的逆命题是: 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已知:如图,AB是一条线段,P是一点,且PA=PB
求证: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证明(1)当点P在线段AB上,结论显然成立;
(2)当点P不在线段AB上时,作PC⊥AB于点O。
∵PA=PB,PO⊥AB,
∴OA=OB(根据什么?)
∴PC是AB的垂直平分线。
∴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行线上
可见,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是真命题。
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例2 写出命题“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判断这个命题的真假,并给出证明。
解 逆命题是 “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这个逆命题是假命题。举反例如下:
如图,在△ABC和△ABE中,CD,EF分别是△ABC和△ABE的AB边上的高线,且CD=EF,则△ABC和△ABE的面积相等,但显然它们不全等。所以这个逆命题是假命题。
听课思考
讲解例题,明白题型
即时演练
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逆命题是______,这个命题正确吗?若正确,请你证明这个命题,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逆命题是“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是这边的一半的话,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这个命题是正确的.
已知:△ABC中,D是AC的中点,BD=AD,BD=DC.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证明:∵BD=AD,
∴∠A=∠ABD,
∵BD=DC,
∴∠C=∠DBC,
∵∠A+∠C+∠ABD+∠DBC=180°,
∴2(∠A+∠C)=180°,
解得∠A+∠C=90°,
∴∠ABC=90°.
即△ABC是直角三角形.
做练习
即时做题巩固所学
达标测评
1.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
(1)四边形是多边形;(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若ab=0,则a=0或b=0;(4)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A.1个B.2个C.3个D.4个
(1)其逆命题是:多边形是四边形,错误;
(2)其逆命题是:如果同旁内角互补,则两直线平行,正确;
(3)其逆命题是:若a=0或b=0,则ab=0,正确;
(4)其逆命题是: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正确.
所以真命题的有三个.
故选C.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任何命题都有逆命题
B.任何定理都有逆定理
C.真命题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D.任何命题都是由条件和结论构成的
A.任何命题都有逆命题,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B.任何定理不一定都有逆定理,故本选项正确;
C.真命题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D.任何命题都是由条件和结论构成的,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3.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这些命题的真假。
(1)如果∠α与∠β是邻补角,那么∠α+∠β=180°;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相等,那么这两个内角所对的边相等。
解:(1)逆命题:如果∠α+∠β=180°,那么∠α与∠β是邻补角。这是假命题。
(2)逆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那么这两条边所对的内角相等。这是真命题。
4.说出命题“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的逆命题,并判断逆命题的真假.若逆命题是真命题,请加以证明;若逆命题是假命题,请举出反例.
逆命题是: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上的高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此逆命题是真命题.证明如下:
已知:如图,在△ABC中,BE⊥AC于E,CF⊥AB于F,且BE=CF
求证:AB=AC.
证明:∵S△ABC=AB•CF=AC•BE,
而BE=CF,
∴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
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一个原命题
(1)原命题和逆命题都是真命题;
(2)原命题是假命题,但逆命题是真命题;
(3)原命题是真命题,但逆命题是假命题;
(4)原命题和逆命题都是假命题;
解:答案不唯一
如:(1)若x=0或x=1,则x(x-1)=0
(2)若x(x-1)=0,则x=0
(3)若x=0,则x(x-1)=0
(4)若x=0,则x-1=0
6.(在下列空格内填上正确或错误)
(1)如果一个命题正确,那么它的逆命题也正确______.错误
(2)定理不一定有逆定理______.正确
(3)命题“如a2>b2,则a>b”的逆命题是真命题_________错误
(1)“对顶角相等”这个命题正确,但它的逆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却是错的.故错误.
(2)“对顶角相等”这个定理没逆定理.故正确.
“如a2>b2,则a>b”的逆命题是:如a>b,则a2>b2,
假设a=1,b=-2,此时a>b,但a2<b2,即此命题为假命题.
做题
通过做对应的题目,来让学生更深刻理解本节知识
拓展提升
写出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它的两个锐角的角平分线所夹的锐角是45°”的逆命题,并证明这个命题是真命题.
逆命题是: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的角平分线所夹的锐角是45°,那么这个三角是直角三角形.
已知:如图,△ABC中,BE是∠ABC的角平分线,交AC于E,AD是∠CAB的角平分线,交BC于D,BE和AD相交于O点,且∠EOA=45°.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证明:∵BE是∠ABC的角平分线,AD是∠CAB的角平分线,
∴∠OAB=∠CAB,∠OBA=∠CBA,
∴∠OAB+∠OBA=(∠CAB+∠CBA),
∴180°-∠AOB=(180°-∠C),
∴∠AOB=90°+∠C
又∵∠EOA=45°,
∴∠AOB=135°=90°+∠C,
∴∠C=90°,
∴△ABC是直角三角形.
思考练习
通过猜想拓展学生思维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1.逆命题、逆定理的定义
2.互逆命题的定义
回忆总结
带领学生回忆本课所学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2.5 逆命题和逆定理精品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sx/tb_c9174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2.5 逆命题和逆定理精品综合训练题</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2.5 逆命题和逆定理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2.5 逆命题和逆定理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第2章特殊三角形25逆命题和逆定理pdf、第2章特殊三角形25逆命题和逆定理教材参考答案pdf、第2章特殊三角形25逆命题和逆定理本书习题参考答案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特殊三角形2.5 逆命题和逆定理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特殊三角形2.5 逆命题和逆定理课后作业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