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A卷达标通关卷)(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A卷达标通关卷)(原卷版+解析)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A卷达标通关卷)(原卷版+解析)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A卷达标通关卷)(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A卷达标通关卷)(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A卷达标通关卷)(原卷版+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训练范围:人教版九年级第3单元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已知某碳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2。有一种铈原子(符号Ce)的实际质量ng,则此种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为( )
    A.gB.gC.D.
    2.以β﹣胡萝卜素和对苯二胺为原料可制得一种可降解塑料。其中含有钾等微量元素。这里的“钾”指的是( )
    A.元素B.单质C.分子D.原子
    3.关于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符号为CLB.其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7
    C.属于非金属元素D.在化合物中只能显﹣1价
    4.下列各组物质(或主要成分)中,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
    A.冰、干冰、可燃冰 B.烧碱、纯碱、火碱
    C.大理石、石灰石、生石灰 D.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
    5.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原子核内电子数为31
    B.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3,y的数值为31
    C.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其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属于金属元素
    6.许多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氧气,下列是这些化学反应中涉及的物质,其中构成微粒与构成氧气的微粒种类不相同的是( )
    A.氯化氢B.二氧化锰C.过氧化氢D.锰酸钾
    7.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相同条件下沸点:
    C.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D.原子内质子数:
    8.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钡﹣BAB.钠﹣NaC.镁﹣mgD.锌﹣zN
    9.下列对生活常见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
    B.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会鼓起来—分子间间隙变大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0.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爱因斯坦体内的某个原子现在可能在你的身体里
    B.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C.用刀切苹果的过程中,个别原子被分成了更小的微粒
    D.运用分类的方法,可根据物质所属的类别预测物质的性质
    11.水银温度计常用于测量体温,它里面的填充物是水银,又称为汞。如图是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和汞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汞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在元素周期表中,汞位于第七周期
    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g D.一个汞原子中的质子数为80
    1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 B.硫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
    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D.表中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13.m个H2O和m个H2SO3分子中一样多的是( )
    A.氢原子个数B.氢分子个数C.氢元素个数D.氢气
    14.某海水淡化系统(如图)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照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实现海水淡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 B.水蒸气冷凝成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C.水蒸发,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光照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15.一种氦原子的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这种氦原子结构的是( )
    16.元素 X 的核电荷数为a,它们的阳离子Xn+与元素 Y 的阴离子Y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 Y 核电荷数为( )
    A.m+n+aB.a﹣m﹣nC.m﹣n﹣aD.m+n﹣a
    17.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核外电子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为34B.最外层电子数为34
    C.质子数为34D.中子数为45
    18.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是因为温度变化导致分子或原子本身变大或变小
    B.10mL的酒精与10mL的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
    C.氯化钠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植物油,是因为水分子与油分子对钠离子、氯离子作用不同
    D.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是因为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19.如图是某原子结构示意图。结合图示并运用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个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
    B.1个该粒子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C.该粒子所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
    D.该粒子构成单质属于金属单质
    20.下列表示地壳中元素含量示意图的是( )
    A.B.
    C.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7分)
    21.如图A、B分别为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C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图A表示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图C中对应的位置是 (填①﹣⑧序号)。
    (2)若图B表示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3)图C中①、④、⑥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22.根据如图中A、B、C、D、E是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E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A粒子带 个单位的正电荷;
    (2)图中是原子的是 (填序号,下同);与E属于同一元素的是 ;
    (3)与B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子是 (填序号);
    (4)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元素符号);
    (5)D这种气体是由 构成的;
    (6)贫铀弹能使人患上“巴尔干综合症”,其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
    2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图1为物质分类、物质、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①a为 ;c的化学式为 (写一种物质即可)。
    ②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 (填粒子符号)。
    (2)图2是部分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A、B属于不同种元素,两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②A、C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相同。
    ③若图D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 。
    24.乘热气球飞行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航空体育运动,在燃烧器中填充液化气,在气囊中填充空气,通过液化气燃烧对空气加热,使之变轻从而获得上升力。液化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增大压强使气体燃料压缩为液态,体积变 (填“大”或“小”),从分子的角度解释 。
    25.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通过微观的角度进行解释,这是因为分子有特征。请你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现象:
    (1)湿衣服晾干 ;
    (2)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更快 ;
    (3)一滴水中有1021个水分子 ;
    (4)酒精温度计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示数变大 。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26.利用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资料: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1)实验1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甲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 ,此实验采用的是 方法进行探究,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2如下操作:分别用两支带有单孔橡皮塞的胶头滴管吸入约1mL浓氨水,立刻塞入试管中,并将B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同时挤压胶头滴管,观察几分钟。实验2的实验现象为 ;得出分子运动结论:温度越 ,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27.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问题。
    (1)实验一中,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 ,放出大量热;集气瓶底部少量水的作用是 。
    (2)实验二中,关闭止水夹,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中的棉花上,观察到白色棉花变红,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观察到B中棉花 。
    (3)通过实验三中的现象,可得出分子在不断运动且 。
    四、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28.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经探究,完全分解时生成氧气的质量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
    (1)现有32g高锰酸钾,则完全分解时大约能生成氧气的质量(m)= g。
    (2)若mg氧气中含氧气分子数为a,则ng臭氧(O3)中含氧原子数为 (用m、a、n表示)。
    (3)请计算含有mg氧气的空气体积(氧气在该条件下的密度为ρg/L,要求写出解题过程,结果用m、ρ表示)。
    29.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形成,汤姆生、卢瑟福和玻尔等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请根据所学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证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汤姆生发现的粒子是 。
    (2)1911年,卢瑟福等人进行了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散射实验,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a、b、c、d四条线中,不可能是α粒子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
    (3)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玻尔原子模型的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人类借助模型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30.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①洛阳牡丹天下闻名,牡丹花开时满城飘香。
    ②普通自行车夏天易爆胎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A卷•达标通关卷)
    训练范围:人教版九年级第3单元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已知某碳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2。有一种铈原子(符号Ce)的实际质量ng,则此种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为( )
    A.gB.gC.D.
    【答案】D
    【分析】相对原子质量=,带入数值据此计算。
    【解答】解:相对原子质量=,因此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故选:D。
    2.以β﹣胡萝卜素和对苯二胺为原料可制得一种可降解塑料。其中含有钾等微量元素。这里的“钾”指的是( )
    A.元素B.单质C.分子D.原子
    【答案】A
    【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
    【解答】解:物质中由元素组成的,这里的“钾”指的是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A。
    3.关于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符号为CLB.其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7
    C.属于非金属元素D.在化合物中只能显﹣1价
    【答案】C
    【分析】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的名称,然后根据其元素符号、元素的种类、在地壳中的含量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是氯元素。
    A、氯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l,故选项说法错误;
    B、在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氯原子易得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所以氯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氯元素在化合物中不只显﹣1价,还可以是+1、+5、+7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4.下列各组物质(或主要成分)中,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
    A.冰、干冰、可燃冰
    B.烧碱、纯碱、火碱
    C.大理石、石灰石、生石灰
    D.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
    【答案】D
    【分析】从物质的俗称和物质对应起不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冰是水的固态形式,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可燃冰是甲烷水合物;故错误;
    B、烧碱、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而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二者不同;故错误;
    C、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生石灰的主在成分是氧化钙;故错误;
    D、熟石灰、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它们是一种物质;故正确;
    故选:D。
    5.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原子核内电子数为31
    B.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3,y的数值为31
    C.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其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C
    【分析】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方格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据以上分析解答。
    【解答】解:A.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1,故错误;
    B.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镓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1,根据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31=2+8+18+x,x=3,故正确;
    C.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所以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正确;
    D.周期数=原子电子层数,根据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镓字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
    故选:A。
    6.许多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氧气,下列是这些化学反应中涉及的物质,其中构成微粒与构成氧气的微粒种类不相同的是( )
    A.氯化氢B.二氧化锰C.过氧化氢D.锰酸钾
    【答案】D
    【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氧气是非金属气体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A、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二氧化锰是由二氧化锰分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锰酸钾是由钾离子和锰酸根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7.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相同条件下沸点:
    C.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D.原子内质子数:
    【答案】B
    【分析】A.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来分析;
    B.根据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空气的组成及其成分来分析;
    D.根据原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O、Si、Al、Fe(前四位),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相同条件下沸点:液态氧>液态氮,故选项说法正确;
    C.空气中的氮气约占空气体积分数的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包括氦气)约占0.94%,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氟、磷原子中的质子数依次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8.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钡﹣BAB.钠﹣NaC.镁﹣mgD.锌﹣zN
    【答案】B
    【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解答】解:A.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钡的元素符号是Ba,故选项错误。
    B.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钠的元素符号是Na,故选项正确。
    C.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镁的元素符号是Mg,故选项错误。
    D.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锌的元素符号是Zn,故选项错误。
    故选:B。
    9.下列对生活常见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
    B.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会鼓起来—分子间间隙变大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A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是因为水由液体变为气体,水分子间隔变大,故A说法错误;
    B、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得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B说法正确;
    C、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会鼓起来是因为分子间间隙变大,故C说法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10.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爱因斯坦体内的某个原子现在可能在你的身体里
    B.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C.用刀切苹果的过程中,个别原子被分成了更小的微粒
    D.运用分类的方法,可根据物质所属的类别预测物质的性质
    【答案】C
    【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进行分析;
    B、根据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进行分析;
    C、根据粒子的性质和物理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
    D、根据物质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A、因为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原子不发生改变,所以爱因斯坦体内的某个原子现在可能在你的身体里,故A正确;
    B、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这种观点是正确的,故B正确;
    C、用刀切苹果属于物理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把原子恰好分成更小的微粒,故C错误;
    D、物质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所以运用分类的方法,可根据物质所属的类别预测物质的性质,故D正确。
    故选:C。
    11.水银温度计常用于测量体温,它里面的填充物是水银,又称为汞。如图是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和汞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汞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在元素周期表中,汞位于第七周期
    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g
    D.一个汞原子中的质子数为80
    【答案】D
    【分析】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方格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据以上分析解答。
    【解答】解:A.汞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汞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
    B.周期数与原子电子层数相同,由汞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汞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汞位于第六周期,故B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故C错误;
    C.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一个汞原子中的质子数为 80,故D正确;
    故选:D。
    1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
    B.硫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
    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D.表中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答案】B
    【分析】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方格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据以上分析解答。
    【解答】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8,故正确;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硫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6,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故错误;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故正确;
    D.由“石”字旁可知,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由“气”字旁可知,氯元素和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
    故选:B。
    13.m个H2O和m个H2SO3分子中一样多的是( )
    A.氢原子个数B.氢分子个数C.氢元素个数D.氢气
    【答案】A
    【分析】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1个水分子和1个H2SO3分子中均含有2个氢原子,则m个H2O和m个H2SO3分子中均含有2m是氢原子,故选项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m个H2O和m个H2SO3分子中均不含氢分子,故选项错误。
    C、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错误。
    D、m个H2O和m个H2SO3分子中均不含氢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4.某海水淡化系统(如图)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照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实现海水淡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
    B.水蒸气冷凝成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C.水蒸发,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光照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某海水淡化系统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照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实现海水淡化,结合分子的基本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方法等,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水蒸气冷凝成水,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水蒸发,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光照作用下,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5.一种氦原子的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这种氦原子结构的是( )
    【答案】D
    【分析】根据题意,一种氦原子的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结合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一种氦原子的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观察图示D能正确表示这种氦原子结构。
    故选:D。
    16.元素 X 的核电荷数为a,它们的阳离子Xn+与元素 Y 的阴离子Y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 Y 核电荷数为( )
    A.m+n+aB.a﹣m﹣nC.m﹣n﹣aD.m+n﹣a
    【答案】B
    【分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是离子。
    【解答】解:由于X的核电荷数为a,Xn+的是失去n个电子才变成离子的,所以电子数为a﹣n,Ym﹣的电子数也是a﹣n,但是Ym﹣得到m个电子才是a﹣n的,所以Y的质子数是:a﹣n﹣m
    故选:B。
    17.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核外电子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为34B.最外层电子数为34
    C.质子数为34D.中子数为45
    【答案】B
    【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已知硒的核外电子数为34,则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故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已知硒的核外电子数为34,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故选项说法正确。
    D、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则硒原子的中子数为79﹣34=45,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8.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是因为温度变化导致分子或原子本身变大或变小
    B.10mL的酒精与10mL的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
    C.氯化钠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植物油,是因为水分子与油分子对钠离子、氯离子作用不同
    D.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是因为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答案】A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热胀冷缩是因为温度变化导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或变小,故A说法错误;
    B、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隔,故10mL的酒精与10mL的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mL,故B说法正确;
    C、氯化钠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植物油,是因为水分子与油分子对钠离子、氯离子作用不同,故C说法正确;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并且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氮气无味,故可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19.如图是某原子结构示意图。结合图示并运用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个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
    B.1个该粒子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C.该粒子所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
    D.该粒子构成单质属于金属单质
    【答案】C
    【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A、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易失去电子,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易失去一个电子,故正确;
    B、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故该粒子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故正确;
    C、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周期数,该原子核外三层电子,应位于第三周期,故错误;
    D、该粒子表示的是钠原子,钠原子直接构成金属钠单质,故正确。
    故选:C。
    20.下列表示地壳中元素含量示意图的是( )
    A.B.
    C.D.
    【答案】A
    【分析】根据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前五种元素来回答本题,再结合所给图示中前几种元素的含量来回答本题。
    【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前五种元素是:O、Si、Al、Fe、Ca,只有A图中符合,其它图示中没有硅元素,
    故选:A。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7分)
    21.如图A、B分别为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C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图A表示 阳离子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图C中对应的位置是 ⑤ (填①﹣⑧序号)。
    (2)若图B表示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 7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四 周期。
    (3)图C中①、④、⑥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Al(OH)3 。
    【答案】(1)阳离子;⑤;
    (2)7;四;
    (3)Al(OH)3。
    【分析】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方格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据以上分析解答。
    【解答】解:(1)图A中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该粒子是其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后形成的,故其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ⅡA族,该元素在图C中对应的位置是⑤;
    (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35=2+8+18+x,x=7;该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故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
    (3)根据图中位置,①位于第一周期第ⅠA族,为氢元素;④位于第二周期第ⅥA族,为氧元素;⑥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为铝元素;它们形成的物质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氢氧根离子显﹣1价,化学式为:Al(OH)3。
    故答案为:
    (1)阳离子;⑤;
    (2)7;四;
    (3)Al(OH)3。
    22.根据如图中A、B、C、D、E是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E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 电子;A粒子带 1 个单位的正电荷;
    (2)图中是原子的是 BDE (填序号,下同);与E属于同一元素的是 C ;
    (3)与B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子是 D (填序号);
    (4)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Ar、He (填元素符号);
    (5)D这种气体是由 原子 构成的;
    (6)贫铀弹能使人患上“巴尔干综合症”,其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 92 ,核外电子数为 92 。
    【答案】(1)得到;1;
    (2)BDE;C;
    (3)D;
    (4)Ar、He;
    (5)原子;
    (6)92;92。
    【分析】(1)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粒子结构来分析;
    (2)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来分析;
    (3)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4)根据原子结构来分析;
    (5)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分析;
    (6)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来分析。
    【解答】解:(1)图中的E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故在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离子,A粒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2)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图中是原子的是BDE;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与E属于同一元素的是C;
    (3)B最外层电子数是8,属于稳定结构,所以与B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子是D;
    (4)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是2)属于稳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B是氩元素,D是氦元素;
    (5)D是氦原子,氦气是稀有气体,所以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6)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铀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所以电子数=质子数=92。
    故答案为:(1)得到;1;
    (2)BDE;C;
    (3)D;
    (4)Ar、He;
    (5)原子;
    (6)92;92。
    2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图1为物质分类、物质、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①a为 原子 ;c的化学式为 H2O(合理即可) (写一种物质即可)。
    ②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 Na+、Cl﹣ (填粒子符号)。
    (2)图2是部分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A、B属于不同种元素,两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质子数 不同。
    ②A、C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
    ③若图D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 20 。
    【答案】(1)①原子;H2O(合理即可);
    ②Na+、Cl﹣;
    (2)①质子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
    ③20。
    【分析】(1)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以及粒子间的转化过程来分析;
    (2)根据元素的概念、粒子结构示意图的信息、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因素来分析。
    【解答】解:(1)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则a表示原子;纯净物分为单质与化合物,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有水、二氧化碳等,化学式为H2O、CO2;故答案为:原子;H2O(合理即可);
    ②氯化钠是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符号分别为Na+、Cl﹣;故答案为:Na+、Cl﹣;
    (2)①A、B属于不同种元素,两者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答案为:质子数;
    ②A、C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答案为:最外层电子数;
    ③D粒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若D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18+2=20;故答案为:20。
    24.乘热气球飞行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航空体育运动,在燃烧器中填充液化气,在气囊中填充空气,通过液化气燃烧对空气加热,使之变轻从而获得上升力。液化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可燃性 ,增大压强使气体燃料压缩为液态,体积变 小 (填“大”或“小”),从分子的角度解释 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
    【答案】可燃性;小;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通过液化气燃烧对空气加热,使之变轻从而获得上升力。液化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可燃性,增大压强使气体燃料压缩为液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体积变小。
    故答案为:可燃性;小;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25.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通过微观的角度进行解释,这是因为分子有特征。请你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现象:
    (1)湿衣服晾干 分子在不断运动 ;
    (2)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更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
    (3)一滴水中有1021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 ;
    (4)酒精温度计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示数变大 温度越高,分子的间隔越大 。
    【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
    (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
    (4)温度越高,分子的间隔越大。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1)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2)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更快,是因为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一滴水中有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
    (4)酒精温度计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示数变大,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间隔越大.
    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断运动;
    (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
    (4)温度越高,分子的间隔越大。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26.利用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资料: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1)实验1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甲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 溶液变红色 ,此实验采用的是 对比 方法进行探究,得出的结论是: 分子在不断运动 。
    (2)实验2如下操作:分别用两支带有单孔橡皮塞的胶头滴管吸入约1mL浓氨水,立刻塞入试管中,并将B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同时挤压胶头滴管,观察几分钟。实验2的实验现象为 B试管中酚酞先变红,A试管中酚酞后变红 ;得出分子运动结论:温度越 高 ,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答案】(1)溶液变红色;对比;分子在不断运动。
    (2)B试管中酚酞先变红,A试管中酚酞后变红;高。
    【分析】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
    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
    【解答】解:(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在不断运动,进入甲烧杯中又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色,则甲烧杯中的现象为溶液变红色;
    该实验通过对比甲、乙两个烧杯的现象,得出分子在不断运动,采用的方法为对比。
    (2)由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则实验2中,B试管中酚酞先变红,A试管中的酚酞后变红。
    故答案为:(1)溶液变红色;对比;分子在不断运动。
    (2)B试管中酚酞先变红,A试管中酚酞后变红;高。
    27.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问题。
    (1)实验一中,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放出大量热;集气瓶底部少量水的作用是 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
    (2)实验二中,关闭止水夹,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中的棉花上,观察到白色棉花变红,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观察到B中棉花 变红 。
    (3)通过实验三中的现象,可得出分子在不断运动且 分子之间有间隔 。
    【答案】(1)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2)变红;
    (3)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析】(1)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分析;
    (2)根据分子不断运动分析,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够使酚酞变红进行分析;
    (3)从微观角度分析实验现象。
    【解答】解:(1)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集气瓶底部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故答案为: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打开止水夹,氨分子运动到B试管中,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够使无色酚酞变红,故几秒钟后观察到B中棉花变红;故答案为:变红;
    (3)水和无水酒精混合物后体积减小,说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之间有间隔,混合后相互占据一部分体积,而混合后都呈红色,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答案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四、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28.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经探究,完全分解时生成氧气的质量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
    (1)现有32g高锰酸钾,则完全分解时大约能生成氧气的质量(m)= 3.2 g。
    (2)若mg氧气中含氧气分子数为a,则ng臭氧(O3)中含氧原子数为 (用m、a、n表示)。
    (3)请计算含有mg氧气的空气体积(氧气在该条件下的密度为ρg/L,要求写出解题过程,结果用m、ρ表示)。
    【答案】(1)3.2;
    (2);
    (3)L。
    【分析】(1)根据题干数据来分析;
    (2)根据氧原子的质量来分析;
    (3)根据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来分析。
    【解答】解:(1)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时生成氧气的质量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因此32g高锰酸钾,则完全分解时大约能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g×=3.2g;故答案为:3.2;
    (2)1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若mg氧气中含氧气分子数为a,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则ng臭氧(O3)中含氧原子个数为=;故答案为:;
    (3)mg氧气的体积为=L,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则空气的体积为5×L=L
    答:含有mg氧气的空气体积约为L。
    29.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形成,汤姆生、卢瑟福和玻尔等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请根据所学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证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汤姆生发现的粒子是 电子 。
    (2)1911年,卢瑟福等人进行了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散射实验,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a、b、c、d四条线中,不可能是α粒子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a 。
    (3)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ABD 。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玻尔原子模型的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人类借助模型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化学史的知识来分析;
    (2)根据α粒子和原子核带正电来分析;
    (3)根据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来分析。
    【解答】解:(1)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证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汤姆生发现的粒子是电子;
    故填:电子;
    (2)由于原子中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却很大,所以α粒子遇到原子核就会发生偏向,例如c和d。
    因为原子的核外电子质量很小,但所占的体积却很大,电子的质量小的可以忽略不计,所以α粒子可以直接穿过去,例如b。
    由于原子核外的电子质量很小,α粒子是直接穿过,且原子核带正电荷,α粒子也带正电荷,同性相斥,所以α是不可能向原子核靠近的,应该远离原子核,故a不是α粒子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
    故填:a;
    (3)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较直观;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并不是很完美,还有缺点;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故A、B、D正确。
    故选:ABD。
    30.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①洛阳牡丹天下闻名,牡丹花开时满城飘香。
    ②普通自行车夏天易爆胎
    【答案】①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②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①洛阳牡丹天下闻名,牡丹花开时满城飘香,是因为牡丹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牡丹花香。
    ②普通自行车夏天易爆胎,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故答案为:
    ①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②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相关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B卷真题通关卷)(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B卷真题通关卷)(原卷版+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训练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A卷达标通关卷)(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A卷达标通关卷)(原卷版+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训练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A卷达标通关卷)(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A卷达标通关卷)(原卷版+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