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期中]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期中]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总时长: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母亲的爱是如此伟大,她在十月怀胎中,把所有的爱和营养都给了我们”母亲在怀孕期间通过胎盘与胎儿进行物质交换,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过胎盘母亲与胎儿进行了营养与废物的交换
B 通过胎盘母亲与胎儿进行了气体交换
C. 通过胎盘母亲与胎儿进行了血红蛋白的交换
D. 通过胎盘进行了能量传递
【答案】C
【分析】哺乳动物的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胎盘成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详解】胎盘将胎儿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和电解质等,有效地输送给胎儿。此外,胎盘还能帮助胎儿将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肌酐和肌酸等顺利地运送到母体血液中并排出体外。胎儿利用葡萄糖和氧气进行呼吸作用获得能量,母亲和胎儿不能通过胎盘进行血红蛋白的交换,ABD正确,C错误。
故选C。
2. 有一位张姓母亲,在怀孕期间妊娠反应较重,经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晕头痛、面色苍白,去医院做了身体检查,右图是这位母亲的血常规化验单(显示部分内容)。依据化验结果推测,她最可能患有( )
A. 贫血B. 坏血病C. 神经炎D. 胆囊炎
【答案】A
【分析】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白细胞可以作变形运动,身体某处有病菌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详解】A.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称为贫血。贫血患者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常常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分析题中的化验单可知,这位母亲的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参考值,因此,她可能患有贫血,A符合题意。
B.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易患坏血症,B不符合题意。
C.人体缺乏维生素B1时易患神经炎,C不符合题意。
D.当人体有炎症时,体内白细胞数量增多,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如图是“探究胸廓变化与呼吸关系”的模拟实验装置,下列各项对乙图解释正确的是( )
①膈肌舒张 ②膈肌收缩 ③胸廓容积变大 ④胸廓容积变小
⑤肺扩大 ⑥肺收缩 ⑦吸气 ⑧呼气
A. ①④⑤⑦B. ②③⑤⑦
C. ①③⑥⑧D. ②④⑥⑧
【答案】B
【分析】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叫做呼吸运动,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图甲表示呼气,图乙表示吸气。
【详解】图乙,膈顶下降、气球扩大,表示吸气。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即: ②膈肌收缩→③胸廓容积变大→ ⑤肺扩大 →⑦吸气 。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毛细血管是人体内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也是总长度最长的血管,现代医学证明,人体内大约有250万亿根血管,血管的自然长度大约是15万公里,其中大约98%都是毛细血管。血液流经器官中的毛细血管时,因与器官内的组织细胞发生交换而发生成分变化。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血液流经器官发生交换后,血液中的氧气一定会减少
B. 血液流经器官发生交换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一定会减少
C. 血液流经器官发生交换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一定会增加
D. 分布在人体不同器官及部位的毛细血管,其分布特点、形态结构一般都与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答案】D
【分析】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在体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其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详解】AC.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氧气会增多,二氧化碳会减少,AC错误。
B.血液流经小肠内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会增多,B错误。
D.毛细血管在体内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其管壁最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故分布在人体不同器官及部位的毛细血管,其分布特点、形态结构一般都与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D正确。
故选D。
5. 下图是耀华中学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们为了“探究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变化”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判断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进行吸气操作时,要关闭开关a,打开开关b
B. 为了保证实验过程的卫生,A瓶中放澄清的石灰水,B瓶中放清水
C. 若观察到A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 该实验不能证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二氧化碳少
【答案】B
【分析】(1)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详解】A.进行吸气操作时,要关闭开关a,否则会将A瓶中的液体吸入口腔;同时要打开开关b,让外界气体经过B瓶中的液体后进入肺,并观察B瓶内液体的变化,A正确。
B.A瓶和B瓶中都要放澄清石灰水,这样才能形成对照,比较外界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变化,B错误。
C.呼气时,关闭开关b,打开开关a,这样吹入A瓶的气体就是呼出的气体,若观察到A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C正确。
D.该实验只能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证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变化,D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6. 下图1是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2是消化系统模式图,图3是小肠壁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最底层(E层)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_______,这类营养物质主要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
(2)多喝牛奶有利于中小学生生长发育,主要是因为牛奶中的________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原料,该类营养物质主要在图2中的______(填器官序号)内被消化。
(3)图2中④所示是人体的肝脏,能分泌________促进脂肪的消化,同时还能把人体其它消化器官吸收的营养物质经________的运输汇集到肝脏,将一些________分解掉,起到解毒和净化的作用。
(4)人体内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是图2中的[ ]_____。在图3中展示了一些与小肠功能相关的结构特点,通过观察请至少说出两个与小肠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糖类 ②. 能量
(2)①. 蛋白质 ②. ⑦
(3)①. 胆汁 ②. 血液 ③. 有毒物质
(4)①. ⑦小肠 ②.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分析】(1)图一中:E层为谷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因此每日摄取量最多的应为E层食物,因为该层食物富含糖类,能满足人体对能量的需求;D层为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C层为肉类等动物性食品;B层为乳类(奶制品、豆制品),BC层主要提供蛋白质;A层为油脂类,能提供脂肪,过多食用会引起肥胖。
(2)图二中:①唾液腺,②口腔,③食道,④肝脏,⑤胃,⑥胰腺,⑦小肠,⑧大肠,⑨肛门。
(3)图三中:⑩小肠绒毛、⑪小肠绒毛壁、⑫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
【详解】(1)图1中,最底层食物是谷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等糖类,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牛奶中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原料。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该酶可把蛋白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小肠肠腺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的作用下,蛋白质和多肽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可见,蛋白质物质主要在图2中的⑦小肠内被消化。
(3)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大多数会经过血液汇集到肝脏。肝脏可以将一些有毒物质分解掉,起到解毒和净化的作用。
(4)图2中的⑦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长约5~6m,小肠的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内表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且壁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7. 下图一表示人体内血液与组织器官间的交换过程和心脏工作示意图,图二表示人体某处组织器官的放大示意图。请结合图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血液循环就是指血液在由____组成的管道系统中按一定方向的循环流动,其意义就是为身体各处组织细胞的______运输营养和氧气,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带走。
(2)在人体内,发生在E处的过程叫________的气体交换,发生交换的原理是________。
(3)图一中正在工作的心脏,处于收缩状态的是________,此时,房室瓣处于________状态。
(4)若F处表示的是怀孕母亲子宫内部分胎盘组织中的血液循环示意图,如图二所示,则脐静脉内流的血液含________和________较多,并判断胎儿的血型与母亲是否相同________。
【答案】(1)①. 心脏和血管##血管和心脏 ②. 生命活动
(2)①.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②. 气体的扩散作用
(3)①. 左右心室##左心室、右心室 ②. 关闭
(4)①. 氧气##营养物质 ②. 营养物质##氧气 ③.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分析】(1)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2)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
(3)图中,A是右心房、B是左心房、C是右心室、D是左心室;E是肺部毛细血管、F是组织处毛细血管;G是肺动脉、H是肺静脉、J是体动脉、K是体静脉;1是主动脉、2是肺动脉、3是上下腔静脉、4是肺静脉。
【详解】(1)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不断的运来营养和氧气,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2)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过程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即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3)心脏工作过程是:左右心房收缩,分别将血液压至左心室和右心室,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左右心室收缩,分别将血液泵至主动脉和肺动脉,此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被吸进心房,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打开。
观图可知,图一中正在工作的心脏,处于收缩状态的是心室(左心室、右心室),此时,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
(4)图二表示怀孕母亲子宫内部分胎盘组织中的血液循环示意图,脐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含营养物质和氧气较多。
胎儿的血型由父母的血型决定。由图二可知,胎儿的血液与母亲的血液并不相混合,因此,胎儿的血型与母亲的血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7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8. 传染病流行时有三个基本环节,以下不包括哪一个( )
A. 传染源B. 传播途径
C. 易感人群D. 细菌病毒
【答案】D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
【详解】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细菌病毒属于病原体,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9. 根据2007年卫生部主持编写的《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建议,运动时心率应保持在每分钟( )左右。
A. 110—130次B. 120—140次
C. 130—150次D. 140—160次
【答案】A
【分析】心率是指人体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为人的基本生命体征之一。
【详解】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如果超重后者是肥胖,一般不宜采用禁食和饥饿疗法(即便是成人也不能过度的节食),更不能采用药物和手术的治疗,最佳的办法是调整饮食和加强身体锻炼。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如快走、慢跑、上下楼梯、跳绳、打球、游泳、骑自行车、登山等运动,适当进行一些柔韧性练习和力量性练习。根据2007年卫生部主持编写的く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建议,运动时心率应保持在每分钟110~130次左右,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肥胖可以导致的疾病是( )
A. 高血压B. 糖尿病C. 早期动脉粥样硬化D. 肺结核
【答案】D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详解】ABC.肥胖的人体内脂肪堆积,心肺功能压力大,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BC不符合题意。
D.肺结核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适宜中学生合理管理体重的方法( )
A. 禁食B. 饥饿疗法
C. 药物和手术D. 调整饮食,加强体育锻炼
【答案】D
【分析】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有饮食不合理、偏食、缺乏锻炼等,因此应该通过控制饮食,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少吃油炸、膨化和腌制食品等方法减少肥胖。
【详解】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如果超重,甚至是肥胖,一般不宜采用禁食和饥饿疗法(即便是成人也不能过度的节食),更不能采用药物和手术的治疗,最佳的办法是调整饮食和加强身体锻炼,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2.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判断是否肥胖的标准( )
A. 胸围B. 臂围C. 体重指数(BMI)D. 身高
【答案】C
【分析】BMI(体重指数)是评估人体体重状况的指标,计算方法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详解】日前,国际流行的判断是否肥胖的标准是体重指数法(BM1)(BdyMassIndex的缩写),即体重(千克)与身高(米)的平方的比值,结果大于23.9即为超重,大于26.9即为肥胖,介于18.5与23.9(指大于或等于18.5,且小于或等于23.9)之间属于正常,小于18.5即为消瘦,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3. 中学生如果超重或肥胖,在饮食上要注意调整,下列选项中不适宜在控制体重时进食的是( )
A. 白开水B. 新鲜鱼虾
C. 添加糖的鲜果蔬汁D. 动物肝脏
【答案】C
【分析】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蛋白质主要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提供能,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
【详解】A.白开水不提供能量,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A不符合题意。
B.新鲜鱼虾富含蛋白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应多摄入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B不符合题意。
C.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摄入的多余的糖类会转化为脂肪,增加体重,C符合题意。
D.动物肝脏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下列不属于调解不良情绪的方法是( )
A. 呼吸调节法B. 暗示调节法
C. 表象调节法D. 暴躁调节法
【答案】D
【分析】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详解】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当你遇到挫折或者不顺心的事情时,生气、紧张、焦虑、抑郁等损害健康的情绪便会随之而来。当出现这些问题时,可采取转移话题、倾诉或自我安慰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清晰。
选项中,呼吸调节法、暗示调节法、表象调节法都可以使自己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而暴躁调节法不属于调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它可能会使自己的不良情绪更加恶化,也可能使自己和他人受到伤害。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四、非选择题:
填空:(每题1分,共3分)
15. 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心理和________三者的完好状态。
【答案】社会适应能力
【分析】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还将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详解】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健康。 ①身体健康:指身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 ②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 ③社会适应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
16. 了解健康的概念后,要树立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生活、________来获得健康的观念。
【答案】心理平衡
【分析】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详解】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要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生活、心理平衡来获得。
17. 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________、脂类、糖类、无机盐、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等。
【答案】蛋白质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糖类、无机盐、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等;其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
膳食纤维是指除淀粉以外较复杂糖类物质,包括纤维素和果胶等,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等植物性食物中,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就会排便通畅、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因此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校园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校园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校园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校园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35,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