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北省“宜荆荆恩”2025 届高三 9 月起点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Word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试卷
      湖北省“宜荆荆恩”2025 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卷.docx
    • 答案
      湖北省“宜荆荆恩”2025 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卷 答案解析.docx
    湖北省“宜荆荆恩”2025 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卷第1页
    湖北省“宜荆荆恩”2025 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卷第2页
    湖北省“宜荆荆恩”2025 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卷第3页
    湖北省“宜荆荆恩”2025 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卷 答案解析第1页
    湖北省“宜荆荆恩”2025 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卷 答案解析第2页
    湖北省“宜荆荆恩”2025 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卷 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宜荆荆恩”2025 届高三 9 月起点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Word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荆荆恩”2025 届高三 9 月起点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Word版),文件包含湖北省“宜荆荆恩”2025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卷答案解析docx、湖北省“宜荆荆恩”2025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1.B【答案解析】A 选项“不能 ”说法绝对,原文中“未必 ”是“不一定 ”的意 思。C 选项“花卉 ”偷换概念,原文是“卖花也日渐成为表达都城时序变换与诗 人居处心态的成熟事象 ”,“卖花 ”才是“事象 ”。而且“成为了 ”混淆时态,原 文是“ 日渐 ”。D 选项“更与政府的全方位支持密切相关 ”无中生有。
    2.B【答案解析】B 选项“只有 ”错,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都城内流动性的 卖花者极多 ”。而且前文提到“这类卖花声通常来自流动性的商贩 ”,“只有 ”说 法绝对。
    3.D【答案解析】材料一第二段的主要观点是“对于都城之内的诗人而言,卖花 不只是单纯的商业活动,还是春日风物的真实载体 ”。A 项,刘言史《买花谣》“咸 阳亲戚长安里,无限将金买花子 ”,书写了贵族占有大量的金钱用于奢侈享乐, 体现了作者的忧思与批判。B 项,戴复古《都中冬日》“一冬天气如春暖,昨日 街头卖杏花 ”,写的是冬日。C 项,王安石《次杨乐道韵六首其六》“匆匆殿下催 分首,扰扰宫前听卖花 ”,宫廷与市井,仿佛只有一墙之隔,真实勾勒出宋代都 城内各阶层各行业互存共荣的画卷。
    4.①本文广泛引用了宋代文人的诗歌、散文、笔记、诗论等来论证观点,增强了 文章的说服力。②本文引用古代诗歌、散文作品时,贴合其语言特点进行赏析评 点,使论证语言典雅有文采。(每点 2 分)
    【答案解析】从引用论证的论证效果和论证语言的特点两个角度答题。
    5.①卖花是春日风物的真实载体,能给诗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春雨 ”“杏花 ” 让诗人获得春天降临的真实感。②卖花给诗人带来了听觉上的独特美感。“小楼 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深处居室之内的诗人获得了一种新的感受外界 的方式,只凭耳中传来的雨声和叫卖声,就能感知时令的变化和城市节奏的展开。 ③对于寓居都城的诗人而言,卖花传递的时令变换,往往会牵动客居的落寞。“客 京华 ”点明了诗人寓居的现状,诗人用“春雨 ”“杏花 ”构成的明媚春光为背景, 与自己落寞的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每点 2 分,答题过程中没有明确写出诗 句内容,只出现“首联 ”“颔联 ”,可酌情扣分;诗句中出现错别字不扣分;若结 合“犹及清明可到家 ”谈及“思乡的心绪 ”,可酌情给分)
    【答案解析】第三段首句“卖花给人带来的不只是视觉的享受,还有听觉上的独 特美感 ”,这句话承上启下,学生可依此归纳两个答题要点:“卖花是春日风物的 真实载体,能给诗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和“卖花给诗人带来了听觉上的独特美 感 ”。然后,学生可根据第四段首句并结合陆游写作《临安春雨初霁》时的寓居
    身份归纳第三个答题要点即“卖花传递的时令变换,往往会牵动客居的落寞 ”。 6.A【答案解析】A 选项“伏笔 ”错,应该是“铺垫 ”。
    7.B【答案解析】A 选项“一口甜,另一口也甜 ”不是排比,是反复。C 选项“肥 头大耳 ”不是拟人。D 选项不是比喻。
    8.①“子贡 ”原本是孔子弟子的名字,作者用“子贡 ”这个名字突显他好用古文、 援引经典的知识分子形象,反衬辜正厷的浅薄无知。②从小说主旨上看,作者能 更加自如地借“子贡 ”之口表达对文化与资本冲突的担忧。(每点 2 分,学生若 答“子贡长于经商,富累千金。作者用‘子贡 ’这个名字暗示他颇有家财,有能 力买下文家大院 ”,可酌情给分)
    【答案解析】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为笔下的角色取名时,大多关涉人物的形 象特点、人物的命运和小说的主旨,学生可依此结合文本归纳答题要点。
    9.【示例 1】不可以删去。①这段内容用石碑勾连兰亭、醉翁亭、项脊轩、留园 等历史名院,凸显出文家大院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营造了古色古香的环境氛 围。②舒缓了情节节奏,照应前文“文家大院必须慢悠悠地走 ”,慢慢欣赏,与 后文辜正厷扭头就走的情节形成反差,使叙述张弛有度。③转移读者的视线,使 读者在思考情节的同时,进一步思考辜正厷与文家大院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认 识到文化与资本的冲突。④突出作者对辜正厷浅薄无知,无视文家大院文化价值 这一行为的讽刺。 (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示例 2】可以删去。①删去后情节更加紧凑,“小豪介绍 ”与“小豪才说了两 句 ”衔接紧密,与后文辜正厷扭头就走的情节照应。②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凸显 出辜正厷对文家大院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漠视。③降低阅读难度,使读者能更 加直观地理解小说的主旨。 (每点 2 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答案解析】本题考察的是“ 闲笔 ”,即在主线叙述中穿插的支线情节或闲散细 节。这些闲来之笔,看似可有可无,没有多大作用,实际上显示出作者的匠心独 运。
    10.CEG
    翻译:袁盎详细地说明了吴王谋反的情况,是因为晁错的缘故,只有立即斩 杀晁错向吴王谢罪,吴军才可能停止。
    11.C【答案解析】“先帝称之曰能 ”的“称 ”,意为“称赞 ”。
    12.A【答案解析】“丞史认为要在事情没有爆发时去处理才有效 ”错误,丞 史认为事情还没有暴露出来,就惩治他,可能中断叛乱阴谋。而且“认为袁盎也 不该有什么阴谋 ”是丞史的观点,不是晁错的观点。
    13(1)等到窦婴、袁盎进言,皇上就命令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把他处死。 (及,等到,1 分;衣,动词,穿着,1 分;斩东市,在东市把他处死,1 分;
    句意通顺 1 分)
    (2)只因他一心想保全自身,而惹得皇帝不高兴,奸臣能够趁着君臣隔阂 钻了空子。(惟,只,1 分;固,保全或巩固 1 分;郤,通“隙 ”,隔阂,嫌怨, 1 分;句意通顺 1 分)
    14.①苏轼认为晁错遭到杀身之祸有他自己的原因。(1 分)
    ②晁错未能准确预料强大的七国起来反叛,当祸患发生时又不能像大禹治水一样 从容不迫地去治理,最终导致失败。(2 分)
    ③晁错一心想保全自身,当七国反叛时,他主张让景帝御驾亲征而自己留守京城, 导致君臣离心,招致杀身之祸。(2 分)
    【答案解析】首先要理解苏轼“错有以取之也 ”的意思,然后再结合材料分析其 原因,一是不能像大禹治水一样预料祸患,二是一心想保全自身。
    15.A
    【答案解析】“也表现了诗人的悲伤 ”错误。该句展现了上元节的热闹喜庆之景, 表现出了诗人享受和珍惜当下的情感。
    16.①“月减一分圆 ”表示上元日已过,照应题目“上元后一日 ”;
    ②城头灯火璀璨,城里人家灯光万丈,让诗人感觉月的光辉也逊色了一分; ③写月亏月盈暗示时间的流逝,表达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
    (每点 2 分,共 6 分,答到“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令人遗憾 ”“对友人的思念 ” 等可酌情给分)
    【答案解析】诗句“月减一分圆 ”表示上元节已过,点“上元后一日 ”之题,同 时,客观的事件暗含作者的感情,作者用以表现观灯的热闹和因时光易逝而引起 的对当下的珍惜与留恋。
    17.(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每答对一空给 1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3)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偃仰啸歌,冥然兀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答此句不得分)
    (每答对一空给 1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 可给分)
    18.③把“村落自然成了最好的素材之一 ”改成“村落自然成了最好的素材 ”或
    “村落自然成了素材之一 ”
    ④把“通过相对平实的一种眼光 ”改成“通过一种相对平实的眼光 ”(每空 2 分) 【答案解析】③不合逻辑。④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19.甲:船摆渡的是生活 乙:又开始酝酿春的黎明/希望/期盼(每空 2 分,
    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答案解析】甲处根据下文“破折号 ”和此句“分号 ”的提示,可确定句式是“船 摆渡的是…… ”,再结合前文内容得出关键词“生活 ”;乙处根据“四季流转 ”“夏 的果实躲藏在绿荫里,等待一场秋的收获,冬日的皑皑白雪覆盖了秋的金黄 ”可 推知。
    20.【示例】渡船是一座移动的桥梁,一端连接翠翠的守候,一端牵系傩送的归 期。/渡船是一座移动的桥梁,一端连接此岸的期盼,一端通向彼岸的希望。(3 分)
    【答案解析】仿写的基本要求包括句式统一、修辞相同、内容协调、语意完整等。 暗喻是隐晦的比喻,常用比喻词“是 ”“就是 ”“变成 ”等连接,有时不用比喻词。 21.【示例】A: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B:另起炉灶/另辟蹊径/标新立异(每空 1 分)
    【答案解析】A 处根据原文信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 ”及“遗传信息 ”可推知。 B 处根据“不是……而是…… ”“旧有的土壤重新生成 ”可推知。
    22.【观点一】可以使用,属于超常搭配,理由是:
    ①“种植 ”本义是指在土地上培植植物,使其生长和繁殖,在这里和“喜怒哀乐 ” 搭配,突破习惯的修饰与搭配,语言新颖生动。(2 分);
    ②化抽象为具体,“喜怒哀乐 ”本是无形的,在这里与“种植 ”搭配显得具体可 感,表现了人们从容坦荡的胸怀和冷静的态度。(2 分)
    ③与后文照应,语意衔接紧密,符合语言逻辑。(1 分) 【观点二】不合语言逻辑,理由是:
    ①“种植 ”一词后面一般与表示“实物 ”的名词搭配,如种植树木,种植蔬菜等, 这里与抽象性词语搭配,不符合“种植 ”一词的搭配习惯。(3 分)
    ②“种植 ”虽是带有明显主观色彩的动词,在生活里有意种植“喜乐 ”尚可,但 种植“怒哀 ”背离了人的主观意图,不符合人的情感真实。(2 分)
    【答案解析】答案注意思考超常搭配与习惯搭配的区别。
    23.作文
    【材料分析】
    材料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链接现代文阅读Ⅱ , 辜正厷一生都在寻求他人 的认可。第二部分是杨绛先生的观点,她更强调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写作指导】
    通过材料确定关键词“他人/外界 ”、“认可 ”、“ 自己 ”,然后思考我们 应该如何理解和应对“他人/外界 ”的认可,如何建立坚实的自我认同。
    学生在展开讨论时,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1.“外界/他人的认可 ”对我们建立自我是否有积极作用;
    2.一味追寻“外界/他人的认可 ”,是否有可能让我们忽视自我价值;
    3.不管“外界/他人的认可 ”,一味坚持“世界是自己的 ”,是否有可能影 响对自我价值的判断;
    4.如何在“外界/他人的认可 ”和“肯定自我价值 ”中寻求平衡。
    【立意参考】
    肯定与认可,助力人生路
    获得他人认可,人生才有意义 不被他人定义,活出自身精彩 摆脱他人目光,追寻内心真实 适度参考他人,坚守自我本真 起于他人认可,终于自我认同
    附录:
    (1)作文评价整体要求
    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 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 等。
    (2)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20~16 分)
    二等
    (15~ 11 分)
    三等
    (10~6 分)
    四等
    (5~0 分)
    基础等级
    内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
    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三、关于作文的其他项评定:
    1.残篇评定(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1)600 字以上基本完篇的按评分标准给分,扣除不足字数分数,每少 50 字扣 1 分。
    (2)400-600 字的文章,2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200-400 字的文章,1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200 字以下的文章,5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5)只写一两句话的,给 1 分或 2 分,不评 0 分。
    (6)只写标题的,给 1 分或 2 分,不评 0 分。 2.关于抄袭作文
    (1)抄袭作文的判定与处理要十分慎重,只是怀疑而没有实据的不能判为抄袭: 整体构思、主要情节,或者主要论点、论证模式、重要论据、70%以上的文字雷 同,则视为抄袭,抄袭作文最多只能给 10 分。
    (2)段落部分抄袭,删掉抄袭字数后不满 600 字按残篇评定;满 600 字的按缺字 数扣分,正常评分。
    附文言文翻译:
    材料一:
    吴楚叛乱的消息传到京城,晁错对丞史说:“袁盎接收了吴王的许多金钱,
    专门为他遮掩,说他不会反叛。现在反叛已成事实,我打算请求处治袁盎。他必 当知道叛乱的阴谋。”丞史说:“事情还没有暴露出来,就惩治他,可能中断叛乱 阴谋。现在叛军向西进发,惩办袁盎有什么好处呢!再说袁盎也不该有什么阴谋。” 晁错犹豫不决。有人将这件事告知了袁盎,袁盎害怕,连夜去见窦婴,向他说明 吴王反叛的原因,希望能到皇上面前亲口对质。窦婴进宫向皇上报告了,皇上就 召袁盎进宫会见。袁盎详细地说明了吴王谋反的情况,是因为晁错的缘故,只有 立即斩杀晁错向吴王谢罪,吴军才可能停止。
    汉文帝的时候,天下没有研究《尚书》的人,只听说济南伏先生是原来秦朝 的博士,研究过《尚书》,文帝于是下令太常派人前往他那里学习。太常派遣晁 错前往伏先生那里学习《尚书》。学成回来后,趁着向皇上报告利国利民的事, 称引解说《尚书》。汉文帝的时候,晁错多次上书,说到削减诸侯势力的事,以 及修改法令的事。几十次上书,汉文帝都没有采纳,但认为他有奇特的才能,提 升为中大夫。当时,太子称赞晁错的计策谋略,袁盎和诸位大功臣却大多都不喜 欢晁错。
    发展等级
    特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内容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景帝即位后,晁错被提升为御史大夫,请求就诸侯的罪过相应地削减他们的 封地,收回各诸侯国边境的郡城。晁错所修改的法令有三十章,诸侯们都叫喊着 反对,痛恨晁错。晁错的父亲听到了这个消息,就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皇 上刚刚继位,你执掌政权,侵害削弱诸侯的力量,疏远人家的骨肉,人们纷纷议 论怨恨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晁错说:“事情本来就应该这样,不这样的话, 天子不会受到尊崇,国家不会得到安宁。”晁错的父亲又说:“照这样下去,刘家 的天下安宁了,而我们晁家却危险了,我要离开你回去了。”便服毒药而死,死 前说道:“我不忍心看到祸患连累自己。”晁错的父亲死后十几天,吴楚七国果然 反叛,以诛杀晁错为名义。等到窦婴、袁盎进言,皇上就命令晁错穿着朝服,在 东市把他处死。
    晁错死后,谒者仆射邓公担任校尉,上书报告军事情况,觐见皇上。邓公说: “晁错担心诸侯强大了不能够制服,所以要求削减诸侯的封地,来使朝廷得到尊 崇,这是万代的利益啊。计划才开始实行,竟然遭到杀戮,对内堵塞了忠臣的口, 对外反而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这样做是不可取的。”此时景帝沉默了 好久,说:“您的话很对,我也悔恨这件事。”
    材料二:
    从前晁错殚精竭虑效忠汉室,建议景帝削弱山东诸侯各国的实力。于是山东 诸侯各国共同起兵,借着杀晁错的名义。可是景帝没有洞察到他们的用心,就把 晁错杀了来说服他们退兵。天下人都为晁错因尽忠而遭杀身之祸而痛心,却不明 白其中也有晁错自己的原因。
    从前大禹治水,凿开龙门,疏通黄河,使洪水东流入海。当他的整个工程尚 未最后完成时,可能也时有决堤、漫堤等可怕的祸患发生,只是他事先就预料到 会这样,祸患发生时就不惊慌失措而能从容地治理它,所以能够最终取得成功。 七国那样强大,却突然想削弱它,他们起来叛乱,难道值得奇怪吗?
    晁错不在这个时候豁出自己的性命,为天下人承受抵挡大难从而控制吴、楚 等国的命运,却居然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想让景帝御驾亲征平定叛乱而自己留守 京城。唉!世上的君子如果想要建立伟大的功业,那就不要考虑保全性命的计策。 假如晁错自己亲自带兵去讨伐吴、楚等七国,不一定就不会成功。只因他一心想 保全自身,而惹得皇帝不高兴,奸臣能够趁着君臣隔阂钻了空子。晁错企图保全 自己的性命,正是他招致杀身之祸的原因啊!

    相关试卷

    湖北省“宜荆荆恩”2025 届高三9月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荆荆恩”2025 届高三9月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文件包含湖北省“宜荆荆恩”2025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94-95语文试卷pdf、语文试卷pdf、语文参考答案docx、语文答题卡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宜荆荆恩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荆荆恩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2024届湖北省宜昌市荆门市荆州市恩施州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pdf、2024届湖北省宜昌市荆门市荆州市恩施州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宜荆荆恩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荆荆恩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题,共10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