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2024)五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统编版(2024)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分析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分析教案,共2页。
第六单元单元分析1.引导学生品读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2.能结合生活场景,运用细节描述的方法,来表述父母之爱。人文主题本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和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些课文有的写了无私的母爱,有的写了深沉的父爱,还有的写了父母对孩子不同的爱的方式,展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课文编排《慈母情深》讲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和感激。《父爱之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描写了作者和父亲在一起的一个个生活场景,表现了父亲对作者无微不至的深沉的爱,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思念。《“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的是巴德童年时期写了第一首小诗,母亲和父亲给予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并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本单元的课文对故事中的场景、人物言行举止中的细节都有具体的描述,学生通过品读交流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更深入地把握内容,更细致地体会蕴含在其中的人物情感。《慈母情深》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母爱;《父爱之舟》让学生说出作者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体会深切的父爱;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要求学生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场景描写的作用。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这是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感受和看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让学生在畅所欲言的同时,注意表达的内容和方式。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学生的个体差异可能遇到的困难其他任务群类型任务群目标基础型学习任务群1.认识34个生字,会写27个字,会写39个词语。2.背诵有关勤俭节约的名言。发展型学习任务群1.默读课文,能通过课文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2.能理解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3.了解巴德父母对同一首诗的不同评价的原因,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对两种表达爱的方式的看法。4.通过交流,总结“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的方法。5.能联系课文,体会不同结尾的特点。6.想象画面,能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1.推荐阅读:《母亲》《父爱,在拐弯处》。2.实践活动:(1)发现感受生活小事中的父母之爱。(2)开展班级“纸短情长”书信演讲活动。
第六单元单元分析1.引导学生品读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2.能结合生活场景,运用细节描述的方法,来表述父母之爱。人文主题本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和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些课文有的写了无私的母爱,有的写了深沉的父爱,还有的写了父母对孩子不同的爱的方式,展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课文编排《慈母情深》讲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和感激。《父爱之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描写了作者和父亲在一起的一个个生活场景,表现了父亲对作者无微不至的深沉的爱,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思念。《“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的是巴德童年时期写了第一首小诗,母亲和父亲给予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并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本单元的课文对故事中的场景、人物言行举止中的细节都有具体的描述,学生通过品读交流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更深入地把握内容,更细致地体会蕴含在其中的人物情感。《慈母情深》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母爱;《父爱之舟》让学生说出作者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体会深切的父爱;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要求学生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场景描写的作用。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这是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感受和看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让学生在畅所欲言的同时,注意表达的内容和方式。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学生的个体差异可能遇到的困难其他任务群类型任务群目标基础型学习任务群1.认识34个生字,会写27个字,会写39个词语。2.背诵有关勤俭节约的名言。发展型学习任务群1.默读课文,能通过课文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2.能理解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3.了解巴德父母对同一首诗的不同评价的原因,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对两种表达爱的方式的看法。4.通过交流,总结“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的方法。5.能联系课文,体会不同结尾的特点。6.想象画面,能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1.推荐阅读:《母亲》《父爱,在拐弯处》。2.实践活动:(1)发现感受生活小事中的父母之爱。(2)开展班级“纸短情长”书信演讲活动。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