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学与练第10课制取氧气(二)(原卷版+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129730/0-172532633596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学与练第10课制取氧气(二)(原卷版+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129730/0-172532633604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学与练第10课制取氧气(二)(原卷版+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129730/0-17253263360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学与练(原卷版+解析)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课堂检测,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分解反应,工业上制取氧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2
预习导学
自主梳理
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 无 色 液 体,二氧化锰是一种 黑 色 粉末状 固体)
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
水 + 氧气符号表达式:H2O2
H2O + O2
2.实验装置
3.实验步骤
(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
(3)塞好带有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和导管的双孔塞。
(4)向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5)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三、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氯酸钾是一种 白 色 固 体)
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2.实验装置
高锰酸钾试管口 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下同)放棉花,而氯酸钾 不需要 放棉花。
3.操作步骤:同高锰酸钾
四、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1.催化剂
(1)定义:在化学反应中能 改变 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质量 和 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特点:“一变两不变”
一变: 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可以加快也可以减慢)
两不变: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可以改变)
注意点:
①催化剂 不能 (填“能”或“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②催化剂 不能 (填“能”或“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③同一化学反应 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只有一种催化剂;同一物质可以在 不同 的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3.验证某物质是催化剂
(1)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净、干燥、称量,先验证物质质量反应前后相等。
(2)将反应后的物质重复原实验,发现该物质仍具有催化作用,也即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
五、分解反应
1.定义: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2)特征:一变多,通式:A→B+C+……。
六、工业上制取氧气
1.工业生产需要考虑的因素:原料来源是否广泛、价格是否便宜、成本是否低廉、能否大量生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2.“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流程
3.原理:利用了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预习检测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该反应属于( )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2.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和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两者不相同的是( )
A.实验装置B.都使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C.都发生分解反应D.都生成了两种物质
3.关于分解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B.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单质
C.各元素存在的形态一定发生变化D.各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发生改变
4.在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时,不使用二氧化锰的结果是
A.不产生氧气B.没有影响C.产生氧气速率变慢D.产生氧气质量减少
5.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碳+氧气二氧化碳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水氧气+氢气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6.下图关于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方法制氧气的原料来源广泛B.该分离过程是化学变化
C.说明液氧比液氮沸点低D.该液体物质是纯净的氧气
7.在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常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如图所示的四种:
请回答问题:
(1)工业上常采用途径丁来制取氧气,根据氮气和氧气的______不同,这种方法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以绿色化学的理念,你认为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途径更能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8.氧气是生命活动的必需气体。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制备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先加固体二氧化锰,再加液体双氧水
B.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
C.排水法收集氧气,待导管口出现连续而均匀气泡时,再将导管伸入瓶口收集气体
D.利用上图装置可比较MnO2和CuO对H2O2分解的影响
9.用氯酸钾制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二氧化锰加入,其结果是( )
A.速率加快,生成氧气量变大B.速率不变,生成氧气量变大
C.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D.不生成氧气
10.根据如图实验装置,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3)用H2O2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4)用装置F和量筒连接可以收集并测量O2体积,在F中气体应从导管_____(选填“b”或“c”)端通入。
03
探究提升
►环节一 探究催化剂的作用
问题探究1
【资料】催化剂的作用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有的反应如果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大多数化工生产都有催化剂的参与。例如,在石油炼制过程中,用高效催化剂生产汽油、煤油等;在汽车尾气处理中用催化剂促进有害气体的转化;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都要用酶作催化剂,某些酶制剂还是宝贵的药物。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要点归纳
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无色液体,二氧化锰是一种黑色粉末状固体
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符号表达式:H2O2MnO2
H2O + O2
三、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氯酸钾是一种白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氯酸钾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符号表达式:KClO3MnO2
加热
KCl + O2
四、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1.催化剂
(1)定义: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特点:“一变两不变”
一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可以加快也可以减慢)
两不变: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可以改变)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3.验证某物质是催化剂
(1)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净、干燥、称量,先验证物质质量反应前后相等。
(2)将反应后的物质重复原实验,发现该物质仍具有催化作用,也即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
典例精讲
【例1】结合如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①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说明没有产生氧气
B.实验③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且二氧化锰质量减少
C.该实验证明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D.实验①的反应速率比实验③的快
【例2】(广西南宁市武鸣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某同学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实验室制取氧气除了用二氧化锰还可以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就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查阅资料】氧化铜为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设计实验】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进行实验】
(1)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的________。
(2)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________(填“长”或“短”),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从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中,分离出氧化铜,若称得氧化铜质量仍为0.5g,说明氧化铜的________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再将该氧化铜放入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若观察到________,说明氧化铜的________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预期结论】
(4)氧化铜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环节二 探究氧气的工业制法
问题探究1 氧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制取氧气主要有下列步骤:
(1)从步骤②可以得出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 ______(填“高”或“低”)。
(2)贮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是 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工业上采用该方法制氧气,这一变化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而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请写出有关符号表达式: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要点归纳
氧气的制取
典例精讲
【例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工业制氧气采用分离液体空气法,先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关于这个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属于物理变化B. 有新物质氧气生成
C. 先收集到的氮气沸点较低D. 利用了物质的沸点不同
【例4】(江苏省昆山市、太仓市、常熟市、张家港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人类从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到获取氧气进行了无数次实验。
(1)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实验装置如图1,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5等份,并做好标记;
②在燃烧匙中装人过量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点燃红磷,并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甲同学进行该实验,测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经检查步骤①无误,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写出3点)。
(2)氧气的工业制法。
“深冷法”(如图2)是分离净化后的液态空气获得氧气的方法。生产过程中,先控制温度t的范围为-19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课时训练,共5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元素,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简介,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2024)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后练习题,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课一练,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子,分子可以分为原子,从微观角度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微观粒子的共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