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2] 第一章 第二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解析)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1~6题为单选,7~9题为多选)
1.(2021·江西抚州市·临川一中高三三模)自由落体实验是物理学史上著名的实验之一,某同学在课余时间重现自由落体实验,他让小球从一近似光滑的斜面上的最高点由静止滚下,利用滴水计时的方法记录小球运动的时间。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依次增大斜面倾角,共做了五次实验(每变一次倾角记为一次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这五次实验滴水计时的时间可能越来越长
B.这五次实验小球运动的平均速率可能相等
C.伽利略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进行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
D.伽利略通过对研究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进行合理外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析]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依次增大斜面倾角,则小球的加速度不断增大,下滑位移大小不变,则这五次实验滴水计时的时间越来越短,平均速率越来越大,故A、B错误;伽得略通过对研究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进行合理外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正确。
2.(2021·广东深圳市高三一模)一个小球在离地面一定高度的O点向下运动,第一次自由落体运动,第二次以第一次落地时的速度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O点的正下方有一点A,A与O的距离和A与地面的距离相等,则小球两次从O点到A点的时间比为( C )
A.1∶1B.2∶1
C.2eq \r(2)∶1D.4∶1
[解析] 设总高度为h,根据h=eq \f(1,2)gt2,可知第一次自由落体运动从O点到A点的时间t1=eq \r(\f(2×\f(1,2)h,g))=eq \r(\f(h,g)),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的速度为v=eq \r(2gh),第二次以第一次落地时的速度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从O点到A点的时间t2=eq \f(\f(1,2)h,\r(2gh))=eq \f(1,2\r(2))eq \r(\f(h,g)),则eq \f(t1,t2)=2eq \r(2)∶1。故选C。
3.(2022·浙江高三月考)杂技演员每隔相等的时间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一切阻力,小球间互不影响),若每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都是1.8米,他一共有5个小球,要想使节目连续不断地表演下去,根据该表演者的实际情况,在他的手中总要有一个小球停留,则每个小球在手中停留的时间应为(g取10 m/s2)( D )
A.0.36秒 B.0.24秒
C.0.2秒 D.0.3秒
[解析] 每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都是1.8米,根据h=eq \f(1,2)gt2,解得t=eq \r(\f(2h,g))=0.6 s。根据竖直上抛的对称性可知,空中有四个小球,一个刚上升,一个在顶端,另外两个在上升和下降且处于同一高度,共4个时间间隔Δt,所以球在手中的停留的时间为在空中总时间的四分之一。Δt=eq \f(2t,4)=0.3 s,故选D。
4. (2019·全国卷Ⅰ,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上升第一个eq \f(H,4)所用的时间为t1,第四个eq \f(H,4)所用的时间为t2。不计空气阻力,则eq \f(t2,t1)满足( C )
A.1
空气阻力不计,运动员竖直上升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为H时的速度为0。逆向观察,运动员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eq \r(2)-1)∶(eq \r(3)-eq \r(2))∶…∶(eq \r(n)-eq \r(n-1))。
由题意知,t2∶t1=1∶(2-eq \r(3))=2+eq \r(3),由结果知选项C正确。
5.(2021·汉阳高中高三三模)对于如图所示的情境,交通法规定“车让人”,否则驾驶员将受到处罚,若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行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前端距停车线8 m,该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至少需2 s汽车才能停止
B.若经0.2 s后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
C.若经0.4 s后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
D.在距停车线6 m处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
[解析]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知减速所需时间为:t=eq \f(v,a)=eq \f(8,5) s=1.6 s,故A错误;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知,减速运动的位移为:x=eq \f(v2,2a)=eq \f(82,2×5) m=6.4 m,故在距停车线6 m处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超出停车线处,故D错误;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eq \f(L-x,v)=eq \f(8-6.4,8)s=0.2 s,故若经0.2 s后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故B正确,C错误。
6.(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拥堵已成为现代都市的一大通病,发展“空中轨道列车”(简称空轨)是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举措。如图所示,它是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不仅施工简单、快捷,造价也仅为地铁造价的六分之一左右,下表是有关空轨列车的部分参数。假如多辆空轨列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为了安全,前后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后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反应时间)t=0.50 s,则空轨列车的安全车距应至少设定为(g=10 m/s2)( C )
A.25 mB.30 m
C.55 mD.60 m
[解析] 安全车距x包含反应时间内列车做匀速运动的位移x1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2,即x=x1+x2,而x1=v0t=50×0.5 m=25 m,x2=eq \f(v02,2a)≈30 m,则x≈55 m,C项正确,A、B、D错误。
7.在野外自驾游容易碰见野生动物突然从路边窜出的情况。如图所示,汽车以大小为6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一头小象冲上公路,由于受到惊吓,小象停在汽车前方距离车头10 m处。司机立即刹车﹐加速度大小为2 m/s2。从刚刹车到汽车刚停止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A.所用的时间为6 s
B.汽车通过的距离为18 m
C.汽车最后1 s的位移为1 m
D.汽车没有与小象发生碰撞
[解析] 汽车减速至0的时间t=eq \f(v0,a)=3 s,汽车运动的总位移大小x=v0t-eq \f(1,2)at2=9 m<10 m,A、B错误,D正确;将汽车的运动视为反向的从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得汽车最后1 s的位移x1=eq \f(1,2)ateq \\al(2,1)=1 m,C正确。
8.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内的位移是2 m,第4 s内的位移是2.5 m,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 )
A.这2 s内的平均速度是2.25 m/s
B.第3 s末的瞬时速度是2.25 m/s
C.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 m/s2
D.质点的加速度是0.5 m/s2
[解析]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这2 s内的平均速度eq \x\t(v)=eq \f(2+2.5,2) m/s=2.25 m/s,故A正确;第3 s末的瞬时速度等于这2 s内的平均速度,即v3=eq \x\t(v)=2.25 m/s,故B正确;根据Δx=aT2得,质点的加速度a=eq \f(Δx,T2)=eq \f(2.5-2,1) m/s2=0.5 m/s2,故C错误,D正确。
9.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光滑斜面底端a点上滑,最高可滑至b点,然后又滑回至a点,c是ab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从a上滑至b所用时间为t,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 )
A.物块从c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等于从b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
B.物块上滑过程的加速度与下滑过程的加速度等大反向
C.物块下滑时从b运动到c所用时间为eq \f(\r(2),2)t
D.物块上滑通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等于整个上滑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
[解析] 由于斜面光滑,物块沿斜面向上与向下运动的加速度相同,为a=gsin θ,故物块从c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等于从b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选项A正确,B错误;物块由b运动到a的过程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可知eq \f(tbc,t)=eq \f(1,\r(2)),解得tbc=eq \f(\r(2),2)t,选项C正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由于c是位移的中点,物块上滑过程中通过c点的速度大小不等于整个上滑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选项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0.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距离s0和s1(s1
(2)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的最小加速度。
[答案] (1)eq \f(v\\al(2,0)-v\\al(2,1),2gs0) (2)eq \f(s1v1+v02,2s\\al(2,0))
[解析] (1)设冰球的质量为m,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mg=ma,a=μg,所以2(-a)s0=veq \\al(2,1)-veq \\al(2,0),解得μ=eq \f(v\\al(2,0)-v\\al(2,1),2gs)。①
解得μ=eq \f(v\\al(2,0)-v\\al(2,1),2gs0) ②
(2)冰球到达挡板时,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中,刚好到达小旗处的运动员的加速度最小。设这种情况下,冰球和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所用的时间为t。由运动学公式得veq \\al(2,0)-veq \\al(2,1)=2a1s0 ③
v0-v1=a1t ④
s1=eq \f(1,2)a2t2 ⑤
联立③④⑤式得a2=eq \f(s1v1+v02,2s\\al(2,0))。
11.(2021·福建龙岩市高三三模)如图甲所示的“冰爬犁”是北方儿童在冬天的一种游戏用具。“上坐一人,双手握铁篙,向后下方用力点冰,则冰床前进如飞”。在空旷的水平冰面上,小孩从静止开始,连续三次“点冰”后达到最大速度vm(未知),之后沿直线匀减速滑行了18 m后停下。某同学用v-t图像描述了上述运动过程,如图乙所示。若每次“点冰”获得的加速度恒定且相等。求:
(1)“冰爬犁”最大速度vm以及匀减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2)小孩“点冰”时“冰爬犁”加速度的大小。
[答案] (1)6 m/s,1 m/s2 (2)eq \f(10,3) m/s2
[解析] (1)在7~13 s内,将运动倒过来看成匀加速运动,由运动学规律可得
s=eq \f(1,2)a1teq \\al(2,1),vm=a1t1,
代入数据解得减速过程加速度大小为a1=1 m/s2,
最大速度vm=6 m/s。
(2)由v-t图像可知,在0~7 s内:加速总时间为t2=3 s,减速总时间为t3=4 s,有vm=a2t2-a1t3,
代入数据解得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2=eq \f(10,3) m/s2。
12.(2022·浙江高三开学考试)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空坠物事件时有发生,我国《民法通则》及《侵权责任法》中都有规定,建筑物上的搁置物发生脱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其所有人或管理人应承担民事责任,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假设某高楼距地面高H=47 m的阳台上的花盆因受扰动而掉落,掉落过程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有一辆长L1=8 m、高h=2 m的货车,在楼下以v0=9 m/s的速度匀速直行,要经过阳台的正下方,花盆刚开始下落时货车车头距花盆的水平距离为L2=24 m(示意图如图所示,花盆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 m/s2)
(1)若司机没有发现花盆掉落,货车保持v0=9 m/s的速度匀速直行,通过计算说明货车是否会被花盆砸到?
(2)若司机发现花盆掉落,采取制动(可视为匀变速,司机反应时间Δt=1 s)的方式来避险,使货车在花盆砸落点前停下,求货车的最小加速度;
(3)若司机发现花盆掉落,采取加速(可视为匀变速,司机反应时间Δt=1 s)的方式来避险,则货车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才能避免被花盆砸到?
[答案] (1)会,计算见解析 (2)2.7 m/s2
(3)2.5 m/s2
[解析] (1)花盆从47 m高处落下,到达离地高2 m的车顶过程,位移为
h=(47-2) m=45 m,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公式,有h=eq \f(1,2)gt2,
得t=eq \r(\f(2h,g))=eq \r(\f(2×45,10)) s=3 s,
3 s内汽车位移为x=v0t=27 m,(L2=24 m)
(2)货车匀减速的距离为L2-v0·Δt=15 m,
制动过程中由运动学公式得veq \\al(2,0)=2a0(L2-v0·Δt),
解得:a0=2.7 m/s2。
(3)司机反应时间内货车的位移为x1=v0Δt=9 m,
此时车头离花盆的水平距离为d=L2-x1=15 m,
采取加速方式,要成功避险,则有d+L1=v0(t-Δt)+eq \f(1,2)a(t-Δt)2,
代入相关数据解得:a=2.5 m/s2,即货车至少以2.5 m/s2的加速度加速才能避免被花盆砸到。
行车速度
约50 m/s
车辆起动加速度
10 m/s2
车辆高度
2 623 mm
紧急制动加速度
42 m/s2
车辆宽度
2 244 mm
车辆净重
8 455 kg
平面转弯半径
≥30 m
车辆满载重
15 000 kg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第1章第2练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第1章第2练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详解),共5页。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练习[2]第1章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练习[2]第1章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解析),共7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含解析,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