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绿城育华中学中考科学二模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绿城育华中学中考科学二模试卷,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B.取用氯化钠
C.稀释浓硫酸D.测定溶液pH
2.(3分)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
B.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C.新陈代谢是先合成身体的组成部分,然后再分解身体的部分物质
D.每一个活着的人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
3.(3分)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
4.(3分)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隆重召开,亚运会中处处离不开科学,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奥体主体育场屋面采用的新材料铝镁锰板和钢都是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B.用的餐具是全降解材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C.亚运火炬“薪火”的燃料是生物质燃气(主要成分H2、CO),利用了它们的助燃性
D.一部分运动员入场式穿着的服装主要成分为涤纶,属于天然纤维
5.(3分)有关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可以除铁锈,氢氧化钠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B.用无水硫酸铜粉末检验水的存在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变化
C.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D.活性炭吸附水中的颜色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6.(3分)“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一量”是科学特有的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催化剂表面转化成有机清洁燃料甲醇和X,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宏观组成看: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属于氧化物
B.从微观构成看:二氧化碳这种物质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的
C.从符号表征看:X的化学式是H2O
D.从基本反应类型看:属于置换反应
7.(3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是长期进化形成的。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鸟类飞行需要大量能量,其体内有肺和气囊,能获得更多的氧气
B.植物叶片表皮细胞的叶绿体内含有丰富的叶绿素,确保了光合作用高效进行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为携带和运输氧气提供了更大空间
D.仙人掌的叶呈针状,有利于减少因蒸腾作用而过多失水
8.(3分)如下表是检测正常人血浆、肾小管上段以及输尿管内液体中两种物质的浓度变化(克/100毫升)。据表中数据分析,甲、乙分别是( )
A.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
B.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C.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D.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9.(3分)如图所示为某汽车一键启动电路。当按下一键启动按键时,有细小电流通过X,接着有强大电流通过电动机,X可能是哪一种器件?( )
A.电流表B.电磁继电器
C.电压表D.发电机
10.(3分)物理教材中有许多有趣的演示实验。下列“变多、变少”的演示实验中,涉及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11.(3分)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九年级下科学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关系”时,改变入射角,多次测量
③“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
④“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⑤“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④⑤
12.(3分)关于人类对地球表面板块的研究历程,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①舌羊齿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可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②“海底扩张学说”从解决动力来源方面支持了“大陆漂移学说”
③“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七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④地球表面的地震分布与火山相似,大多发生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A.①②B.①②④C.①④D.①②③④
13.(3分)10月7日,杭州亚运会射箭反曲弓女子个人铜牌决赛在两名中国选手李佳蔓和海丽玕之间展开,最终李佳蔓战胜海丽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开弓的箭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手对弓的拉力大于弓对手的拉力
C.弓拉的越弯,弓的弹性势能越大
D.在空中向上飞行的箭,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落向地面
14.(3分)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A.粗盐(只含泥沙)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B.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Cl,蒸发结晶后,洗涤干燥
C.区分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用硝酸银溶液
D.制备氢氧化铜:将氧化铜和水混合
15.(3分)如图,这是摄影爱好者孙老师在平静的湖边拍摄的照片。下列关于照相机使用及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区别错误的( )
A.照相时景物与相机距离应大于2倍焦距
B.在底片上所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景物与倒影对称于水面
D.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倒影中物体的高度比真实物体略大一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题,共40分)
16.(4分)如图所示是天文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相机拍摄的三张月相照片。
(1)利用天文望远镜和相机拍摄来了解月相的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文献法
C.实验法
(2)图中三种月相在一个农历月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填编号)。
17.(4分)2023年末,全球或部分地区确实出现甲型流感(甲流)、乙型流感(乙流),尤其是在人群密集、气候寒冷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传播较快。
(1)甲型流感病毒(甲流)和乙型流感病毒(乙流)是引起人类季节性流感的两种主要病原体。病毒(virus),病毒与细菌相比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 。
(2)预防方面,针对甲流和乙流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而对肺炎支原体的预防主要是增强免疫力,减少接触感染源,必要时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特定类型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18.(4分)小高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1所示),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他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2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理由是 。拉瓦锡测出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而我们在作图1的实验时,即使红磷足量、操作正确.为什么呢?小高联想到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可以燃烧的事实 。
19.(4分)如图在水平地面上用甲、乙两个弹簧秤分别向左、右两边拉物体M,使M匀速向右运动,如果甲的示数为12N,则M受力 (选“平衡”或“不平衡”),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 (选“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
20.(6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NaOH的化学性质如图甲(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
(1)小红同学将某稀酸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温度传感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乙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反应③可以选用的物质是 。
A.Fe2O3
B.CuSO4
C.BaCl2
D.KNO3
(3)写出符合④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
21.(6分)如图所示,某人用扁担担起两筐质量为m1,m2的货物,当他的肩处于O点时,扁担水平平衡1>l2,扁担和筐的重力不计。
(1)在O点时,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m1 m2(填“>”,“<”或者“=”)
(2)若将两筐的悬挂点向O点移近相同的距离Δl,则扁担 端向下倾斜。(填“左”,或者“右”)
(3)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需再往某侧筐中加入货物,其质量为 。
22.(12分)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1)适当的施加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2CO3
B.KNO3
C.CO(NH2)
D.Ca(H2PO4)2
(2)不同作物缺少不同的无机盐,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下列哪一种症状是由于植物缺乏氮元素造成的? (填字母)。
A.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
B.向日葵秆细茎弱,易倒伏
C.油菜只开花不结果
(3)某KNO3化肥中可能混进了NH4Cl、(NH4)2SO4、K2CO3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同学们对该化肥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取少量化肥样品与熟石灰,在研钵中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探究二】:另取少量化肥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按图进行实验,现象如图中所述
①白色沉淀E是 。
②小明认为由探究二可以确定该化肥中一定混进了NH4Cl和(NH4)2SO4、一定没有K2CO3,小强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请说明原因并写出你的改进方案 。
③按照改进后的方案来完成探究二,最终的溶液D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题,共40分)
23.(8分)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小滨进行了如图甲实验。请分析回答:
步骤1:取10支试管,分为5组。每组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唾液淀粉酶溶液和2mL浓度为2%的淀粉溶液。
步骤2:将每组唾液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振荡。
步骤3:将装有混合溶液的5支试管(编号1、2、3、4、5)分别置于15℃、25℃、35℃、45℃、55℃水浴中。
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各支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多孔瓷板上
(1)小滨认为该实验过程有一个错误,应在步骤2前 (填操作过程)。
(2)纠正该实验错误步骤后,进行正确操作。第1min时,1~5号试管取出的反应液与碘液混合后均呈蓝色 。
(3)多次取样观察,记录各组实验试管中的反应物与碘液混合物开始呈棕黄色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图乙所示。分析上述实验结果 。
(4)随食物进入人体胃、肠中的唾液淀粉酶最终转变成氨基酸,并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这些唾液淀粉酶能转变成氨基酸的原因是 。
24.(8分)按图示的电路图做“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所用器材有:标有“3.8V”字样的待测小灯泡、电压恒为6V的电源、标有“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量程为0~0.6A、0~3A)、电压表(量程为0~3V、0~15V)、开关及导线若干。
小明同学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从大到小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1)通过上表数据,可算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还可得出关于灯丝电阻的结论是: 。
(2)小灯泡正常工作时,连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 Ω。(结果保留2位小数)
(3)将两个这样的相同规格的小电灯串联后接在6V电源的两端,两灯消耗的总功率为 W。(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改变)
25.(8分)小强做光的色散实验,看到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光屏上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色光带(如图甲所示)
(1)请你根据白光经三棱镜折射情况,在图乙中画出红光、紫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图中a、b两点表示焦点)。
(2)小强继续利用这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丙所示,适当移动在光具座上的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根据光路可逆,当透镜向 移动时(选填“左”或“右”),又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3)小丽发现,蜡烛燃烧变短,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凸透镜向 调(选填“上”或“下”),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 (选填“主光轴的上方”“主光轴的下方”或“主光轴上”)。
26.(8分)图一、图二是某兴趣小组探究金属、酸的化学性质时所做的两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全部倒入甲、乙两个洁净的烧杯中,据图回答:
(1)图一混合后烧杯中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加。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 ,烧杯内物质过滤后的滤渣为 。
(2)图二乙烧杯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无其他现象。则试管③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所有可能组合是 (写化学式)。
(3)将乙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27.(8分)铜及其化合物一般都具有特征颜色,例如Cu、Cu2O呈红色,CuO呈黑色,CuSO4•5H2O呈蓝色等。研究性学习小组甲为检测实验室用H2还原CuO所得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2O进行了探究。
Ⅰ.查阅资料:①Cu2O属于金属氧化物;
②高温灼烧CuO生成Cu2O;
③Cu2O+H2SO4=Cu+CuSO4+H2O;
④3Cu+8HNO3=3Cu(NO3)2+2NO↑+4H2O;
⑤3Cu2O+14HNO3=6Cu(NO3)2+2NO↑+7H2O。
Ⅱ.设计实验方案:方案1:取该红色试样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观察溶液是否呈蓝色;
方案2:取该红色试样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溶液是否呈蓝色。
你认为哪个方案合理。 。
Ⅲ.研究性学习小组乙,设计了新的探究方案,拟通过干燥管中无水CuSO4是否变蓝判断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2O,装置如图所示。
(1)为确保探究的科学、合理、安全,你认为实验中还应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
A.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B.加热前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需要打开K1、K3,关闭K2
C.在盛有硫酸铜的干燥管后再连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2)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后进行实验,研究性学习小组乙观察到干燥管中无水CuSO4变蓝,则可以得出结论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题,共35分)
28.(8分)草系鱼缸中的植物利用水中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为其中的鱼类提供氧气。但水环境是一个二氧化碳相对匮乏的环境,某项目小组为鱼缸设计了二氧化碳和氧气补给器,如表为产品评价量表。
(1)查阅资料后知道草系鱼缸先要通入二氧化碳两天使水草长势茂盛后再放入宠物鱼,小组成员采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写出化学方程式: 。以下是项目组成员设计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图。方案甲(如图甲):将反应物混合放在气体发生器中产生气体,使用时打开开关(如图乙):盐酸放在A瓶中通过挤压A塑料瓶将它压入盛石灰石的B瓶子产生气体,需要用时打开开关。
小组讨论时小科选择方案乙(图乙),据评价量表,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
(2)小科查阅到如下信息:20℃时,草系鱼缸中绿色植物在水中二氧化碳的吸收率约为15%,100克碳酸钙在补给器中完全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完全溶于水中。问: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使鱼缸中绿色植物产生多少克氧气?(写出计算过程) 。
29.(7分)明矾石是浙江的主要矿产之一,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湖州、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区。明矾石用于制造钾肥、铝剂、硅酸盐等化工产品。明矾石还可以用作杀虫剂、除草剂、医药等领域的原料。某同学为测量明矾石的密度
(1)将明矾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甲所示,测力计的示数为1.4N。
(2)接着利用图乙所示的方法将明矾石浸没在装满水的烧杯中,收集它排出的水,倒入量筒中3,由此算出明矾石的密度为 kg/m3。
(3)上述测量体积的方法,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会导致最终得到的明矾石的密度值 (填“偏大”或“偏小”)。
(4)小明做该实验时,利用上图中的甲、乙中的数据,根据所学的浮力知识1,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请你用题中的字母将明矾石的密度推导出来。(水的密度为ρ水)
30.(6分)十八世纪,瓦特发明的冷凝器蒸汽机,推动了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如图为利用瓦特蒸汽机提升物体的工作示意图,高压蒸汽进入汽缸,推动活塞上行。当活塞到达汽缸顶部时,蒸汽进入冷凝器,汽缸内压强减小
(1)蒸汽机活塞上行过程与汽油机的 冲程相似。
(2)蒸汽机活塞往复运动,通过杠杆和定滑轮对重物做功。若物体质量为200千克,活塞每次上升高度为0.6米
(3)假设活塞每分钟向上运动100次,该蒸汽机对物体做有用功的功率为多少?
31.(6分)传统的公共充电桩充电电流在32A到80A之间。充电电流小会使充电速度过慢,用户等待时间长。日前,华为数字能源助力打造的全液冷超级充电桩正式上线,最大充电电压为1000V,对应的最大充电功率是600kW。该产品具有充电快、噪音低、寿命长的特点,用“遥遥领先”的技术为国家环保减排事业再立新功。(“全液冷系统”是一种密闭式液冷系统,通过冷板和风液换热器两种高效换热部件将产生的热量通过液体带出机体)请结合以上信息
(1)该充电桩最大充电电流是多少?
(2)新款比亚迪唐纯电车搭配有108kW•h容量的磷酸铁锂电池,若使用最大功率给该车充电,让电池的电量从25%充到100%
(3)传统充电桩没有冷却系统,为什么华为超级充电桩需要用“全液冷系统”?
32.(8分)董宇辉现象是指新东方前英语教师董宇辉在直播带货中凭借其深厚的知识底蕴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将商品讲解与文化、科学知识深度融合,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追捧的现象。通过董宇辉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董宇辉在直播中推荐了一款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章丘铁锅,完成以下内容:
(1)铁锅在烹饪时需要燃料燃烧给铁锅加热,燃料燃烧时的能量转化是 。
(2)章丘铁锅采用优质生铁为原料,生铁是铁的合金,主要由铁与碳元素组成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有人认为铁锅在日常使用中能为人体补充铁元素,也有人认为铁锅中的铁元素为非血红素铁,能被人体吸收的比例只有不到3%,所以即使是长期使用铁锅,也达不到补铁的效果。平时我们可以通过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来补铁 的原料,缺铁会造成 (填疾病名称)。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绿城育华中学中考科学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B.取用氯化钠
C.稀释浓硫酸D.测定溶液pH
【答案】A
【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故选项实验操作正确。
B、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取用,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用洁净,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故选:A。
2.(3分)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
B.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C.新陈代谢是先合成身体的组成部分,然后再分解身体的部分物质
D.每一个活着的人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
【答案】C
【解答】解:A、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生命也就结束了;
B、新陈代谢是生物体生存的基本条件。故B正确;
C、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异化作用是指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并且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变化过程。故C错误;
D、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生命也就结束了。
故选:C。
3.(3分)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C
【解答】解:A、二氧化硫容易造成酸雨;
B、一氧化碳会污染空气;
C、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D、PM2.5属于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
故选:C。
4.(3分)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隆重召开,亚运会中处处离不开科学,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奥体主体育场屋面采用的新材料铝镁锰板和钢都是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B.用的餐具是全降解材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C.亚运火炬“薪火”的燃料是生物质燃气(主要成分H2、CO),利用了它们的助燃性
D.一部分运动员入场式穿着的服装主要成分为涤纶,属于天然纤维
【答案】B
【解答】解:A.铝镁锰板和钢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因此它们都属于合金,合金并不属于合成材料,如塑料、合成纤维等;
B.白色污染主要是指由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造成的污染,全降解材料能够在自然环境中被微生物分解,从而有效减少白色污染;
C.亚运火炬“薪火”的燃料是生物质燃气,其主要成分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故C选项错误;
D.涤纶是合成纤维的一种,它是通过化学方法将小分子有机物合成的大分子聚合物,涤纶属于合成纤维而不是天然纤维、麻、丝、毛等,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5.(3分)有关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可以除铁锈,氢氧化钠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B.用无水硫酸铜粉末检验水的存在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变化
C.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D.活性炭吸附水中的颜色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答案】C
【解答】解:A、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选项说法错误;
B、用无水硫酸铜粉末检验水的存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选项说法错误;
C、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这一性质,属于其物理性质;
D、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6.(3分)“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一量”是科学特有的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催化剂表面转化成有机清洁燃料甲醇和X,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宏观组成看: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属于氧化物
B.从微观构成看:二氧化碳这种物质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的
C.从符号表征看:X的化学式是H2O
D.从基本反应类型看: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C
【解答】解:A、甲醇由三种元素组成,该选项不正确。
B、从微观构成看: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的。
C、从符号表征看:X的化学式是H2O,该选项正确。
D、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7.(3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是长期进化形成的。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鸟类飞行需要大量能量,其体内有肺和气囊,能获得更多的氧气
B.植物叶片表皮细胞的叶绿体内含有丰富的叶绿素,确保了光合作用高效进行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为携带和运输氧气提供了更大空间
D.仙人掌的叶呈针状,有利于减少因蒸腾作用而过多失水
【答案】B
【解答】解:A.鸟类确实需要大量能量来支持飞行,它们的呼吸系统包括肺和气囊,它们帮助鸟类进行双重呼吸,A正确。
B.植物的表皮细胞不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肉细胞中。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这为携带和运输氧气提供了更大的空间,C正确。
D.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仙人掌的叶呈针状,D正确。
故选:B。
8.(3分)如下表是检测正常人血浆、肾小管上段以及输尿管内液体中两种物质的浓度变化(克/100毫升)。据表中数据分析,甲、乙分别是( )
A.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
B.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C.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D.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答案】C
【解答】解:甲物质在血浆和肾小管中的浓度是相等的,都是0.03%,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使肾小管中的液体总量减少;乙物质在血浆和肾小管中的浓度为0.2%,这说明经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乙不可能是蛋白质,大分子的蛋白质被滤过到血液中,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9.(3分)如图所示为某汽车一键启动电路。当按下一键启动按键时,有细小电流通过X,接着有强大电流通过电动机,X可能是哪一种器件?( )
A.电流表B.电磁继电器
C.电压表D.发电机
【答案】B
【解答】解:电磁继电器的实质是一个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利用它可以实现自动控制;还可以利用低电压、强电流的电路,由此联想到电路中的元件是电磁继电器。
故选:B。
10.(3分)物理教材中有许多有趣的演示实验。下列“变多、变少”的演示实验中,涉及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答案】C
【解答】解:①金属盘下水滴变多,这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②烧杯中的冰变少,这是冰熔化为水;
③管中乙醚变多,这是乙醚蒸气液化形成的;
④碘锤中碘粒变少,这是碘升华的结果;
综上所述,①③物态变化是放热,C正确。
故选:C。
11.(3分)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九年级下科学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关系”时,改变入射角,多次测量
③“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
④“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⑤“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④⑤
【答案】C
【解答】解:
①“测量九年级下科学课本的长度”时,由于测量工具或测量方法等会产生实验误差;
②“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关系”时,多次测量是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③“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总结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一般规律;
④“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如果两个电阻阻值相同,就会得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流相等”的错误结论,换用不同电阻多次测量;
⑤“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测量的是定值电阻的阻值,多次测量可以比较测量值减小误差。
故选:C。
12.(3分)关于人类对地球表面板块的研究历程,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①舌羊齿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可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②“海底扩张学说”从解决动力来源方面支持了“大陆漂移学说”
③“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七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④地球表面的地震分布与火山相似,大多发生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A.①②B.①②④C.①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答】解:①舌羊齿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南极洲等大陆,故正确。
②“海底扩张学说”从解决动力来源方面支持了“大陆漂移学说”,故正确。
③“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六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④地球表面的地震分布与火山相似,大多发生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故选:B。
13.(3分)10月7日,杭州亚运会射箭反曲弓女子个人铜牌决赛在两名中国选手李佳蔓和海丽玕之间展开,最终李佳蔓战胜海丽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开弓的箭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手对弓的拉力大于弓对手的拉力
C.弓拉的越弯,弓的弹性势能越大
D.在空中向上飞行的箭,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落向地面
【答案】C
【解答】解:A、射箭时,惯性不是力,故A错误;
B、手对弓的拉力与弓对手的拉力,大小相等;
C、被拉弯的弓发生形变,弓越弯,具有的弹性形变就越大;
D、在空中飞行的箭,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故D错误;
故选:C。
14.(3分)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A.粗盐(只含泥沙)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B.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Cl,蒸发结晶后,洗涤干燥
C.区分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用硝酸银溶液
D.制备氢氧化铜:将氧化铜和水混合
【答案】A
【解答】解:A、氯化钠易溶于水,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氯化钠初步分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能进行提纯。
B、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的方法。
C、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D、氧化铜不能与水反应,不能用于制备氢氧化铜。
故选:A。
15.(3分)如图,这是摄影爱好者孙老师在平静的湖边拍摄的照片。下列关于照相机使用及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区别错误的( )
A.照相时景物与相机距离应大于2倍焦距
B.在底片上所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景物与倒影对称于水面
D.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倒影中物体的高度比真实物体略大一些
【答案】D
【解答】解:
AB、照相机的制作原理: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由于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且左右相反的虚像,故C正确。
D、由于光在反射过程中存在能量损耗、且清晰度略差一些,故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题,共40分)
16.(4分)如图所示是天文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相机拍摄的三张月相照片。
(1)利用天文望远镜和相机拍摄来了解月相的研究方法属于 A 。
A.观察法
B.文献法
C.实验法
(2)图中三种月相在一个农历月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③①② (填编号)。
【答案】(1)A;
(2)③①②。
【解答】解:(1)观察法是最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为了观察得更加清楚、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2)读图可知,图①为满月;图②下弦月、二十三日,一般在农历的每月初七。因此图中三种月相在一个农历月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③①②。
故答案为:
(1)A;
(2)③①②。
17.(4分)2023年末,全球或部分地区确实出现甲型流感(甲流)、乙型流感(乙流),尤其是在人群密集、气候寒冷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传播较快。
(1)甲型流感病毒(甲流)和乙型流感病毒(乙流)是引起人类季节性流感的两种主要病原体。病毒(virus),病毒与细菌相比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
(2)预防方面,针对甲流和乙流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而对肺炎支原体的预防主要是增强免疫力,减少接触感染源,必要时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特定类型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保护易感人群 。
【答案】(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与细菌相比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保护易感人群
18.(4分)小高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1所示),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他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2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理由是 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拉瓦锡测出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而我们在作图1的实验时,即使红磷足量、操作正确.为什么呢?小高联想到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可以燃烧的事实 氧气浓度低于一定值时燃烧停止,无法耗尽氧气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应把图2红磷换为白磷,理由是: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小高联想到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可以燃烧的事实,无法耗尽氧气。
故填: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氧气浓度低于一定值时燃烧停止。
19.(4分)如图在水平地面上用甲、乙两个弹簧秤分别向左、右两边拉物体M,使M匀速向右运动,如果甲的示数为12N,则M受力 平衡 (选“平衡”或“不平衡”),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 水平向左 (选“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因为物体M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M受到两个拉力的合力:F=F乙﹣F甲=13N﹣12N=1N,方向水平向右,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故答案为:平衡;水平向左。
20.(6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NaOH的化学性质如图甲(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
(1)小红同学将某稀酸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温度传感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乙 放热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反应③可以选用的物质是 B 。
A.Fe2O3
B.CuSO4
C.BaCl2
D.KNO3
(3)写出符合④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
【答案】(1)放热。
(2)B。
(3)2NaOH+CO2═Na2CO3+H2O。
【解答】解:(1)根据图像可知,过程中温度升高。
故答案为:放热。
(2)反应③可以选用的物质是硫酸铜,是因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故答案为:B。
(3)氢氧化钠能和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NaOH+CO2═Na6CO3+H2O。
故答案为:3NaOH+CO2═Na2CO2+H2O。
21.(6分)如图所示,某人用扁担担起两筐质量为m1,m2的货物,当他的肩处于O点时,扁担水平平衡1>l2,扁担和筐的重力不计。
(1)在O点时,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m1 < m2(填“>”,“<”或者“=”)
(2)若将两筐的悬挂点向O点移近相同的距离Δl,则扁担 左 端向下倾斜。(填“左”,或者“右”)
(3)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需再往某侧筐中加入货物,其质量为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在O点时,扁担水平位置平衡,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m1gl1=m2gl2,
由l1>l6可知,m1<m2;
(2)将两筐的悬挂点向O点移近相同的距离Δl时,
左边:m3g(l1﹣Δl)=m1gl6﹣m1gΔl,
右边:m2g(l3﹣Δl)=m2gl2﹣m4gΔl,
因为m1<m2,
所以,m7Δlg<m2Δlg,即m1g(l5﹣Δl)>m2g(l2﹣Δl),
则扁担左端向下倾斜;
(3)因m5g(l1﹣Δl)>m2g(l3﹣Δl),
所以,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m1g(l1﹣Δl)=(m4+m)g(l2﹣Δl),且m1gl8=m2gl2,
解得:m=。
故答案为:(1)<;(2)左。
22.(12分)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1)适当的施加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B 。
A.K2CO3
B.KNO3
C.CO(NH2)
D.Ca(H2PO4)2
(2)不同作物缺少不同的无机盐,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下列哪一种症状是由于植物缺乏氮元素造成的? A (填字母)。
A.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
B.向日葵秆细茎弱,易倒伏
C.油菜只开花不结果
(3)某KNO3化肥中可能混进了NH4Cl、(NH4)2SO4、K2CO3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同学们对该化肥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取少量化肥样品与熟石灰,在研钵中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NH3 ,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探究二】:另取少量化肥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按图进行实验,现象如图中所述
①白色沉淀E是 BaSO4 。
②小明认为由探究二可以确定该化肥中一定混进了NH4Cl和(NH4)2SO4、一定没有K2CO3,小强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请说明原因并写出你的改进方案 步骤Ⅰ中引入了氯离子,干扰了判断;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改为稀硝酸 。
③按照改进后的方案来完成探究二,最终的溶液D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KNO3、NH4NO3、HNO3 。
【答案】(1)B;
(2)A;
(3)【探究一】NH3;
【探究二】:①BaSO4;②步骤Ⅰ中引入了氯离子,干扰了判断;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改为稀硝酸;③KNO3、NH4NO3、HNO3。
【解答】解:(1)含有营养元素(氮、磷、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肥为复合肥,故选B;
(2)氮元素能促进植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叶色发黄;
(3)【探究一】:化肥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3,说明混入了NH4Cl和(NH7)2SO4中的一种或两种;NH8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探究二】:
①溶液A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一定没有K2CO3;溶液B中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E产生,说明一定有(NH6)2SO4,白色沉淀E为BaSO5;因此白色沉淀E是BaSO4;
②溶液A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一定没有K2CO8;溶液B中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E产生,说明一定有(NH4)2SO4,白色沉淀E为BaSO4;溶液C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F产生4Cl,因为加入稀盐酸时引入了Cl﹣;小明认为由探究二可以确定该化肥中一定混进了NH2Cl和(NH4)2SO4、一定没有K2CO3,小强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原因:步骤Ⅰ中引入了氯离子;将步骤Ⅰ中的稀盐酸改为稀硝酸即可达到目的;
③按照改进后的方案来完成探究二,化肥中一定有KNO8、(NH4)2SO3,一定没有K2CO3,(NH8)2SO4与加入的Ba(NO6)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NH7NO3,加入的稀盐酸与AgNO3反应生成 AgCl沉淀和HNO2,所以溶液D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KNO3、NH4NO2、HNO3;故答案为:
(1)B;
(2)A;
(3)【探究一】NH3;
【探究二】:①BaSO4;②步骤Ⅰ中引入了氯离子,干扰了判断;③KNO3、NH4NO2、HNO3。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题,共40分)
23.(8分)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小滨进行了如图甲实验。请分析回答:
步骤1:取10支试管,分为5组。每组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唾液淀粉酶溶液和2mL浓度为2%的淀粉溶液。
步骤2:将每组唾液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振荡。
步骤3:将装有混合溶液的5支试管(编号1、2、3、4、5)分别置于15℃、25℃、35℃、45℃、55℃水浴中。
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各支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多孔瓷板上
(1)小滨认为该实验过程有一个错误,应在步骤2前 将5组的试管分别置于15℃、25℃、35℃、45℃、55℃水浴中一段时间 (填操作过程)。
(2)纠正该实验错误步骤后,进行正确操作。第1min时,1~5号试管取出的反应液与碘液混合后均呈蓝色 淀粉酶的消化时间较短,部分未被消化分解的淀粉遇碘变蓝色 。
(3)多次取样观察,记录各组实验试管中的反应物与碘液混合物开始呈棕黄色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图乙所示。分析上述实验结果 在15℃~55℃之间,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
(4)随食物进入人体胃、肠中的唾液淀粉酶最终转变成氨基酸,并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这些唾液淀粉酶能转变成氨基酸的原因是 唾液淀粉酶是一种蛋白质,可以被胃、肠中的消化液消化成氨基酸 。
【答案】(1)将5组的试管分别置于15℃、25℃、35℃、45℃、55℃水浴中一段时间。
(2)淀粉酶的消化时间较短,部分未被消化分解的淀粉遇碘变蓝色。
(3)在15℃~55℃之间,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4)唾液淀粉酶是一种蛋白质,可以被胃、肠中的消化液消化成氨基酸。
【解答】解:(1)本实验是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应以温度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应在步骤2前将5组的试管分别置于15℃、35℃、55℃水浴中一段时间,然后在将每组唾液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振荡。
(2)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需要一定的时间,淀粉没有被完全消化,第4min时,其原因是淀粉酶的消化时间较短。
(3)多次取样观察,记录各组实验试管中的反应物与碘液混合物开始呈棕黄色所需要的时间。柱形图中,说明该温度条件下。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4)唾液淀粉酶本质上是一种蛋白质,可以在胃和小肠中被蛋白酶消化成氨基酸。
故答案为:(1)将5组的试管分别置于15℃、25℃、45℃。
(2)淀粉酶的消化时间较短,部分未被消化分解的淀粉遇碘变蓝色。
(3)在15℃~55℃之间,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4)唾液淀粉酶是一种蛋白质,可以被胃。
24.(8分)按图示的电路图做“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所用器材有:标有“3.8V”字样的待测小灯泡、电压恒为6V的电源、标有“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量程为0~0.6A、0~3A)、电压表(量程为0~3V、0~15V)、开关及导线若干。
小明同学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从大到小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1)通过上表数据,可算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1.14 W,还可得出关于灯丝电阻的结论是: 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2)小灯泡正常工作时,连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 7.33 Ω。(结果保留2位小数)
(3)将两个这样的相同规格的小电灯串联后接在6V电源的两端,两灯消耗的总功率为 1.5 W。(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改变)
【答案】(1)1.14;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7.33;(3)1.5。
【解答】解:
(1)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由表中数据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为3.3A,
则小灯泡额定功率为:PL=ULIL=3.2V×0.3A=5.14W;
根据表中数据,利用R=、12.7Ω,即当灯泡的电压增大时,这是因为当灯泡两端电压增大时,根据P=UI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所以可知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小灯泡正常工作时,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滑=U﹣UL=6V﹣3.8V=2.3V,
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滑==≈7.33Ω;
(3)将两个这样的相同规格的小电灯串联后接在5V电源的两端,根据分压原理可知,由表格数据可知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5A,
则两灯消耗的总功率为:P总=UI实=6V×2.25A=1.5W。
故答案为:(1)5.14;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1.5。
25.(8分)小强做光的色散实验,看到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光屏上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色光带(如图甲所示)
(1)请你根据白光经三棱镜折射情况,在图乙中画出红光、紫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图中a、b两点表示焦点)。
(2)小强继续利用这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丙所示,适当移动在光具座上的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根据光路可逆,当透镜向 左 移动时(选填“左”或“右”),又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3)小丽发现,蜡烛燃烧变短,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凸透镜向 下 调(选填“上”或“下”),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 主光轴的下方 (选填“主光轴的上方”“主光轴的下方”或“主光轴上”)。
【答案】(1)见解答图;(2)左;(3)下;主光轴的下方。
【解答】解:(1)由光的色散现象可知,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的偏折程度不同,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如图所示:
。
(2)凸透镜成像中,光路是可逆的,只需将蜡烛向左移动像距与物距相互交换。
(3)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蜡烛燃烧变短时,因为凸透镜成实像时,所以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凸透镜向下调;
调好后,因光屏的位置较高,此时烛焰中心在凸透镜主光轴的下方;
故答案为:(1)见解答图;(2)左;主光轴的下方。
26.(8分)图一、图二是某兴趣小组探究金属、酸的化学性质时所做的两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全部倒入甲、乙两个洁净的烧杯中,据图回答:
(1)图一混合后烧杯中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加。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 镁>铁>铜 ,烧杯内物质过滤后的滤渣为 铜 。
(2)图二乙烧杯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无其他现象。则试管③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所有可能组合是 BaCl2或BaCl2、Ba(OH)2 (写化学式)。
(3)将乙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答案】(1)镁>铁>铜;铜;
(2)BaCl2或BaCl2、Ba(OH)2;
(3)氢氧化钠、碳酸钠。
【解答】解:(1)图一混合后烧杯中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加,说明①中铁过量,反应结束后,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说明滤渣中不含铁,则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无明显现象,故铁、铜,由于铜不与酸反应;
(2)图二乙烧杯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则试管④碳酸钠过量,则试管③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所有可能组合是BaCl2(恰好完全反应)或BaCl2、Ba(OH)5(氢氧化钡过量);
(3)步骤1中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是因为碳酸钠和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碳酸钡,足量硝酸钡溶液除去了碳酸钠,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则滤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
故答案为:(1)镁>铁>铜;铜;
(2)BaCl2或BaCl5、Ba(OH)2;
(3)氢氧化钠、碳酸钠。
27.(8分)铜及其化合物一般都具有特征颜色,例如Cu、Cu2O呈红色,CuO呈黑色,CuSO4•5H2O呈蓝色等。研究性学习小组甲为检测实验室用H2还原CuO所得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2O进行了探究。
Ⅰ.查阅资料:①Cu2O属于金属氧化物;
②高温灼烧CuO生成Cu2O;
③Cu2O+H2SO4=Cu+CuSO4+H2O;
④3Cu+8HNO3=3Cu(NO3)2+2NO↑+4H2O;
⑤3Cu2O+14HNO3=6Cu(NO3)2+2NO↑+7H2O。
Ⅱ.设计实验方案:方案1:取该红色试样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观察溶液是否呈蓝色;
方案2:取该红色试样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溶液是否呈蓝色。
你认为哪个方案合理。 方案2 。
Ⅲ.研究性学习小组乙,设计了新的探究方案,拟通过干燥管中无水CuSO4是否变蓝判断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2O,装置如图所示。
(1)为确保探究的科学、合理、安全,你认为实验中还应采取的措施有: ABC (填序号)。
A.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B.加热前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需要打开K1、K3,关闭K2
C.在盛有硫酸铜的干燥管后再连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2)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后进行实验,研究性学习小组乙观察到干燥管中无水CuSO4变蓝,则可以得出结论 氢气还原氧化铜所得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 。
【答案】Ⅱ、方案2;
Ⅲ、(1)ABC;
(2)氢气还原氧化铜所得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
【解答】解:Ⅱ、铜和氧化亚铜都能和硝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硝酸铜溶液,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铜,金属铜与稀硫酸不反应;
Ⅲ、(1)根据无水CuSO4是否变蓝判断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2O,要注意水的干扰因素,可以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可以在盛有硫酸铜的干燥管后再连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加热前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8、K3,关闭K2,故选:ABC;
(2)根据无水CuSO6是否变蓝判断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2O,研究性学习小组乙观察到干燥管中无水CuSO4变蓝,则可以得出结论氢气还原氧化铜所得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
故答案为:Ⅱ、方案8;
Ⅲ、(1)ABC;
(2)氢气还原氧化铜所得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题,共35分)
28.(8分)草系鱼缸中的植物利用水中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为其中的鱼类提供氧气。但水环境是一个二氧化碳相对匮乏的环境,某项目小组为鱼缸设计了二氧化碳和氧气补给器,如表为产品评价量表。
(1)查阅资料后知道草系鱼缸先要通入二氧化碳两天使水草长势茂盛后再放入宠物鱼,小组成员采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写出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以下是项目组成员设计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图。方案甲(如图甲):将反应物混合放在气体发生器中产生气体,使用时打开开关(如图乙):盐酸放在A瓶中通过挤压A塑料瓶将它压入盛石灰石的B瓶子产生气体,需要用时打开开关。
小组讨论时小科选择方案乙(图乙),据评价量表,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可以控制加入稀盐酸的量,由此能控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 。
(2)小科查阅到如下信息:20℃时,草系鱼缸中绿色植物在水中二氧化碳的吸收率约为15%,100克碳酸钙在补给器中完全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完全溶于水中。问: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使鱼缸中绿色植物产生多少克氧气?(写出计算过程) 4.8g 。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可以控制加入稀盐酸的量,由此能控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
(2)4.8g。
【解答】解:(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6+H2O+CO2↑;较优方案是方案乙,因此能够控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
(2)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是y,生成氧气质量是x。
CaCO8+2HCl=CaCl2+H3O+CO2↑
100 44
100g y
=,y=44g;
6CO8+6H2OC4H12O6+6O7
264 192
44g×15% x
=,x=4.8g。
故答案为:
(1)CaCO8+2HCl=CaCl2+H6O+CO2↑;可以控制加入稀盐酸的量;
(2)4.8g。
29.(7分)明矾石是浙江的主要矿产之一,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湖州、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区。明矾石用于制造钾肥、铝剂、硅酸盐等化工产品。明矾石还可以用作杀虫剂、除草剂、医药等领域的原料。某同学为测量明矾石的密度
(1)将明矾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甲所示,测力计的示数为1.4N。
(2)接着利用图乙所示的方法将明矾石浸没在装满水的烧杯中,收集它排出的水,倒入量筒中3,由此算出明矾石的密度为 2.8×103 kg/m3。
(3)上述测量体积的方法,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水在烧杯壁上有残留,不能完全将水倒入量筒中,所测体积偏小 ;会导致最终得到的明矾石的密度值 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
(4)小明做该实验时,利用上图中的甲、乙中的数据,根据所学的浮力知识1,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请你用题中的字母将明矾石的密度推导出来。(水的密度为ρ水)
【答案】(2)2.8×103;(3)水在烧杯壁上有残留,不能完全将水倒入量筒中,所测体积偏小;偏大;(4)ρ水。
【解答】解:(1)明矾石重力G=1.4N,
由G=mg得明矾石的质量:
m===0.14kg=140g。
(2)由图示量筒可知,明矾的体积(即排出水的体积):V=50mL=50cm8,
明矾石的密度ρ===2.5g/cm3=2.8×103kg/m3。
(3)把烧杯中收集水倒入量筒时,水在烧杯壁上有残留,使所测明矾的体积偏小。
(4)明矾的质量:m==;
接着将明矾没入水中,并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F2,则明矾石受到的浮力 F浮=F1﹣F4,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ρ水gV排 可得,
明矾的体积:,
明矾的密度:。
故答案为:(2)6.8×103;(3)水在烧杯壁上有残留,不能完全将水倒入量筒中;偏大ρ水。
30.(6分)十八世纪,瓦特发明的冷凝器蒸汽机,推动了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如图为利用瓦特蒸汽机提升物体的工作示意图,高压蒸汽进入汽缸,推动活塞上行。当活塞到达汽缸顶部时,蒸汽进入冷凝器,汽缸内压强减小
(1)蒸汽机活塞上行过程与汽油机的 做功 冲程相似。
(2)蒸汽机活塞往复运动,通过杠杆和定滑轮对重物做功。若物体质量为200千克,活塞每次上升高度为0.6米
(3)假设活塞每分钟向上运动100次,该蒸汽机对物体做有用功的功率为多少?
【答案】(1)做功;
(2)活塞上升一次蒸汽机对物体做了600J的功;
(3)该蒸汽机对物体做有用功的功率为1000W。
【解答】解:(1)蒸汽推动活塞上行过程中,蒸汽对活塞做功;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与蒸汽机活塞上行过程的能量转化相似;
(2)由图知杠杆左端的力臂是右端力臂的2倍,活塞每次上升高度为h=0.3米,杠杆右端下降的高度为h;
由定滑轮的特点可知,定滑轮右侧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0.6m=3.3m;
物体的重力为:G=mg=200kg×10N/kg=2000N;
活塞上升一次蒸汽机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h′=2000N×0.8m=600J;
(3)活塞每分钟向上运动100次,该蒸汽机对物体做有用功的功率为:
P有用===1000W。
故答案为:(1)做功;
(2)活塞上升一次蒸汽机对物体做了600J的功;
(3)该蒸汽机对物体做有用功的功率为1000W。
31.(6分)传统的公共充电桩充电电流在32A到80A之间。充电电流小会使充电速度过慢,用户等待时间长。日前,华为数字能源助力打造的全液冷超级充电桩正式上线,最大充电电压为1000V,对应的最大充电功率是600kW。该产品具有充电快、噪音低、寿命长的特点,用“遥遥领先”的技术为国家环保减排事业再立新功。(“全液冷系统”是一种密闭式液冷系统,通过冷板和风液换热器两种高效换热部件将产生的热量通过液体带出机体)请结合以上信息
(1)该充电桩最大充电电流是多少?
(2)新款比亚迪唐纯电车搭配有108kW•h容量的磷酸铁锂电池,若使用最大功率给该车充电,让电池的电量从25%充到100%
(3)传统充电桩没有冷却系统,为什么华为超级充电桩需要用“全液冷系统”?
【答案】(1)该充电桩最大充电电流是600A;
(2)若使用最大功率给该车充电,让电池的电量从25%充到100%,理论上需要8.1min;
(3)与传统充电桩相比,华为超级充电桩的电流大,当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华为超级充电桩通电时产生的热量多,所以华为超级充电桩需要用“全液冷系统”来降温。
【解答】解:(1)由P=UI可知,该充电桩最大充电电流:I==;
(2)电池充满电消耗的电能:W=(100%﹣25%)W电=75%×108kW•h=81kW•h,
由P=可知==0.135h=8.8min;
(3)与传统充电桩相比,华为超级充电桩的电流大,根据焦耳定律可知,所以华为超级充电桩需要用“全液冷系统”来降温。
答:(1)该充电桩最大充电电流是600A;
(2)若使用最大功率给该车充电,让电池的电量从25%充到100%;
(3)与传统充电桩相比,华为超级充电桩的电流大,根据焦耳定律可知,所以华为超级充电桩需要用“全液冷系统”来降温。
32.(8分)董宇辉现象是指新东方前英语教师董宇辉在直播带货中凭借其深厚的知识底蕴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将商品讲解与文化、科学知识深度融合,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追捧的现象。通过董宇辉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董宇辉在直播中推荐了一款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章丘铁锅,完成以下内容:
(1)铁锅在烹饪时需要燃料燃烧给铁锅加热,燃料燃烧时的能量转化是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
(2)章丘铁锅采用优质生铁为原料,生铁是铁的合金,主要由铁与碳元素组成 混合物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有人认为铁锅在日常使用中能为人体补充铁元素,也有人认为铁锅中的铁元素为非血红素铁,能被人体吸收的比例只有不到3%,所以即使是长期使用铁锅,也达不到补铁的效果。平时我们可以通过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来补铁 血红蛋白 的原料,缺铁会造成 贫血 (填疾病名称)。
【答案】(1)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混合物;
(3)血红蛋白 贫血。
【解答】解:(1)燃料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释放出能量。
(2)生铁是生铁是指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属于混合物。
(3)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之一,如果体内缺乏铁元素,从而引起贫血的现象。
故答案为:
(1)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混合物;
(3)血红蛋白 贫血。物质
血浆
肾小管
输尿管
甲
0.03
0.03
1.8
乙
0.1
0.1
0
电压表的示数U/V
电流表的示数I/A
小电灯的功率P/W
3.0
0.25
3.8
0.30
4.5
0.3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滤液中的溶质除了氯化钠还有
步骤2: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Ⅰ
反应安全,可控,气体能直接排出
气体能直接排出,但不可控制气流速度
气体无法排出,存在较大变全薄患。
物质
血浆
肾小管
输尿管
甲
0.03
0.03
1.8
乙
0.1
0.1
0
电压表的示数U/V
电流表的示数I/A
小电灯的功率P/W
3.0
0.25
3.8
0.30
4.5
0.3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滤液中的溶质除了氯化钠还有 氢氧化钠、碳酸钠
步骤2: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Ⅰ
反应安全,可控,气体能直接排出
气体能直接排出,但不可控制气流速度
气体无法排出,存在较大变全薄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绿城育华学校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文件包含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绿城育华学校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原卷版docx、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绿城育华学校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绿城育华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卷(12月份),共1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绿城育华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月考试卷(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g取10N/k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