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展开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第二册,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第三节。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i 2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变化会放出热量的是
A. 碘升华B. 冰融化C. 硝酸铵溶于水D. 生石灰溶于水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碘单质升华时,由固态变为气态吸收能量,故A不选;
B.冰融化时,由固态变为液态吸收能量,故B不选;
C.硝酸铵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时吸收热量,故C不选;
D.氧化钙溶于水时,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故D选;
答案选D。
2. 足量的下列物质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 二氧化硫B. 甲烷C. 乙烯D. 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反应可知: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A项不符合题意;
B.甲烷不能使溴水褪色,B项符合题意;
C.根据,乙烯能使溴水褪色,C项不符合题意;
D.溴水类似于氯水,可以与NaOH反应,方程式为,故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溴水褪色,D项不符合题意;
选B。
3.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
B. “胃溃疡”较重患者不能用“小苏打片”治疗胃酸过多病症
C. 亚硝酸钠外形与食盐相似且有咸味,可代替食盐用于烹饪
D. 含氮、磷的废水进入江、河会导致水体中藻类植物旺长,从而发生“水华”
【答案】C
【解析】
【详解】A.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故A正确;
B.“胃溃疡”较重患者不可服用“小苏打片”,因为与酸反应即,产生的会加重“胃溃疡”,故B正确;
C.亚硝酸钠有毒,不能代替食盐用于烹饪,故C错误;
D.“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巾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是引起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因素,故D正确;
答案选C。
4. 已知在不同条件下测得反应的反应速率如下,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转化成用同种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详解】A.;
B.;
C.;
D.;
故选A。
5. 已知: 。某科研小组利用固体表面催化工艺进行NO的分解。若用、、和分别表示、NO、和固体催化剂,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分解NO的过程如图所示。从吸附到解吸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理吸附过程中无能量变化B. 步骤②过程中放出热量
C. 步骤③过程中放出热量D. 解吸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从机理图可以看出,状态①中,NO被吸附到催化剂表面,要吸收能量,故A错误;
B.状态②为NO变成N原子和O原子,这个过程需要吸收能量,故B错误;
C.状态③为N原子和N原子结合变成,O原子和O原子结合变成,这个过程为成键过程,需要放出能量,故C正确;
D.解吸过程是物理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
6. 下列物质的转变在给定条件下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NO不能与水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Cu与S加热反应生成的是Cu2S,故B不符合题意;
C.S与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SO2,故C不符合题意;
D.和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氨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各物质均可一步转化,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7. 肼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对应的能量数据是每摩尔反应的能量变化值)。已知断裂1ml化学键吸收的能量(kJ):为942、为500、为391,则形成键放出的能量是
A. 194kJB. 463kJC. 391kJD. 658kJ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反应物破坏化学键消耗能量为E3,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热量为E2,则由题给数据可得:4E(H−O)=E2—E(N≡N)=2794kJ—942kJ,解得E(H−O)= 463kJ,故选B。
8. 下列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是
A. 反应速率:
B.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C. 一定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D. 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放热反应。
【详解】A.反应速率,说明,但时,,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A项符合题意;
B.温度和体积一定,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时,说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B项不符合题意;
C.一定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说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C项不符合题意;
D.温度和压强一定,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时,说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都可以提高反应体系内活化分子百分数
B. 恒温恒压下,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正逆反应速率都不变
C. 将氯化铵晶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置于小烧杯中混合,产生刺激性气体,说明该反应低温自发,高温非自发
D. ,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熵增方向转变的倾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A.增大压强,缩小气体体积,使单位体积分子总数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A错误;
B.恒温恒压下,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气体体积增大,、浓度减小,速率减慢,故B错误;
C.氯化铵晶体与氢氧化钡晶体产生刺激性气体,属于熵增、焓增的反应,高温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故C错误;
D. ,,反应能自发进行,说明体系有自发地向熵增方向转变的倾向,故D正确;
答案选D。
10. LED产品的广泛使用为城市夜色增光添彩,如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一种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为M极
B. a处通入,对应的电极反应式:
C. 电池放电后,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D. 该装置中能量转化形式:化学能→电能→光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电极是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根据二极管中电子的流向可知M电极为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a为通入氢气,N电极为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b为通入氧气。
【详解】A.由电子流向可知M为负极,N为正极,A项正确;
B.通入的电极为负极,在碱性条件下,电极反应式:,B项错误;
C.电池放电后,溶剂水增加,因此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C项正确;
D.燃料电池巾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LED产品中电能转化为光能,所以该装置的能量转换是化学能→电能→光能,D项正确;
故选B。
11. 由甲醇制备二甲醚,涉及如下反应:
① ;
② 。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②为吸热反应
B.
C.
D. 若在容器中加入催化剂,则将变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像可知,反应②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根据盖斯定律,由②-①得反应 ,故B正确;
C.,,,故C错误;
D.加入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会改变反应的焓变,即的差值不变,故D错误;
答案选B
12. 氯酸钠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反应:。已知该反应的速率随的增大而加快。如图为用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的v-t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开始时增大主要原因一定是增大
B. 纵坐标为的v-t曲线与图中曲线完全重合
C.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时间内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量
D. 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占主导
【答案】A
【解析】
【详解】A.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温度、浓度、压强等有关,反应开始时增大,也有可能是因为反应放热,故A错误;
B.与之比等于系数之比,纵坐标为的v-t曲线与图中曲线完全重合,故B正确;
C.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时间内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量,故C正确;
D.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下降,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占主导,故D正确;
选A。
13. 已知反应 。在三个不同容积的容器中分别充入1ml CO与2ml ,恒温恒容,测得平衡时CO的转化率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③>①>②
B. 平衡时体系压强:
C. 若容器体积,则
D. 着实验②中CO和用量均加倍,则CO的转化率小于70%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可知,容器①和容器②温度相同,但是容器②中CO的转化率大,说明,容器②与容器③中平衡时压强相等,且容器③中温度高于容器②中温度,则反应速率③>②>①,故A错误;
B.容器①和容器②的温度相同,但容器①和容器②的体积不同,不能计算压强之比,故B错误;
C.若容器①和容器③的温度相同,且,则实验③与实验①相比,平衡正向移动,平衡时CO的转化率大,而实际上实验③和实验①中CO的转化率相同,故升高温度时,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一定为放热反应,即,故C正确;
D.若实验②中CO和用量均加倍,则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大于70%,故D错误;
答案选C。
14. 已知HF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二聚反应:。经实验测得,不同压强下,体系的平均摩尔质量()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B. 平衡常数:
C. 的体积分数c点比d点大D. 测定HF的相对分子质量要在高压、低温条件下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同一压强下,温度升高平均摩尔质量减小,气体质量守恒,物质的量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由于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因此正反应是放热反应,,A项正确;
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平衡常数:,B项正确;
C.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平均摩尔质量增大,因此c点压强大于d点压强,的体积分数更大,C项正确;
D.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放热反应,测定HF的相对分子质量应使平衡逆向进行,需要在低压、高温条件下进行以提高HF的纯度,D项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可形成单斜硫和斜方硫,转化过程如下:,则常温下,(单斜)与(斜方)中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_ [填“(单斜)”或“(斜方)”]。
(2)下表中的数据表示断裂1ml化学键需消耗的能量(即键能,单位为kJ⋅ml):
热化学方程式:,则键的键能为___________kJ⋅ml。
(3)标准状况下,6.72L在中完全燃烧生成和,放出389.7kJ热量,请写出表示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已知:;
;
。
计算与反应生成1ml的为___________kJ·ml (用含、、的式子表示)。
(5)由和反应生成和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反应过程中,每生成2ml理论上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
(6)由金红石()制取单质的步骤为。
已知:Ⅰ.
Ⅱ.
Ⅲ.
①的___________。
②反应在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
【答案】(1)(斜方)
(2)243 (3)
(4)
(5)278kJ (6) ①. -80kJ⋅ml ②. 防止高温下、与空气中的(或、)作用
【解析】
【小问1详解】
,说明比所具有的能量高,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所以(单斜)与(斜方)中较稳定的是;
【小问2详解】
假设键的键能为x,根据焓变=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得,解得;
【小问3详解】
6.72L对应物质的量为0.3ml,在中完全燃烧生成和,放出389.7kJ热量,则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小问4详解】
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③,得;
【小问5详解】
根据能量变化图可知,热化学方程式:,则生成2ml理论放出热量为;
【小问6详解】
①根据盖斯定律,I×2-II+III得;
②反应在气氛中进行理由:防止高温下、与空气中的(或、)作用;
16. 甲烷既是高教洁净的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的电子式为_______,甲烷的二氯代物有_______种。
(2)甲烷可用于消除污染。其反应原理为。
①下列措施能够加快该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填字母)。
A.使用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及时分离出水蒸气 D.充入He
②若上述反应在2L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和的起始量分别为1ml和2ml,5min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生成0.8 ml ,则该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
(3)甲烷可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某甲烷燃料电池采用可传导的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该甲烷燃料电池的负极为_______(填“a极”或“b极”)。
②a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③若该燃料电池消耗的空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11.2L(假设空气中体积分数为),则理论上消耗甲烷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答案】(1) ①. ②. 1
(2) ①. AB ②. 80%
(3) ①. a极 ②. ③. 0.05 ml ④. 0.4 ml
【解析】
【小问1详解】
甲烷的分子式为CH4,C与H之间都形成1个共用电子对,故电子式为;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二氯代物只有1种;
【小问2详解】
①A.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故A选;
B.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故B选;
C.及时分离出水蒸气,导致生成物的浓度降低,会减慢反应速率,故C不选;
D.He是稀有气体,如果是恒容容器,充入He,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如果是恒压容器,充入He,容器体积扩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D不选;
答案为AB;
②根据方程式:,平衡时生成了0.8mlN2,则消耗的NO2为1.6ml,NO2的转化率为=80%;
【小问3详解】
在甲烷燃料电池中,通入甲烷的一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4−8e−+4O2−=CO2+2H2O,通入空气的一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原电池工作时,外电路电子移动方向:负极→正极,总反应式为CH4+2O2═CO2+2H2O。
①在甲烷燃料电池中,通入甲烷的一极负极,即a为负极;
②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③11.2L空气中含有氧气为11.2L×20%=2.24L,物质的量==0.1ml,根据正极反应式:O2+4e−=2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ml;甲烷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H4+2O2═CO2+2H2O,所以理论上消耗甲烷的物质的量=0.1ml×=0.05ml。
17. 有机物A、B、E为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B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的名称为___________;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变化。
(2)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G的名称为___________;反应①~⑦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取G时,产物中常含有D、E杂质,除杂时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分离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分馏 ②. 物理
(2) ①. CH3COOH ②.
(3) ①. 乙酸乙酯 ②. ④⑦
(4)
(5) ①. 饱和碳酸钠溶液 ②. 分液漏斗、烧杯
【解析】
【分析】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则A为CH2=CH2,A、B、E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A通过加聚反应得到常见的高分子材料B,即B为聚乙烯;A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为C2H5OH,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E为CH3COOH,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取代)反应生成G为CH3COOCH2CH3,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F为CH3CHO,操作X为石油分馏,以此来解答。
【小问1详解】
操作X的名称为分馏;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小问2详解】
根据分析知,E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根据分析知,G(CH3COOCH2CH3)的名称为乙酸乙酯;反应①~⑦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④⑦;
【小问4详解】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以及原子守恒,反应④化学方程式:;
【小问5详解】
实验室制取CH3COOCH2CH3时,产物中常含有C2H5OH、CH3COOH杂质,除杂时常用的试剂是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操作(分液)所需的玻璃仪器为分液漏斗、烧杯。
18. 研究表明和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发生反应生成。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部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则的_______。
(2)以和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的反应为 ,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的产率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的平衡产率随温度的变化)。_______(填“>”或“<”)0;图中X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_______(填“能”或“不能”)提高的产率;图中X、Z点中正反应速率与其逆反应速率相等的点是_______;选用合适的催化剂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减弱副反应的发生。
(3)利用废气中的为原料制取甲醇,反应方程式为,其他条件相同,该甲醇合成反应在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后,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a点所代表的状态_______(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
②c点的转化率高于b点,原因是_______。
【答案】(1)
(2) ①. < ②. 能 ③. Z ④. 可以
(3) ①. 不是 ②. b、c点均未达到平衡状态,c点温度高,反应速率较快,故的转化率较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盖斯定律,,则,故答案为:;
【小问2详解】
①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CH3OH的产率呈下降趋势,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ΔH<0,故答案为:<;
②图中X点未达到平衡,则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CH3OH的产率,故答案为:能;
③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甲醇产率增大,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曲线上X点未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转化率到达顶点后,呈下降趋势,则说明Z点反应快,达到平衡状态,则正反应速率与其逆反应速率相等,故答案为:Z;
④对于不同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催化效果不同,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在减少反应体系副反应的基础上增大反应速率,可有效的减弱副反应的发生,故答案为:可以;
【小问3详解】
①平衡状态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变,所以a点不是平衡状态,故答案为:不是;
②由于b、c点均未达到平衡状态,c点温度高,反应速率较快,故CO2的转化率较大,故答案为:b、c点均未达到平衡状态,c点温度高,反应速率较快,故CO2的转化率较大。容器编号
温度/℃
容器体积
CO的转化率
平衡压强
①
200
50%
②
200
70%
③
350
50%
化学键
键能
436
431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原卷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原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考生作答时,本卷命题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阜阳市亲情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亲情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临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下列化学用语描述错误的是,已知,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