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3节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图片课件ppt
展开科学观念:知道恒星是在演化的;知道恒星的形成、演化和结 束;知道超新星爆发是导致一部分恒星诞生的直接动力;了 解太阳的一生; 科学思维:理解恒星的演化规律;持续形成探索宇宙的兴趣和 获取新知识的欲望;探究实践:通过读图、阅读等方式提升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 处理信息能力;态度责任:感悟人类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和追求,学习辨证分析 的方法和态度;感悟科学家利用有限证据和一定理论大胆建 立科学假设的精神,不断寻找新证据来证实或修正假设,使 理论趋向完善。
1、宇宙由 和 组成;2、宇宙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3、银河系由 组成;所有的恒星都围绕 旋转;4、宇宙中有上千亿个星系,每个星系中同样含有数量巨大的 。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几千亿颗恒星及星际物质
太阳是银河系内一颗相当普通的恒星。 每一颗恒星都有其诞生、演化和死亡的过程,这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 太阳是地球的能量之源,没有太阳,人类就不能生存。 研究恒星的诞生、演化和死亡,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一、恒星1、恒星: 恒星是一种自己发光扫热的气体星球。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2、恒星的诞生是宇宙膨胀的结果: 所有的恒星都要经历诞生、演化和死亡的过程。 随着宇宙的膨胀,温度不断降低,出现了由中性原子构成的宇宙尘埃。宇宙尘埃在引力作用下,会变得更加密集,并越聚越大,形成气体状态的星云团。随着星云团的收缩,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变得非常炽热,星云团就开始发光。于是,恒星就诞生了。 天文学家根据对各种恒星的观测和理论研究,认识到所有恒星的诞生过程与太阳的诞生过程基本相似。
3、恒星的演化: 一颗恒星诞生后,这颗恒星继续收缩升温,温度超过1×107℃时,将引发恒星内部的氢核发生聚变反应(氢原子核聚合成氦原子核),生成氦并向外释放出能量,恒星就开始稳定下来,进入主序星阶段。 主序星靠核聚变反应而发光发热。 恒星的稳定主序星阶段能够持续持续约100亿年。 太阳已存在约50亿年,它的主序星阶段还有约50亿年。 今天的太阳正处在它的鼎盛时期。 恒星约90%的生命周期都处于主序星阶段。
1)图3.3-17展示了恒星的质量与它的寿命的关系。恒星寿命指恒星在耗尽燃料之前能存在的时间。2)一颗质量是太阳0.8倍的恒星能存在多久?一颗质量是太阳1.7倍的恒星又能存在多久?3)描述恒星的质量与它的寿命的一般关系。
一颗质量是太阳0.8倍的恒星能存在120亿年左右;一颗质量是太阳1.7倍的恒星能存在30亿年左右。(合理范围内均可以)
4、恒星的寿命: ①恒星是不会永久存在的; ②太阳未来的演变过程: 大约50亿年后,太阳中心缺少足够的氢时,太阳的球核将开始收缩,太阳外层的氢继续变成氦,星体急剧扩大,变成红色,形成红巨星。当太阳膨胀到接近火星轨道时,将吞水星、金星、地球,预计太阳在红巨星阶段持续天约10亿年时间,亮度升高到今天的近1万倍。红巨星不断地把外层物质抛向太空,在星体周围形成行星状星云,它的核聚变过程中形成的一些物质将进入星际介质参与再循环,而球核进一步收缩,形成体积极小、密度很大的白矮星。最后,太阳将慢慢“熄灭”,形成一颗看不见的黑矮星,变成星云的一部分,留在宇宙中,进入新的循环。
了解了太阳一生的演化后,你对宇宙有了什么新认识?
宇宙也像恒星一样,也要经历诞生、演化发展、死亡的过程。
5、恒星的演化过程: ①恒星的寿命与其质量有关: 一颗恒星寿命的长短取决于它的质量大小:质量越大,寿命越短;质量越小,寿命越长; ②质量较小的恒星的演化过程: 如果恒星的质量介于1~8倍太阳质量它会演变成红巨星,最终演变成白矮星,即体积很小、质量不太小的恒星;
③质量较大的恒星的演化过程: 如果恒星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0~20倍,它的体积会急剧变大,形成红超巨星,随后爆发成超新星,最终演变成体积极小、密度极大的中子星。 1054年,我国发现并记录的超新星爆发,史称“客星”。蟹状星云即在这次爆发后诞生,这是天文学中第一个被认证具有清晰历史观测记录的超新星遗迹。
④质量更大的恒星的演化: 当恒星的质量更大时,其内部将产生巨大压力;物质被“压”成了更为神奇的天体 --黑洞。黑洞的密度非常巨大,强大的引力使任何物质,甚至光都无法逃脱它的吸引。因此,远处的观测者无法看到来自黑洞的光。
大质量恒星的消亡过程和太阳有什么不同?
红巨星:表面温度低,体积大,亮度高;行星状星云:质量体积大,但亮度较暗;超新星:亮光相当于十亿颗太阳;白矮星中子星黑洞
体积小、亮度低,但质量大、密度极高。
6、黑洞: 虽然人们看不见黑洞,但科学家能确定它的存在;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黑洞。 2016年,科学家宣布探测到黑洞的存在。 2019年,我国天文学家依托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发现了一个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 2022年5月,天文学家向人们展示了位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首张照片。银河系中心黑洞距离地球约2.7×104光年之遥。
7、恒星的一生: 通过天文观测和发现,逐步证实完善了恒星的演化理论。
星际气体 原恒星 主序星
太阳→红巨星→白矮星→黑矮星
大恒星→超红巨星→超新星→
7、恒星的消亡: 恒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会不断地向四周抛出物质。这些物质自由地在太空单扩散,最后将渐渐孕育出新一轮的恒星星云。
中 子 星 中子星,是处于演化后期的恒星。当恒星的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时,它就有可能变为中子星。中子星并不是恒星的最终状态,它还会进一步演化为不发光的黑矮星。 中子星小得出奇,典型的中子星直径只有20km,但密度大得惊人,lcm3的质量达1亿吨甚至几十亿吨,且由于巨大的质量产生了强大的引力。脉冲星(中子星的一种)的中心压力可达到1×1028个大气压,比地心压力大3×1021倍,比太阳中心压力大3×1016倍。 中子星的能量辐射是太阳的近100万倍,它在1s内辐射的总能量若全部转化为电能,就够目前我们地球用几十亿年。中子星的表面温度可达到1×107℃,中心温度还要高数百万倍。根据科学家估计,银河系内中子星的总数至少在20万颗以上。
图3.3-21中子星从极点喷发强大气流
1、除了氦以外,恒星中最常见的化学元素是( ) A.氢 B.铁 C.碳 D.钠
2、新星的热核爆炸代表其演化到了( ) A.诞生期 B.存在期 C.死亡期 D.循环期
3、下列有关恒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恒星都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靠自己发光的天体 B.恒星在星空中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C.宇宙中的恒星都在绕着银河系的中心旋转 D.恒星都是质量和体积都很大的固态星球
4、下列有关恒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矮星相当于太阳的青壮年阶段 B.“恒星”即“永恒不变的星”,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形状都是固定的 C.恒星离我们实在太遥远了,以至于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动我们很难察觉 D.远处观察者能够看到来自黑洞的光,因此天文学家能够探测出黑洞的存在
5、下列有关黑洞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黑洞密度极高,能产生强大的引力 B.黑洞是科幻小说中的一种设想,实际并不存在 C.黑洞在太阳系中不可能出现 D.黑洞是质量更大的恒星发展的某个阶段
6、在认识世界时,我们经常用各种方法来形象、直观地表示事物或者规律。下列关于太阳一生的体积变化规律图像中,最为合理的是( ) A B C D
1、每一颗恒星都有诞生、演化和消亡的过程;2、太阳是恒星,目前的太阳处于主序星阶段。3、恒星的诞生:星云收缩升温而成 太阳(主序星)发光发热的原因:氢核聚变 恒星的演化: 小恒星(如太阳):主序星-红巨星-白矮星-黑矮星 大恒星:主序星-超红巨星-超新星-中子星或黑洞
3.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3) ……恒星1、太阳:恒星 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2、恒星的诞生:星云收缩升温 太阳(主序星)发光发热的原因:氢核聚变 恒星的演化: 小恒星(如太阳):主序星-红巨星-白矮星-黑矮星 大恒星:主序星-超红巨星-超新星-中子星或黑洞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3节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kx/tb_c404938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3节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说课ppt课件</a>,文件包含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3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2pptx、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3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2教学设计表格式doc、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3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2学案doc、宇宙有多大mp4、银河系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3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kx/tb_c404938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3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课文配套ppt课件</a>,文件包含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32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3pptx、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32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3教学设计表格式doc、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32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3学案doc、土星的光环wmv、天王星wmv、探访木星wmv、火星wmv、金星wmv等8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节 认识地球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kx/tb_c404938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节 认识地球图文课件ppt</a>,文件包含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31认识地球2pptx、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31认识地球2教学设计表格式doc、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31认识地球2学案doc、东西半球的划分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