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四川省新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四川省新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 原卷
      四川省新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四川省新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四川省新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四川省新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四川省新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四川省新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四川省新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新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新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新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新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士”原本是最低等级的贵族,受过六艺的教育,能文能武。春秋战国时期,平民中涌现出一批新的士,士也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这种变化反映出
    A. 百家争鸣局面正式形成B. 教育和文化逐渐下移
    C. 思想得到进一步的解放D. 宗法制得到不断强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来看,士这一阶层的下移,实际上反映出教育文化下移趋势。B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思想解放的变化,排除;D项宗法制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2.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 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 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 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 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通过叙述古代儒者借古讽今,借古代帝王的贤明来批判现实,以达到自己的政治诉求。儒者的这种做法目的就是以此希望君主贤明,社会安定和谐,因此C选项正确。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现实政治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材料中没有反映;儒者主张复古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仅仅是一种政治手段,因此D选项错误。
    【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者的政治诉求
    3.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法家思想主张奖励耕战、富国强兵,故C项正确;儒家思想主张德政,道家主张无为,墨家主张非攻,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BD三项。
    4. 孟子提出要“制民之产”,即保证授予普通人民一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墨子提出统治者必须采取措施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管子也强调“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这表明当时
    A. 以民为本思想成为主流B. 各家思想逐渐融合
    C. 富民利民观念得到重视D. 政府支持农业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无论是儒家的孟子还是墨子和管子等其他诸子都强调民众应该获得相应的生活、生产资料,这可以说明当时富民利民的观念在当时颇受诸子重视。C正确。以民为本强调的是统治者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材料没有提及,A错误;材料只涉及了诸子思想的相似之处,不能体现诸子思想的融合,B错误;材料的主旨是诸子提倡富民利民,无法说明政府在政策上支持重农,支持农业发展,D错误。故选C。
    5. 如表反映出春秋战国的时代主题是( )
    A. 重建政治秩序B. 变革政治制度C. 发扬民本思想D. 构建官僚政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材料中“以德治国、以道治国、以爱治国、以法治国”都体现了“治”,即治理好天下,构建稳定的政治局面,A项正确;据所学,儒家不提倡变革,排除B项;材料(法家)“制裁民众”没有体现民本,排除C项;官僚政治重要的特征是官员的任命和选拔不再依据血缘,材料体现是各家的治国主张,排除D项。故选A项。
    6. 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以下对各学派描述匹配正确的是
    ①未能事人,焉能事鬼?②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③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④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A. 儒;墨;法;道B. 墨;法;儒;道
    C. 儒;法;墨;道D. 道;法;墨;儒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出自儒家学派孔子,②出自法家韩非子,③出自墨家墨子,④出自道家老子,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7. 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其观点旨在表达
    A. 倡导独立思考精神
    B. 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
    C. 吸收各家思想精华
    D. 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反映的是主体情感上的好恶,同样会直接影响到人的认识活动, 造成认识上的片面性,因此 “人的认识应当力避”,要排除私心干扰,吸收其他思想家的长处,故C项正确;A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是程朱理学的主张,排除。
    点睛:高考历史文言文材料题主要考查两种能力,其一是通过文言文材料考查学生史料分析、归纳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另一种是借助文言文材料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是对基本知识点的考查。巧解高考历史文言文材料题要注意借助最为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切入正题。(1)重要的虚词,如则、非等,这些词后的语句一般就是解答题目的核心句。(2)重要的历史人物信息,如称谓、官职、人名等。(3)时间信息,本信息既包括文言文材料中的时间描述,也包括引文出处的时间等等。(4)所选文献的出处、名称、作者等等。
    8. 百家争鸣时期,农家钟情于神农时代,道家以黄帝传人自居,儒家喜欢尧舜禅让和周公礼乐,墨家崇拜夏禹治水的实干精神。这反映出诸子百家( )
    A. 根据各自理论需要而改造古代的历史B. 从古人身上寻找理想社会的设计方案
    C. 形成了较完整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D. 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共同理想追求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儒墨道农四家学派均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反映其从古人智慧中寻求治理社会与国家的方案,B项正确;儒墨道农四家学派并未改造古代历史,排除A项;材料强调从古人身上寻找理想社会的设计方案,不涉及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问题,排除C项;材料是社会不同阶层的不同追求,排除D项。故选B项。
    9. 汉初存在多种社会势力,包括六国宗室和贵族后裔、私人豪富、强宗豪右、封君、军功地主等。这些社会势力形成各自的社会秩序,与国家对立甚至冲突。这种状况
    A. 形成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体制B. 使国家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C. 说明土地兼并严重威胁政权稳固D. 影响了董仲舒的学术方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汉初多种社会势力的存在严重威胁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社会的大一统是现实需求,在思想上需求一种大一统的理论主张也就迫切需要,这种社会形势是董仲舒提出了“大一统”主张,在思想上适应了社会形势的需要,故D符合题意;汉朝实行的还是中央集权专制,没有形成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排除A;汉朝最终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没有陷入分裂割据,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社会势力威胁中央集权,不是土地兼并的问题,排除C。故选D。
    10.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材料中“改造了儒家思想”主要指汉代学者( )
    A. 宣扬“君权神授”,否定王位世袭B. 融合了道家和佛教思想
    C. 神化君权并约束君主作为D. 从根本上否定了仁政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指的是西汉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思想。新儒学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主权力的膨胀,故选C;汉代学者站在统治阶级立场,并不否定王位世袭制或皇位世袭制,排除A;B是宋明理学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排除;仁政是儒学的重要内容,汉代儒学不是否定而是弘扬仁政思想,排除D。
    11.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民贵君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董仲舒的“屈民以伸君”显然是注重君主,违背了原始儒家的民本思想,故本题选择B项;A错在“全部”;C、D中信息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思想
    12. 董仲舒认为,在宇宙中,没有人是不行的,人的力量在这个宇宙系统中有极大的作用和意义。因为“只给予事物以可能性,要变为现实性,必仍待人的努力”。这反映出,董仲舒的思想( )
    A. 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B. 否定人君的绝对权威
    C. 成为汉代的官方哲学D. 意在削弱上天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在宇宙中,没有人是不行的”、“只给予事物以可能性,要变为现实性,必仍待人的努力”,体现出董仲舒注重人的作用,可知董仲舒的思想带有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董仲舒认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作用不可代替,结合封建社会人君是人的领袖,可知其威信和作用更重要,排除B项;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适应统治阶级需要,成为汉代正统思想,但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哲学思辨性不强,故不能称为官方哲学,排除C项;董仲舒强调人的作用,是为他的加强君主专制主张服务,而为了加强君主权威,董仲舒又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借助上天强化君主统治的合理性,故其没有削弱上天作用的意图,排除D项。
    13. 下表为汉代公卿文化程度和儒生占比情况统计表。造成表中现象主要原因是
    A. 儒生登上政治舞台B. 治国理念的变化
    C. 公卿垄断教育资源D. 统治集团的好恶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据材料“汉代公卿文化程度和儒生占比情况统计表”,可知汉武帝时期儒生比重急剧上升,这是由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儒生就已经登上政治舞台,排除A项;材料提到公卿中无文化或文化偏低者占比重较小,说明并没有垄断教育资源,排除C项;统治集团的好恶可能存在,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14. 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A. 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B. 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 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D. 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与吾儒水火不容”可得出作者对儒学的社会地位沦落、佛教和道教的盛行感到不满,站在维护儒学统治地位的立场上抨击佛教、道教,结合所学可知,宋儒通过改造儒学来达到重振儒学、回应佛道挑战的目的,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儒法并用”,排除A项;清代的学者主张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排除B项;李觏和张载没有主张“杂糅佛道”,排除D项。故选C项。
    15. 宋代书院选址讲求独立性,即避开当权政局,远离喧嚣的市井,选择环境幽静的山林作为办学场所。这表达了怎样的办学理念
    A. 关注下层民众的教育需求B. 反对封建政府控制教育
    C. 追求修身养性和学术自由D. 抨击时弊揭露社会现实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的主张是“存天理,灭人欲”,因此宋代书院选址远离喧嚣的市井,选择环境幽静的山林体现的是理学对办学理念的影响,体现的是追求修身养性和学术自由,C正确;书院的选址和下层民众的教育需求无关,A排除;封建社会的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B错误;材料未涉及对社会现实的揭露批判,D排除。故选C。
    16. 南宋儒生宋伯仁爱梅、种梅,长期观察、记录梅花的各种形态,并绘成了梅谱。他以扇形梅花联想到儒家教化天下,并赋诗说明。这反映了宋伯仁
    A. 重视科学理论的探究B. 坚持独特的求理方式
    C. 践行了格物致知主张D. 认为“宇宙便是吾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南宋儒生宋伯仁爱梅、种梅,长期观察、记录梅花各种形态,绘成了梅谱”可知,体现的是格物致知的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格物致知的程朱理学认识论,而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故A项错误;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共同思想,不属于独特的求理方式,故B项错误;“宇宙便是吾心”是心学主张,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17. 一位理学家提出“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主张“切己自反,改过迁善”,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该理学家
    A. 被朱熹批评其理学过于“支离”B. 推动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
    C. 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D. 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主张于人生日常处通过内心反省来明理,因此C正确;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A排除;BD是程朱理学的成就,排除。故选C。
    18. 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其主张
    ①重建儒学信仰②人人都有良知③无私则无心④道德自我完善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可以得出②,由“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可以得出④;故选D;心学的出现,标志着儒家重建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而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故①与题意不符;“无私则无心”是指人都是自私的,私心是客观存在的,是对心学的否定,故③也与题意不一致。
    点睛:这一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这类题型在全国卷高考试题中相对出现较少,但是这类题目属于以前多项选择题的变种,因为能够在一个题里考查到更多的知识点,所以在模拟试题或者平时的考试题中多有出现。这类题要想做对,还是有技巧的。如果知识点掌握比较熟练的话,可以不看选项,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直接选择,然后将自己做出的答案与选项对照,只要是能找到一致的,一般情况就能保证正确了。如果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熟悉,可以采用“选基法”,即将自己最有把握认为对的和错的选项找出来,然后对比选项中是否有自己有把握的那些,一般就能依据这一技巧做对答案。
    19. 宋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有一场“鹅湖之会”的著名学术论。读下表可知,两派的分歧在于
    A. 世界本原之争B. 治学方法之争C. 唯物唯心之争D. 道统思想之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朱熹“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与陆九渊兄弟“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可知二者的分歧主要在于治学方法,朱熹主张“格物致知”,陆九渊兄弟主张“发明本心”,故B项正确;题干并未谈及世界本原,故A项错误;二者都是唯心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与道统之争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B。
    20. 《童蒙须知》是朱熹《小学》之外的另一部重要的蒙学著作。具体从穿衣戴帽、言行举止、扫洒清洁、读书写字以及各种杂事五个方面详细说明了入小学前的孩子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这有利于
    A. 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B. 推动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C. 形成儒学的教育系统D. 实现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朱熹将理学所主张的伦理规范化生活化,从幼儿时期树立民众伦理纲常意识,有利于推动儒学普及化。B正确;A项材料与治学态度无关,排除;C项出现于汉武帝时期,排除;D项材料不能说明儒学宗教化,排除。故选B。
    2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
    A. 物是观念的集合B. 心外无物
    C. 吾心即是宇宙D.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及近现代(世界与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的朴素唯物主义,D项正确;“物是观念的集合”是英国近代经验论的代表,乔治·巴克莱其主要观点有三:一、物是观念的集合,二、存在就是被感知,三、对象和感觉的同一性,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排除A项;“心外无物”是中国古代南宋心学家陆九渊的观点,其哲学认识论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排除B项;“吾心即是宇宙”是中国古代南宋心学家陆九渊的观点,其哲学认识论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
    22. 明朝后期一位思想家被人称作“快口直肠,目空一世,愤激过甚”,自称“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下列属于其思想主张的是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 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C. 天下为主,君为客D.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明朝后期一位思想家”“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可知,该思想家是以“异端”自居的李贽。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故B正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顾炎武思想的概括,故A错误;“天下为主,君为客”是黄宗羲的思想,故C错误;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故D错误。
    23. 王夫之对形形色色的“命定论”历史观展开范围宽广的大扫除,并力图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运动中去揭示历史过程中的某种客观辩证法,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动力。这说明王夫之
    A. 提倡进步的历史观B. 否定传统儒家思想
    C. 受西学东渐的影响D. 具有唯心主义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王夫之力图揭示历史过程中的某种客观辩证法,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动力,说明王夫之提倡进步的历史观,反对当时的“命定论”,故选A;“命定论”不等同于儒家思想,排除B;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王夫之力图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运动中去揭示历史过程中的某种客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力图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运动中去揭示历史过程中的某种客观辩证法,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动力”,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24.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
    A. 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B. 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 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D. 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人对君主专制进行批判,这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A项正确;当时儒家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明清之际的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排除C项;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属于明清之际的新儒学,并非是新理学,排除D项。故选A项。
    二、材料解析题(52分)
    25.
    材料一 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材料四 (北宋)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要》
    材料五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董仲舒新儒学相比程朱理学有哪些特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的社会价值。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的主张及提出的背景。
    【答案】(1)背景:①礼乐传统;②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③思想活跃。
    (2)思想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注重“三纲五常”。
    (3)特点:强调伦理道德;具有思辨性;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任答两点即可)
    社会价值:促进道德自觉和理想人格的建立;强化了中华民族气节和德操;增强了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任答两点即可)
    (4)主张:反对君主专制;反对重农抑商,重视手工业、商业(工商皆本);经世致用。
    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君主专制加强,统治腐朽;思想文化专制,程朱理学空谈义理。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一“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结合所学知识可分析得知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有礼乐传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处于思想活跃活跃的春秋末期,他的主张受其影响。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汉时期的中国。据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可得出“大一统”;据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得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注重“三纲五常”。
    【小问3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三“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可得出强调伦理道德;据材料三“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可得出具有思辨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融合佛教道教思想。第二小问价值,即答出理学的积极作用。据材料三,理学强调伦理道德,有利于促进道德自觉和理想人格的建立;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强化了中华民族气节和德操;增强了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小问4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之际的的中国。第一小问主张,据材料五“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可得出反对君主专制;据材料五“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可得出反对重农抑商,重视手工业、商业(工商皆本);据材料五“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可得出经世致用。
    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所学明清之际的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思考即可。经济方面,结合所学可得出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政治方面,结合所学可得出,封建君主专制加强,统治腐朽;思想方面,结合所学可得出思想文化专制,程朱理学空谈义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中华文明的特性来看,中华文明虽然源头各异,但都起源于农耕文明。由于对待的生产对象很快从动物转向了植物,所以中华文明从骨子里少了一丝血腥,多了一份宽容,很少有文明霸权意识和侵略特性,中华文明无论是儒、道、释都不专横,都以宽容为特性,提倡“和而不同”。即使在把道家奉为正统,以老子为虚拟祖先的唐朝,儒家和佛教的发展也是迅速的。在中国现实中,往往一座山上既有道观,又有寺庙,还有孔庙,而且个个香火旺盛,无不干扰,而考古发掘中出土的许多文物经常具有两种甚至三种文化的特征:正是中华文明这种宽容的特性,使得它在对待外来文明时不会极度排斥,而是可以慢慢接受,与之共同相处。
    ——摘编自《中华文明的特点和原因小论》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评分说明:本题实行按层次给分原则,下面列出三个等级的赋分及主要标准,供阅卷教师参考。评卷要做到体现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和保护学生的多祥思维相结合,重点考查学生对中华文明特点的深度分析和综合把握,论证要明晰,要有宽度和深度,史中见识。
    示例一:
    中华文明具有和平性与包容性的特点。.
    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明对话方式;其精髓就是和平性与包容性。自秦汉以来,汉族与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主要是基于保护农业生产和捍卫边疆的需要,通常是外族政权被打垮之后,在与中华文明的交往中逐步被同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中华文明善于在承认其他文明的前提下加强对话和交流。例如,从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的佛教,唐代己融入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中华文明正是依赖这种和平与包容的文明对话模式,取长补短,发展壮大,延绵几千年不断。
    示例二:中华文明具有宽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著书立说,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儒墨道法等各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诸子百家”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这种做法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宽容性。作为中华文明主流的儒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吸收借鉴其他思想文化,如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的主张,充分体现了儒学对佛道两教的包容。北宋时,儒家学者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一“理学”,使儒家思想进一步思辨化与哲学化。中华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兼容并包,具有开放性,丰富了自身的内涵,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正是中华文明这种宽容的特性,使得它在对待外来文明时不会极度排斥,而是可以慢慢接受,与之共同相处”可以得出观点:中华文明具有和平性与包容性的特点。论证过程可以结合材料中提到的“所以中华文明从骨子里少了一丝血腥,多了一份宽容,很少有文明霸权意识和侵略特性”,列举史实自秦汉以来,汉族与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主要是基于保护农业生产和捍卫边疆的需要,通常是外族政权被打垮之后,在与中华文明的交往中逐步被同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也可以列举古代思想的融合,如中华文明善于在承认其他文明的前提下加强对话和交流。例如,从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的佛教,唐代己融入中国的社会与文化。最后对论证过程进行总结升华,得出结论:中华文明正是依赖这种和平与包容的文明对话模式,取长补短,发展壮大,延绵几千年不断。
    27. 社会保障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疫病救治是其重要组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先秦前,我国就有了社会保障思想。商朝建立初期,实施了许多爱民、利民的举措;周武王时期,大力提倡爱民、保民主张,西周王朝还实施了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等六项爱民政策。孔子在《礼记》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主张为政以德,建议君主爱护臣民,体贴民众。墨子提出“爱人者,必为人爱,恶人者,必为人恶——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
    ——摘编自郭亚雄《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及其行为研究》
    材料二 宋元时期,国家曾对瘟疫的救疗采取较为积极的政策,不过到了清代,国家政策逐渐转向消极,江南地区大多数明初建成的惠民药局多废而不用。面对瘟疫,更多的是地方父母官采取设局延医诊治、制送药丸、掩埋尸体、隔离病人、加强卫生管理等疾疫救疗措施。而以乡贤为主导的地方绅富集团和民间社会慈善机构等社会力量则更为积极主动的进行瘟疫救治,除了临时性的瘟疫救疗,社会还常常举办一些经常性的救疗活动。嘉道以后,江南日常救疗设施数量激增,并由纯粹的慈善机构逐步向经常、普遍的以诊治疫病为主要目的的设施演进。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当时人还丰富与发展了“卫生”一词的含义。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思想基础。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清代瘟疫救疗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答案】(1)思想基础:先秦民本思想;儒家仁德思想(大同思想);墨子“兼爱”思想。
    (2)主要特点:国家救治政策消极;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相互配合;救治方式多样;
    影响:扩大了地方乡绅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央权威;阻止了瘟疫的扩展,稳定了社会秩序;为近代医院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早在先秦前,我国就有了社会保障思想”来看,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了关于民本的思想;依据材料“主张为政以德,建议君主爱护臣民,体贴民众”来看,孔子代表的儒家主张仁政、德治;依据材料“爱人者,必为人爱,恶人者,必为人恶”来看,墨子的“兼爱”思想也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2)特点:依据材料“到了清代,国家政策逐渐转向消极”来看,清代国家救治政策非常消极,依据材料“面对瘟疫,更多的是地方父母官采取设局延医诊治、……社会还常常举办一些经常性的救疗活动”来看,采取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相互配合的方式,而且救治方式多样;影响:乡绅对社会的贡献,扩大了地方乡绅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央权威,多种力量相互配合有助于阻止瘟疫的扩展,稳定了社会秩序,专门的治疗机构的创建为近代医院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学派
    主张
    儒家
    以德治国:有德行君主能治理好天下
    道家
    以道治国:遵从规律,无为而无不为
    墨家
    以爱治国: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
    法家
    以法治国:制定法律、制裁民众不法行为稳定社会
    时期
    公卿中无文化或文化偏低者占比
    公卿中儒生占比
    汉惠帝
    11.1%
    吕后
    40%
    汉景帝
    33.3%
    汉武帝
    10%
    40%
    汉宣帝
    4.6%
    汉元帝以后
    70%—80%以上
    学术人物
    各自主张
    朱熹
    论及教人,朱子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
    陆九渊、陆九韶
    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相关试卷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某次国际会议主要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明初实行“里老人”理诉制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