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50分,1-10题每题1分,11-30题每题2分)
1. 下列对传统发酵技术中的“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酵指的是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B. 发酵所用菌种都是天然存在的微生物
C. 可以进行发酵的微生物都是原核细胞
D. 自然界中生成乳酸的过程一定是发酵
【答案】B
【解析】
【分析】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
【详解】A、发酵包括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如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和无氧呼吸(如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果酒),A错误;
B、传统发酵产品需要利用多种多样的微生物,发酵所用菌种都是天然存在的微生物,B正确;
C、真核微生物和原核微生物都可以进行发酵,如酒精发酵的菌种是酵母菌,是一种真核生物,C错误;
D、高等动物和人的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生成乳酸,此过程不能称为发酵,D错误。
故选B。
2. 油炸臭豆腐,是我国一些地方的风味小吃,制作时需要将豆腐浸入含有乳酸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的卤汁中发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卤汁中的乳酸菌和芽孢杆菌不存在竞争关系
B. 乳酸菌发酵产生了乳酸和CO2
C. 微生物发酵产生了不同的代谢物使得臭豆腐具有特殊的风味
D. 腐乳制作原理是毛霉等多种微生物中的蛋白酶将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分解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腐乳的制作原理: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适宜温度为15℃~18℃;毛霉能够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A、卤汁中的乳酸菌和芽孢杆菌存在竞争关系,共同争夺空间和营养,A错误;
B、乳酸菌发酵产生了乳酸,没有产生CO2,B错误;
C、题中显示,制作时需要将豆腐浸入含乳酸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的卤汁中发酵形成的,可见,臭豆腐是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制作成的,C正确;
D、腐乳制作原理是毛霉等多种微生物中的蛋白酶和脂肪酶能将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分解成有机小分子的结果,D产物。
故选C。
3. 某果汁加工厂在制造柑橘汁时,为提高柑橘的经济价值、减少原料的浪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生产加工方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温度控制在18~25℃,过程②温度控制在30~35℃
B. 过程③为冷却的过程,目的是为了防止高温使酶变性失活
C. 过程③后用果胶酶处理,可提高柑橘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
D. 过程④将果皮用水浸泡后再用石灰水处理,以提高出油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从橘皮中提取的橘皮油,无色透明,具有诱人的橘香未,主要成分为柠檬烯,是优质的食品、化妆品、香水原料。在橘皮油的提取过程中,由于新鲜的橘皮含有大量的果蜡、果胶和水分,直接压榨出油率较低,通常采用石灰水浸泡10h以上,石灰水能够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橘皮在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并且压榨液的黏稠度不会太高,过滤时不会堵塞筛眼。过滤时首先用布袋除去固体物和残渣,然后采用离心进一步除去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
【详解】A、过程①表示制作果酒,温度控制在18~25℃,过程①表示制作果醋,温度控制在30~35℃,A正确;
B、制作柑橘汁时,过程③为冷却,目的是防止高温使酶变性失活,B正确;
C、酶处理时加入的酶是果胶酶,用该酶处理的目的是提高柑橘的出汁率和澄清度,C正确;
D、为了提高出油率,压榨前需要对橘皮进行处理将橘皮干燥去水,并用石灰水浸泡,D错误。
故选D。
4. 随着我国石油生产和消费量的快速增加,在其开采、炼制、储运、使用过程中,石油及各种石油产品进入环境而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研究发现,土壤中某种微生物(好氧型)能降解石油。分离降解石油的菌株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培养基只能以石油作为唯一碳源
B. 配制好的培养基可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C. 振荡培养的菌株比静置培养的菌株生长速度快
D. 对微生物计数时,可以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探索石油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首先用选择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菌种,再采用平板线法分离出相应的菌种,最后测定石油降解率。
【详解】A、分离降解石油的菌株,培养基只能以石油作为唯一碳源,不能够利用石油的,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存,A正确;
B、培养基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B正确;
C、振荡培养可以增加液体培养基的氧气含量,促进好氧型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还能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C正确;
D、对微生物计数时,可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D错误。
故选D。
5. 人们用木质纤维素类生物材料生产燃料乙醇的过程中需要将纤维素转化为单糖,再将单糖发酵转化为乙醇。科研人员分离得到了一种能将纤维素直接转化为乙醇的菌株A用于生产,发酵工艺经过优化后,乙醇的产量可达7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筛选菌株A时可以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B. 可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较高浓度的乙醇来筛选产乙醇能力强的菌种
C. 纤维素转化为单糖和单糖发酵产生乙醇的过程都只产生少量能量
D. 优化后的发酵工艺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降低了杂菌污染的风险
【答案】C
【解析】
【分析】微生物培养的程序:器具的灭菌、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的灭菌、倒平板、微生物接种、恒温箱中培养、菌种的保存;在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
【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是筛选能将纤维素直接转化为乙醇的菌株,则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在该培养基上只有能利用纤维素的菌株能生存,A正确;
B、要筛选的目的菌能够将单糖发酵转化为乙醇,可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较高浓度的乙醇来筛选产乙醇能力强的菌种,B正确;
C、纤维素转化为单糖是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的,该过程不产生能量,单糖发酵产生乙醇的过程是无氧呼吸过程,该过程中只有第一阶段产生少量能量,C错误;
D、发酵工艺经过优化后,乙醇的产量可达70%,该过程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还降低了杂菌污染的风险,D正确。
故选C。
6. 酶制剂是指酶经过提纯,加工后的具有能化功能的生物制品,具有效率高,污染少等优点,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嫩肉粉中的蛋白酶可使肉类制品的口感鲜嫩
B. 从酶的固定方式看,物理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
C. 酶制剂应在其发挥作用的最温度条件下保存
D. 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
【答案】C
【解析】
【分析】酶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详解】A、嫩肉粉中蛋白酶能催化肉类制品分解成小分子多肽和氨基酸,使肉类制品口感鲜嫩,A正确;
B、从酶的固定方式来看,物理吸附法主要是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将酶固定在载体上,这种方法的固定过程较为温和,对酶的结构和活性中心影响较小,从而保持了较高的酶活性,相比之下,化学结合法是通过化学键将酶与载体连接,这种结合过程更为剧烈,可能会导致酶的结构和活性中心发生变化,进而影响酶的活性,即物理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B正确;
C、酶制剂的保存应在低温条件下进行,C错误;
D、酶制剂是指酶经过提纯,加工后的具有能化功能的生物制品,消化酶在消化道内起作用,因此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D正确。
故选C。
7. 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鸡血是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理想材料
B. 需用蒸馏水对红细胞进行洗涤以去除杂蛋白
C. 为了使凝胶装填紧密,应使用缓冲液充分洗涤平衡凝胶12小时
D. 凝胶色谱法是根据带电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来分离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实验,适宜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其步骤:样品处理(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凝胶色谱操作、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详解】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理想材料,A错误;
B、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需用五倍体积的生理盐水洗涤,B错误;
C、为了使凝胶装填紧密,应使用缓冲液充分洗涤平衡凝胶12小时,C正确;
D、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D错误。
故选C。
8. 下列关于胡萝卜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胡萝卜素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挥发
B. 胡萝卜素易溶于乙醇,微溶于石油醚
C. 所有胡萝卜素都包含有多个碳碳双键
D. 胡萝卜素的提取效率与颗粒含水量成正比
【答案】C
【解析】
【分析】胡萝卜素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可以用萃取法提取。萃取时的有机溶剂应该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可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
【详解】胡萝卜素的化学分子式中包含多个碳碳双键,根据双键的数目可将胡萝卜素分为 α、β、Υ 三类,β-胡萝卜素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胡萝卜素的化学性质稳定,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胡萝卜素的提取效率与颗粒含水量成反比,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9. 下列对于用蒸馏法、萃取法、压榨法来提取芳香油的适用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蒸馏法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B. 压榨法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剂中
C. 萃取法适用于提取柑橘、柠檬等原料中的芳香油
D. 玫瑰油、薄荷油、薰衣草油等芳香油主要通过压榨法获得
【答案】A
【解析】
【分析】①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等。②蒸馏法一般用于提取挥发性强、能随水分一同蒸馏的芳香油;压榨法一般适用于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的原料中提取芳香油;萃取法一般适用于提取易溶于有机溶剂、化学性质稳定的芳香油。
【详解】A、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往往适宜用蒸馏法提取,A正确;
B、采用萃取法提取有效成分时,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液中,B错误;
C、易焦糊的原料往往适宜用压榨法提取,C错误;
D、玫瑰油、薄荷油、薰衣草油等芳香油主要通过蒸馏法获得,D错误。
故选A。
10. 下列微生物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亚硝胺与对氨基苯磺酸进行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染料
B. 将过滤自来水后的滤膜放在伊红美蓝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其中大肠杆菌菌落呈现红色
C. 纤维素分解菌经平板培养后再加入刚果红,会形成明显的红色圈带
D. 鉴定尿素分解菌时,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指示剂变红则能初步鉴定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详解】A、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A错误;
B、在伊红美蓝固体培养基上,大肠杆菌菌落通常呈现金属绿色光泽,而不是红色,B错误;
C、纤维素分解菌在平板培养后加入刚果红,刚果红会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复合物,但纤维素被分解后,刚果红无法与其结合,因此会形成透明圈带,而不是红色圈带,C错误;
D、尿素分解菌能够分解尿素生成氨,使培养基的pH值升高,酚红指示剂在碱性条件下会变红,因此指示剂变红可以初步鉴定尿素分解菌,D正确。
故选D。
11. 生命的物质基础是元素和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TP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
B. 铁元素缺乏可能会导致贫血
C. 糖蛋白只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 幼年缺钙会影响骨骼的生长
【答案】C
【解析】
【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糖类的元素组成:C、H、O;
(2)脂质的元素组成:主要含C、H、O,有的含有N、P;
(3)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为C、H、O、N,有的含S等;
(4)核酸的元素组成: C、H、O、N、P;
(5)ATP的元素组成: C、H、O、N、P。
【详解】A、ATP的组成元素为C、H、O、N、P,因此ATP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A正确;
B、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缺少铁元素会引起缺铁性贫血,B正确;
C、糖蛋白不只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还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C错误;
D、钙是人体骨骼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因此幼年缺钙会影响骨骼的生长,D正确。
故选C。
12.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O、H、N的含量最多,其中C是最基本元素
B. 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
C. 缺碘会引起人体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甚至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D. 酶、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由细胞产生的,完成相关作用后即被清除降解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中的水包括结合水和自由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①良好的溶剂,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参与许多化学反应,④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⑤提供化学反应介质,⑥维持细胞形态。
【详解】A、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O、H、N的含量最多,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C是最基本元素,A正确;
B、细胞中的水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其中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B正确;
C、甲状腺激素是一种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缺碘会引起人体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抑制作用减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可能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大,C正确;
D、酶、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由细胞产生的,激素和神经递质完成相关作用后即被清除降解 ,酶发挥作用后还可以重复利用,D错误。
故选D。
13. 泡椒凤爪在加工贮藏过程中易被嗜冷杆菌等微生物污染,导致溶烂、胀气等腐败现象,辐照杀菌是一种冷杀菌的方式,能有效降低泡椒凤爪中微生物的数量,达到一定的杀菌效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嗜冷杆菌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 嗜冷杆菌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是细胞壁
C. 胀气的原因是嗜冷杆菌线粒体产生CO2导致
D. 辐照可使嗜冷杆菌蛋白质变性达到杀菌目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中的化合物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其中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详解】A、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因而嗜冷杆菌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错误;
B、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是细胞膜,不是细胞壁,B错误;
C、嗜冷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C错误;
D、辐照杀菌是利用射线(包括X射线、γ射线和加速电子束等)的辐照来杀灭有害细菌的一项技术,这些射线会使嗜冷杆菌的蛋白质变性而达到杀菌目的,D正确。
故选D。
14. 餐馆分餐制度有利于防止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幽门螺杆菌含有的硝酸盐还原酶能催化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进而导致癌症的发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幽门螺杆菌会导致抑癌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而引发癌变
B. 幽门螺杆菌中合成硝酸盐还原酶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C. 幽门螺杆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来合成所需的蛋白质
D. 幽门螺杆菌的分裂方式最可能是有丝分裂或者无丝分裂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细胞易扩散转移。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题意分析,幽门螺旋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遗传物质为DNA,幽门螺杆菌含有的硝酸盐还原酶能催化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转变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
【详解】A、幽门螺杆菌会导致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进而导致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的突变而引发癌变,A错误;
B、幽门螺旋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内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因此其中硝酸盐还原酶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B正确;
C、幽门螺杆菌为原核生物,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能合成自身所需要的蛋白质,不需要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来合成所需的蛋白质,C错误;
D、幽门螺杆菌的为原核生物,其分裂方式不会是有丝分裂或者无丝分裂,D错误。
故选B。
【点睛】
15. 2014年2月,非洲地区再次爆发新一轮的埃博拉病毒疫情。据国外媒体报道,此次疫情已导致非洲多个国家两千人死亡.下列有关埃博拉病毒叙述不正确的有
①为获得大量埃博拉病毒用于研究,可以用培养基在体外培养
②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③该病毒结构简单,没有任何细胞器
④该病毒增殖时,遗传信息和氨基酸等原料由宿主细胞提供
⑤该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是最小的生命系统
A. 2项B. 3项C. 4项D. 5项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病毒是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病毒体内只含有DNA或者RNA一种核酸,由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必须在寄主细胞内完成增殖过程①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必须在寄主细胞内完成增殖过程,①错误;②埃博拉病毒只含有RNA,所以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②错误;
③该病毒结构简单,只有蛋白质和核酸,没有任何细胞器,③正确;
④该病毒增殖时,遗传信息是由埃博拉病毒提供的,其他物质如氨基酸等肥料都由宿主细胞提供,④错误;
⑤最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⑤错误;C项正确。
考点: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核酸的元素组成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误认为病毒在普通的培养基上也能生活,究其原因是不知道病毒是营寄生生活的非细胞生物,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具有生命活动,所以在培养病毒时必须利用活细胞作为培养基,而不能利用配制的普通培养基。
16.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试剂、材料、方法、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使用吡罗红一甲基绿染色剂与斐林试剂时都需现配现用
B. 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线粒体的分布
C. 菠菜叶肉细胞因存在叶绿体,不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实验
D. 选择玉米根尖成熟区细胞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答案】A
【解析】
【分析】斐林试剂使用时,先将 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将4~5滴CuSO4溶液滴入2mlNaOH溶液中),而后立即使用。
【详解】A、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与斐林试剂使用方法类似,均为混合后使用且应现用现配,A正确;
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中含有色素,使液泡呈现紫色,会干扰观察线粒体的分布,B错误;
C、叶绿体有明显的颜色,可以作为构成质壁分离的参照,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实验,C错误;
D、玉米根尖成熟区细胞高度分化,不会进行细胞分裂,不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D错误。
故选A。
17. 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 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的图像,则只需向右方移动装片即可观察清楚细胞c的特点
C. 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 若图④是在显微镜下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视野中可检测到分生组织细胞数为4个
【答案】D
【解析】
【分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和基本操作:(1)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观察的细胞数呈反比例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细胞数越少,视野越暗,反之亦然。
【详解】A、由图观察可知,图①的镜头带有螺纹是物镜,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若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会变暗,A错误;
B、显微镜下的物像为倒立的虚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c细胞位于视野的左方,若要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则应向左移动装片,B错误;
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C错误;
D、若图④是在显微镜下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此时的放大倍数是原来的4倍,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64÷42=4个,D正确。
故选D。
18. 下列是与蛋白质、核酸相关的一些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 核酸均可携带遗传信息,但只有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B. 核酸中的N存在于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C. 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与mRNA中碱基排列顺序无关
D. 磷酸和五碳糖的连接方式在单链RNA和双链DNA的一条链中是不同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类生物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1分子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和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键(-CO-NH-),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详解】核酸均能携带遗传信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错误;核酸中的N存在碱基中,蛋白质中的氮主要存在肽键(-CO-NH-)中, B错误;氨基酸分子之间以脱水缩合的方式互相结合,与mRNA中碱基排列顺序无关,C正确;磷酸和五碳糖的连接方式在单链RNA和双链DNA的一条链中是相同的,D错误;故选C。
19. 绘制概念图是表述生物学概念关系、掌握生物知识原理的有效方法。下列概念除哪项外,均可用下图来表示( )
A ①表示糖类,②~④分别表示单糖、二糖、多糖
B. ①表示脂质,②~④分别表示脂肪、磷脂、胆固醇
C. ①表示DNA,②~④分别表示含氮碱基、脱氧核糖、磷酸
D. ①表示RNA,②~④分别表示mRNA、tRNA、rRNA
【答案】B
【解析】
【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详解】A、①表示糖类,按照能否水解,糖类分为三种,②~④分别表示单糖、二糖、多糖,A正确;
B、①表示脂质,②~④分别表示磷脂、固醇、脂肪,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B错误;
C、①表示DNA,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②~④分别表示含氮碱基、脱氧核糖、磷酸,C正确;
D、①表示RNA,对于真核生物,主要包括三种,②~④可分别表示mRNA、tRNA、rRNA,D正确。
故选B。
20. 脂质体是一种人工膜,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脂双层的原理制成,是很多药物的理想载体,其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的胆固醇有比磷脂更长的尾部,可使膜的通透性降低,对于维持生物膜结构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装载不同药物的脂质体大小不一定相同
B. 甲处适合装载脂溶性药物,乙处适合装载水溶性药物
C. 抗体可以使脂质体靶向作用于特定细胞或器官
D. 脂质体中加入胆固醇可能是为了减少药物渗漏
【答案】B
【解析】
【分析】1、磷脂分子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其中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
2、胆固醇可以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是过程动物细胞膜的成分,分析题干可知,胆固醇可以维持生物膜结构的稳定性,可使膜的通透性降低。
【详解】A、不同药物的分子大小,理化性质不同,所以形成的各脂质体大小不一定相同,A正确;
B、甲处是磷脂分子头部相对的地方,乙部是磷脂尾部相对的地方,而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所以甲处适合装载水溶性药物,乙处适合装载脂溶性药物,B错误;
C、抗体可以特异性的和抗原结合,因此脂质体靶向作用于特定细胞或器官,C正确;
D、胆固醇可以维持生物膜结构的稳定性,可使膜的通透性降低,所以可以减少药物的渗漏,D正确。
故选B。
21.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绿体内具有巨大的膜面积,有利于充分吸收光能
B. 线粒体为双层膜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 中心体主要由两个中心粒组成,在有丝分裂间期倍增
D. 细胞核中含有DNA和RNA,能进行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答案】D
【解析】
【分析】转录是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叶绿体内类囊体膜上附着了许多光合色素,膜面积增大,有利于充分吸收光能,A正确;
B、线粒体为双层膜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些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也能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
C、中心体主要由两个中心粒组成,在有丝分裂间期倍增,为进入有丝分裂前期做准备,C正确;
D、细胞核中含有DNA和RNA,是基因转录的主要场所,而翻译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故选D。
22. 细胞自噬就是细胞吃掉自身的结构和物质。动物细胞的线粒体在损伤后会产生一种外膜蛋白,导致高尔基体片层结构包裹线粒体形成“自噬体”,再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植物细胞自噬是一种通过生物膜包裹胞内物质或细胞器,并将其运送到液泡中被水解酶降解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物细胞中损伤后的线粒体产生的外膜蛋白可与高尔基体特异性识别
B. 植物细胞中液泡内的水解酶由核糖体合成并通过主动运输转运到液泡中
C. 植物细胞的液泡与动物细胞的高尔基体在细胞自噬中的作用相似
D. 细胞自噬不一定会导致细胞的死亡,也不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分析,“植物细胞自噬是一种通过生物膜包裹胞内物质或细胞器,并将其运送到液泡降解的过程”,说明液泡中含有水解酶;“液泡通过其膜上的质子泵维持内部的酸性环境”,说明液泡膜上的质子泵将H+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内,需要消耗ATP,属于主动运输。
【详解】A、分析题干可知:损伤后的线粒体产生的外膜蛋白能被高尔基体特异性地识别,进而被“自噬”,A正确;
B、水解酶是生物大分子,不能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液泡中,B错误;
C、动物细胞中的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植物细胞自噬是一种通过生物膜包裹胞内物质或细胞器,并将其运送到液泡降解的过程,因此液泡在细胞自噬中的作用与动物细胞中溶酶体的作用相似,C错误;
D、细胞自噬不一定会导致细胞的死亡,细胞自噬可以及时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结构,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D错误。
故选A。
23.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基本的观点之一,也是“生命观念”的基本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肠杆菌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 浆细胞比心肌细胞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C. 脂质分子进入细胞的速率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
D. 细胞核的核孔有利于各种物质出入,核仁是装配核糖体的场所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利于携带氧,精子细胞变形成蝌蚪形便于游动,这都是该生物学观点的具体体现。
【详解】A、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
B、浆细胞分泌抗体,心肌细胞具有收缩功能,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因此浆细胞比心肌细胞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B正确;
C、脂质分子进入细胞属于自由扩散,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无关,C错误;
D、核孔是核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通道,具有选择性,不会允许各种物质出入,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糖体装配在细胞质,D错误。
故选B。
24. 糖蛋白对蛋白酶有很强的抗性。衣霉素能阻断蛋白质的糖基化,使多肽由于缺少糖基侧链不能正确折叠,而被滞留在内质网中无法形成糖蛋白。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 糖基化不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B. 氨基酸在内质网上发生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
C.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与内质网无关
D. 溶酶体膜中的蛋白质多数进行了糖基化修饰
【答案】D
【解析】
【分析】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
【详解】AC、由题干信息“衣霉素能阻断蛋白质的糖基化,使多肽由于缺少糖基侧链不能正确折叠,而被滞留在内质网中无法形成糖蛋白”可知,糖基化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与内质网有关,A、C错误;
B、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发生在核糖体上,B错误;
D、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但溶酶体的膜蛋白不被溶酶体中的蛋白酶降解,可能与其糖基化有关,D正确。
故选D。
25. 图甲是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是某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从图甲可见250mml·L-1NaCl溶液不影响人红细胞的代谢
B. 图乙中植物细胞体积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
C. 图乙中O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小
D. 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300mml·L-1NaCl溶液中可能死亡
【答案】D
【解析】
【分析】甲图中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红细胞的体积与初始体积之比越来越小,当NaCl溶液浓度低于100mml•L-1,红细胞会吸水涨破;当NaCl溶液浓度等于150mml•L-1,红细胞的体积与初始体积之比是1,该溶液浓度与细胞内液浓度的渗透压相等。乙图中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细胞失水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还能表现吸水。
【详解】A、从图甲可知,250mml·L-1NaCl溶液时,红细胞的体积与初始体积小于1,说明细胞失水了,会影响人红细胞的代谢,A错误;
B、图乙中10min内植物细胞失水量先变大后变小,说明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的体积先变小后变大,但植物细胞外面有细胞壁,细胞壁的伸缩性很小,所以植物细胞体积几乎不变,B错误;
C、据乙图可知,在a点时,细胞失水量达到最大,此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大,C错误;
D、若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300mml·L-1NaCl溶液中,细胞会过度失水,可能导致细胞死亡,D正确。
故选D。
26. 如图表示人体中巨噬细胞吞噬、清除衰老红细胞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构②为溶酶体,是由结构①以出芽的形式形成的
B. 吞噬泡与结构②的融合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
C. 巨噬细胞识别衰老的红细胞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D. 结构②中的水解酶将吞噬泡中的蛋白质、RNA、DNA等水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图中结构①是高尔基体,②是溶酶体;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以出芽的形式形成,A正确;
B、吞噬泡与溶酶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正确;
C、巨噬细胞识别衰老细胞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C正确;
D、溶酶体中含有大量的水解酶将吞噬泡中的蛋白质等水解,但不能水解RNA和DNA,D错误。
故选D
【点睛】
27. 如图表示细胞核的结构,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③能够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 ⑤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 蛋白质合成旺盛细胞中,④数目较多,⑥数量较多
D. RNA通过⑥从细胞核到达细胞物质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3、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核膜、染色质、核仁和核孔。
【详解】A、③是核膜,能够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A正确;
B、⑤是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
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⑥核孔数量较多,但④染色质数目不变,C错误;
D、⑥核孔使细胞的核质之间能进行物质交换,是大分子的通道,如信使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D正确。
故选C。
28. 下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减少导致细胞癌变,容易分散和转移
B. ②可参与物质的运输,对物质运输具有选择性
C. ③由磷脂分子组成,其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
D. 物质①②③的运动使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该图示中显示的为细胞膜,①为糖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膜的外侧,②是蛋白质,③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详解】A、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①为糖蛋白,细胞癌变后,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分散和转移,不是①减少导致细胞癌变,A错误;
B、②是蛋白质,膜上的载体蛋白可以参与物质的运输,由于载体蛋白的特异性,对物质运输具有选择性,B正确;
C、③是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其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C正确;
D、磷脂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同时膜上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因此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A。
29. 科学的发展是许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关于科学发现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新细胞
B. 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细胞膜上的磷脂和蛋白质都能运动,所以具有流动性
C. 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D. 沃森和克里克根据X射线衍射等证据,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答案】D
【解析】
【分析】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有点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嵌入其中,有的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可以运动,生物膜就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水根据同位素标记法得以证明。噬菌体侵染实验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结构模型。
【详解】A、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但并未提出都是由有丝分裂产生新细胞,A错误;
B、桑格和尼克森构建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提出构成膜的磷脂都可运动,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B错误;
C、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
D、英国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和他的同事富兰克林应用X射线衍射技术获得了高质量的DNA衍射图谱,沃森和克里克主要以该照片的有关数据为基础,推算出DNA呈螺旋结构,D正确。
故选D。
30. 继发性主动运输是一种不直接消耗ATP的主动运输方式,小肠上皮细胞可通过这种方式吸收葡萄糖,如下图所示。Na+由肠腔一侧顺浓度梯度转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所释放的势能是驱动葡萄逆浓度梯度运输的直接动力,但细胞内外Na+的势能差则需要钠-钾泵(Na+/K+ATPase)的活动来维持,而这一过程需要ATP水解供能。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葡萄糖经GLUT进入组织液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B. GLUT失活不会影响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
C. 钠-钾泵所需ATP来自此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 钠-钾泵所维持的Na+浓度差保证了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正常吸收
【答案】B
【解析】
【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载体;主动运输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详解】A、据图可知,葡萄糖经GLUT进入组织液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协助扩散,A正确;
B、GLUT失活会导致葡萄糖在细胞内积累,从而导致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受阻,B错误;
C、钠-钾泵所需ATP来自此细胞有氧呼吸过程,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正确;
D、分析题意可知,Na+由肠腔一侧顺浓度梯度转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所释放的势能是驱动葡萄逆浓度梯度运输的直接动力,故钠-钾泵所维持的Na+浓度差保证了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正常吸收,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31. 食醋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周礼》中记载“醢入主醢”,“醢”是指食醋和其它各种酸味品。传统固态酿醋工艺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工艺流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加入的菌种a是____。酒精发酵前期,溶液中营养丰富,并有一定量的溶解氧,菌种a会____,之后菌种a达到一定浓度后,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____。
(2)在酿制米酒时,一般不需要对糯米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这是因为____。
(3)制作成功的米酒若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失而出现醋酸味,尤其是气温高的夏天更易如此。分析其原因是____。写出该过程发生的反应式____。
(4)为纯化和接种醋酸菌,可采用下图中____(填字母)所示的划线分离操作。
【答案】(1) ①. 酵母菌 ②. 大量繁殖 ③. 酒精和二氧化碳
(2)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该环境而受抑制
(3) ①. 空气中含有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②. (4)A
【解析】
【分析】果醋制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为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小问1详解】
制酒常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故图中加入的菌种a是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的条件下会大量繁殖,故发酵前期,菌种a会大量繁殖;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小问2详解】
在酿制米酒时,利用的是酵母菌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该环境而受抑制,因此一般不需要对糯米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小问3详解】
酿制成功的米酒如果暴露在空气中会逐渐出现醋酸味,尤其是气温高的夏天更易如此,其原因是空气中含有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制作果醋时,醋酸菌在糖源不充足时,可以利用酒精(乙醇)生成醋酸,该过程反应式为。
小问4详解】
为纯化和接种醋酸菌,可采用平板划线法,平板划线法的具体操作是,从第二次划线开始,划线应从上次划线末端开始,并且最后一次划线不能与第一次划线相连,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2. 某生物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发现柠檬草叶片中的精油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该小组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萃取法提取了某种柠檬草叶片中的精油,并研究其抑菌效果的差异。
(1)能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柠檬叶片中的精油,是因为其具有____的性质(答出两点即可)。向收集的油水混合物中加入____,可促进油水分层。
(2)该小组制备了若干金黄色葡萄球菌平板,在两片大小相同的无菌滤纸上分别滴加适量且等量的用萃取法和蒸馏法提取的精油,并将两片滤纸贴于平板上,培养适宜时间后的抑菌效果如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制作该平板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
②应该在平板上设置对照,设置本实验对照的做法是用相同的无菌滤纸片滴加____贴于平板上,其目的是排除____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干扰。
③用____提取的精油的抑菌效果更好,从蒸馏的角度分析,另一种方法更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1) ①. 难溶于水、较强的挥发性、化学性质稳定、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 ②. NaCl
(2) ①. 稀释涂布平板法 ②. 等量无菌水 ③. (无菌)滤纸片 ④. 萃取法 ⑤. (蒸馏)温度过高、(蒸馏)时间过短导致精油品质较差,水中蒸馏导致有效成分水解等
【解析】
【分析】水蒸气蒸馏法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化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常用的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二者都可以用于分离和纯化菌种,但只有前者才可用对活菌进行计数。
【小问1详解】
柠檬叶片中的精油具有难溶于水、较强的挥发性、化学性质稳定、能随水蒸气一同被蒸馏出来,故能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柠檬叶片中的精油;向收集的油水混合物中加入NaCl,增加盐的浓度,促进油水分层。
【小问2详解】
①由图示可知,该平板上菌落分布均匀,说明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后的平板。
②应使用相同的无菌滤纸片滴加等量(无关变量一致)的无菌水贴于平板上,以排除无菌滤纸片本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干扰。
③观察图中的抑菌圈可知,含萃取法提取精油的滤纸片的抑菌圈明显大于含蒸馏法提取精油的滤纸片的抑菌圈,即用萃取法提取的精油的抑菌效果更好;可能是由于(蒸馏)温度过高导致精油品质较差、(蒸馏)时间过短导致精油品质较差、水中蒸馏导致有效成分水解等,使得蒸馏法提取的精油的抑菌效果差。
33. 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是细胞的重要物质成分。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
【答案】 ①. (1)葡萄糖 ②. (2)CO2、H2O ③. (3)储能物质 ④. (4)氨基酸 ⑤. (5)信息传递或调节 ⑥. (6)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 ⑦. (7)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解析】
【详解】1、淀粉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基本单位是(1)葡萄糖。淀粉中的元素只有C、H、O,氧化分解(主要通过细胞呼吸进行)的产生产物是(2)二氧化碳和水。淀粉是植物细胞的(3)储能物质。
2、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彻底水解后形成的产物是(4)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5)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3、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核苷酸分子是由磷酸、五碳糖(脱氧核糖或者核糖)和含氮碱基形成,因此核酸彻底水解后形成的产物是(6)磷酸、五碳糖(脱氧核糖或者核糖)和含氮碱基。核酸是(7)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34. 下图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与大肠杆菌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
(2)若该细胞是西瓜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____;如果是植物根毛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 ]____。
(3)该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 ]____供给,完成上述生理过程所需的酶是由[ ]____合成的,该细胞中能合成ATP的场所是____(填数字标号)。
(4)结构12的功能为____。
(5)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核内外大分子物质的交换离不开核孔。在根尖细胞中,下列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的有____。
a.DNAb.DNA聚合酶c.mRNAd.RNA聚合酶
【答案】(1)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有成形的细胞核)
(2) ①. 14、液泡 ②. 4、叶绿体
(3) ①. 11、线粒体 ②. 13、核糖体 ③. 3、11、14
(4)合成脂质的场所 (5)bd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该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1是细胞膜,2是细胞壁,3是细胞质基质,4是叶绿体,5是高尔基体,6是核仁,7是核基质,8是核膜,9是染色体,10是核孔,11是线粒体,12是内质网,13是核糖体,14是液泡。
【小问1详解】
该细胞是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中细胞具有细胞核,为真核细胞,而大肠杆菌为原核细胞,不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即该细胞与大肠杆菌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该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小问2详解】
若该细胞是西瓜红色果肉细胞,西瓜红色果肉细胞的色素主要存在于[14]液泡中。根毛细胞不含有[4]叶绿体,因而若图中的细胞代表根毛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是叶绿体。
【小问3详解】
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11]线粒体供给,因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中动力工厂,完成上述生理过程所需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酶是由[13]核糖体合成的,因为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植物细胞能合成ATP的生理过程为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图示细胞中能合成ATP的场所是[3]细胞质基质、[11]线粒体、[4]叶绿体。
【小问4详解】
结构12是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也是细胞中脂质的合成车间。
【小问5详解】
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核内外大分子物质的交换离不开核孔。由于根尖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能够发生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且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因此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在细胞质中合成后将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而DNA不会通过核孔发生运输,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将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故选bd。
35. 20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发现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甲图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不同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内填数字)。
(1)囊泡膜主要成分是____。图甲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并非漂浮于细胞质中,而是存在支持它们的网架结构,该结构被称为____。
(2)以细胞“货物”分泌蛋白一胰岛素为例:首先在某一种细胞器上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该细胞器一起转移到[ ]____上继续合成,如甲图所示,包裹在囊泡____(填X或Y)中离开,到达[ ]____并与之融合成为其一部分,其中的蛋白质再进一步加工、折叠。接下来,然后再由该细胞器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转运到细胞膜,最后经过乙图所示过程,与细胞膜融合,分泌到细胞外。
(3)图乙中的囊泡能精确地运送“货物”,据图推测其原因是____,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的功能。
【答案】(1) ①. 脂质(磷脂)和蛋白质 ②. 细胞骨架
(2) ①. ③内质网 ②. X ③. ④高尔基体
(3) ①. 囊泡膜上的蛋白A可以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特异性识别并结合 ②. 控制物质进出和信息交流
【解析】
【分析】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大致是: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2、分析题图:甲图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其中①是细胞核,②是细胞质,③是内质网,④是高尔基体,⑤是溶酶体;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表示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的机制。
【小问1详解】
囊泡膜的主要成分和细胞膜相同,主要成分是脂质(磷脂)和蛋白质。细胞骨架具有锚定支撑细胞器及维持细胞形态的功能,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小问2详解】
以细胞“货物”分泌蛋白一胰岛素为例: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囊泡X由③内质网经“出芽”形成,到达④高尔基体并与之融合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
【小问3详解】
乙图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囊泡上的蛋白质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特异性结合,此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和信息交流的功能。物质
彻底水解产物
氧化分解产物(代谢终产物)
功能
淀粉
(1)____
(2)____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作为植物体内的(3)____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蛋白质
(4)____
CO2、H2O、尿素
有些蛋白质起(5)____作用,如胰岛素。
核酸
(6)____
CO2、H2O、尿素和磷酸盐等
核酸是(7)____,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广安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的大气降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射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营养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