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苏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同步课件+单元复习课件+单元测试
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节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精品单元测试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节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精品单元测试测试题,文件包含第三章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原卷版docx、第三章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如图所示为酶作用的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为酶
B.b为底物
C.体现了酶具有专一性
D.体现了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答案 C
2.如图为H2O2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曲线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条件分别是( )
A.H2O2酶催化 FeCl3催化 加热 自然条件
B.加热 自然条件 H2O2酶催化 FeCl3催化
C.加热 FeCl3催化 自然条件 H2O2酶催化
D.自然条件 加热 FeCl3催化 H2O2酶催化
答案 D
解析 无机催化剂和酶均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且后者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因此在H2O2酶的作用下等量H2O2分解所需时间最短,反应所需能量最少,反应进程最快,可用④表示;无机催化剂(FeCl3)次之,可用③表示;加热条件下H2O2的分解速率大于自然条件下,且两者均不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依次可用②和①表示,D正确。
3.已知蛋白激酶与蛋白磷酸酶分别催化相应蛋白质发生磷酸化(活化)和磷酸化的蛋白质发生去磷酸(失活)的过程,两者共同构成了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这一重要的蛋白质活性的开关系统,简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N不是表示含氮(N)的碱基
B.图中两种酶都能降低相应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C.图示两种酶可视为蛋白质活性的分子开关
D.该图表示的生化反应属于可逆反应
答案 D
解析 NTP中,N代表碱基和核糖,其中碱基是A、U、C、G之中的任何一种,TP代表三磷酸,所以是四种三磷酸核糖核苷酸的混合物,A正确;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所以图中两种酶都能降低相应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正确;图中两个反应的反应条件不同,所以不是可逆反应,D错误。
4.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机体在运动时消耗甲,睡眠时则不消耗甲
B.丙是D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D.甲→乙和乙→丙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
答案 C
解析 机体在运动时和睡眠时均需要消耗甲水解提供的能量,因为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A错误;丙是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得到的,其中还剩一个磷酸基团,且还含有一个腺嘌呤和一个核糖,为组成RNA的基本单位,B错误;丁是ATP脱去三个磷酸基团(戊)得到的产物,即为腺苷,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磷酸基团(戊)是ATP合成的原料,C正确;由于酶具有专一性,因此催化甲→乙和乙→丙过程中酶的种类不同,因此它们的空间结构也不同,D错误。
5.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TP的合成一定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B.ATP通过转移磷酰基为生命活动供能
C.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代谢旺盛的细胞中ATP的水解速率与合成速率相当
答案 A
解析 ATP的合成不一定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如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形成ATP,A错误;ATP水解时,转移的基团是一个磷酰基(-POeq \\al(2-,3)),ATP通过转移磷酰基为生命活动供能,B正确;ATP中的A代表腺苷,腺苷是由腺嘌呤和核糖构成的,腺苷和1个磷酸基团构成的物质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即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正确;细胞代谢旺盛时,ATP的水解速率和ATP的合成速率都升高,但两者处于平衡状态,D正确。
6.如图表示与ATP相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a表示ADP,与ATP相比少了一个磷酸基团
B.b表示腺苷,是ATP中“A”代表的含义
C.c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它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D.d表示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
答案 D
解析 a是由核糖和腺嘌呤组成的腺苷,比ATP少了三个磷酸基团,A错误;b表示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而ATP中“A”的含义是腺苷,B错误;c表示ATP失去一个磷酸基团的产物——ADP,而非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C错误。
7.三甲基锡可以抑制三磷酸腺苷酶(催化ATP的水解)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内能量的直接供应。一般情况下,植物细胞内受此影响的场所是( )
A.发生放能反应的部位
B.仅在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C.仅在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D.发生吸能反应的部位
答案 D
解析 三甲基锡可以抑制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则抑制ATP的水解,影响所有吸能反应,D符合题意。
8.下列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
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答案 D
解析 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吸收绿光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D错误。
9.下列关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磨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叶绿素分子被破坏
B.无水乙醇用于色素的提取,层析液用于色素的分离
C.黄绿色色素带最宽,是因为该色素在叶绿体中含量最多
D.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上的迁移速率也不同
答案 C
解析 蓝绿色的叶绿素a的色素带最宽,是因为该色素在叶绿体中含量最多,C错误。
10.如图是酵母菌细胞呼吸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条件下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ATP中
B.乙条件下葡萄糖内的能量只流向酒精和ATP
C.甲、乙条件下产生物质a的部位是不同的
D.试剂X是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答案 C
解析 甲条件下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少部分储存在ATP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A错误;乙条件下葡萄糖内的能量大部分未释放出来,仍储存在酒精中,释放的能量少部分储存在ATP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B错误;甲、乙条件下产生物质a(CO2)的部位是不同的,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C正确;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可用于检测酒精,不能用于检测CO2,用于检测CO2的试剂X是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或澄清的石灰水,D错误。
11.将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充足的CO2条件下,如果在2 h时,将环境中某一条件改变,此时,叶肉细胞中的C3、C5、ATP含量变化如图所示。那么改变的条件是( )
A.加强光照 B.减弱光照
C.提高CO2浓度 D.降低温度
答案 A
解析 当光照增强时,NADPH和ATP生成量增加,短时间内C3还原加快,而其来路不变,故其含量减少,同时C5生成增多,A正确。
12.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如图表示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
B.停止光照,叶绿体中ATP和NADPH含量下降
C.ATP的移动方向是由类囊体膜到叶绿体基质
D.植物在暗处可大量合成(CH2O)
答案 D
解析 在暗处,由于没有光照,产生的ATP和NADPH不足,导致暗反应产生的有机物(CH2O)减少,D错误。
13.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
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
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
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内膜
答案 A
解析 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所以进行无氧呼吸,慢肌纤维以有氧呼吸为主,消耗等摩尔葡萄糖,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少,A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B正确;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D正确。
14.下列对生物代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同一植物体的各种细胞其光合作用的能力是相同的
B.一般认为,生物体内酶的种类很多,但每一种酶的量却不多,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C.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光照越强,光合作用也就越强
D.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只能用于C3的还原
答案 D
解析 同一植物体的不同细胞其光合作用的能力不同,与细胞含有的光合色素含量等有关,A错误;生物体内酶的种类很多,但每一种酶的量却不多,体现了酶的高效性,B错误;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也就越强,到达光饱和点后,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不再增强,C错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阶段C3的还原,D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包括5个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5.希尔反应是探索光合作用原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其基本过程是:在离体的叶绿体悬浮液(悬浮液中有H2O,没有CO2)中加入氧化型DCIP(2,6-二氯酚靛酚),光照下释放O2,产生的电子和H+可使氧化型DCIP 由蓝色转为无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希尔反应模拟了叶绿体光反应阶段的部分变化
B.氧化型DCIP在反应中的作用相当于叶绿体中NADP+
C.希尔反应能够说明产物氧气中的氧元素全部来自水
D.希尔反应说明水的光解和糖的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
答案 ABD
解析 由题干及分析可知,希尔反应模拟的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A正确;氧化型DCIP在希尔反应中的作用,相当于NADP+在该阶段的作用,光反应中产生的电子和H+可使
NADP+转变为NADPH,B正确;由于缺少加入CO2的另一组对照实验,故不清楚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元素是否能来自CO2,C错误;糖的合成需要原料CO2,希尔的实验利用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发生水的光解并产生氧气,且实验中没有加入CO2,因此该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光解与糖的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D正确。
16.如图表示酵母菌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2系列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
B.若消耗等量葡萄糖,释放的能量2明显少于能量1
C.酶3催化途径要在无氧条件下才能发生
D.酶3催化过程中需要酶1催化产物参与
答案 AB
解析 图中酶1和酶2催化途径属于有氧呼吸,其中酶2系列催化过程属于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并且释放的能量2明显多于第一阶段释放的能量1;酶1和酶3系列催化途径属于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发生在无氧条件下,其中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需要第一阶段提供[H]。
17.如图是叶肉细胞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体与线粒体的代谢简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①处于黑暗环境中,该细胞单位时间释放的CO2量即为呼吸速率
B.细胞②没有与外界发生O2和CO2的交换,可断定此时叶肉细胞内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C.细胞③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所固定的CO2量为N1
D.分析细胞④可得出,此时的光照强度较强且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答案 AB
解析 细胞③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所固定的CO2量为N1+N2,C错误;分析④可得出,叶肉细胞吸收O2放出CO2,故此时的光照强度较弱且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D错误。
18.如图是夏季连续两昼夜内,某野外植物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S1~S5表示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B点和I点,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强度相同
B.图中DE段不是直线的原因是夜间温度不稳定,影响植物的细胞呼吸
C.如果S1+S3+S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节 细胞呼吸——能量的转化和利用同步测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节 细胞呼吸——能量的转化和利用练习,共9页。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节 细胞呼吸——能量的转化和利用第二课时课时作业,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