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生物]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奚仲中学等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联考月考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生物]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奚仲中学等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联考月考试题(解析版)第1页
    [生物]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奚仲中学等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联考月考试题(解析版)第2页
    [生物]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奚仲中学等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联考月考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奚仲中学等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联考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奚仲中学等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联考月考试题(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某科研团队进行如下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2024.5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如图所示为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则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将原图旋转180度,所看到的就是实物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
    【详解】显微镜成的像是左右和上下都相反的像,也就是将被观察的物体旋转180°,物体逆时针运动时,旋转180°后还是逆时针,但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视野中物体在右上方,实际在左下方。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 ,显微镜成倒像,旋转180度后得到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是。因此,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下表所列实验操作与目的,描述有误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C
    【分析】实验探究需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重复实验原则以及对照原则。
    【详解】A.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时,由于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精子有两种类型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卵子只有一种类型即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并且这两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各占50%。因此,随机抓取、多次重复实验的目的是使实验数据更科学,A正确。
    B.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时,不能放置一粒种子,因为种子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所用种子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B正确。
    C.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应当对叶片先进行暗处理消耗掉原有的淀粉,然后再对其进行部分遮光后光照,C错误。
    D.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D正确。
    故选C。
    3. 伴随《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热进行,某中学举办了“生物诗词大会”。在擂主争霸赛环节,要求选手用诗词描述“只具有茎和叶两种器官的植物”。请你判断:说出下列哪句诗词的选手将会得分( )
    A.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C.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D.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答案】B
    【分析】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是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从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根据诗词中描述的植物特征是否具有茎、叶。
    【详解】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说的是春天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A不符合题意。
    B.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说的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由茎叶的分化,但根是假根,B符合题意。
    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属于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C不符合题意。
    D.陟彼南山,言采其蕨,说的是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杜仲的树皮是一种名贵中药材,适于我省广泛种植。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不同部位插穗对杜仲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统计各组扦插苗的平均存活率和株高(如图)。下列对实验过程及数据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插穗应该保留大部分叶片、利于插穗进行蒸腾作用
    B. 插穗上端应该水平切口,下端斜向切口
    C. 各组插穗选择应该粗细一致,长度相同且无病虫害
    D. 分析可知:杜仲扦插繁殖应选择下部茎段做插穗
    【答案】A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A.插穗去除大部分叶片的目的是可使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散失,提高成活率,A错误。
    B.在用植物的茎进行扦插繁殖时,要对茎做一定的处理,一般茎段保留两个节,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以减少伤口水分的蒸发,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利于增加吸水的面积,也易辨别正反方向,增加扦插成活率,B正确。
    C.各组插穗选择应该粗细一致,长度相同且无病虫害,控制单一变量,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C正确。
    D.依据实验结果,下部茎段存活率最高,植株最高,故杜仲扦插繁殖应选择下部茎段做插穗,D正确。
    故选A。
    5. 某科研团队进行如下实验:将某种蛙放到明亮处,体色变亮,再将它放到暗处,体色变暗。在明亮处,若给该蛙注射褪黑色素,体色逐渐变暗,但不久后又慢慢恢复亮色。若将此蛙的眼睛蒙住,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体色均为暗色。切除垂体后,蛙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体色都保持亮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光是影响蛙体色变化的外界因素
    B. 褪黑色素的分泌与垂体有关
    C. 蛙体色的变化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
    D. 褪黑色素使蛙体色变暗,又可使蛙体色变亮
    【答案】D
    【分析】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
    【详解】A.蛙放到明亮处体色变亮,再放到暗处体色变暗,说明光是影响蛙体色变化的外界因素,A不符合题意。
    B.切除垂体后,把此蛙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都保持亮色,说明蛙褪黑激素的分泌与垂体有关,B不符合题意。
    C.若将此蛙眼睛蒙住,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均为暗色,说明蛙体色的变化受神经调节,切除垂体后,蛙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体色都保持亮色,说明蛙体色的变化受激素调节,C不符合题意。
    D.在明亮处,给此蛙注射褪黑激素,蛙体色逐渐变暗,说明蛙褪黑激素只能使青蛙体色变暗,D符合题意。
    故选D。
    6. 科学家希尔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奥秘,采摘生长旺盛的树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中产生的气体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 增加光照,A中产生的气泡一定会增加
    C. A和B对照,可以证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D. B和C对照,可以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
    【答案】C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详解】A.A瓶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氧气有助燃的性质,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A错误。
    B.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但当光合作用过强时,部分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减弱,产生的氧气就会减少,B错误。
    C.A含叶绿体的悬浮液不遮光,有气泡产生;B含叶绿体的悬浮液遮光,无气泡产生,A和B对照,可以证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C正确。
    D.B含有叶绿体的悬浮液,遮光;C无叶绿体的悬浮液,照光,B和C的变量有光照和叶绿体,变量不唯一,不可以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D错误。
    故选C。
    7. 据世卫组织发表的《全球溺水报告》显示,溺水是各地区儿童和青年十大主要死因之一。对溺水导致呼吸、心跳停止者实施急救,下列措施正确的有( )
    ①先要判断溺水者有无呼吸和自主意识;②拨打急救电话时讲清楚地址、姓名、病人症状;③做人工呼吸前,扣紧衣服扣子以进行保暖;④只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不必进行人工呼吸
    A. ①③B. ②③④C. ③④D. ①②
    【答案】D
    【分析】若出现溺水、触电或煤气中毒等意外事故,人体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的方法来进行急救。常用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其中第一种是最简单易行的。
    【详解】对溺水导致呼吸、心跳停止者实施急救:①先要判断溺水者有无呼吸和自主意识;②采取急救措施的同时,应拨打“120”急救电话,拨打急救电话时讲清楚地址、姓名、病人症状;③实施人工呼吸前,应该使被救者仰卧,检查呼吸道内是不是有污物,使呼吸道畅通,有利于空气的进入;④胸外心脏按压配合人工呼吸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是胸骨下段约1/3处,按压速度每分钟至少100次。综上可知,①②正确,③④错误;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了校园中的生物,包括人、小鸟、蜘蛛、蚂蚁、蚊子、青蛙、银杏、桃树、桂花树、榕树、苔藓,并对它们进行了分类,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可以把以上生物分为两类——动物和植物
    B. 依据脊柱的有无,可以把人、小鸟、青蛙归为一类——脊椎动物
    C. 依据种子的有无可以把以上植物分为两类:银杏、苔藓为一类,其他植物为另一类
    D. 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归类:
    (1)按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等;(2)按生活环境分: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等;(3)按用途分:作物、家畜、家禽、宠物等。
    【详解】A.生物按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等,A正确。
    B.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其中人、小鸟、青蛙属于脊椎动物;蜘蛛、蚂蚁、蚊子属于无脊椎动物,B正确。
    C.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故银杏、桃树、桂花树、榕树属于种子植物,而苔藓属于孢子植物,C错误。
    D.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D正确。
    故选C。
    9. 下图表示某动物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程a代表细胞的生长
    B. 过程b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
    C. 过程c形成的细胞仍具有分裂能力
    D. 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形成的
    【答案】A
    【分析】细胞分裂是指细胞的一分为二,细胞的分化是指细胞分裂形成的许多的细胞中,细胞之间发生着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的表现。细胞分化是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的分化使个体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系统。也就是细胞的分裂只是能使细胞的数目的增多,而细胞的分化才能使细胞形成一个个体。分析图形:图中,a表示细胞的生长,b表示细胞的分裂,c过程表示细胞分化。
    【详解】A.图中,a过程中细胞数目不变,细胞体积由小变大,因此a过程表示细胞生长,变化最明显的是体积增大,A正确。
    B.过程b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B错误。
    C.图c过程在形态、结构等方面出现了差异,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后形成各种组织,分化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C错误。
    D.癌细胞只分裂不分化,所以癌细胞不会发育成完整的生物新个体,D错误。
    故选A。
    10. 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骨的两端连接着同一块骨骼肌
    B. 运动仅需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即可完成
    C. ②④都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摩擦,使关节牢固
    D. 运动时,至少由两组骨骼肌互相配合才能完成
    【答案】D
    【分析】图中①关节囊,②关节腔,③关节头,④关节软骨, ⑤关节窝,⑥关节面。
    【详解】A.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一块肌肉至少跨过一个关节连接在相邻的骨上,因此骨的两端连接着不同的骨骼肌,A错误。
    B.运动除了需骨、关节、肌肉配合外,还需要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此外运动消耗的能量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有关,B错误。
    C.②关节腔内的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④关节软骨减轻运动时的震动,可以使关节灵活,与关节牢固无关,C错误。
    D.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运动时,至少由两组骨骼肌互相配合才能完成,D正确。
    故选D。
    11. 下列关于图中生物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的生殖方式相同
    B. ③既可以寄生在人体的活细胞中,又能独立生活
    C. ①代表生物生活方式有腐生、寄生等
    D. 除②⑤以外,其他生物的营养方式均为异养
    【答案】C
    【分析】图中①是细菌,②是酵母菌,③是病毒,④是动物细胞,⑤是植物细胞。
    【详解】A.①细菌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②真菌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③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错误。
    B.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人体的活细胞中,错误。
    C.①细菌的生物生活方式有腐生、寄生、共生等,正确。
    D.①细菌、②真菌、③病毒、④动物细胞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的营养方式均为异养,⑤植物细胞具有叶绿体,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自养,错误。
    故选C。
    12. 某学习小组利用光具座、可变焦的水透镜等器材,模拟人眼球成像原理。(说明: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水,曲度变大;向外抽水,曲度变小)“F光源”此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物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透镜和光屏分别模拟眼球的晶状体和视网膜
    B. 模拟看远处物体时,“F光源”适当左移,用注射器向内注水,可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物像
    C. 此模型还不够完善,应在“F光源”和水透镜之间安装一个废弃的显微镜光圈,来模拟眼球的瞳孔
    D. 通过该实验可知:在人眼球的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物像
    【答案】B
    【分析】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减小。
    【详解】A.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落到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水透镜内注水,曲度变大;向外抽水,曲度变小模拟的是晶状体的曲度变化,光屏上显示像模拟的是视网膜上形成物像,A正确。
    B.模拟看远处物体时,眼睛和物体距离增大,“F光源”应适当左移,模拟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凸度应变小,即应用注射器向外抽水,减小曲度,可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物像,B错误。
    C.显微镜的光圈有大有小,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这就相当于眼的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一样。因此,某同学在“F光源”和水透镜之间安装了一个废弃的显微镜光圈来模拟眼球的瞳孔,C正确。
    D.通过该实验在光屏上可以看到倒立的物像,即在人眼球的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物像,D正确。
    故选B。
    13. 图甲为“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图乙为“淀粉消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试管I加入2mL唾液,模拟口腔消化过程
    B. 37℃模拟口腔内温度,保温10分钟利于馒头消化
    C. 滴加碘液后,预期实验结果为试管Ⅱ变蓝
    D. 图乙过程①只发生在口腔,a是淀粉酶,b是葡萄糖
    【答案】D
    【分析】(1)口腔中具有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
    (2)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37℃左右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详解】A.本实验是验证“馒头在口腔中变化”,在试管Ⅰ加入2mL唾液,模拟口腔的消化过程,A正确。
    B.实验中37℃保温,模拟是口腔的温度,此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保温10分钟是为了有充足的时间使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有利于馒头消化,B正确。
    C.口腔中的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初步分解淀粉为麦芽糖,试管Ⅱ中加入的是2mL清水,没有唾液,不能模拟口腔消化的过程,试管Ⅰ加入的是唾液,可以模拟口腔消化过程,滴加碘液后,预期实验结果为试管Ⅱ变蓝,C正确。
    D.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a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b麦芽糖,小肠中也有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D错误。
    故选D。
    14. 下列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始生命最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原始生命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
    C. 原始大气中含有氧气
    D. 米勒实验可说明原始地球可形成原始生命
    【答案】A
    【分析】(1)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2)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详解】A.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所以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A正确。
    B.原始生命还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需要与原始海洋进行物质交换,随着原始生命的不断进化,出现了自养的原始单细胞植物,B错误。
    C.原始地球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C错误。
    D.米勒实验只证明了原始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产生构成有机体的简单有机物,D错误。
    故选A。
    15. 小李因病进行肌肉注射治疗时,肌肉不自主地战栗,而后又感到一阵疼痛。下图是完成该反射活动的部分神经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完成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⑤→④→③→②→①
    B. ①是感受器,也是形成痛觉的部位
    C. 若②损伤了,肌肉注射时会发生“战栗”,但不会感觉疼痛
    D. 先战栗后感觉疼痛,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和传导功能
    【答案】D
    【分析】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弧的组成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人体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脊髓由灰质和白质构成,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解答即可。
    【详解】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所以完成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A错误。
    B.①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③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肌肉不自主地战栗。同时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还把神经冲动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B错误。
    C.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若②传入神经损伤了,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在进行肌肉注射时不会发生“战栗”。也不会产生疼痛,因为②传入神经损伤了,①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不传到③神经中枢,也不能通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痛觉,C错误。
    D.先战栗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后疼痛说明脊髓将神经冲动传导到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即脊髓还具有传导功能,D正确。
    故选D。
    16. 下图为女性生殖系统和胎儿发育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⑤B. 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①
    C. 胎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③D. 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②
    【答案】A
    【分析】图中:①是输卵管,②是卵巢,③是子宫,④是胎盘,⑤是脐带。
    【详解】A.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因此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④胎盘,故A错误。
    B.①输卵管的主要功能是输送卵细胞和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故B正确。
    C.③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故C正确。
    D.②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故D正确。
    故选A。
    17. 肺纤维化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肺部疾病,纤维化的肺会失去弹性,不能有效扩张与回缩,若持续进展将导致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该病会直接影响呼吸的哪个过程?( )
    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 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答案】A
    【分析】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肺的通气(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详解】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富有弹性,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降低,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吸入。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于是气体就被呼出。所以,肺纤维化患者的肺,不能有效扩张与回缩,这会直接影响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肺纤维化对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以及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都有影响,但不是直接影响。故A正确,BCD不正确。
    故选A。
    18. 如图为某人肾单位内葡萄糖、尿素、蛋白质的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那a、b、c、d 内的液体及x、y、z曲线所代表的物质名称正确的是( )

    A. b内是原尿,y是蛋白质
    B. c内是原尿,y是葡萄糖
    C. a内是血液,z葡萄糖
    D. d内是尿液,x是尿素
    【答案】D
    【分析】图中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其中a是肾小球、b肾小囊、c是肾小管、d是集合管。x、y、z曲线分别代表尿素、葡萄糖、蛋白质。据此答题。
    【详解】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肾小囊组成。根据尿液形成的过程中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可知其中a是肾小球、b肾小囊、c是肾小管、d是集合管。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故b内的液体是原尿;因此a肾小球内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和b肾小囊内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相同。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因此从c肾小管的末端流出的液体(尿液)中葡萄糖含量为0。因此a、b、c、d内的液体分别是血液、原尿、尿液、尿液。
    肾小球不能过滤大分子蛋白质,因此b肾小囊的原尿中没有蛋白质,因此z是蛋白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c肾小管末端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因此y是葡萄糖;肾小管重吸收了原尿中的大部分水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尿液中的尿素浓度明显升高,因此x是尿素。
    A、b内是原尿,y流经肾小管后含量为0,因此y是葡萄糖而不是蛋白质,错误;
    B、c内是尿液而不是原尿,错误;
    C、a内是血液,z是蛋白质而不是葡萄糖,错误;
    D、d内是尿液,x是尿素,正确。
    故选D
    19. 如图为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的示意图,叙述不科学的是( )

    A. 甲图中的3为菜豆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B. 乙图中a、b是由甲图中的1发育成的
    C. 丙图中的B和C可以使根不断生长
    D. 丁图中的④发育成乙图中的a
    【答案】D
    【分析】图甲是菜豆种子的结构:1胚芽、2胚根、3子叶;图乙是一个枝条:a叶、b茎、3芽;图丙是根尖的结构: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图丁是枝芽的结构:①生长点、②叶原基、③幼叶、④芽轴、⑤芽原基。
    【详解】A.图甲中3子叶储存有营养物质,为菜豆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物质,A正确。
    B.乙图中的a叶、b茎是由甲图中的1胚芽发育成的,B正确。
    C.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丙图中的B伸长区的不断伸长和C分生区的不断分裂的缘故,C正确。
    D.丁图中的④芽轴将来发育成乙图中的b茎,D错误。
    故选D。
    20. 曲线a表示某植物在环境温度为25℃(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在M点时出现曲线b的原因可能是( )

    A. 适当提高了温度B. 适当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
    C. 适当增加了光照强度D. 适当增加了氧气浓度
    【答案】B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详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结合题图和题干信息可知,某植物所处环境温度为25℃(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如图中曲线a所示,此时已经是最适温度,升高或降低温度都会使光合速率下降,但是b曲线表示的光合速率高于a曲线,此时的原因可能是M点时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浓度,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5道题,共60分。
    21. 种子萌发到结出累累硕果经历了系列过程,图一甲、乙、丙、丁表示冬桃主要的生命阶段;图二是冬桃种子萌发过程中重量(干重和鲜重)变化曲线图;图三为用完全营养液将冬桃幼苗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图四为用专业测定仪测定图三玻璃罩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请结合相关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甲冬桃是由丁图中的[ ]_____发育而来的;乙图中的桃树根的结构①中吸收水分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
    (2)图二中,Y曲线af段冬桃种子的重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冬桃幼苗开始光合作用的时间____f点(填“早于”、“开始于”或“晚于”)。
    (3)图四中,D点时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有_______,植物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_____(填字母);EF段植物光合速率“较慢”,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答案】(1)①. g子房 ②. 成熟区
    (2)①. 种子萌发,呼吸作用增强,有机物消耗 ②. 早于
    (3)①.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②. G ③. 部分气孔关闭,影响叶片吸收二氧化碳 ④. 增加
    【分析】图一中:①是根尖,②是雌蕊;e是柱头,f是花柱,g是子房。图二中:X曲线代表冬桃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Y曲线代表冬桃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的变化。
    (1)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冬桃种子萌发时,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所以,图一中,甲桃子是果实,是由丁图中的g子房发育而来的。乙图中,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了吸收水的面积。因此,图乙中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①根尖的成熟区。
    (2)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由于不断地吸水,因此其鲜重是不断增加的,所以X曲线代表冬桃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此时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有机物不断减少,因而干重是不断减少的。所以Y曲线代表冬桃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的变化。因为在种子萌发的初期,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所以,图2中,Y曲线af段冬桃种子的重量减少的原因是种子萌发,呼吸作用增强,有机物消耗。随着种子萌发的进行,当种子长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量就会逐渐增加。光合作用能够合成有机物,使得鲜重和干重开始增加。据图分析可知,冬桃幼苗开始光合作用的时间早于f点,因为鲜重质量增加的c点早于干重质量增加f点。
    (3)光合作用在有光时才能进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在有光无光时都能进行。由图四可知:在D点为6点,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等于植物呼出二氧化碳的量,故此时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图四中,DG段为6点~18点,这个时间段二氧化碳含量下降,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一直积累。因此,一天内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是G。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而二氧化碳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入的,水是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因此午时,由于阳光过强,使气孔关闭,就会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从而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造成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即EF段植物光合速率“较慢”,其原因最可能是部分气孔关闭,影响叶片吸收二氧化碳。分析图可知:H点比A点低,即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比A点多,故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增加。
    22. 塞罕坝被誉为“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经过三代人的艰苦努力,塞罕坝由荒原变成万顷林海,为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如图一是塞罕坝生态系统的一角,①~④表示生理过程;图二是该生态系统中流经某一食物链的能量变化,请据图回答:
    (1)如图所示,图二食物链中的B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填字母)。图一中能向环境排放二氧化碳的生理过程有_____(填序号),还缺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途径是______,这也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2)图二中,流向该食物链的总能量为____KJ,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传递能量的传递率为______。
    (3)生态系统中沿食物链流动的能量逐级递减的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①. a ②. ①②④ ③. 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二氧化碳
    (2)①. 1250 ②. 16%
    (3)每营养级都有一部分能量被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
    【分析】(1)图一中甲表示分解者,乙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表示生产者,丙是消费者。图二食物链有:乙→a→b→c、乙→a→c;图二中A表示生产者,B、C表示消费者,D表示分解者。图二食物链为:A→B→C。因此图二食物链中的B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a。动、植物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也能产生二氧化碳,同时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图一中的①分解作用、③呼吸作用、④呼吸作用过程,还缺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途径是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二氧化碳,这也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2)图二中,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175+875+200=1250kJ。第一营养级(A)向第二营养级(B)传递能量的传递率为200÷1250×100%=16%。
    (3)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它有三个去向: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通过捕食传递到下一环节的和其遗体及枯枝落叶被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且每一个营养级都会通过呼吸作用散失很多能量,其遗体遗物被分解者分解也会流失一部分能量。因此生态系统中沿食物链流动的能量逐级递减的原因是每营养级都有一部分能量被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
    23. 野桑蚕在我国经过数千代的培育,形成现在的家桑蚕。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反,雄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两条性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致),雌蚕性染色体组成为ZW(两条性染色体大小形态不一致)。下图为野桑蚕生殖与发育示意图。请回答:
    (1)家蚕的体细胞内有28对染色体,雄蚕的精子中的染色体有____条。雌蚕产生的卵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为______。
    (2)根据图中的杂交结果判断,家桑蚕的白色与赤色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家蚕体色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则上图中亲代雄蚕蛾基因组成为_____。
    (3)上图蚕蛾杂交实验中,子代白色蚕蛾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与控制其体色的基因可以用下图中的_____(填字母)表示。
    A. B.C.D. E.
    若将上述实验中的子代白色蚕蛾相互自由交配,______(填“有”或“没有”)可能出现赤色蚕蛾。桑蚕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将卵分散产在桑树上,有利于它的生存,从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_______的结果。
    【答案】(1)①. 28 ②. Z或W
    (2)①. 白色 ②. Aa
    (3)①. AC ②. 有 ③. 自然选择
    【分析】(1)家蚕的体细胞内有28对染色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因此,雄蚕的精子细胞中的染色体28条。根据题干可知,雌蚕的体细胞内性染色体为ZW,在形成卵细胞的时候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卵细胞;因此,雌蚕产生的卵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为Z或W。
    (2)根据题干遗传图解可知,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赤色,则新出现的赤色是隐性性状,白色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若用字母A表示控制体色的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上图中亲代雌、雄蚕蛾基因组成均为Aa。
    (3)根据第(2)小题的分析可知,上图中亲代雌、雄蚕蛾基因组成均为Aa,其遗传图解如下图:
    由此可见,上图蚕蛾杂交实验中,子代白色蚕蛾的体细胞中的基因是AA或Aa;而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因此,其染色体与控制其体色的基因可以用下图中的AC表示。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上述实验中的子代白色蚕蛾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若相互自由交配,其组合方式如下:AA×AA,AA×Aa,Aa×Aa。其中Aa×Aa组合中会有赤色蚕蛾出现,遗传图解如上图。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野桑蚕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将卵分散产在桑树上,有利于它的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4. 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一)中①~⑨表示生理过程,I、Ⅱ表示血液类型,图(二)中①~⑫表示人体各结构,⑨表示肾动脉,⑩表示肾小囊,⑪表示肾小球,⑫表示肾小管,据图回答问题。
    (1)食物中的脂肪进入消化道内最终被消化成a,在消化道内参与消化脂肪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a经过[ ]__________过程进入血液。
    (2)缺氧昏迷,需吸氧急救,吸入的氧气进入肺部毛细血管,这些氧气经过丙图__________(填序号)运输至脑部细胞。
    (3)图(一)属于排泄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填序号)。图(二)中,__________(至少填三种,填名称)等结构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交换。
    (4)图(一)血液I血液II比较,血液成分中__________大量减少。(至少填出2种)
    (5)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__________分泌不足,导致葡萄糖随尿液排出,经过图丁中各结构的顺序是:__________→体外。(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答案】(1)①. 肠液 、胰液 ②. ②吸收
    (2)⑧⑥ (3)①. ③⑤⑥ ②. 甲小肠绒毛壁、乙肺泡壁、丁肾小球壁及肾小囊内壁 (4)尿素、氧气
    (5)①. 胰岛素 ②. ①→⑦→⑤→④→⑧→⑥→⑨→⑪→⑩→⑫→体外
    【分析】(1)脂肪在小肠内胆汁的作用下乳化为脂肪微粒,脂肪微粒在小肠内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食物经过消化为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吸收。因此,食物中的脂肪进入消化道内最终被消化成a,在消化道内参与消化脂肪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有肠液和胰液,a经过②吸收过程进入血液。
    (2)氧气扩散到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组织细胞(脑细胞)毛细血管。吸氧后,氧气经肺泡到达A循环系统。由A循环系统最快到达脑细胞,需要经过丙图心脏⑧→左心房→左心室→⑥。
    (3)排泄是将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代谢终产物是指含氮废物(如尿素、尿酸等)、二氧化碳、代谢中产生的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排泄的途径有三条:⑤皮肤排出汗液;⑥泌尿系统排出尿液;③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而体内的食物残渣或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⑦排遗。
    图二中,甲小肠绒毛襞、乙肺泡壁、丁肾小球壁、肾小囊内壁等结构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交换,这充分体现出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4)图(一)血液Ⅰ是经过肾脏中肾小球、肾小囊的过滤(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肾静脉里的血液,血液Ⅱ是肾动脉里没有过滤的血液。两者相比,血液Ⅰ经过过滤后其含有的水、尿素、无机盐等大量减少,同时在毛细血管处进行物质交换时,氧气、营养物质含量大量减少。
    (5)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在图丁中小肠绒毛内①毛细血管吸收的葡萄糖汇聚进入⑦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⑤肺动脉→④肺部毛细血管→⑧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⑥主动脉→⑨肾动脉→⑪肾小球→⑩肾小囊→⑫肾小管→体外。
    25.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植物见光变绿的现象,如“竹笋出土被阳光照射后会转变为绿色”、“白萝卜地下部分是白色,地上部分却发绿”、“大白菜外部叶片是绿色的,内部叶片却是白色的”,类似现象还有很多。某校社团的同学对这一现象很好奇,提出了“叶绿素的合成是否需要光照?”的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以下实验。
    (1)植物体变绿的原因是合成了叶绿素,它存在于光合作用的场所_________内。
    (2)本实验探究的单一变量是________,所以实验第三步对A组的处理应是_______。
    (3)为了保证实验科学性,两组实验加入土壤的理化性质、清水的量和环境的温度等都应_________。
    (4)社团的同学观察发现,A组幼苗全为绿色,B组幼苗全为黄白色。依据观察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叶绿体 (2)①. 光照##光 ②. 不遮光
    (3)相同且适宜 (4)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
    【分析】(1)叶绿体中含有绿色的叶绿素,是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可见,植物体变绿的原因是合成了叶绿素,叶绿素存在于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内。
    (2)社团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叶绿素的合成是否需要光照?”可见,本实验探究的单一变量是光照,所以实验第三步对A组的处理应是与B组不同的方式,即:不遮光。
    (3)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以便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该实验中的唯一变量是光照,其他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所以,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两组实验加入土壤的理化性质、清水的量和环境的温度等都应相同且适宜。
    (4)实验结论的得出必须与实验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必须围绕着探究的问题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A组幼苗全为绿色,B组幼苗全为黄白色”,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
    选项
    实验
    操作
    目的
    A
    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随机抓取、多次重复
    使实验数据更科学
    B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不能放置一粒种子
    避免偶然性
    C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选取一片叶子进行遮光处理
    消耗叶片内原有淀粉
    D
    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用湿棉絮包裹鳃盖躯干
    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步骤
    A组
    B组
    第一步
    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注A、B,并加入等量土壤
    第二步
    各植入10粒大豆种子并加入适量清水
    第三步

    遮光(黑暗处理)
    第四步
    放入温度适宜、光照充足的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
    第五步
    观察记录实验结果(长成绿色豆苗和黄白色豆苗的数量)

    相关试卷

    12,山东枣庄薛城区奚仲中学等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联考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12,山东枣庄薛城区奚仲中学等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联考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某科研团队进行如下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共2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